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2021-01-08 Hydrogel

【科研摘要】

遵循綠色化學原理的,使用簡便的可持續方法進行多功能生物材料的工程設計仍在很大程度上尚未探索,但對世界將是非常有益的。在生物材料的設計中結合使用催化反應和生物質衍生的原材料將促進環保技術和可持續材料的發展。最近,烏普薩拉大學Samson Afewerki,chao Xu, 和 Maria Strmme教授團隊在《ACS Nano》上發表了題為Combined Catalysis for Engineering Bioinspired, Lignin-Based, Long-Lasting, Adhesive, Self-Mending, Antimicrobial Hydrogels文章。作者公開了用於工程木質素基多功能抗菌水凝膠的包括氧化脫羧和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催化的兩個催化循環的組合(組合催化)。受生物啟發的設計模仿了自然中海洋貽貝採用的鄰苯二酚化學。所得的多功能可持續水凝膠(1)堅固而有彈性,(2)具有強大的抗菌活性,(3)粘附於皮膚組織和各種其他表面,並且(4)能夠自修復。進行了系統的表徵,以充分闡明和理解簡便有效的催化策略和隨後的多功能材料。電子順磁共振分析證實了水凝膠體系中存在持久的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環境。最初的體外生物相容性研究證明了水凝膠的低毒性。這種概念驗證策略可以發展為其他多功能水凝膠的生態友好型,生物啟發性設計及其在各種生物醫學和柔性電子應用中的使用的重要技術平臺。

【圖文解析】

這項工作的目的是將兩個不同的催化反應循環(組合催化)結合起來,以設計出一種基於生物啟發的木質素基,堅韌,黏著,自修復的抗菌水凝膠(圖1)。組合的催化反應包括由銀催化劑催化的氧化脫羧化學策略和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反應。在過硫酸銨(APS)的存在下,Ag(I)催化的氧化脫羧可從羧基(COOH)中除去二氧化碳(CO2)部分,從而促進自由基反應。COOH基團在性質上無處不在,因此,特別需要開發易於實現其功能化的策略。該策略先前已用於在各種系統中交聯含COOH的聚合物以提供水凝膠。所提出的組合催化策略將允許各種本體材料和聚合物的後聚合交聯,而無需額外的改性步驟或使用交聯劑。

圖1.催化化學策略概述。生物啟發的策略基於海洋貽貝兒茶酚化學以及用於設計木質素基粘合劑抗菌水凝膠的氧化脫羧和醌-兒茶酚氧化還原催化組合反應。AgNPs =銀納米顆粒;APS =過硫酸銨;PAA =聚丙烯酸。

通過徹底的概念驗證篩選研究評估了該策略,以提供具有組織粘合特性的成功的交聯水凝膠。最初嘗試用催化量的自由基引發劑APS(0.5 mL,1 wt%)或催化劑硝酸銀(AgNO3)(0.5 mL,1 wt%)交聯PAA(1 mL,20 wt%)沒有提供任何成功的交聯自立水凝膠(圖2A)。雖然APS確實會產生自由基,但在沒有再生環境或催化劑的情況下它們的壽命通常很短,導致過硫酸根自由基通過與水反應而分解。當自由基產生劑APS和再生催化劑AgNO3一起使用時,會發生交聯,製得了自立式基於PAA的水凝膠(圖2A)。但是,水凝膠材料沒有顯示出任何組織粘合特性(圖2B,i–iii)。EPR模擬證實了CH2自由基的產生(圖2C)。為了誘導組織粘附性能,將木質素添加到基於PAA的水凝膠中(圖2A,條目4和5),但這也未能促進組織粘附(圖2B,iv-vi和S3A)。令人著迷的是,即使經過24小時,EPR光譜也證實了木質素1.25AgNPs-PAA樣品化學過程在水凝膠中仍然活躍,證明了再生銀中存在持久的自由基,並且木質素通過可逆的氧化還原-穩定化兒茶酚反應(圖2D)。

圖2.優化多功能水凝膠的優化研究。工程化木質素基交聯組織粘合水凝膠的篩選研究。

力學性能評估

使用振蕩掃描在0.1–1000 Pa的振動應力和1 Hz的頻率以及0.1–100 rad s-1和10 Pa的角頻率(ω)掃描下,進一步評估了交聯水凝膠的粘彈性質,記錄存儲量(G')和損耗模量(G'')。各種樣品的所有G'值均與應力無關(圖4A);然而,木質素1.25AgNPs-PAA和木質素2.5AgNPs-PAA樣品表現出頻率依賴性,因為它們在ω50 rad s-1(木質素1.25AgNPs-PAA)上顯示出高達G'1176 Pa的線性粘彈性區。G'1045 Pa,ω63 rad s-1(木質素2.5AgNPs-PAA)(圖4B,綠色區域),然後G'減小。基於壓縮試驗的機械評估表明了摻入活化木質素的影響(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活化)在水凝膠系統中,可提供快速恢復(壓縮至其高度的90%並立即恢復)(圖4C)。水凝膠中木質素成分的缺乏(僅PAA)與恢復沒有任何關係。樣品很脆,被壓縮立即破壞(圖4D)。在循環壓縮試驗中也觀察到了這些現象,其中木質素基水凝膠在連續六個循環中被壓縮,但仍保留其原始結構(圖4E–G)。此外,儘管在沒有木質素的情況下水凝膠的機械強度有所提高(來自壓縮應力數據)(圖4H),但木質素基水凝膠的壓縮模量卻更高(表明它們更容易變形和操作,因此)。對於諸如柔性電子和生物醫學應用之類的應用非常重要(圖4I)。儘管工程化水凝膠在壓縮測試過程中耗散了高能量(PAA67%,木質素1.25AgNPs-PAA68%,木質素2.5AgNPs-PAA61%),但木質素基水凝膠在多個循環中恢復了(測試)連續6個循環),而PAA水凝膠(在一個循環後發生變形)沒有出現不可逆轉的結構破壞(圖4J)。水凝膠在反覆斷裂和變形後恢復其原始結構的能力源自水凝膠內部通過氫鍵和疏水相互作用產生的動態化學和物理相互作用。(64,65)圖4K描繪了各種不同的代表性拉伸應力-應變曲線水凝膠。與PPA水凝膠(350%)相比,木質素基水凝膠(木質素1.25AgNPs-PAA1260%和木質素2.5AgNPs-PAA1110%)的最大拉伸應變顯著降低。PAA水凝膠的抗張強度和彈性模量高於木質素基水凝膠,表明木質素基水凝膠具有更大的抵抗力和更大的可拉伸性/彈性(圖4L,M)。

圖4.獲得的各種工程水凝膠的流變和機械性能。

自修復和組織粘附特性

活化木質素的摻入允許醌-兒茶酚氧化還原反應促進物理相互作用,從而提供可恢復性並且還促進自我修復能力。如圖5A所示,基於木質素的水凝膠顯示出快速的自我修復。切割凝膠並使其再次接觸後,它們立即融合回到原始結構。通過機械測試進一步定量了水凝膠的自我修復能力,表明水凝膠分別顯示出56%(木質素1.25AgNPs-PAA)和70%(木質素2.5AgNPs-PAA)修復效率。此外,通過拉伸凝膠樣品證明了木質素基水凝膠的韌性和彈性(圖5B)。初步篩選研究表明,活化木質素的摻入可增強水凝膠製劑的組織粘附特性(圖2B)。水凝膠還顯示出能夠粘附於各種表面的能力,例如組織(豬皮),橡膠(丁腈橡膠),玻璃,聚丙烯和鋼(圖5C)。根據標準ASTM F2255-05標準並使用Shimadzu機械測試儀,使用標準搭接剪切試驗測量剪切強度,進一步評估了對各種表面的附著力(圖5D)。當定量測定對各種表面(玻璃,組織和鋼)的粘附力時,發現PAA水凝膠的粘附性極低(玻璃1.4,組織11.3和鋼1.3 kPa),而木質素基水凝膠顯示出顯著增強對各種表面的粘附力(木質素1.25AgNPs-PAA:玻璃18.2,組織44.5和鋼70.4 kPa;木質素2.5AgNPs-PAA:玻璃38.2,組織62.4和鋼75.9 kPa)(圖5E)。此外,由於銀激活的醌-鄰苯二酚氧化還原反應增加,具有增加的AgNPs含量的木質素(木質素2.5AgNPs-PAA)顯示出增強的粘附性(圖5E)。工程木質素基水凝膠對各種表面的優異附著力是生物仿生基膠(貽貝啟發的兒茶酚化學)的結果。這種粘合劑廣泛存在於諸如沙堡蠕蟲和貽貝等富含兒茶酚基團的生物中,從而提供了豐富的相互作用可能性。圖5F說明了所設計的水凝膠與各種表面之間的一些化學相互作用,包括氫,亞胺和醯胺與組織的鍵合,疏水和π-π相互作用,對金屬表面的吸附,金屬絡合物的形成,以及靜電相互作用促進牢固的附著力。

圖5.自修復和粘合性能評估。

抗菌活性

在使用革蘭氏陽性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革蘭氏陰性大腸埃希氏大腸桿菌(大腸桿菌)的測試中評估了工程化水凝膠的抗菌活性。圖6A顯示了在初始時間點和孵育24小時後具有水凝膠的細菌溶液的圖像。與對照相比,所有水凝膠均顯示出抗菌活性(PAA水凝膠的抗菌活性可能是水凝膠中存在Ag +的結果)。單獨將木質素摻入水凝膠系統還可以產生抗菌活性(與PAA和木質素-PAA水凝膠相比),其中細菌減少25.0倍(金黃色葡萄球菌),細菌減少22.7倍(大腸桿菌),分別對應減少1.40和1.36對數。

圖6.工程水凝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的抗菌活性。(A)展示在初始時間點和24小時後細菌和水凝膠溶液的圖像。與各種水凝膠孵育24小時後(B)金黃色葡萄球菌和(C)大腸桿菌的CFU數。(D)PAA的細胞活力。(E)木質素5AgNP的細胞活力。(F)木質素1.25AgNPs-PAA的細胞生存力。

參考文獻:

doi.org/10.1021/acsnano.0c06346

版權聲明:「水凝膠」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智能穿戴《ACS Nano》電磁幹擾屏蔽MXene超薄水凝膠
    【科研摘要】最近,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Ji Liu 和Valeria Nicolosi教授團隊通過生物礦化啟發的組裝路徑來製造結合了MXene和聚丙烯酸的水凝膠型屏蔽材料。該複合水凝膠顯示出優異的可拉伸性和可回收性,良好的形狀適應性和粘合性,以及快速的自修復能力,證明了極大的應用靈活性和可靠性。
  • 蘭大柳明珠/呂少瑜《ACS材料快訊》核鹼基啟發自黏附抗菌水凝膠
    該水凝膠由聚(3-二甲基(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丙烷磺酸銨)-共-(甲基丙烯醯基醯胺基腺嘌呤)(PDMAPS-co-PMA-Ade)和殼聚糖製成。DMAPS部分賦予水凝膠以防汙性能,而核鹼基修飾的MA-Ade之間的特殊相互作用提供了與組織表面上相應基團的便捷分子識別。體內皮膚傷口修複測定表明,與對照組相比,經水凝膠處理的小鼠在14天後未顯示出血,更少的炎症和更少的新血管。
  • 趙雙良教授團隊《ACS AMI》: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機械...
    微納界面體系與新能源、膜分離、界面催化、氣體捕集儲存等眾多研究前沿緊密相關。隨著界面化工新技術和微型器件與設備的開發及應用,界面體系的調控與強化作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 帝國理工學院《ACS Nano》幹細胞與水凝膠相互作用納米級分子定量
    有趣的是,與100%RGD水凝膠上的1.7μm/ min相比,在10%RGD水凝膠上的hMSC在水凝膠表面的移動速度更快,中位速度為2.6μm/ min(圖2d)。此外,在10%RGD水凝膠上的hMSC遷移更遠,中位位移為488μm,而在100%RGD水凝膠上則為314μm(圖2e)。這些實驗證明並證實了RGD肽的可用性影響形態和遷移行為。
  • CM:低成本、超快pH響應木質素水凝膠驅動器
    背景刺激響應水凝膠的形狀或機械特性能夠受到外界刺激可逆改變,在仿生和組織工程材料中具有廣泛應用。pH響應水凝膠是研究最深入的智能材料和驅動器之一,它們的結構和性能在受到外部pH改變刺激時會變化。但是,通常pH的調節會改變離子相互作用,氫鍵和疏水相互作用,從而導致可逆的微相分離或自組織現象。
  • ACS Nano:動力學控制下異肽修飾盤狀分層結構網絡的自組裝途徑
    ACS Nano:動力學控制下異肽修飾盤狀分層結構網絡的自組裝途徑DOI:10.1021/acsnano.9b09610天然蛋白質穿越複雜的自由能景觀,組裝成分層組織結構,通常通過刺激導向的動力學途徑來響應相關的生物線索
  • 多倫多大學《材料化學》3D列印鐵螯合碳點傳感的抗菌水凝膠敷料
    功能性生物激發刺激響應水凝膠材料報告了傷口的pH值,溫度或毒素的變化。抗菌傷口敷料可降低感染風險,從而改善癒合過程並減少敷料更換頻率。與口服或靜脈注射抗菌藥物相比,使用抗菌劑進行局部傷口治療的危害較小,在抗生素治療中,高劑量的抗生素可能引起副作用。傷口敷料中常見的抗菌劑包括抗菌藥物,肽或納米顆粒。
  • 《ACS Nano》奧胡斯大學PVA物理膠遠程觸發液化
    相反,在用NIR光(1.5 W雷射)照射後,凝膠在數秒內發生液化(圖2B,C)。包埋金NP的水凝膠(圖2B)和含PVA-熱致變色染料的全有機水凝膠(圖2C)都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後一種水凝膠僅包含PVA和水,且其質量分數僅為生熱組分的微小部分(總固體含量<1 wt%)。從環境的角度和/或在這些材料的生物醫學應用的背景下,這種考慮可能被證明是重要的。
  • 《大分子》自修復加工的離子導電超分子水凝膠,用於柔性電子設備
    【科研摘要】  導電,自修復和粘合水凝膠在可穿戴電子設備中具有重要意義。導電自修復水凝膠最重要的性能是在室溫下有效恢復電氣和機械性能,並具有持久的耐久性。水凝膠顯示出優異的拉伸性和出色的離子傳導性。動態氫鍵以及離子和金屬配位相互作用的可逆性使水凝膠具有自修復能力,強附著力和快速的電性能恢復能力。事實證明,Fe3+濃度的變化會影響水凝膠可加工性的時間窗口,並允許調整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和離子導電性能。發現用於可加工的離子傳導水凝膠的最佳Fe 3+離子濃度為2重量%。在反覆拉伸過程中,水凝膠的電阻僅顯示很小的變化。
  • 一種新型自修復人機互動水凝膠觸摸板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中國科學院(CAS)寧波材料科技與工業研究所(NIMTE)的Chen Tao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與CAS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合作,開發出一種以透明納米複合水凝膠為基材的新型、自修復和自黏附的柔軟人機互動觸摸板。
  • 哈佛大學郭俊凌《生物大分子》膠原纖維仿生熱敏止血水凝膠
    當前,兩種通用方法用於製備基於膠原的水凝膠。由於膠原蛋白分子組裝體的無序結構,通過常規的反覆冷凍乾燥方法製備的膠原蛋白水凝膠通常易碎且柔韌性較低,強度低。當通過原位凝膠形成(膠原蛋白自聚集方法)形成凝膠時,這些材料在膠原分子的分散狀態中具有可逆的變化,導致從溶液到凝膠的相變。膠原蛋白的自聚集可引起基於膠原蛋白的水凝膠的熱響應特性。這對於促進傷口閉合和出血控制很重要。
  • 鄭州大學:無缺陷石墨烯為添加劑的超快自修復/光熱活性水凝膠
    石墨烯納米片直接與丙烯酸單體和粘土組裝在一起,製備出柔性的半透明水凝膠。得益於無缺陷石墨烯的優異性能,水凝膠具有較高的機械性能,超快的自修復能力,出色的電導率和超高的光熱轉化效率。根據以上優點,石墨烯/聚丙烯酸/粘土水凝膠可在不久的將來用於疾病診斷,人造電子皮膚和軍事隱形材料的智能傳感器。
  • 科學家新研發的自愈抗菌凝膠由病毒製成
    現在,科學家已經創造出一種自我修復的水凝膠,幾乎完全由這些病毒製成。它可能在醫學和其他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在化學工程師Zeinab Hosseini-Doust的帶領下,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培養噬菌體,從生長培養基中提取噬菌體,然後在密閉空間內將它們包在一起。向其中加入化學粘合劑後導致「噬菌體」自組裝成液晶,。
  • 《大分子快訊》混一混硫醇-炔酮動態共價雙交聯可注射自愈水凝膠
    從圖2b中可以看出,對於所有水凝膠,G'在0.1至100 rad / s的振蕩頻率之間保持恆定,並且始終大於G'',這表明樣品的彈性行為和凝膠狀態。 這些水凝膠的膠凝時間和機械性能顯示出對聚合物濃度的依賴性。G'從4 wt%水凝膠的1.6×102 Pa增加到10 wt%水凝膠的3.9×103 Pa,膠凝時間從4 wt%水凝膠的約160分鐘減少到10 wt%水凝膠約30 分鐘(圖2c)。
  • 哈佛大學:自捕獲光束,可調諧遠程相互作用的熱驅動光響應水凝膠
    此外,已經進行了大量工作來研究不同螺吡喃部分和螺吡喃官能化水凝膠的動力學,從而創建了一個龐大的化學和材料工具箱,可從中提取用於不同應用。這些特性的組合使這些材料具有吸引力,可以完全應用於由陽光碟機動的完全軟性機器人中,這些機器人可以自主感知並響應其環境。
  • 《大分子》瞬態金屬配位,自愈可塑型的聚(惡唑啉)超分子水凝膠
    此外,與Co2+和Zn2+交聯的水凝膠顯示出凝膠-溶膠轉變,表明它們的配合物具有更高的動力學穩定性。即使在較高的交聯密度下,水凝膠也顯示出快速且優異的可重複的自主癒合能力,使其可用作自治修復材料和塗層。與常規的金屬水凝膠相比,該開發的水凝膠可以模製成各種複雜的幾何形狀,可以潛在地應用於從軟機器人到動態自修復塗層的各個領域。
  • ACS Catalysis|基於兩種冠狀病毒主蛋白酶3CL的催化機制提出藥物...
    自1965年首次分離出人類致病的冠狀病毒以來,已有7種冠狀病毒被發現可以導致人類產生疾病。其中,有4種冠狀病毒HCoV-229E、HCoV-NL63、HCoV-HKU1、HCoV-OC43可以導致人類出現輕度呼吸系統疾病,這些疾病在臨床上佔呼吸道感染疾病的10%-30%。
  • 阿爾伯塔曾宏波院士《材料化學》似生物組織可自我保護柔性水凝膠
    然而,在生物相容性柔性水凝膠中模仿生物組織的應變增強和自我修復功能仍然是一個挑戰。最近,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Ravin Narain和曾宏波院士報告了一種由兩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構成的柔性水凝膠,可以巧妙地採用生物應變強化或自我修復策略來響應機械變形來維持結構完整性和功能性。
  • ...黃維院士團隊《ACS Nano》:用刮下來的魚鱗做柔性電致發光器件!
    https://dx.doi.org/10.1021/acsnano.9b09880高分子科學前沿建立了「光電」等交流群,添加小編為好友(微信號:polymer-xiang,請備註:名字-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邀請入群。
  • ACS Nano:配位聚合物納米膠——基於納米板薄片堆疊的強吸附力膠
    另外通過液體蒸發驅動的堆疊方法組裝CP納米板(圖1b-d),納米板可以在水的蒸發過程中通過膠體與膠體相互作用強烈地結合各種表面並獲得明確的結構體。配位聚合物納米凝膠優異的粘合強度對進一步探索未來綜合CP膠體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