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分析「徽商文化」,我們要先了解「徽商」的概念,徽商實際上是徽州商幫的簡稱。從康熙中期到道光之間的一百多年,徽商逐步走向興盛繁榮。從道光中葉到清末的近一百年間,徽商走向衰敗。徽商在明清商界稱雄三百年的漫長歷史中,創建了獨特的商業文化,這就是「徽商文化」。
胡雪巖作為徽商的代表人物,可謂見證了徽商由盛及衰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胡雪巖也被「徽商文化」打上了重重的烙印,接下來我將從「徽駱駝」「誠信」「海洋文化」三個角度,詳細分析一下徽商文化對胡雪巖的影響。
一、「徽駱駝」烙印
「徽駱駝」是徽州商人刻苦耐勞、頑強拼搏的寫照,體現了一種百折不曉的創業精神。歷史上的徽州開發較晚,三面環山,大多是北方的移民,人多地少,外出經商也是被迫無奈。
據康熙年間的《休寧縣誌》記載:「天下之民,寄命於農,徽民寄命於商。」徽州人民之所以「寄命於商」,跟當地的地理環境有很大關係。我們在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可以了解其環境之惡劣,其中記載:「徽郡保界山谷,土田依原麓,田瘠確,所產至薄,獨宜菽麥紅蝦秈,不宜稻粱。壯夫健牛,日不過數畝,糞壅緝櫛,視他郡農力過倍,而所入不當其半。又田皆仰高水,故豐年甚少,大都計一歲所入,不能支什之一」。可見,徽州是多山,土地貧瘠,生產的糧食品種單一,耗費大量勞動力,還不見得有收成,所以徽州人經商也是為自己尋求一條生存之道。
在徽州當地,曾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青竹葉,青糾糾,寫封信啊上徽州。叫爺不要急,叫娘不要愁,兒在蘇州做伙頭。兒在外學生意,心中記住爹娘的話『茴香豆腐乾,不能自己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學好了生意我再上徽州。天啊地啊老子娘啊,沒有出息我就不回頭。」
從上面民謠中,我們可以知道徽州很多人的孩子從小就被送出去做夥計,胡雪巖就是其中之一。胡雪巖從小在「徽駱駝」精神的氛圍中長大,被打上深深的烙印。他幼年家境貧寒,12歲那年父親病逝,13歲開始孤身在杭州闖蕩,當過夥計,幹過雜役,一路走下來,胡雪巖充分發揚了「徽駱駝」精神,堅持隱忍,從不放棄,兢兢業業,最終積累了萬貫家財。
二、「誠信」烙印
誠信是徽商文化的核心。商業往來是靠群體完成,單打獨鬥成不了事,所以在這種群體組織中誠信直接影響凝聚力,有的甚至造成交易的破產。徽商凝聚力強,商業網絡龐大,在商業上取得了成就,與其恪守誠信是分不開的,他們寧可損失貨財,也要保住信譽。
我們知道在胡慶餘堂裡面的牌匾,大都是朝外掛的,唯獨有塊橫匾卻是朝裡,這塊匾就是面向耕心草堂懸掛的「戒欺」橫匾。胡雪巖親自書寫「戒欺」兩個大字,上面的內容是:「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餘存心濟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願諸君心餘之心,採辦務真,修制務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是則造福冥冥,謂諸君之善為餘謀也可,謂諸君之善自為謀亦可。」
可見,胡雪巖非常注重誠信,徽商文化的「誠信」烙印已深深印在他身上。如果你去參觀績溪的胡雪巖故居,你會看到這樣的字樣「徽商四德:一、貨真;二、價實;三、熱誠;四、守信。」誠信作為一種信念,已深植於胡雪巖的腦海中。當年胡雪巖在杭州創辦胡慶餘堂國藥號,其生產的花露,銷量每年都很可觀,在顧客中享有很高的聲譽。每年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必定儲備一定的存貨。但存放到第二年,藥效和香氣都會稍稍遜色。因此,胡慶餘堂有一條嚴格的規定:凡是過了夏天還沒賣完的當年花露均全部倒掉,不得留作第二年再賣。胡雪巖事無巨細,時刻都在踐行著「誠信」的原則,也正是靠這個胡雪巖把生意做到大江南北,一步一步走上輝煌。
三、「海洋文化」烙印
由於農耕文化的影響,傳統社會的商幫對於海路上的商業並不關注,對於海洋文化也不開花,但是徽商卻是海洋文化的代表,他們開啟了海洋貿易的先河,他們利用新安江通海之便,東下杭州灣,直奔海洋,掀起空前的聲勢浩大的中國海洋貿易。
胡雪巖在絲茶出口貿易方面做得有聲有色,就是受海洋文化的影響,他敢於與西方海商一爭雌雄,足以見得他在出口貿易方面的實力。另外,胡雪巖還建議左宗棠在福州馬尾港設立船政局,這種船政文化體是陸地文化與海洋文化的結合,是海洋文明的現代轉型,是近代中國人走向世界的裡程碑,可以看出胡雪巖的先見之明。
徽商文化傳承了中國儒家文化,把儒家那種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精神運用到商業中,以誠信為內核,勇於開拓,促進了徽商的成功。我們在看到徽商文化積極一面的同時,也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徽商的衰落,也反映出中國傳統商業的經營理念和運作方法的落後。像如徽商始終堅持「官本位」的思想,心中始終沒有擺脫科舉仕宦,榮宗耀祖的束縛,他們心中並沒有把經商作為自己的事業,而只是作為謀生的手段。
就像胡雪巖一樣,徽州文化在他身上打上了「徽駱駝」、「誠信」「海洋文化」的烙印,他也組建起自己的商業帝國,但是他還是鍾情於自己的紅頂戴和黃馬褂,這就體現了徽州文化的局限性。
徽商文化作為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我們不僅要弘揚其敢於迎接挑戰的精神,還要弘揚其誠信為本的精神,更要弘揚其打破傳統農耕文化的束縛,勇於接受海洋文化洗禮的開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