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貓財經
近年,國貨浪潮方興未艾,國貨化妝品也迎來了春天。
憑藉「要保溼,伊貝詩」而被廣大消費者所熟知的深圳市仙迪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仙迪股份」)向創業板發起衝擊,並已獲得深交所問詢。
根據仙迪股份最近公布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顯示,仙迪股份擬融資6.8億元,其中,3.66億元用於「年產8790t化妝品項目」,2.52億元用於「營銷服務網絡及品牌升級建設項目」,剩餘0.62億元用於「數位化管理平臺建設項目」。
儘管近年國貨彩妝和國貨護膚品的風越吹越大,不少公司也欲趁此機會登陸資本市場。但是,在面對自主產能下滑、電商渠道成「短板」和產品質量屢上「黑榜」等一些列問題,仙迪股份尋求IPO之路怕也是不太好走。
大陸人均零售額與香港差10倍,
國產化妝品企業市場佔有率19.2%
仙迪股份創立於2001年,主要從事化妝品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業務。仙迪股份主要運營「伊貝詩」、「果本」和「詩婷露雅」3個品牌,並擁有「伊海專研」、「BIO LIGHT」等其他品牌。產品涵蓋護膚、清潔及其他等多類化妝品。
今年上半年,仙迪股份旗下各品牌收入均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伊貝詩、果本和詩婷露雅分別錄得銷售額1.51億元、1.19億元和1711.34萬元,其中伊貝詩和果本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超過90%,為仙迪股份的核心品牌。
根據招股書,楊增松和陳妙虹夫婦直接持有仙迪股份18.19%的股份,並通過仙迪投資、凝心投資和鉅智投資控制58.94%的股權。因此,楊增松和陳妙虹夫婦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仙迪股份77.13%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另外,如果算上楊增松其弟弟楊鍾強持股4.63%、其姐姐楊映珠持股1.85%、其女兒楊婉霞和楊婉萍分別持股0.93%,楊增松家族可控制的股權高達85.47%。
根據Euromonitor,我國化妝品市場銷售規模從2010年的2051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777億元,複合增長率為9.8%,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國。
然而,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人均化妝品零售額為49.60美元,遠低於與我國文化背景、消費習慣相似的韓國、日本等國。同時,從我國化妝品行業較發達的地區來看,2019年中國臺灣人均化妝品零售額178.70美元,中國香港人均化妝品零售額高達474.70美元。
也就是說,我國大陸地區人均化妝品零售額與中國香港相差近10倍。
據Euromonitor 統計,2019年我國前二十大化妝品企業市場佔有率約為53.4%,其中國內化妝品企業僅佔據8席,2019年我國前二十大國產化妝品企業市場佔有率約為19.2%。
由此可見,我國化妝品市場仍由國際知名化妝品品牌主導,短時間內本土化妝品企業無論是在品牌影響力還是在核心競爭力上都有所不足。
電商渠道成「軟肋」,
百萬以上經銷商減少
仙迪股份以經銷模式為主,直營模式和電商、商超等渠道代銷模式為輔,建立了覆蓋化妝品專營店、單品牌專賣店、商超、百貨專櫃和電商平臺等多種終端渠道的銷售網絡。
招股書顯示,仙迪股份的銷售網絡通過經銷商渠道,在全國覆蓋了約1.5萬家門店,其中84%門店集中在地級市、縣鄉鎮等三線以下城鎮。
2017-2020年1-6月期間,仙迪股份的經銷模式銷售收入分別為3.79億元、5.42億元、5.89億元和2.23億元,佔營收比例分別為75.86%、78.21%、78.70%和76.88%。
近年來,電商渠道逐漸崛起,其市場佔比從2009年的不到1%迅速提升至2019年的30%。
然而,仙迪股份在2017-2020年1-6月期間通過電商渠道實現的銷售收入分別為1.32億元、1.7億元、1.69億元和7,414.99萬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6.46%、24.58%、22.73%和25.56%。
在電商驅動消費升級下,各化妝品企業紛紛布局電商渠道,以直播帶貨等方式攻佔市場,而此時的仙迪股份明顯慢了一大截。
根據招股書,今年上半年,仙迪股份的三大主要品牌的規模以上的經銷商數量為156家,平均銷售規模為140.85萬元,與2019年的172家和338.59萬元相比,有所下降。
與此同時,2020年上半年,年銷售額1000萬元以上的經銷商有7家,與2019年相比減少5家;年銷售500-1000萬規模的有17家,與2019年相比減少4家;年銷售100-500萬規模的有88家,與2019年相比減少6家;年銷售20-100萬規模的有44家,與2019年相比減少1家。
在貓妹來看,100萬以下規模的經銷商數量變化不大,但100萬以上規模的經銷商數量下降不少。或許,經銷商不斷減少所帶的收入下滑也是仙迪股份迫切需要開拓電商渠道的原因。
輕研發重廣告,
產能遭遇「瓶頸」
據歷史財報,2017-2019年期間,仙迪股份營收分別為4.99億元、6.94億元和7.4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029.96萬元、8115.77萬元和1.13億元。
受今年疫情影響,仙迪股份2020年1-9月營收為4.11億元,同比下降21.53%;淨利潤為6292.34萬元,同比下降24.75%。
在提升收入以及擴大市場份額方面,仙迪股份的主要方式是提升銷售費用。
2017-2019年期間,仙迪股份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51億元、2.20億元和2.16億元,佔營收比重分別為30.18%、31.68%和28.87%。
為了推動產品的最終銷售,仙迪股份投入了大額費用開展各類市場推廣活動,以加深品牌影響力、提升消費者忠誠度。因此,銷售費用中的廣告宣傳推廣費佔比較大,2017-2019年分別為7,965.59 萬元、1.11億元和 1.09億元,呈現增長趨勢。
從伊貝詩的淘寶官方旗艦店來看,仙迪股份各產品線的代言人包括楊洋和周潔瓊等當紅明星。
而與銷售費用相比,仙迪股份的研發費用顯得有些低。
2017-2019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696.87萬元、1496.35萬元、1380.69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僅為1.40%、2.16%、1.85%。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和2019年同行業平均水平研發佔比分別為2.60%和2.91%,而仙迪股份明顯低於同行業,並且低於其他可比公司。
依靠大肆投放廣告開拓市場,雖然仙迪股份的營收和利潤逐漸攀升,但產量在2019年出現下滑。
2019年,仙迪股份主要產品產量為3701.74噸,較2018年的4538.20噸有所減少。仙迪股份解釋稱,由於場地限制,2019 年公司委外生產的面膜類產品和部分精華類產品(安瓶、凍乾粉)產量增加,自有產能利用率下降。
由於自有產能不足,仙迪股份選擇以自主生產為主、外協加工為輔的方式。在自主生產模式下,還通過子公司仙迪達首按需生產。資料顯示,仙迪達首共獲得9項國產特殊用途化妝品衛生許可,包括祛斑類和防曬類產品。
然而產品質量方面,仙迪達首曾多次在抽檢中被點名。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仙迪達首生產的兩款防曬產品分別在2018年8月和2018年10月被列為不合格產品,兩次行政處罰合計罰款5.65萬元。
儘管國貨的春天已經到來,若仙迪股份以目前的狀態尋求IPO,怕也要倒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