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覺得有高學歷才能拿高年薪,畢竟付出和所得是成正比的。可是有個男孩卻個例外,曾經他是超級學渣級別的人物,靠著復讀才混了一個三本大學,如今卻成為了人們仰視的對象,他不但入職華為「天才少年」計劃,更爭取來了200萬的頂格年薪,他是如何做到的?
張霽回憶起自己的第1次高考,只能用慘不忍睹這4個字來形容。曾經他滿懷信心地走入了考場,誰知道高考分數揭曉的時候,自己竟然輸得如此慘烈。
思考再三之後他決定復讀,經過一年的努力之後,第2次高考的成績仍然不盡人意,無奈之下他只得進入了一所三本大學念書。
他知道將來拿著三本的畢業證書,自己是沒有辦法在社會當中出人頭地的。唯一的機會就是抓住大學這4年時間,認真地打好專業基礎,爭取在考研當中翻身。
大學4年當中,張霽的生活只有學習這兩個字,每天過著寢室教室圖書館三點一線的生活。張霽的努力和刻苦讓他的學習成績開始名列前茅,他不但考取了英語6級和計算機二級證書,還獲得了ITAT大賽的證書。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4年的不懈努力,這次張霽沒有重蹈兩次高考的覆轍,他以非常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位於武漢的郵電科學研究院的研究生。研究生的學習生活遠比本科生要緊張得多,張霽身邊都是在學習中百裡挑一的天之驕子,這種無形當中的壓力向張霽撲面而來,一時間他也曾迷茫無措過,不過張霽知道害怕是最無用的表現。
靜下心來的張霽恢復到了曾經的緊張學習當中,他的努力和自律再一次讓他脫穎而出。張霽不但在學習成績上保持優秀,實驗動手能力更是獲得了大家的一致稱讚,連他的導師都認為這個男孩是個可造之才。慢慢地在學習上他變得遊刃有餘,甚至還能有空閒時間去享受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沒過多久,他開始擔任研究院的學生會副主席。
很快張霽就要研究生畢業了,有了碩士研究生的文憑之後,他並沒有急著進入社會。因為他感覺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遠遠不夠,所以他選擇了繼續深造之路。經過深入思考,張霽選擇了985名校華中科技大學的光電國家實驗室,開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
優秀的人無論走在哪裡,表現總會出類拔萃。在實驗室,張霽的備受自己導師的青睞,不斷有重量級的論文出現在相關的科學期刊上面,光實習期間,他就斬獲了7項國際國內專利,這些履歷讓他的簡歷變得熠熠生輝!
當時張霽的導師是我國信息存儲、大數據處理當面的專家周可教授,他的實驗室當時與騰訊有合作項目。於是作為周可的得意門生,張霽順利地進入了騰訊公司實習,這可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很多人都非常羨慕張霽的運氣。
可是這哪裡是「運氣」兩個字就可以概括的,最重要的還是張霽本身擁有強悍的實力,這樣他才能在運氣來臨的時候,牢牢抓住眼前的機會。很快張霽博士畢業了,他的社會地位可謂是直線上升,成為了眾多大型企業爭相招攬的對象。
最後張霽將目光投向了民族企業華為,成為華為「天才少年」計劃又一名頂格年薪成員,獲得了年薪200萬的職位。所以說人在逆境的時候千萬不要放棄,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讓你逆流而上。
張霽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高考失利沒有考上985、211大學,也照樣可以有所作為!只要拼盡全力,始終會有一扇大門向你敞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