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蒙的逆襲人生:看一代心理學大師,如何兵不血刃KO敵人?

2020-12-16 今古時光

吳下阿蒙出身貧苦,幼年輾轉流離,飽經人間滄桑。後機緣巧合之下,隨姐夫南渡東吳,在鎮討山越期間履立功勳。

常人不解,亦不懂呂蒙為何不懼生死,後者倒是坦然,只是回復道:「貧賤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便是呂蒙逆襲人生的首要原因。縱觀呂蒙一生,他敢於冒險,也善於冒險,所行險要之事,十有八九竟然都能成事,讓人嘆為觀止。而其中關竅,便在於呂蒙淵博的「心理學」知識。

01、為人臣子,呂蒙深諳主公之意

江東孫氏與豪族平分江東,呂蒙一介白丁,竟能先後得周瑜、孫權、魯肅青睞有加,成為最後一個寒門都督。其中原委,雖有巧合,但更是則是必然。

少年時期的呂蒙,敢於衝鋒陷陣,對待上司忠心耿耿,因此頗受孫權信賴。但很快,一場危機悄然到來。

按《三國志·呂蒙傳》:「權統事,料諸小將兵少而用薄者,欲併合之。蒙陰賒貰,為兵作絳衣行縢,及簡日,陳列赫然,兵人練習,權見之大悅,增其兵。」

呂蒙雖然入了孫權之眼,但留下的印象倒也是一般;直到孫權打算「裁員」,呂蒙不甘就此沉寂下去,遂堵上全部身家,表演了這麼一場「好戲」。

孫權看到之後,眼前一亮,覺得這樣的呂蒙,正是他所急缺的。為此,孫權還親自指點呂蒙:指出其剛勇有餘,而謀略不足。呂蒙恍然大悟,遍觀百家兵書,終於擺脫了「吳下阿蒙」的身份,孫權也感慨:「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02、戰場惑敵,對手動向盡在其心

孫子曰:攻心為上。又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分析呂蒙的用兵之道,其對心理的把控能力,已經完美化用在了他的戰鬥中。

劉備入蜀,孫權命人索要荊州,後者一邊裝瘋賣傻,一邊又令關羽陳兵南郡,以致於孫權大怒曰:「猾虜乃敢挾詐!」

隨即,呂蒙便受命出徵。按《三國志·呂蒙傳》:「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零陵太守郝普,頭鐵,對於東吳來軍,不卑不亢,靜待劉備援軍到來。事實上,關羽的援軍已到益陽,劉備也回防公安,他們的確是馬上就到了。

但是,呂蒙卻利用這一點時間差,打了個心理戰。當時,他命人帶給郝普的勸降書中,有這麼兩句關鍵的話:

「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

「今吾計力度慮,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後,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歲老母,戴白受誅,豈不痛哉?」

第一句話,呂蒙的狡詐盡顯無疑。趁著零陵信息斷絕,他信口雌黃,稱關羽、劉備身陷囹圄,已經無力再行救援;而後,又使出恐嚇之語,以其一家性命來威脅郝普。

後者絕望之下,只看到呂蒙留給自己的退路,頭也不鐵了,當即選擇投降。但在這之後,郝普才發現自己被呂蒙給騙了:「語畢,出書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見書,知備在公安,而羽在益陽,慚恨入地。」

就這樣,呂蒙不費一兵一卒,便詐開了零陵。後來,孫權發動荊州之戰,呂蒙又用同樣手段,詐取了南郡等地。開局一張嘴,看似是呂蒙的忽悠之語,實則還是他對人心、時機的把握十分到位。

03、為父母官,呂蒙最懂底層疾苦

後來,呂蒙進入南郡,又採取截然相反的態度,收服了當地百姓。要知道,南郡作為蜀漢在荊州的核心根據地,是很值得投資的。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皆花費無數心思,才將他們逐一籠絡。

但呂蒙進城之後,儘是噓寒問暖,收買人心。一方面,不惜斬殺自己的親兵,來維護百姓的利益;另一方面,又命人「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饑寒者賜衣糧」,並答應為他們送出寄給荊州軍的家書。

只是他們不知道,這些報平安的家書,卻猶如一記重錘,直接砸破了荊州軍的氣勢。因為後者得知家人無礙,自然沒有了悲憤之情,從而放棄了背水一戰,選擇了逃之夭夭。

不可一世的關羽轟然倒下,卻不明白,呂蒙只是揮了揮手,安排了幾個小動作。心理大師之威,可見一斑!

相關焦點

  • 《絕非偶然》:窮小子如何逆襲成心理學大師?他用一生來詮釋答案
    很多人心裡都藏著一個難以企及的夢想,用時下流行的詞彙來說的話,那就是逆襲。可是,逆襲的實現,真的有可能嗎?或許,我們可以從著名心理學家阿倫森身上去尋求答案。成長於貧民窟的他,父親去世後甚至都沒有上大學的錢,可是,最後卻成為了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大師之一。這個勵志故事可謂是逆襲界的重磅案例了。
  • 一代名相呂蒙正(齊魯狀元系列二十七)
    既然是河南洛陽人氏,那麼呂蒙正這位狀元跟山東又有什麼關係呢?史籍明確記載,呂蒙正雖然家居洛陽,但「本貫東萊」。也就是說,呂蒙正的祖籍是「東萊」,即今山東萊州一帶。到了呂蒙正的爺爺那一代,他們家才舉家外遷,把戶口落在了河南洛陽。據有人考證,呂蒙正的爺爺呂夢奇,去世後葉落歸根,安葬在了如今萊州境內的一個小村旁邊。嚴格說來,呂蒙正是個正宗的山東人。
  • 繼太極雷雷餘昌華之後,一代宗師馬保國被ko
    而除了武僧一龍之外,號稱不打傷張偉麗的一代混元太極宗師馬保國最近也是登臺獻藝,以70歲高齡迎戰武術教練王慶民,官方資料顯示王慶民1971年2月出生,今年50歲,自幼喜愛武術,當過兵,是一位業散打和武術愛好者。對於這場相差20歲的比賽,外界還是充滿好奇的,畢竟,當年馬寶國可是將國外知名搏擊選手輕鬆擊敗,堪稱是傳奇一戰。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的呂蒙。呂蒙是後三國時期的明將,士別三日,刮目相看的成語就是說呂蒙的。著名的蜀國將領,關羽,最後也是失敗在呂蒙的手上,最終被處斬的。那我們就來看看呂蒙的故事,看他是如何從一個莽夫成長為一代名將的歷程。
  • 三國演義,戰勝關羽的為何是呂蒙?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本來赤壁之戰中,孫權和劉備是聯盟關係,孫權和曹操是敵人,但是赤壁之戰後,眼看著劉備發展的速度太快了,於是孫權和曹操又結成了同盟,共拒劉備,關羽大意失荊州,加上曹操和孫權的合圍,一代名將關羽死在了東吳呂蒙的手中。
  • 日本心理學大師助你發現」生活智慧「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近日,一套由日本心理學大師寫作的心理學經典暢銷作品——「生活智慧書系(三冊)」由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據該書編輯介紹,「生活智慧書系」是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蜻蜓心理」品牌醞釀已久的心理學系列讀物,該系列精選日本心理學大師的經典作品,聚焦於人們生活中的煩惱和情緒,每本書圍繞一個主題,由心理學大師給出睿智、科學的分析和解答,引導讀者給心靈鬆綁,消除煩惱,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 猿輔導大師人文課直播開講,北師大心理學教授劉嘉溫暖授課
    猿輔導大師人文課直播開講,北師大心理學教授劉嘉溫暖授課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我們可能會感受到不確定性、緊張、擔心等複雜的情緒。
  • 新三國孫權不讓呂蒙殺關羽,為何呂蒙不聽號令,是對是錯?
    公元220年,一代名將關羽被東吳擒獲,父子寧死不降均遇害。關羽在晚年「大意失荊州」,兵敗身損,確實可惜。不過關羽責任重大,被劉備寄予厚望,總督荊州。在關羽遇害後,劉備不聽眾人勸阻,毅然發動夷陵之戰,親自率領大軍攻打東吳,為關羽報仇。
  • 太極大師馬保國被三度ko之後依舊不服:對方是偷襲,還有二番戰
    太極大師馬保國被民間高手在20秒內就給ko的消息可以說是引發了網絡熱議。,一個業餘搏擊愛好者,秒殺混元形意太極掌門馬保國。 又一個大師倒在了和民間高手的較量的舞臺上,還有多少大師經得起民間高手的挑戰?馬大師用面部狠狠地擊打了對方的拳頭,使對方站在原地腦袋嗡嗡地傻傻發呆,而獲勝的老馬早已含著笑意倒地呼呼大睡但在最新的視頻中,馬保國卻解釋到,自己在對陣的時候,已經把右拳放在對方的鼻子上,卻沒有打他。本來傳統功夫就是點到為止,沒想到對方偷襲,自己才輸了比賽。
  • 三國志戰略版新賽季呂蒙戰法搭配及戰法相關
    第一賽季開荒前4天有呂蒙+周瑜的組合0損兵開荒6級地的戰績。 2:有40%概率繳械敵人2回合,呂蒙造成兵刃傷害就有概率觸發。 3:有40%概率計窮敵人1回合,想要觸發這個特效就必須給呂蒙攜帶有謀略傷害的戰法。 4:可以在一回合內繳械敵人一次+計窮敵人一次。 5:繳械和計窮是隨機目標發動的。
  • 《新三國》影視劇中,呂蒙斬殺關羽帶回首級,為何孫權還殺了呂蒙
    孫權呂蒙殺了關羽之後,將關羽的首級用盒子裝起來,送到孫權處,孫權看到了關羽首級,臉上的表情很悲哀,同時很憤怒,但裝作很高興的樣子,其實內心無比憤怒,在電視劇中並沒有放出孫權是如何殺呂蒙的,而是通過一個側面的鏡頭描寫,就是孫權把陸遜招回,讓陸遜看一樣東西,陸遜看了之後,才發現這是呂蒙的屍體,雖然電視中張昭告訴呂蒙是病死的,但張昭卻是話中有話,有警告陸遜的意思在其中,陸遜很快就明白了,這是孫權用殺呂蒙來警告自己要服從孫權的命令。
  • 王者新英雄呂蒙模型曝光,「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
    三分天地—吳國—呂蒙 呂蒙定位是戰士、刺客,前身模型 呂蒙,「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的主角,三國時期,白衣渡江,擊殺關羽。想想就非常期待,呂蒙這個英雄是不是也能在遊戲中成為關羽剋星的存在,趕緊來看看他的技能吧!
  • 呂蒙白衣渡江的經過,及其暴病去世的真相
    呂蒙先以大軍包圍公安,守將士仁被虞翻勸說投降。然後呂蒙又包圍江陵,南郡太守麋芳也很快投降。這兩座城就是南郡乃至劉備集團在荊州的核心要塞,全都丟了,荊州三郡其他地方也就傳檄而定。呂蒙幾乎兵不血刃地進入江陵城,安撫百姓、釋放于禁等魏國戰俘。陸遜也沒閒著,向西一路佔領了秭歸、枝江、夷道,在夷陵險要處安營紮寨,以防劉備反攻。
  • 心理學:為什麼同樣都是一生,別人就能在「開悟」後成為成功人士
    「猴子」心理學:其實我們就是一群猴子熟悉我們「猴子「心理學故事的讀者們都知道,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人類其實和生活中香蕉樹上的猴子無異,猴子們在香蕉園裡追逐、玩樂、爭奪、生存、死亡,看似簡單的」猴生「其實就是人生的寫照。
  • 呂蒙在關二爺死後不久便暴斃,原因何在?
    然而詭異的是,擒殺關二爺的頭號功勳人物,東吳第三代大都督呂蒙在關二爺含恨九泉之後不久,便也一命嗚呼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呂蒙死於關二爺的「英魂復仇」。關二爺畢竟是一代英雄,自然不甘心被人偷襲致死,所以死後英魂久久不能歸天而在人間遊蕩。按照羅貫中的設定來講,關二爺本來可能是要把孫權也給帶走,但幸而得到了法師普淨的勸說而醒悟,決定只帶走呂蒙。
  •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談東吳呂蒙
    --《吳書九-呂蒙傳》 呂蒙稱疾詣建業,遜往見之,謂曰「關羽接境,如何遠下,後不當可憂也!」蒙曰「誠如來言,然我病篤。」--《吳書十三-陸遜傳》 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關羽在襄樊,水淹七軍,大破于禁,擒斬龐德,威震華夏。關侯自滿已極,擅取湘關(屬吳)的糧米助陣。
  • 《一生自在》:一代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人生智慧
    -01-季羨林,作為一代國學大師,是北京大學唯一的終身教授,在學術界取得的榮譽數不勝數,他學貫中西,在世界上也有著極高的名望與權威,尤其他精通的吐火羅文,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因為書是智慧的載體,是很多先人智慧的結晶,讓祖先的智慧一代一代的累積,而我們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少走很多的彎路。讀書,應該是作為一個現代人最基本的素養,是一個人成長最快、成本最低的捷徑。他還給讀書的我們提出了一條特別的建議:讀書除了專而精,也要多而雜。
  • 兵不血刃與靜兵息民-荀子名言
    原標題:荀子名言丨兵不血刃與靜兵息民作者:姚海濤戰爭與和平是一對永恆存在的矛盾。《左傳》中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道德經》中有「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李白有「乃知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杜甫也有「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無兵的理想。明代詩人楊慎有兩句詩「折衝樽俎煙塵靜,始信荀卿善議兵。」
  • 呂蒙到底是怎麼死的?是孫權賜死的嗎?
    理由有四:呂蒙和孫權的關係很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東吳第二任大都督魯肅去世,接替他的就是呂蒙。其實原本呂蒙是根本做不了這個職位的,因為原本呂蒙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人稱「吳下阿蒙」。那麼,呂蒙為什麼會從一個「政治白痴」變成了東吳「首席戰略家」呢?其實就是因為孫權對他的的教導和培養。
  • 草根出身的呂蒙,通過後天的努力,終成一代著名武將
    導讀:草根出身的呂蒙,通過後天的努力,終成一代著名武將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十分勇敢有膽量,後來感覺自己學識不夠,就去讀書,見識廣,又博學;他十分孝順自己的母親,所有人都知道;著名的戰略家魯肅、大將軍甘寧都十分敬重他的母親;他經常仗義的幫助自己的同僚,還撫養他們的遺留孤兒;最重要的是他寬宏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