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大家都知道,1955年,我軍首次對全體有軍職的軍隊幹部進行授銜,史稱「五五授銜」。此次授銜,全軍共有60餘萬名幹部獲得了準尉以上軍銜。其中:元帥10名;大將10名;上將5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中將177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少將806名(含1956年和1958年補授),大校軍銜1266人。
按1955年1月23日軍委發布的《關於評定軍銜工作的指示》有關規定,評定軍銜主要以1952年軍隊幹部評定級別為依據。其中只有第三等——一級正兵團級才能完全授上將軍銜,二級副兵團級上將和中將各半,三級準兵團級應為中將。
授銜名單公布後,人們發現,有5名1952年定為正兵團級的幹部沒有獲得上將以上軍銜。
這是怎麼回事呢?
先說說比較出名的——徐立清。
徐立清,安徽金寨人,讀過四年私塾,1929年8月參加紅軍,1931年春任紅四軍十一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從此一直從事軍隊政治工作。紅軍時期歷任紅4軍11師政治部組織科科長、第32團政治處主任、第12師政治部主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紅四方面軍總衛生部政治委員等職,並參加了西路軍,西路軍失敗後帶領千餘名傷病員在祁連山堅持遊擊鬥爭,後輾轉找到援西軍。
抗戰爆發後調任冀南東進縱隊政治委員、第129師政治部組織部部長、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新編第4旅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政治部主任、6縱政委、第一野戰軍第一兵團政委等職。解放後調任軍委總政治部總幹部部常務副部長,分管授銜工作。
按上將的任職資歷:紅軍師級幹部、八路軍旅級幹部、解放軍兵團級幹部。徐立清是符合條件的。但由於徐立清是五五授銜具體工作的負責人,為了避嫌,遂主動向上級申請降銜,從上將降為中將,徐立清也是唯一一位正兵團級中將。
第二個說說同樣在西北野戰軍的王世泰。
王世泰,陝北紅軍創始人之一,陝西洛川人,早年協助劉志丹、謝子長從事陝西地下工作,22歲時加入陝甘遊擊隊,從班長一直做到紅軍團長,後升任陝北省委軍事部長。抗日戰爭爆發後奉命留守陝甘寧邊區,任陝甘寧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員、警三旅政委。解放戰爭時期,原陝北紅軍改編為西北野戰軍第四縱隊,王世泰任司令員。1949年6月任第二兵團政委。建國後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甘肅軍區政委、甘肅省副主席,1952年調任鐵道部任副部長。
從任職資歷上看,王世泰是符合上將條件的,1952年定全軍幹部級別時依然是正兵團級,作為陝北紅軍代表,授予上將軍銜並無不可。
實際上授銜前夕定上將人選,總政治部上報的陝北紅軍代表共有兩人,一個是閻紅彥,一個就是王世泰。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帥在審閱名單時,又把王世泰給塗掉了,這是為何?
這與西野四縱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有關,特別是1948年4—5月的西府隴東戰役,四縱總體不及預期。在整個西北戰場,四縱的戰績在西北野戰軍幾個縱隊中也不是特別突出。因此老帥們經過認真討論,決定只保留二野出身的閻紅彥作為陝北紅軍代表,授予上將軍銜。
第三個說說陶鑄、李井泉。
陶鑄大家都很熟悉了,湖南祁陽人,畢業於黃埔五期,但他革命生涯的起點卻是在福建,先後在福州和廈門、漳州從事7年地下工作,並協助組建了閩南和閩東遊擊隊,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了。抗戰時期奉調湖北,開闢鄂中遊擊區,並協助李威創立鄂豫挺進隊,即後來的新四軍第五師。1940年回到延安,任總政治部秘書長,主持後方政治部日常工作,解放後擔任中南軍區政治部主任,並代理廣西省委書記,全權負責廣西剿匪戰役,後任廣東省委書記兼華南軍區政治委員,1952年定為正兵團級。
李井泉,大家也很熟悉,江西臨川人,1927年8月組織農民暴動隊伍參加南昌起義南下部隊,堅持在海陸豐根據地打遊擊,1930年夏進入中央蘇區,擔任主席的秘書——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政委辦公室秘書長,後調到野戰部隊,任紅軍師政委。一、四方面軍會師後,調紅四方面軍工作。1936年7月,紅二方面軍正式組建,李井泉改任紅二方面軍第四師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一二○師三五八旅政治委員、大青山騎兵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開闢了包括綏南、綏中、綏西地區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1945年7月任晉綏野戰軍政治委員兼晉綏軍區政治委員。1949年赴四川,任川西區黨委書記兼行政公署主任、軍區政委,四川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西南局第一書記兼成都軍區政委。1952年定為正兵團級。
按照任職資歷和歷史資歷,陶鑄和李井泉授予上將軍銜是合適的,特別是當時陶鑄和李井泉還兼任軍區政委,身上還有軍職。實際上最初總政治部上報的上將人選是有李井泉和陶鑄的。但由於最後經過權衡,原定22名大將人選被壓縮到10人,張宗遜等12名預授大將人選調整到上將,導致上將人數增加。經過上級的再次醞釀,決定兼職政治委員不再授予上將軍銜,陶鑄和李井泉因此和上將軍銜失之交臂。
最後說說高克林。前面幾位知名度大一些,高克林就比較鮮為人知了。
高克林,陝西渭南人,是陝西團組織創始人之一,早年在西北軍和陝軍、抗日同盟軍、東北軍從事地下工作。抗戰爆發後歷任陝甘寧邊區黨委秘書長、120師大青山騎兵大隊政委等職,為開闢塞外根據地立下了汗馬功勞。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