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講臺上的授課人,竟是失蹤的初代萬人迷!她要上《王牌》?

2020-12-12 騰訊網

41歲的陳好近日在網絡平臺曬出慶生自拍照,保養得當的她即便如今年過四十卻依舊美麗,還是當年令無數觀眾難忘的那個萬人迷。

可能因為照片中的狀態在十分好而引發網友們的關注和熱議,於是#陳好41歲狀態 的話題登上了熱搜。

有趣的是,浙江衛視綜藝《王牌對王牌》的導演吳彤看到了熱搜並發文感嘆「今天看到陳好姐的狀態,還是當年的萬人迷。收到不少網友私我希望看到當年粉紅女郎重聚。來王牌再現萬人迷,好姐同意嗎?」

隨後他還艾特了陳好,沒想到陳好本尊沒多久就現身回了他的消息並留言「謝謝吳導邀請,我努力將此事提上日程哈」。

所以陳好這是要上「王牌對王牌」的節奏?其實陳好雖已半隱江湖,但是關於她話題依舊很多。

前幾個月芒果招商會乘風破浪姐姐上針對第二季嘉賓給出提示,初代萬人迷的標籤赫然在列。

看到這個標籤,陳好的名字自然浮現眼前,粉紅女郎裡的萬人迷,天龍八部裡的阿紫、三國裡的貂蟬,初代萬人迷依舊是女神般的存在。

雖然經典很多,但是回看陳好上一次的作品已經是2015年了,而在10年之後陳好就沒啥作品了,所以近幾年消失的萬人迷到底幹嘛去了?

其實早在2009她就已經結婚,而對象則是玩資本的金融大佬劉海峰。

果然女星嫁人還是要嫁有錢的……屌絲們快去搬磚吧!

2009年成婚,2011年生女,所以10年後她自然沒什麼曝光和作品了。

在30歲的事業上升期選擇急流勇退,回歸家庭,相夫教子。對於大部分娛樂圈的女性來說這絕對是不可想像的,雖然大部分女星都不敢如此選擇,但是陳好卻樂得回歸家庭,享受婚姻,偶爾拍一拍戲也是樂得逍遙。

回歸家庭後的陳好,還毅然決然選擇回歸母校中央戲劇學院,做一名人民老師。

此前網絡上就有多張陳好校園裡的生活照流出,照片裡素顏的陳好沒有濃重的妝容,天生一副美人臉和十幾年前拍攝粉紅女郎時的萬人迷幾乎沒什區別。

不僅有網友感嘆,我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她還是萬人迷。

雖然已經不再太多的拍攝影視作品,但是能把萬人迷的角色演到極致成為所有人心中的經典,她就已經成功了。

在年少時一角成名惹萬千寵愛,在事業風光時急流勇退,在家庭幸福時走上三尺講臺,她的人生其實不需要再「乘風破浪」,只要穩穩的幸福下去,這應該就是屬於「萬人迷」的最幸福的結局了。

不過如今再有機會上綜藝,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期待呢?反正小編已經準備好小馬扎了!

相關焦點

  • 淮濱龔瑞麗:三尺講臺譜新曲
    映象網訊(記者 吳彥飛 通訊員 王長江 符浩 郝昱瑋)教壇春秋,她書寫了教書育人的喜怒哀樂;講臺歲月,浸透了她不懈的追求和摯愛。站在三尺講臺,她始終懷著一顆愛心,一直根植於教學中......她就是教育戰線最美耕耘者、播種者——淮濱縣實驗小學五年級(14)班班主任——龔瑞麗。
  • 失去手掌腳掌,她站上了三尺講臺執教了12年,網友:敬佩
    有很多的老師,即便身體有殘疾也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因為始終熱愛自己的學生,始終熱愛自己的這份工作,並且也非常享受自己站在三尺講臺上的感覺。其實在我們的國家,有很多樂於奉獻的老師,他們不求回報,只求學生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
  • 《粉紅女郎》在《王牌對王牌》重聚?「萬人迷」陳好答應促成此事
    這是一部伴隨著許多80、90後成長的電視劇,每個人都希望重新看到他們在一起的樣子。浙江衛視王牌綜藝節目《王牌對王牌》,每年都會邀請許多名著的主創來參加這個節目,這種「情感類」節目總能觸碰到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該組曾邀請《雨中情深》《還珠格格》《外傳》等演員「再聚一堂」,看著熟悉的面孔,仿佛又把觀眾的思緒帶回當初追劇的時候。
  • 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記棗莊39中和雅教師隋炳麗
    和雅教師隋炳麗耕耘三尺講臺 守望滿園花開隋炳麗,漢族,本科,畢業至今工作14年,現任八年級歷史教學工作,擔任八年級6班班主任,中學二級教師。有一群人年復一年,耕耘於三尺講臺,用智慧詮釋責任,關愛每一個學生,在等待中堅持,只為滿園花開,他們就是教師。14年前,少不更事的隋炳麗背井離鄉來到了臺兒莊,有幸成為一名教師。14年的教學生涯中,隋炳麗感受了辛酸和疲憊,也收穫了成績和欣慰。
  • 你在講臺上的樣子真美!
    心系三尺講臺,輕傷不下火線。這幾天,羅店中心校校園裡,一個坐著輪椅的身影讓全校師生肅然起敬,她就是五(4)班的語文老師何濤。一個月前,何老師騎電瓶車上班。路上一輛運輸車突然掉落鐵管,由於躲避不及,何老師連人帶車重重摔倒。
  • 全國先進工作者牛江麗:三尺講臺守初心
    三尺講臺守初心——記全國先進工作者牛江麗記者 杜磊牛江麗在課堂上牛江麗是運城中學的一名化學教師,在三尺講臺上默默耕耘了23載。她先後送走8屆高考畢業生,培養出2000餘名大學驕子。病床上的她,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醫生,開學時候我能好嗎?」對每一屆學生,她都教導他們要做個好人。已經參加工作的學生樊貝貝說,「牛姐」踏實做人、勤奮工作的教誨讓她終身受益。學生蘭瑞潔說,她會牢記「牛媽」的話,刻苦學習,珍愛生命中的每一天。
  • 記錄老師的心裡話:我為什麼堅守在這三尺講臺
    杭州之美,不止風景,還有人。  在「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調查活動」中,杭州「教育幸福感」居全國第4,僅次於北京、上海、南京。  在杭州上學為什麼那麼幸福?因為有一群甘守三尺講臺的老師,在孩子面前,他們不止是老師。
  • 他把三尺講臺從校園搬到監獄 讓300餘名服刑人員獲得了專科或本科...
    28載春秋,他把三尺講臺從書聲琅琅的校園搬到戒備森嚴的監獄,將授業目的從啟人心智變為引向新生。在這條特殊的教育道路上,相比較於涪陵監獄教育改造科「餘警官」這個身份,餘茂福更喜歡的是「餘老師」這個稱呼。他有一副大嗓門「餘老師?他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
  • 陸老師90歲依然堅守三尺講臺
    在無錫新安街道新安花苑第二社區,有一位90歲的老教師陸文高,25歲走上教育講臺,他的教齡比很多人的年齡都大;2003年,他義務做課外輔導員,辦起了課外輔導隊,2011年,辦起了義務小記者輔導班,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從未間斷。
  • 迎評促建 | 「三尺講臺 感謝有你」系列報導:為...
    迎評促建 | 「三尺講臺 感謝有你」系列報導:為...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迎評促建 | 「三尺講臺
  • 26年,守住鄉村三尺講臺
    26年前,她自願回到中國,在山鄉的三尺講臺上,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多年來,在各級僑聯組織的關懷下,徐二妹讓「知識改變命運」照進更多山裡孩子的心靈,也書寫了新一代歸僑回饋桑梓的精彩故事。「教師如同父母,一定要有愛心,愛能創造奇蹟!」徐二妹以此為教育工作的信條,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對學生關懷備至:課餘時間與學生交流談心、幫助學生打理個人衛生。若得知哪個學生家裡有困難,她一定第一時間伸手援助。1998年9月的一天,崔虎村學生陸花(化名)沒有到校上課。
  • 三尺講臺盡擔當 春雨潤物細無聲
    可在普通農村校園的三尺講臺上,始終秉承著教育初心,用無言的粉筆、辛勤的汗水為孩子們傳授文化知識,闡述為人處事的道理;用閃光的點點滴滴履行著一名普通共產黨員和鄉村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他叫張兵。今年33歲,也是涼亭鎮光榮初中的一名骨幹數學老師。從教11年來,他孜孜不倦,默默無聞,在不斷更新知識結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以適應飛速發展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 天星橋中學覃迎:三尺講臺躬耕不輟,新興杏壇辛勤琢磨
    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覃迎始終把紮實的基本工作作為自己為人師的基礎性工作來夯實。正是有了紮實的教研指引,她的花季顯得格外光芒四射。為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覃迎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給自己充電,定期參加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學習和教改科研活動,利用教研活動、政治學習時間聽了大量的公開課、研究課和專家講座,以便在工作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
  • 講臺上,龍曉彤的笑感動學生 她的笑容中有快樂寬容堅強
    講臺上,龍曉彤的笑感動學生 她的笑容中有快樂寬容堅強     名片    龍曉彤,成都石室中學高級教師、語文教研組組長,2007年9月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巾幗建功標兵」,2015年4月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 是「園丁」也是逆行者:從三尺講臺到抗疫前線
    從三尺講臺到抗疫前線,他們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責任擔當,為健康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線。 來源:河北新聞網
  • 南華大學十佳優秀班主任黃靜:「三尺」講臺 「三色」人生
    近日,筆者走近南華大學設計藝術學院講師黃靜,嘗試探尋她內心的「三色」世界。火紅,激情燃燒的「三尺」講臺火辣的紅色在視覺上給人一種無可阻擋的衝擊力、生命力,寓意著熱情、堅韌、進取。據同事周芬芬介紹,「可是最後她還是選擇了教書這條路。因為她認為教書育人能更好地發揮她的專業特長,更符合她的個性。」「我每次站在講臺上就會充滿激情。」黃靜在談到自己時毫不猶豫地說道,「因為講臺上有我的事業,講臺下有我的學生。這裡可以施展我的專長,放飛我的理想,實現我的抱負。」「黃老師的專業課我很喜歡。」
  • 湖北赤壁實驗中學:10餘對「最美伉儷」堅守三尺講臺
    特約通訊員 李朝暉 黃新階 《中國紀錄》新媒體記者 方土 彭鵬 曹錕 發自湖北赤壁在湖北赤壁市實驗中學,有10餘對「夫妻教師」,他們在三尺講臺上,並肩比教學,攜手愛學子,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夫妻教師」的內涵。
  • 41歲陳好上熱搜:當年的「萬人迷」為何消失?她到底經歷了啥
    「萬人迷」陳好,又上熱搜了。12月9日,久未謀面的陳好,迎來自己41歲的生日,並在社交媒體上寫道:「謝謝!所有愛我的人,我愛你們!」只見照片裡的她,穿著粉紅色的針織衫,戴著尖頂的生日帽子,在鏡頭前微笑比心,少女感十足。
  • 三尺講臺,擇一事,終一生;行走在科學與藝術之間的英語老師
    在西方,教育(education)一詞源於拉丁文educare,前綴「e」有「出」的意思,意指把人固有的某些潛質激發出來。今天我們對教育的定義似乎更為簡單形象——教書、育人。過去二十幾年我一直在重複這兩件事,當年的學生如今都已成家立業、為人父母,而我仍然樂守三尺講臺,不同的是,那時教室裡坐著一群稚氣未脫的孩子,而今講臺下的英語老師仿佛當年的自己。
  • 校長來上課②丨高新一小海源校區伏虹:三尺講臺上的燃情歲月~
    伏虹是昆明高新一小黨委書記、昆明高新一小海源校區、昆明高新第一實驗學校校長,她的身影經常出現在小學和初中的課堂上。伏虹認為,學習成語不能靠死記硬背,要在理解成語意思的基礎上,掌握解題技巧。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每一點分數的獲得,通過日積月累,自然離理想的學校就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