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化妝品「伊貝詩」母公司IPO:輕研發重廣告,電商渠道成「軟肋」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貓財經

近年,國貨浪潮方興未艾,國貨化妝品也迎來了春天。

憑藉「要保溼,伊貝詩」而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的深圳市仙迪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仙迪股份」)向創業板發起衝擊,並已獲得深交所問詢。

根據仙迪股份最近公布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仙迪股份擬融資6.8億元,其中,3.66億元用於「年產8790t化妝品項目」,2.52億元用於「營銷服務網絡及品牌升級建設項目」,剩餘0.62億元用於「數位化管理平臺建設項目」。

儘管近年國貨彩妝和國貨護膚品的風越吹越大,不少公司也欲趁此機會登陸資本市場。但是,在面對自主產能下滑、電商渠道成「短板」和產品質量屢上「黑榜」等一些列問題,仙迪股份尋求IPO之路怕也是不太好走。

大陸人均零售額與香港差10倍,

國產化妝品企業市場佔有率19.2%

仙迪股份創立於2001年,主要從事化妝品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業務。仙迪股份主要運營「伊貝詩」、「果本」和「詩婷露雅」3個品牌,並擁有「伊海專研」、「BIO LIGHT」等其他品牌。產品涵蓋護膚、清潔及其他等多類化妝品。

今年上半年,仙迪股份旗下各品牌收入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伊貝詩、果本和詩婷露雅分別錄得銷售額1.51億元、1.19億元和1711.34萬元,其中伊貝詩和果本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90%,為仙迪股份的核心品牌。

根據招股書,楊增松和陳妙虹夫婦直接持有仙迪股份18.19%的股份,並通過仙迪投資、凝心投資和鉅智投資控制58.94%的股權。因此,楊增松和陳妙虹夫婦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仙迪股份77.13%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另外,如果算上楊增松其弟弟楊鍾強持股4.63%、其姐姐楊映珠持股1.85%、其女兒楊婉霞和楊婉萍分別持股0.93%,楊增松家族可控制的股權高達85.47%。

根據Euromonitor,我國化妝品市場銷售規模從2010年的2051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777億元,複合增長率為9.8%,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

然而,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人均化妝品零售額為49.60美元,遠低於與我國文化背景、消費習慣相似的韓國、日本等國。同時,從我國化妝品行業較發達的地區來看,2019年中國臺灣人均化妝品零售額178.70美元,中國香港人均化妝品零售額高達474.70美元。

也就是說,我國大陸地區人均化妝品零售額與中國香港相差近10倍。

據Euromonitor 統計,2019年我國前二十大化妝品企業市場佔有率約為53.4%,其中國內化妝品企業僅佔據8席,2019年我國前二十大國產化妝品企業市場佔有率約為19.2%。

由此可見,我國化妝品市場仍由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主導,短時間內本土化妝品企業無論是在品牌影響力還是在核心競爭力上都有所不足。

電商渠道成「軟肋」,

百萬以上經銷商減少

仙迪股份以經銷模式為主,直營模式和電商、商超等渠道代銷模式為輔,建立了覆蓋化妝品專營店、單品牌專賣店、商超、百貨專櫃和電商平臺等多種終端渠道的銷售網絡。

招股書顯示,仙迪股份的銷售網絡通過經銷商渠道,在全國覆蓋了約1.5萬家門店,其中84%門店集中在地級市、縣鄉鎮等三線以下城鎮。

2017-2020年1-6月期間,仙迪股份的經銷模式銷售收入分別為3.79億元、5.42億元、5.89億元和2.23億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為75.86%、78.21%、78.70%和76.88%。

近年來,電商渠道逐漸崛起,其市場佔比從2009年的不到1%迅速提升至2019年的30%。

然而,仙迪股份在2017-2020年1-6月期間通過電商渠道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32億元、1.7億元、1.69億元和7,414.99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46%、24.58%、22.73%和25.56%。

在電商驅動消費升級下,各化妝品企業紛紛布局電商渠道,以直播帶貨等方式攻佔市場,而此時的仙迪股份明顯慢了一大截。

根據招股書,今年上半年,仙迪股份的三大主要品牌的規模以上的經銷商數量為156家,平均銷售規模為140.85萬元,與2019年的172家和338.59萬元相比,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2020年上半年,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經銷商有7家,與2019年相比減少5家;年銷售500-1000萬規模的有17家,與2019年相比減少4家;年銷售100-500萬規模的有88家,與2019年相比減少6家;年銷售20-100萬規模的有44家,與2019年相比減少1家。

在貓妹來看,100萬以下規模的經銷商數量變化不大,但100萬以上規模的經銷商數量下降不少。或許,經銷商不斷減少所帶的收入下滑也是仙迪股份迫切需要開拓電商渠道的原因。

輕研發重廣告,

產能遭遇「瓶頸」

據歷史財報,2017-2019年期間,仙迪股份營收分別為4.99億元、6.94億元和7.4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029.96萬元、8115.77萬元和1.13億元。

受今年疫情影響,仙迪股份2020年1-9月營收為4.11億元,同比下降21.53%;淨利潤為6292.34萬元,同比下降24.75%。

在提升收入以及擴大市場份額方面,仙迪股份的主要方式是提升銷售費用。

2017-2019年期間,仙迪股份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51億元、2.20億元和2.16億元,佔營收比重分別為30.18%、31.68%和28.87%。

為了推動產品的最終銷售,仙迪股份投入了大額費用開展各類市場推廣活動,以加深品牌影響力、提升消費者忠誠度。因此,銷售費用中的廣告宣傳推廣費佔比較大,2017-2019年分別為7,965.59 萬元、1.11億元和 1.09億元,呈現增長趨勢。

從伊貝詩的淘寶官方旗艦店來看,仙迪股份各產品線的代言人包括楊洋和周潔瓊等當紅明星。

而與銷售費用相比,仙迪股份的研發費用顯得有些低。

2017-2019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696.87萬元、1496.35萬元、1380.69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1.40%、2.16%、1.85%。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和2019年同行業平均水平研發佔比分別為2.60%和2.91%,而仙迪股份明顯低於同行業,並且低於其他可比公司。

依靠大肆投放廣告開拓市場,雖然仙迪股份的營收和利潤逐漸攀升,但產量在2019年出現下滑。

2019年,仙迪股份主要產品產量為3701.74噸,較2018年的4538.20噸有所減少。仙迪股份解釋稱,由於場地限制,2019 年公司委外生產的面膜類產品和部分精華類產品(安瓶、凍乾粉)產量增加,自有產能利用率下降。

由於自有產能不足,仙迪股份選擇以自主生產為主、外協加工為輔的方式。在自主生產模式下,還通過子公司仙迪達首按需生產。資料顯示,仙迪達首共獲得9項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衛生許可,包括祛斑類和防曬類產品。

然而產品質量方面,仙迪達首曾多次在抽檢中被點名。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仙迪達首生產的兩款防曬產品分別在2018年8月和2018年10月被列為不合格產品,兩次行政處罰合計罰款5.65萬元。

儘管國貨的春天已經到來,若仙迪股份以目前的狀態尋求IPO,怕也要倒春寒。

相關焦點

  • 完美日記母公司IPO:國貨美妝的進擊
    11月19日晚,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正式在紐交所敲鐘上市,股票代碼為YSG,上市後的逸仙電商成為了首家在美上市的美妝平臺,也是中概「國貨美妝第一股」。逸仙電商開盤價是17.51美元,較發行價上漲超過66%,截止收盤價為18.4美元,漲幅為74.24%,以此計算,市值近122億美元。
  • 化妝品行業增長將維持10%以上,國貨加速崛起
    分渠道看,線上電商已成化妝品銷售的第一大渠道,電商渠道在護膚品銷售中佔比近30%,在彩妝銷售中更是達到38%。百貨、專業美妝店為第二、第三大渠道,其餘重要渠道包括超市、便利店、日化藥品店(如屈臣氏等)、直銷渠道等。
  • 70%高毛利 3年10億廣告費 中國化妝品市值第一股如何煉成?
    各品牌都在此進行了比較大的投入,市場競爭激烈,所以,丸美在保證各渠道銷售折扣率接近的前提下,加大了對電商渠道經銷商的返利力度,非電商渠道的返利一般為當期出貨或回款的1-2%,而電商渠道可達1-15%。雖然丸美也有直營電商渠道,但目前收入佔比較小,2018年實現收入1.87億元,僅佔總銷量的11.88%,電商仍以經銷商為主。
  • 國貨力量:十一天銷售六個億後,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赴美上市!
    看來,在靠電商崛起的國貨美妝中,「完美日記」是當之無愧的頂流。 以逸仙電商為代表的新一代國貨美妝想要逆勢崛起,需要一套區別傳統消費品邏輯的新型商業模式。 完美日記之所以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搶佔市場,依賴逸仙電商開闢的數據驅動型DTC(Direct-To-Consumer品牌直達客戶)的商業模式。一位日本化妝品代運營商曾經這樣評價過逸仙電商:「他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用戶在哪裡,並能以精準的價格將貨品送到他們手裡。」
  • 完美日記母公司登陸紐交所 國貨之光能否續寫電商神話?
    11月19日,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順利登陸紐交所,成為我國第一個在美上市的美妝品牌。據悉,高盛、摩根史坦利、中金公司為逸仙電商本次上市的承銷商,老虎證券擔任副承銷商。逸仙電商股票代碼為「YSG」,發行價為8.5至10.5美元每股,募資規模在5億至6.2億美元之間。
  • 雙十一將至,完美日記能否坐穩「國貨彩妝一哥」之位?
    據特賣電商平臺唯品會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從 4 月起,該平臺上美妝產品的銷量開始逐漸恢復;而整個第二季度的國貨品牌銷量增幅較第一季度環比增長率超50%。在眾多國貨化妝品牌中突圍的完美日記近日傳出了赴港上市的消息。
  • 小熊電器輕研發重營銷 資產負債率超7成
    輕研發重營銷 3/4員工學歷在中專及以下成立於2006年的小熊電器,在網際網路電商紅利時代迎來爆發期。運用網際網路高效低成本,以及倉儲物流發展迅速的特點,小熊快速布局線上渠道,建立起以廚房小家電、生活小家電為主的小家電產品線。目前公司線上銷售佔主營業收入超過9成。其中廚房小家電為主要產品,銷售金額佔比8成以上。
  • 完美日記母公司敲鐘上市 最年輕的上市化妝品公司緣何備受青睞
    原標題:完美日記母公司敲鐘上市,最年輕的上市化妝品公司緣何備受青睞   一路狂奔,國產美妝
  • 化妝品新國貨完美日記,花西子們的難題
    國貨新品牌想要用新內容來抓住新用戶的心,就要找懂新用戶的人和團隊,只有年輕的新團隊才具備敏銳,能快速洞察到用戶所聚集的新渠道,從而踩對紅利點,利用新內容實現用戶高速增長。另外,國外化妝品傳統大牌對新渠道,新內容的反應速度較慢,對新渠道的把握能力不如新國貨。這也給新國貨崛起的時間窗口。
  • 4000萬粉絲送完美日記母公司登陸美股,增收不增利能否保持高增長?
    11月19日晚,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正式在美國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YSG,發行價10.5美元。上市首日收盤價為18.4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5.24%,對應總市值為122.45億美元。逸仙電商成立於2016年,上市後已成為本土市值最大的化妝品公司。
  • 羅蔚:完美日記是一個國貨當自強的好案例
    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11月19日正式登陸紐交所,首日收盤價為18.4美元,較發行價上漲75.24%,盤中最高漲幅一度超過90%。以收盤價計算,逸仙電商市值為122.45億美元。逸仙電商之所以能夠獲得投資者的認可,是因為,投資者期待逸仙電商的未來不只是一家化妝品生產商,而是一個化妝品品牌孵化平臺——就像法國化妝品巨頭歐萊雅一樣。因為逸仙電商最大的成功之處並不在於其生產研發能力,而在於其超群的市場感知能力、運營組織和營銷能力。目前看,中國龐大的市場成為了外資化妝品集團的兵家必爭之地。
  • 完美日記母公司敲鐘上市,最年輕的上市化妝品公司緣何備受青睞
    一路狂奔,國產美妝品牌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成功叩開IPO的大門,一舉成為「美股中國美妝集團第一股」和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化妝品公司。從出生到成為行業佼佼者,逸仙電商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一路高歌猛進的業績和陣容豪華的投資人背後,逸仙電商做對了什麼?「IPO是新徵程的開始。」逸仙電商投資人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這樣說道。
  • 完美日記母公司正式開賣護膚品,國貨想承包你的梳妝檯
    記者 | 張馨予編輯 | 周卓然16月8日,在國貨美妝品牌(Perfect Diary)完美日記成立三年之後,其母公司逸仙電商宣布了多品牌發展戰略,並正式發布旗下新品牌完子心選(Abby’s Choice),完子心選天貓旗艦店、廣州市正佳廣場門店和成都市春熙路門店亦正式開業
  • 完美日記母公司衝刺IPO,高瓴資本、正心谷等大佬加持!
    10月31日,新國貨美妝品牌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公開遞交招股書,正式啟動IPO計劃,擬在紐交所上市,或將成為首個在美股上市的中國美妝集團。完美日記為逸仙電商第一大品牌其他品牌成長迅速據悉,PerfectDiary完美日記是一家原創化妝品電商品牌,產品覆蓋唇膏、卸妝水等,隸屬於廣州逸仙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逸仙電商是專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商,致力於實現品牌方在中國電商市場上的成功,成為「中國美妝新品牌孵化平臺」。
  • 完美日記的IPO劇本
    網際網路鬥獸場 原創出品 有品質的硬核科技網際網路 逸仙電商(「完美日記」母公司)出現以前,中國的化妝品公司在資本市場屢屢碰壁。
  • ...公司被「仙女」買上市,高瓴、騰訊參與IPO認購,顏值經濟奼紫嫣紅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萬宇 宋維東)成立4年便跑步上市,北京時間11月19日晚,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在紐交所掛牌上市,股票代碼「YSG」,成為美股中國美妝集團第一股,高瓴、騰訊等多家知名機構參與本次IPO認購。
  • 拆解完美日記母公司逸仙電商為什麼我們說它是「創新顛覆者」?
    中概「國貨美妝第一股」,真的以超乎人們想像的速度狂奔而來了。完美日記的母公司逸仙電商(YSG.US)從創立第一個品牌到正式公開上市意向僅用了3年多,再到正式在紐交所敲鐘上市僅用了不足3周……11月19日晚,逸仙電商正式登陸紐交所。
  • 逸仙電商估值飈升 完美日記還能「妝飾」多久?
    然而,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依靠極致營銷在電商風口上實現三年即IPO的完美日記,在研發不足、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還能「持妝」多久?憑藉營銷博出位從創立到成為國貨美妝領頭人,逸仙電商用了4年時間,完美日記也只用了3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