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塔曾宏波院士《材料化學》似生物組織可自我保護柔性水凝膠

2020-12-16 Macromolecule

【前沿背景】

生物組織可以優雅地採用不同的自我保護策略,以響應外部機械應力引起的變形來維持其結構完整性和生物學功能。例如,微管,肌動蛋白,膠原蛋白和中間細絲的生物組件可以在被拉到骨折之前變硬(即,隨著所施加的應變或應力的增加,它們的剛度也會增加)。應變增強能力不僅限制了生物組織。從變形起,但在各種生物過程中也起著重要作用,例如細胞分化和長距離細胞間通信。在生物工程應用中,賦予合成軟材料以這種應變增強能力對於模擬動態機械環境進行破譯至關重要。細胞行為和製造人造組織(例如,肌肉,皮膚,血管等),植入式執行器和軟機器人。當前的應變增強材料的設計策略主要依賴於使用具有螺旋結構的半柔性聚異氰肽(PIC)束或通過膠凝劑分子的自組裝製備的半柔性纖維,其具有固有的應變增強特性。但是,複雜的準備方法和數量有限的候選人限制了他們的應用。考慮到合成聚合物的各種合成途徑和可調功能,非常需要使用柔性合成聚合物來開發用於模仿生物組織的新型功能性水凝膠。然而,在合成的柔性水凝膠中很少觀察到應變強化行為,相反,當變形時,它們通常趨於軟化。

【科研摘要】

生物組織在受到拉傷或損壞時能夠變硬和自愈,以保持其完整性和功能性。然而,在生物相容性柔性水凝膠中模仿生物組織的應變增強和自我修復功能仍然是一個挑戰。最近,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Ravin Narain和曾宏波院士報告了一種由兩種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構成的柔性水凝膠,可以巧妙地採用生物應變強化或自我修復策略來響應機械變形來維持結構完整性和功能性。水凝膠在應變時可以可逆地反覆硬化至其原始模量的八倍,而不會出現機械滯後現象。此外,受損的水凝膠可在幾秒鐘內反覆自愈,並充分保留了應變增強能力。此外,得益於出色的生物相容性和動態特性,仿生水凝膠可輕鬆應用於3D細胞封裝。這項工作提供了對類似組織的自我保護性軟材料的分子設計的新穎見解,這也可能會激發仿生細胞培養基質,人造組織以及用於各種生物醫學和工程應用的軟體機器人技術的發展。

【圖文解析】

1.凝膠機理

作者報導的是一種由兩種柔性線性聚合物製備的應變增強自修復水凝膠,兩者均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示意圖1)。在生理條件下,水凝膠是通過二苯基硼酸封端的遠螯聚乙二醇(DPB-PEG)的硼酸與糖聚合物{poly(acrylamide-co-2-lactobionamidoethyl methacrylamide) [P(AM-co-LAMEA)]}的1,2-/1,3-二醇之間的縮合反應而交聯的。所製備的水凝膠表現出顯著的仿生應變強化行為,可以通過交聯密度,聚合物濃度,溫度和交聯劑的長度輕鬆地對其進行調節。闡明了潛在的應變加強機制,即PEG的非線性拉伸和有限可擴展性,這為具有可調機械響應的功能性水凝膠的分子設計提供了新的見解。此外,由於動態的硼酸酯交聯化學作用,受損的水凝膠可在幾秒鐘內重複自愈,而不會犧牲應變增強能力。出色的仿生特性以及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使水凝膠成為3D細胞封裝的理想平臺。

示意圖1.使用DPB-PEG和P(AM-co-LAEMA)製備生物相容性柔性水凝膠網絡及其對機械變形的仿生應變剛度和自愈功能。

2.硼酸/糖摩爾比的依賴性

水凝膠的聚合物濃度固定為10 w/v%時,研究了不同的硼酸/糖比對BL4k網絡力學的影響。所有樣品均顯示出清晰的線性和非線性機械響應機制,其中可以通過改變硼酸和糖基之間的摩爾比輕鬆調節G0和σc(圖1a)。隨著硼酸/糖的摩爾比從1:0.5增加到1:4,G0從32 Pa顯著增加到405 Pa(圖1b)。G0的增加可以歸因於網絡的更高的交聯密度,因為隨著糖基團數量的增加可以形成更多的硼酸酯。因此,隨著水凝膠硬度的增加,σc也從16 Pa增加到209 Pa(圖1b)。對歸一化應力(σ/σc)繪製歸一化微分模量(K'/G0)表明,硬化指數m隨硼酸/糖的摩爾比不同而變化(圖1c)。當硼酸/糖的摩爾比從1:0.5增加到1:4時,m從0.62降低到0.37(圖1d)。

圖1.在不同的硼酸/糖摩爾比下,BL4k水凝膠的機械性能(10 w/v%,T = 25°C)。(a)相對於應力σ的微分模量K'。(b)相對於硼酸/糖摩爾比的平穩模量G0和臨界應力σc。(c)相對於歸一化應力(σ/σc)的歸一化微分模量(K'/ G0)。(d)硬化指數m與硼酸/糖的摩爾比的關係。

3.聚合物濃度依賴性

製備了一系列在硼酸/糖的摩爾比= 1:1時總聚合物濃度在5.0和15.0%(w/v%)之間的BL4k水凝膠,以調節機械性能。所有樣品均表現出應變強化行為,G0和σc均強烈依賴於聚合物濃度(圖2a)。聚合物濃度降低3倍不僅使G0從約500 Pa降低至10 Pa,而且使σc從200 Pa大幅降低至10 Pa以下(圖1b),這在生物學上可承受的應力範圍內。這種依賴於濃度的網絡機制類似於各種基於膠原,肌動蛋白和纖維蛋白的生物凝膠。此外,該水凝膠的應變剛度響應也可以通過改變聚合物濃度來調節(圖2c)不同於具有分支網絡結構的半柔性水凝膠和PEI/PEG柔性水凝膠所採用的普遍應變強化行為。當聚合物濃度從5 w/v%增加到15 w/v%時,硬化指數m從0.66降低到0.47約30%(圖2d)。

圖2.在不同聚合物濃度下BL4k水凝膠的機械性能(硼酸/糖的摩爾比= 1:1,T = 25°C)。(a)相對於應力σ的微分模量K'。(b)相對於聚合物濃度的平穩模量G0和臨界應力σc。(c)相對於歸一化應力(σ/σc)的歸一化微分模量(K'/G0)。(d)硬化指數m與聚合物濃度的關係。

4.溫度依賴性

通過溫升試驗研究了溫度對BL4k力學性能的影響(硼酸/糖的摩爾比= 1:1,10 w / v%)。在加熱坡道中,儲能模量G'和損耗模量G''都隨著溫度從15升高到75°C而降低,並在反向冷卻坡道中恢復原始值。在高溫下水凝膠剛度降低最可能是由於高溫下PEG的「軟化」行為所致。然而,水凝膠在整個溫度範圍內都保持了應變加勁行為(圖3a,b),其中隨著溫度從20升高到70°C,G0和σc均下降4倍。有趣的是,在不同溫度下針對歸一化應力(σ/σc)的歸一化微分模量(K'/G0)摺疊成m≤0.6的一條主曲線(圖3c),這表明溫度對應變-剛度響應的影響有限的水凝膠。

圖3.在不同溫度下BL4k水凝膠的機械性能(硼酸/糖的摩爾比= 1:1,10 w/v%)。(a)相對於應力σ的微分模量K'。(b)平穩模量G0和相對於溫度的臨界應力σc。(c)擬合至(a)中歸一化數據的主曲線。

5.交聯劑的鏈長度依賴性

通過改變交聯分子的長度,可以進一步調整網絡機制。製備並測量了兩種交聯劑長度不同的水凝膠(BL4k和BL8k)(DPB–PEG4k和DPB–PEG8k),但聚合物濃度(10 w/v%)和硼/糖摩爾比(1:1)相同。通過較長PEG交聯的水凝膠(BL8k)的剛度小於通過較短PEG交聯的水凝膠(BL4k)的剛度,從而導致σc從94 Pa顯著降低至4.8 Pa(圖4a)。剛度的降低可以歸因於網絡結構的鬆散和混亂。在基於PIC和基於細胞骨架聚合物的凝膠中也發現了這種作用。對兩種水凝膠針對應變γ的歸一化微分模量(K'/G0)進行繪製表明,K'在非線性響應中持續增加直到達到最大應變γmax,水凝膠網絡破裂(圖4b)。加強範圍Kmax'/G0(即,相對於失效前的初始剛度的剛度增加)與網絡可以承受的最大應變密切相關。由於更長的PEG鏈具有更高的延伸性,BL8k可以維持較大的γmax,因此導致Kmax'/G0的值更高(圖4b)。

圖4. BL4k和BL8k的機械性能(硼酸/糖的摩爾比= 1:1,10 w/v%,T = 25°C)。(a)相對於應力σ的微分模量K'。(b)相對於應變(γ)的歸一化微分模量(K′/G0),其示出最大應變γmax和硬化範圍Kmax′/G0。

6.應變強化行為的可逆性和可再現性

與生物組織類似,該水凝膠由於具有可逆的應變加強能力,因此可以提供按需和有針對性的機械性能。只要連續施加適當的應變,BL4k和BL8k都可以反覆加固到指定的G'值並保持這種機械強度(圖5a,b)。一旦減小所施加的應變,水凝膠的原始機械性能立即恢復。水凝膠的應變剛度曲線遵循相同的軌跡,並且水凝膠可以可逆和反覆地硬化至其原始模量的八倍,而不會顯示出機械滯後現象(圖5c)。

圖5.(a)BL4k的循環應變階躍試驗(硼酸/糖的摩爾比= 1:1,10 w/v%,T = 25°C);(b)BL8k的循環應變階躍試驗(硼酸/糖的摩爾比= 1:1,10 w/v%,T = 25°C)。(c)在(b)中測試的水凝膠的七個連續應變掃描。

7.應變加強機制

在該水凝膠體系中,仿生菌的應變強化行為源自PEG的非線性拉伸和有限延伸性。另一種線性聚合物P(AM-co-LAEMA)的作用是提供足夠量的1,3-二醇基團,這允許DPB-PEG的兩端通過硼酸酯的形成共價鍵合。如示意圖2所示,一旦DPB-PEG的兩端牢固結合,當受到拉緊時,PEG鏈可能像彈簧一樣起作用。在變形過程中,隨機取向的PEG鏈傾向於與應變/應力方向平行排列。當PEG鏈拉伸至其「伸直」狀態時,構象熵顯著降低,並且由於PEG鏈內共價鍵的彎曲或拉伸,柔性PEG鏈可能表現出一定的焓彈性。兩種作用的協同作用可能會引起對施加的應變/應力的反作用力,從而導致網絡的剛性響應。應變強化作用控制著水凝膠的機械性能,導致G'急劇增加,直到PEG鏈被拉伸到最大可擴展性(γmax)為止,在此發生水凝膠的破裂。

示意圖2.應變加強機理的圖示

8.自愈特性及相關的相互作用機制

當生物組織的應變增強能力無法將完整性維持在最大應變以上時,它們會採用自我修復的策略來修復損傷並恢復原始特性。應變強化水凝膠也具有這種仿生自我修復功能。如圖6a-d所示,在將兩片分離的水凝膠接觸後,水凝膠可以相互粘附,並在幾秒鐘內自動融合為一件。自修復的水凝膠可以很容易地克服自身重量提起而不會破裂。通過連續的應變掃描進一步研究了水凝膠的自愈特性。發現在高應變(γ= 6.0,高於γmax= 2.9)損壞後,受損的水凝膠不僅可以立即自我修復以恢復原始機械強度,而且還可以完全保留應變加勁能力(圖6e)。在其他具有不同聚合物濃度的水凝膠中也觀察到了類似的自我修復行為。通過執行循環應變階躍測試,可以進一步確認自我修復性能的可重複性,其中即使在反覆破壞水凝膠後,G'和G''都可以完全恢復到原始值(圖6f)。

圖6.BL4k的自愈過程(硼酸/糖= 1:1,10 w / v%,T = 25°C)。(a)原始水凝膠,(b)將水凝膠切成兩段,(c)使分離的水凝膠接觸,並且(d)可以將自愈的水凝膠提起以抵消其自身重量。(e)BL4k的順序應變掃描(硼酸/糖的摩爾比= 1:1,10 w / v%,T = 25°C)。(f)在(e)中測試的水凝膠的循環應變階躍測試。(g)力-距離曲線顯示了在三個連續的進近分離力測量中P(AM-co-LAEMA)與DPB-PEG之間的相互作用。

9.3D細胞封裝

該仿生水凝膠的潛在應用將用作人工ECM,以包裹細胞並進一步生長用於組織工程的人工組織或器官。培養癌細胞對於建立精密醫學的腫瘤組織模型尤為重要。該研究中,選擇HeLa細胞作為模型細胞,以初步研究水凝膠的細胞毒性和3D細胞包封能力。如圖7a,b所示,活細胞(綠色)佔死細胞(紅色)的大部分。24小時後,在5和10 w/v%BL4k水凝膠中,細胞活力均估計為約80%(圖7c),這證實了該水凝膠的出色生物相容性。但是,與均勻分布在10 w/v%水凝膠中的HeLa細胞的圓形形態相比,這些細胞在5 w/v%水凝膠中呈現出扁平的形態並沉入底部。結果表明,較低的材料剛度無法為細胞生長提供理想的3D環境。

圖7.在(a)5 w/v%,(b)10 w/v%BL4k水凝膠中培養的HeLa細胞的3D共聚焦顯微鏡圖像。(c)孵育24小時後進行細胞活力定量分析(活對照:DMEM + 10%FBS;死對照:70%乙醇)。從隨機選擇的五個視野中拍攝圖像,並使用Imaris Imaging Software進行定量。

【名校簡介】

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始建於1908年,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省會埃德蒙頓市中心,北薩斯喀徹溫河南岸,學校所在的阿爾伯塔省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是加拿大的能源基地。該省也因此成為近年來加拿大經濟財政發展最興旺蓬勃的地區。阿爾伯塔大學是加拿大的一所綜合研究性大學,目前共有共有30000多名在校學生,6000多名教學人員和8000多名工作人員,學校在加拿大研究型大學排名前五,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前百。

【導師簡介】

曾宏波(Hongbo Zeng),2001年和2003年在清華大學化工系先後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2007年在美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獲得博士學位。現為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化學工程和材料工程系終身教授,加拿大國家講席教授,加拿大分子力和界面科學領域首席專家。曾宏波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膠體與界面科學、分子和納米力學、界面化學、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納米材料、多孔介質和複雜流體中的界面現象、礦物工程中的界面現象、石油工程的界面現象和汙水處理等。

參見文獻:

doi.org/10.1021/acs.chemmater.0c03526

版權聲明:「高分子材料科學」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投稿請加微信號:Poly_Sci,並註明單位姓名。

相關焦點

  • 朱美芳院士《材料化學》高彈性保水防凍水凝膠纖維應變-光轉換器
    特別是,基於水凝膠的光纖傳感器具有生物相容性,柔性和可伸縮性,因此可能適用於健康監測,人機智能和軟機器人。然而,基於水凝膠的光纖仍然表現出挑戰,例如化學交聯網絡的拉伸比有限以及水的脫水或成核導致光透射率不足。
  • 《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科研摘要】遵循綠色化學原理的,使用簡便的可持續方法進行多功能生物材料的工程設計仍在很大程度上尚未探索,但對世界將是非常有益的。在生物材料的設計中結合使用催化反應和生物質衍生的原材料將促進環保技術和可持續材料的發展。
  • 《材料今天物理》水凝膠與軟機器人
    為了促進該領域的進步,需要符合標準的材料。水凝膠具有出色的特性,包括高拉伸性,透明性,離子傳導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有望成為軟機器人的順應材料。此外,水凝膠基於對刺激的獨特響應性,為軟機器人提供了創新的功能。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的J.-Y. Sun團隊討論了水凝膠軟機器人的獨特功能,系統介紹了其基本工作機制及應用,涵蓋基於水凝膠的軟機器人的所有組件,包括致動器,傳感器,通信器,電源和計算電路。
  • 《大分子快訊》混一混硫醇-炔酮動態共價雙交聯可注射自愈水凝膠
    到目前為止,只有幾種類型的動態共價鍵(DCB)化學能滿足構建可注射自愈水凝膠的要求。一方面,某些DCB僅在惡劣條件下才可逆,從而阻礙了它們在水凝膠中的應用。例如,Diels–Alder反應通常僅在高溫下可逆,腙形成和交換需要在酸性環境。另一方面,儘管某些DCB可用於自愈水凝膠,但前體或預聚物的合成步驟過於複雜,可能會限制其應用。
  • 《大分子》自修復加工的離子導電超分子水凝膠,用於柔性電子設備
    首先,定性檢查了癒合後的水凝膠的狀態。為此,將兩條水凝膠條(以常規方式製備一條,而另一條用羅丹明染色)在25°C下直接接觸(圖8a)。兩條水凝膠條迅速粘合在一起,經受了120分鐘的接觸時間後,經手工拉伸可承受高達500%的應變,而在界面處沒有斷裂。這表明PSUGF-2水凝膠具有良好的自我修復能力。在不同的癒合時間後進行拉伸測試,以確定完成完全自我修復所需的最短時間。
  • 「Advanced Science」黑磷基水凝膠的光控原位生物礦化
    黑磷(BP)作為一種新型的含單一磷元素的二維半導體材料,在光電子、催化、能源、生物醫學等諸多領域具有優越的物理性能和巨大的應用潛力。近年來,二維黑磷優異的近紅外光熱效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使其在光熱治療、藥物/基因遞送、生物成像和生物傳感器等生物醫學領域中引起了廣泛關注。
  • 光磁場驅動的可編程水凝膠軟機器人
    光磁場驅動的可編程水凝膠軟機器人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首個類似於生命的材料,可以充當軟機器人。它可以以人類的速度行走,撿起並將貨物運輸到新的位置,爬上山坡,甚至還可以跳霹靂舞來釋放顆粒。用光彎曲混合水凝膠導致機器人行走。該機器人類似於四足章魚,在充滿水的水箱內運行,非常適合在水生環境中使用。研究人員想像定製微型機器人的運動以幫助催化不同的化學反應,然後抽出有價值的產品。機器人還可以進行分子設計,以識別並主動去除特定環境中不需要的顆粒,或者利用它們的機械運動和運動將生物治療劑或細胞精確地遞送至特定組織。
  • 3D生物柔性網狀電子產品是個什麼高級的鬼?
    圖片來源網絡奇點微信號:geekheal_com柔性電子產品(Flexible electronics)擁有廣闊的應用空間,如開發可彎曲屏幕或個人健康監測儀等。科學家們對將這種材料應用於醫學領域尤其感興趣,並已開發出與人體相兼容的3D柔性電子材料,這為將其整合到各種人體組織中帶來了希望。但是將這些生物電子產品有效地用於臨床之前,還要解決其存在的一些明顯弊端。例如,很難以「對患者友好」的方式將柔性生物電子產品送抵疾病區域。但近期,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展示了一種網狀柔性電子產品,其體積能收縮至極小,通過針頭注射到體內疾病區域。
  • 賀曦敏《物質》可穿戴應變傳感器和超級電容器水凝膠的分層結構
    【前沿背景】新近開發的柔性和可伸縮電子設備試圖通過執行人類功能(例如在人造皮膚中)和多功能假肢(用於協助人類運動)或與服裝或人體進行接口(例如在導電互連,生物電子學中)來彌合人與機器之間的鴻溝,可穿戴式傳感器,可伸縮的儲能設備和柔性光電設備。所有這些應用都需要高導電性和機械柔順性的材料。
  • 簡易科普:1分鐘了解什麼是水凝膠?有什麼用?
    強韌水凝膠的創新發展極大地擴展了該材料在各種領域的潛在應用,包括軟體機器人,人造器官,再生醫學等。【主要用途】1)組織工程中的支架。2)當用作支架時,水凝膠可能包含人體細胞以修復組織。他們模仿細胞的3D微環境。
  • 多倫多大學《材料化學》3D列印鐵螯合碳點傳感的抗菌水凝膠敷料
    【科學背景】皮膚可作為抵抗外源病原體的屏障,同時保留體液及其隔熱作用。傷害,燒傷或潰瘍破壞了這種保護機制,並為傳染性病原體的進入提供了途徑。傷口敷料是醫療和藥物傷口治療的關鍵部分。儘管其主要作用是保持傷口溼潤,但除了降低治療成本外,還需要改善傷口癒合過程的傷口敷料。
  • 大師中的大師,培養了數十位院士,緬懷生物材料科學家、生物工程學...
    2020年8月6日,生物材料先驅,被認為是20世紀首屈一指的生物醫學工程師,MIT化學工程榮譽教授Edward W.Merrill,於家中在子孫環繞下平靜去世,享年96歲。
  • 長春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輻照合成水凝膠材料產業化發展
    長春吉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05年創立伊始,即致力於輻照合成水凝膠材料產業化發展,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和水凝膠材料技術研發中心。 長春吉原生物科技有限研發與生產基地設立於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學術與市場中心設立於北京豐臺科技園。
  • 南京大學胡一橋/吳錦慧綜述:水凝膠在Cancer的研究進展
    水凝膠作為新興的drug載體已廣泛用於傳輸tumour drugs。與全身chemotherapy相比,水凝膠drug載體的side-effect較小,並可在tumour部位持續釋放drugs。此外,水凝膠比納米顆粒載體更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toxicity更低。
  • AFM:刺激響應性納米材料複合水凝膠
    從納米到宏觀尺度的複雜組織特異性生理學,結合動態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刺激,啟發了具有刺激響應特性的複雜水凝膠和納米顆粒系統的設計。水凝膠和納米顆粒結合,擴大了它們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範圍。通過簡單靈活的選擇不同類別的納米材料/水凝膠,或調節納米顆粒-水凝膠的物化相互作用,可以獲得大大超出傳統水凝膠的性能。
  • ...黃維院士團隊《ACS Nano》:用刮下來的魚鱗做柔性電致發光器件!
    魚膠可以從魚鱗中提取,是由膠原蛋白水解產生的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組成,約佔魚鱗的40-55%,使其具有可持續性、低成本和生態友好性。此外,由於魚膠內部肌原纖維蛋白的存在,魚膠具有良好的成膜性,並且製備過程綠色環保。因此,這些優點促使魚膠有望應用於柔性電子領域。近日,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黃維院士、劉舉慶教授和於海東教授團隊開發了基於透明魚膠薄膜的柔性瞬態ACEL器件。
  • 哈佛大學郭俊凌《生物大分子》膠原纖維仿生熱敏止血水凝膠
    【背景介紹】人體的自然止血可以通過止血技術的發展來增強,並且已經開發出許多止血材料,包括基於纖維蛋白的膠或密封劑,沸石粉末,交聯的明膠基質等。基於膠原的止血材料因其優異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弱抗原性而被廣泛用於止血目的。這些天然存在的有利特性使基於膠原的材料成為控制出血的有前途的解決方案,市場上已經有多種商業產品可用。
  • 西南交大周紹兵:鹽響應三重記憶的水凝膠可穿戴設備監測人體健康
    【專業背景】如今,可穿戴柔性電子設備(WFE)為物理和化學監測提供了一種有效的方法,例如檢測人類活動和人類汗液。但是,由於目前報導的大多數柔性傳感器僅專注於監測身體活動,因此有必要開發出可以捕獲人體各種數據以獲取更深入的健康信息的靈活設備。
  • 把Nature發遍,從尿不溼到人造皮膚,這位科學家把水凝膠做到極致
    通訊作者為鎖志剛院士,趙選賀為共同作者,可謂初試牛刀。題為:Highly stretchable and tough hydrogels(高度可拉伸且堅韌的水凝膠)他們報告了一種由形成離子和共價交聯的雙網絡聚合物合成水凝膠。
  • 「兩面神」水凝膠可替代手術縫合線
    本報訊(李哲 劉曉豔)近日,天津大學劉文廣教授團隊設計了一種「兩面神」黏附水凝膠,該凝膠的兩面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黏附特性,一面可以牢固地黏附在體內的受損組織以替代手術縫合線,另一面不具黏合性,可以有效防止組織間發生粘連,並且在體內14天內可實現完全降解。相關成果論文已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先進功能材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