作者:方志剛
戾氣是一個漢語詞彙,是暴戾之氣的意思,即一種殘忍,凡是要得很,偏向走極端的一種心理或風氣;也是中醫學中有戾氣一說,是和正氣相反,和邪氣相對應。
戾氣可以看著殺心重,或殺氣的近義詞,但更指廣泛一些,不一定是物質上的偏愛或殺戮殘害,比如,動不動就是破口大罵,或對一些小的壞事偏向於非常嚴厲處罰。同時其指向對象也不一定是一些真正的嚴重犯罪。
嚴重的戾氣在這個社會是不言而喻的
9月11日,四川省蒼溪縣高坡鎮中心小學一名學生死亡。死亡學生是個10歲的女童,是高坡鎮中心小學五年級的學生。該生因在課堂上做錯了練習題,遭老師體罰住進醫院,後經醫生搶救不治身亡。
9月12日,江蘇省啟東發生了一起命案,一名62歲的女子報案,稱其將61歲的妯娌殺死。警方趕到現場,61歲的女子頭顱被砍下,已經是身首異處。
這兩起案件不得不說是觸目驚心,讓人不寒而慄。一個是教師,教書育人,怎麼把課堂變成了武術班,特工的訓練營。再說了面對的是一個僅10歲的女童,怎麼能下得去手呀!
還有那個62歲的殺人兇手,本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奶奶,為什麼成為了母老虎,妯娌之間有什麼深仇大恨,最多也是積怨成仇。平時頂多也不過是為了一些蠅頭小利或雞毛蒜皮之類的小事,何必動刀相向,要斬其首,絕其命。戾氣之重也。
民間社會瀰漫的戾氣不可小覷
在中國民間還蘊藏著一場規模更大的戾氣團,這個「戾氣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網際網路金融(P2P)和放開金融市場大力發展小微金融合作社引起的。這些非法融資造成的後果一時半會難以消除。
這些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主要指P2P和前幾年搞的那個農村小微金融合作社或擔保公司,這些企業主捲去了民眾大量的資金而去,造成災年的何止是千家萬戶,這是一場現代版的大洗劫。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父債子還,天經地義」,這是中國傳統的做人處事的信條。現在這些被騙的人,正聚集在各地的人民法院,等待用法律手段解決問題,討回自己的血汗錢。人民法院不給他們一個很好的交代,一旦讓他們感到絕望,甚至是徹底的絕望。那個時候他們中的有些人會怎麼樣?就是人們常說的「一不做,二不休。」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民間糾紛。如:合同糾紛、工資糾紛、勞務糾紛等等的各項利益糾紛,如果不能找到合理的解決途徑,那個戾氣豈止是嚴重,恐怕是凝固,最後導致是引用自然法則。
消除社會戾氣,構建和諧社會
和諧社會是人類社會奮鬥的一個目標。構建和諧社會首先要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需要有一套完善的、科學地、體現公平和正義的法律制度;有了這些法律法律、制度還需要打造一大批能夠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公務員執法隊伍。唯有如此,社會和諧才能有希望。
近期看到,全國各地的一批有名氣的公安局局長落馬的報導,既讓人欣喜和振奮,有讓人寒心和糾結。欣喜的是這些廝混在執法機關的害群之馬得以清理,糾結的是何人能夠保證進入者的純潔和後來這不被汙染。
解決這些社會的疑難雜症,還需要人民的參與。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人民是國家的主人。這些東西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在行動上。讓人民群眾有廣泛的知情權、參與權、批評權和建議權,尤其是人民群眾的監督權。把權力發給人民,我們的這個社會才能夠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