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式決定了一個人的層次:層次越高,活得越簡單

2020-12-12 唯晨說

文/唯晨

《道德經》有云:「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

生活中有的人能化繁為簡,抓住事情的重點,輕而易舉解決問題,有的人則習慣性地畫蛇添足,將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最終還將其搞砸。

將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是一種能力,一種智慧。

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取決於生活閱歷和思考後的自我提升。簡單就是幸福,幸福就是簡單,那些思維縝密多愁善感之人,往往會一不小心就陷在自己的情緒漩渦中無法脫身。

複雜是萬物叢生,簡單是一枝獨秀。很多人從心底認定越複雜越耗時的事物越貴重,其實事情的真相卻與之相反,簡單才是正確答案。

豐子愷說:「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同樣的事情在不同人眼裡會帶來完全不同的影響有的人心平氣和,有的人氣急敗壞,不同層次的人所給出的反應自然不會相同。

01心靜自然涼

人生中最難的是讓自己靜下來。這句話聽起來平平無奇,能做到的人卻很少,平靜是一種情緒控制,發脾氣是每個人的本能,壓住火氣才是個別人的本事。

說起來悟性,在白居易身上曾發生過這麼一個故事,在一年夏天,白居易去拜訪一名叫恆寂的禪師,當天的天氣非常熱,並且古時候的條件也不好,沒有空調電扇。

作為禪師,光膀子或者搖蒲扇自然是不妥的,所以恆寂穿著整齊地坐在悶熱的房子裡,白居易一進門就感到悶熱,張口就問:「禪師,這屋子裡如此悶熱,你怎麼不換個地方?」

讓他想不到的是,禪師靜靜地說:「我不覺得熱,靜坐到現在甚至還覺得有些陰涼呢。」

之後,白居易深受感觸,寫了一首道:「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非是禪房無熱到,為人心靜身自涼。」

心亂的人躲到何處都覺得吵,心靜的人餘生皆是風輕雲淡。簡單是一種生活狀態,也是助人登上高層次的基本心態。

02修行斷舍離

關於斷舍離,許多人聽起來並不陌生,做起來卻不熟悉。

高層次的人都懂得「斷舍離」,不僅懂,他們還做的很好,於他們而言感情,生活和工作是有明確界限的,因為拎得清所以顯得很是好命。

人的情感是最抽象且不穩定的東西,也許上一秒還感激涕零,下一秒便翻臉無情。有些感情早就該斷,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老子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為人處世只有拎得清,願意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事情,這樣才能把握好彼此之間的感情。

說到底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之所以會有人感到生活又苦又累,多半是因為他們的思想卡在了某個節點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

老話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無論是什麼關係都要保持恰當的距離,靠得太近會痛苦。

斷舍離就像是一把剪刀,剪去人生中多餘的分叉,簡單才沒有負擔,輕鬆自然美好。

03一花一世界

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是簡單的美好,也是生活的本色。

高層次的人自然不會被生活束縛在雞毛蒜皮之中,他們深知「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靜。」

生活是多彩的,人生是短暫的,若做不到專注和簡單,生活將是一片混亂。

站得越高,看得越遠,人這一生只有一條路,它一頭連著起點一頭連著終點,路是簡單的路,到了不同人的眼裡心裡卻生出了紛擾繁雜。

有的人將自己的人生走成了迷宮,思維上的紛擾硬是將自己困在其中,堵在死胡同裡的人,看起來很是可憐,同時也充滿了可悲。

這世上能將前路堵死的只有自己,做一個簡單的人,才能將方向看得更清晰。

世界本就沒有所謂的秘密,那些被神秘的保護色包裹著的陷阱,其實都是一個人思想上的負累。

若心被外物所困,身自然跟著疲憊不堪。餘生,做一個簡單的人,知足常樂,安靜美滿。

唯晨說:願你的生活 在遇到我的文字後 更加美好

感謝您的支持,喜歡請關注唯晨說。

相關焦點

  • 心力訓練:思維決定層次,層次越高的人,越擁有這四個思維習慣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王陽明曾講述,心外無物,我們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是由於我們所處的層次不同。站在十九樓看風景一定和站在一樓看風景是不一樣的,你所處的層次不一樣,你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層次越高的人,看世界的眼光和處世習慣也全然不同,他們大都理性感性兼具,更擁有良好的思維習慣,這些思維習慣來自他們深刻懂得一個道理,心外無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來自我們內心的投射,我們想要擁有什麼,我們就要播種什麼。
  • 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三個好習慣
    答案:點擊上邊藍色字體關注《每天學財商》 生活能過成什麼樣子,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你是什麼層次的人,就有什麼樣的生活與之匹配,所以,一個人的層次,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生活層次。 如果你想過上更好的生活,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層次。那麼,一個人,該如何提高自己的層次?
  • 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
    真正層次高的人,都會有像水一樣,有善於便利萬物的行為。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1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曾國藩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意思很顯而易見,要想做成且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三心二意往往都是做不好的。
  • 一個人,層次越低,身上的這幾個弱者思維越明顯,越早改掉越好!
    當一個人變得更加成熟時,他會明白,艱苦奮鬥不是萬能鑰匙,並且並不是所有的結果都可以用艱苦奮鬥來衡量的。我見過很多人努力工作,但我並不認為,他們可以擺脫困境。原因是,決定一個人上坡還是下坡通常不取決於努力的態度和程度,而是取決於努力的姿勢。所謂的努力姿勢實際上就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思維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做這3件事,拉低自己的檔次
    一個人活著,除了活出自己的成功,社會關係也是幸福感的重要來源。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一切煩惱皆來自於人際關係。一個人的層級,往往也體現在TA的待人處事之道上。有些人,雖然取得了暫時的成功,可是如果人品不好,也很容易掉入深淵。層次越高的人,品格也越高,他們在生活裡,通常不會做以下這3件事情,來拉低自己的檔次。
  • 認知的六個層次,決定一個人的未來
    一個人認知的層次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也決定了他所採取的措施,方法不同,結果也會大相逕庭。下面用六級認知加以說明。1-THE FIRST-低級認知者畫像:不思改變認知特點:視野裡是一堵牆思維結構:因為思維低級認知者在遇到問題時,如同困在竹筒內的蟲子
  •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和這些人交朋友,希望有你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和這些人交朋友,希望有你 01喜歡和有抱負有理想的人交朋友,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這就凸顯出了善良正直這個品質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一個人他可以不聰明,可以不優秀,但是他一定不可以不善良,不正直,這兩個品德是他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基本。
  • 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把時間浪費在這四件事上,願你全佔
    所以,一定要要記住,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層次的從來都不是你的出身,社會階層,而是跟你的眼界、修養、格局有關。越是層次高的人,越是喜歡把時間浪費在這四件事上,願你全佔。這則故事很短,但卻告訴我們一個人無論你是有著什麼樣的情緒,都一定要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要懂得調節和調整自己的心態。層次越高的人,越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充滿著理智和智慧,有著高情商,明白情緒對一件事情造成的傷害,也懂得如何權衡利弊。換言之,要是總統真的讓斯坦頓把信寄出去,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我們不得而知。
  • 層次高的女人,往往比較「乾淨」
    乾淨對於女人來說,是她人生層次高低的最佳體現。因而層次越高的女人,越注重自己形象的乾淨感。化合適但並不花俏的妝容,穿合適但並不顯奢華的衣物。身淨,猶如她對外的一張名片,低調卻依然亮眼。層次高的女人,屋淨儒家思想中,講究「慎獨」兩個字。說的是,越是在人看不到的地方,越體現出一個人真實的狀態。家,便是這樣一個地方。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01物質極簡五色亂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亂耳,能令耳失聰;五味濁口,能令口味敗。古希臘哲學家埃皮科蒂塔曾說過: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儘可能減少對於外來事物的依賴。懂得自己真正的需求,不在五光十色的物質中沉湎。不管東西有多貴,多稀有,如果不是我們需要的,再好也不要。
  • 看一個人的層次高低,就看他對待過去的態度,一目了然
    其實,通過這件事,還讓我看到了一個人層次的高低。「錢楓澄清孫儷是初戀」上熱搜:一個人層次高低,逃不過六個字(如何看待過去)。1 層次高的人,不會抓著過去不放,懂得放手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在於層次的不同,而集中則是反映在對待過去的態度上,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會抓著過去不放,懂得放手。
  • 下班後做什麼,決定一個人的層次和結局
    胡適先生有句話也許能解釋這個問題:一個人的前程,全靠他怎樣利用閒暇時間,閒暇定終生。 對此,深以為然!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往往就是從下班後、閒暇時拉開的,在這段時間裡所幹的事,將會決定我們的層次和結局。
  • 哲思|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古希臘哲學家埃皮科蒂塔曾說過:一個人生活中的快樂,應該來自儘可能減少對於外來事物的依賴。懂得自己真正的需求,不在五光十色的物質中沉湎。圖片來自網絡越樸素,越富足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身外之物與精神,猶如硬幣的兩面,難免此消彼長。
  • 領導力的五個層次:從職位到人格魅力,你在哪個層次決定你的高度
    今天,第一管理學派給大家分享一本書——《領導力的五個層次》。作者約翰·麥克斯韋爾是享譽全球的領導力大師、演說家與作家。他的著述已銷售超過2000萬冊。麥克斯韋爾博士也是非盈利組織EQUIP的創始人。為了在個人角色上取得突破,你必須有效地領導和建立一個富有成效的團隊。
  • lollapalooza效應:懂了,能讓你的思維提升一個層次
    一個人的思維是最難改變的。 一個好習慣,也許幫助並不大,但具備好幾個,例如正直,勤奮,好奇,假以時日,一個人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一個壞習慣,也許無傷大雅,但染上好幾個,比如奸詐,懶惰,虛榮,生活就會被慢慢毀掉。 一些因素綜合之後的影響,會遠遠大於單一因素影響之和。
  • 層次低的人,都有這5種特徵和3種喜好!
    一個人在某個問題上的想法越是固執、偏見越深,他對這個問題就越是容易養成思考惰性,因為他已經對這種思考方式和想法產生路徑依賴了。而且他會因為反覆的使用這種思維模式,不斷強化自己的偏見認知,越走越深。越是層次低的人就越容易跳進思維的舒適區裡,開腦洞、頭腦風暴這種事情對他們來講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他們寧可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開啟無腦噴模式,也不願意嘗試去創造任何與眾不同的東西。
  • 陳向京詳述養老金管理「四大層次」:模式、策略為何需因地制宜
    來源:經濟觀察報原標題:社保基金陳向京詳述養老金管理「四大層次」:模式、策略為何需因地制宜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不同「支柱」養老金下的差異化管理模式與策略,一直是養老金管理的探討焦點。陳向京認為,養老金管理模式可分為頂層設計、制度及管理機構、投資決策框架體系和管理流程四大層次。在主流觀念下,養老金投資管理需要通過研判宏觀經濟和資本市場走勢,獲取預期的投資收益率,來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
  • 《道德經》:層次低的人,有這4種「衰相」
    我們經常誇人會說層次高,到底什麼樣的人才能夠稱作是層次高的人呢?層次高往往是指他們眼界視野開闊,認知比常人更深,有著非同一般的格局和見解。一個人層次的高低與他的財富地位無關,它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思想境界,是一個人更深層次的內涵。
  • 層次高的人,往往經歷過生活的洗禮,身上大都具備這種深刻的內涵
    文/範琳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在人際關係中,你會發現一個事實,一個人層次越高,越懂得做好身邊這件事,那就是尊重人。尊重人不是尊重有錢人,更不是只是尊重有權力的人,尊重人是不卑不亢,對待所有人都保持敬畏的心。曾經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句話:我以為別人尊重我,是因為別人很優秀。
  • 沒有捷徑的層次。什麼是層次?成為一個有層次的人是什麼概念?
    層次是指系統在結構或功能方面的等級秩序。具有多樣性,可按物質的質量、能量、運動狀態、空間尺度、時間順序、組織化程度等多種標準劃分。不同層次具有不同的性質和特徵,既有共同的規律,又各有特殊規律。人是生物學物質體加上各自的精神構成,人的層次之分與物質的層次有共同點,同樣既有共同規律,又各有特殊規律……比如,下圖中每個人的需求層次劃分:自下往上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