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唐若
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王陽明曾講述,心外無物,我們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是由於我們所處的層次不同。
站在十九樓看風景一定和站在一樓看風景是不一樣的,你所處的層次不一樣,你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層次越高的人,看世界的眼光和處世習慣也全然不同,他們大都理性感性兼具,更擁有良好的思維習慣,這些思維習慣來自他們深刻懂得一個道理,心外無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來自我們內心的投射,我們想要擁有什麼,我們就要播種什麼。
01抱怨,而是積極地面對
王陽明大儒曾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懂得事上磨。什麼是事上磨,意思是我們的心性是通過做事磨練出來的。
不抱怨,而是積極面對能解決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困擾和困惑。 學會事上磨,是告訴我們, 要想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根本上是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決定了我們幸福的能力,更決定了我們和現實融合的問題。
許多人都習慣抱怨,比如明明自己 不努力,怪自己的原生家庭。還有的人不夠刻苦,就認為別人有天賦。更有甚者,自己工作渾水摸魚, 別人升遷,就認為對方有背景等等。
抱怨讓我們看不到現實,更不懂得真正的遊戲規則是什麼。任何環境都是能者上,一個人即使有天大的關係,沒有本事也無法駕馭一個位置。
當我們懂得這點,就需要明白,我們最需要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怕事, 把每件事當作自我成長的法寶,更當作自我躍遷的機會,那麼我們就能視每件事為成長最好的禮物,自然你也會用心對待每件事,我們的能力也會在錘鍊中變得越來越堅強。
02第凡事懂得精進自己
一個人層次越高,越懂得凡事精進自己。精進自己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保持每天進步一點點的想法。
當我們每天做事的時候,你能思考復盤,如何讓自己比昨天更進步一點點,每天進步一點點,能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我一直非常喜歡楊瀾老師所說的一句話,成長必成功更重要,成長是終生面對自己, 而成功是成長的副產品。
如果我們每天都在成長,那一定意味著我們每天都在保持持續精進自己的狀態,精進就是一種看到自我的成長, 也是看到自我在不斷突破,每天擁有這樣的狀態,我們自然會變得越來越好。
精進來自每天對自己成長的復盤和思考,如果我們想要讓日子不要過得渾渾噩噩,那麼我們就明白,過好自己的每天,我們就能變得越來越好。
精進來自內心對自己所做事情的投入和思考,我們需要深刻的理解明白,你越用心投入做一件事,結果也會越來越好,我們內心也會沒有多少遺憾。
真正的人生成長來自我們內在的態度,更來自我們用心投入。精進從本質上來說,是不斷提升我們對生命的感受程度和創造程度,我們越能從生命的本質創造自己的人生,我們就越能實現自己人生夢想。
03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
一個人層次越高,越會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需要明白,專注自我的人生目標,你才能調動自己全身心的能量,實現自己內心的夢想和夙願。
層次低的人很喜歡抱怨問題,層次高的人會積極成為自己的人生主人。當他不再把能量消耗在沒有用的事情上,而是懂得積極創造自己的人生,那麼他就會迸發無限的勇氣和動力,這種勇氣也會激發自己人生潛能,讓我們變得越來越好。
學會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懂得以終為始的目標去對待自己的人生。
何謂以終為始,就是從自己想要的人生終極目標去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想像下自己最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然後把這個想像用於自我生活的現實和創造。
拿我個人來說,我的人生追求的是無愧於心的人生,那麼我每次思考自己的人生時候,我就會去思考我要如何無愧於心,然後無愧於心要求我如何面對自己的每件事,我發現原來就是全情的投入。
當我持續這樣做的時候,我的狀態就會變得很好。而我所做的每件事都會呈現出最好的效果來,自然我的人生每天都會擁有良好的結果。
以終為始的目標感,能讓我們的人生充滿著智慧和力量。層次越高的人,本質上不會迷惘也是如此,因為他們深刻以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來對待自己的人生,我們的人生就會越充滿高質量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