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雙臂血壓差超過這個數,死亡風險增加!

2021-01-12 騰訊網

體檢的時候,測量血壓是一項常規項目。一般來說,護士給咱們測血壓,通常量一隻手即可,但小編今天想給大家說的是:以後量血壓,兩隻手都要測!

阿婆雙臂血壓差別大,一查竟是動脈血管狹窄!

據瀟湘晨報新聞,長沙一位80歲的婆婆在測量血壓時,發現左右手臂的血壓差別較大,左邊為116/56mmHg,而右邊為167/64mmHg,收縮壓竟然相差了51mmHg!

後來,經醫生診斷,婆婆雙臂血壓差別大,是因為動脈血管狹窄導致的,倘若婆婆只量了一側手臂,那這個病症將有可能不會被發現,阿婆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將會提高!

雙臂血壓為何有差別?目前差別多大算正常?

測量血壓時,數值較高的為收縮壓,數值較低的是舒張壓。一般來說,成年人正常的收縮壓在90-140mmHg之間,舒張壓在60-90mmHg之間。

另外,左右雙臂的血壓值並不是一模一樣的,通常會有差異,這是因為右側動脈離心臟較近,血流較快,從而會造成右臂血壓往往比左臂血壓高的情況。

那麼,差別多大算正常呢?專家表示,收縮壓差別在10-20mmHg算正常,而舒張壓差別在5-10mmHg算正常,當前歐洲指南將收縮壓壓差≥15mmHg作為心血管風險升高的閾值。倘若雙臂血壓差距超過正常範圍,有可能是動脈硬化、動脈變窄的表現,應當及時處理,否則易發生心梗、中風、早死等意外。

5.4萬人研究,雙臂血壓差超過這個數,死亡風險增加!

去年12月,一項發表在《Hypertension(高血壓)》上的研究,首次建議將雙臂收縮壓壓差10mmHg視為正常上限,這比歐洲指南的上限低了5mmHg。

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對全球24項研究進行了薈萃分析,涵蓋了歐洲、非洲、亞洲等不同種族的人群,涉及人數約54000名,

通過數據分析,結果發現,雙臂收縮壓差每增加5mmHg,全因死亡風險增加5%,心血管死亡風險增加6%!

研究者建議將雙臂血壓差10mmHg視為正常上限,並且呼籲人們多花時間測量兩隻手的血壓。研究還顯示,有11%的高血壓患者以及4%的普通人,會存在雙臂血壓差≥10mmHg的情況,這意味著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屬於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人群,並且需要接受對應的治療。

高血壓是怎麼分級的?哪些人需要定期測量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可誘發心臟、大腦、腎臟等器官損傷,高血壓一般可分為一、二、三級,分別為輕度、中度、重度。

輕度高血壓:收縮壓在140mmHg-159mmHg之間,舒張壓在90mmHg-99mmHg之間。

中度高血壓:收縮壓在160mmHg-179mmHg之間,舒張壓在100mmHg-109mmHg之間。

重度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舒張壓≥110mmHg。

治療高血壓,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那麼,哪些人需要定期測量血壓呢?

(1)目前高血壓已有年輕化趨勢,普通成年人最好每隔2年測量一次血壓。

(2)上了35歲以後,身體機能下降,測量血壓的次數應改為每年一次。

(3)對於血壓水平在130-139/85-89mmHg範圍的,建議每半年測量一次血壓。

相關焦點

  • 剛剛,哈佛專家警告:牛奶喝太多,或會增加死亡風險!
    剛剛,著名的英國醫學期刊《BMJ》在線發表了一篇論文,在對22萬人的健康數據進行分析之後,顯示每日攝取超過二份乳製品,例如喝超過480毫升的全脂或脫脂牛奶,恐增加死亡風險!通過研究對比,乳製品攝入最高組與最低組相比較,足足增加了7%的死亡風險!
  • JAMA子刊:易做夢的快速眼動睡眠減少,死亡風險會增加
    增加REM能夠提升記憶力和思想反應能力。而REM睡眠減少與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況不佳有關。7月6日,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醫學會雜誌子刊《JAMA Neurology》上發表了其對REM與死亡率間關係的最新研究成果,發現REM睡眠百分比的降低,會導致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率和其他與非癌症相關的死亡率的風險更高。
  • 研究表明,尼安德特人基因會增加患新冠風險
    但據研究人員稱,這些古老的夫妻關係為當今世界的死亡奠定了可怕的基礎。科學家稱,尼安德特人傳給現代人類的一段DNA,使感染Covid-19的風險增加了兩倍。這種基因稟賦是5萬多年前的遺產,如今約有16%的歐洲人和一半的南亞人攜帶這種基因。
  • 牛奶喝多了增加死亡風險,還致癌?營養專家解讀真相
    近日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BMJ)》上的一項研究指出「過量攝入牛奶或奶製品會對健康不利」。觀點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廣泛熱議。過量喝牛奶真的對健康不利,還會增加死亡風險和致癌風險?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解讀。牛奶,尤其是全脂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及膽固醇,過量的攝入牛奶會導致營養過剩,從而引發肥胖;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以乳糖為主,過量喝牛奶還可能加重乳糖不耐受症狀,引發腹脹、腹瀉。
  • 10年研究發現或增加肝癌風險
    11月17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物技術》(Nature Biotechnology)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一項針對患有血友病的狗接受腺相關病毒(AAV)基因療法的10年研究發現了可能會增加肝癌風險的基因組變化。研究表明,有必要開展進一步研究,確定AAV是否會在極少數情況下促進癌症。
  • 《柳葉刀》:降低死亡風險的最佳運動被發現,不是跑步和遊泳
    現在社會醫學條件已經發展得很快了,但是現在的人口死亡率是比出生率高,根據統計:我國每年死亡人口大約是890萬,非正常死亡的人數超過320萬。可以說你不知道明天和和意外哪個先來臨,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過度在意這個問題而出現得過且過的心態,死亡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但是除了意外,我們可以儘可能地延緩我們走向它的腳步,據統計,適度運動可以讓每年世界上390萬人免於過早死亡,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運動。
  • 研究發現:多喝咖啡,或可降低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前列腺癌的風險因子包含高齡、家族病史、種族等。約 99% 的病例中患者年齡超過 50 歲。父母等親屬患有本病時,發病風險較常人高出 2-3 倍。其他風險因子包括:飲食中有大量乳肉製品(紅肉、加工肉品、乳製品),或缺乏某些蔬菜等。
  • 中成藥增加急性心衰出血、死亡風險?聽China PEACE研究者說出正解!
    但是,中藥的療效及安全性尚需大型臨床研究的進一步驗證,其不規範應用的現象也應引起重視並儘量避免。  不久前,《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AHA)》發布了一篇針對中成藥在中國西醫醫院急性心衰住院患者中應用情況的的大規模回顧性分析研究論文,引起普遍關注和較大反響。這篇論文是China PEACE大型系列研究中的最新成果,通訊作者為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李靜教授。
  • 日本研究:O型血人群遭遇重大事故時,死亡風險高於其他血型兩倍
    近期,日本女性周刊《女性自身》發布報導稱,O型血的人遭遇重大事故時,死亡風險比其他血型的人高。 血型差異導致的健康風險差異 ·A型血人群的患癌風險更高 一項持續了60年,涵蓋了30個國家,納入100554例癌症患者和30個患癌部位的研究顯示,A型血的人,整體的患癌風險比其他血型的人高出了1.12倍,前者整體的癌症風險增加了
  • 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
    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死亡風險增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2:50:50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Yusuke Tsugawa團隊研究了在外科醫師生日當天接受手術的患者的死亡率。
  • 一個測體重指數公式,提醒:超過這個數,或許你該減肥了
    一個測體重指數公式,提醒:超過這個數,或許你該減肥了一般來說,人體在25歲以前,身體處於逐步發育到成熟的過程,正常的人體,各項功能都在積極向好的方向發展。40歲前能控制體重的人,疾病風險比一般人低多少?根據最近挪威卑爾根大學在《國際流行病學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發現40歲前超重的人,多種免疫系統疾病風險增高。研究人員在17年的隨訪中,對22萬人進行了對比分析,在發現的27881例各種疾病總中,其中9761例與肥胖成正相關。
  • 科學家發現了喝咖啡的新功效,每年可減少幾十萬人死亡
    研究人員說:「每天喝超過兩杯咖啡每年可以挽救數十萬與肝臟有關的死亡。」 根據《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發表的最新報告,增加咖啡攝入量可以保護您的肝臟,並有助於預防與肝臟相關的死亡。
  • 科學家發現這些指標升高,顯著增加2型糖尿病6年後發病風險
    解放日報 上觀新聞報導:14種血漿鞘脂水平升高,顯著增加了6年後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日前,國際權威醫學期刊《PLOS Medicine》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林旭研究組、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梁黎明研究組與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曾嶸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該研究首次在人群隊列中發現最多種類的鞘脂顯著增加未來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且主要是經胰島β細胞功能受損介導的。
  • 死亡風險增加48%,專家呼籲新冠疫苗研製需關注肥胖人群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作為全球性的新發傳染病,其重症患者的高死亡風險備受關注。曾有國外研究者提出,肥胖可能是COVID-19病情加重的危險因素之一。該研究通過對20項關於肥胖與COVID-19之間關聯的研究進行評估,比較了肥胖與非肥胖人群的COVID-19陽性率。集合數據分析顯示,與非肥胖者相比,肥胖者的COVID-19陽性率增高46.0%。同時研究顯示,在確診的COVID-19患者中,肥胖感染者住院率遠遠高於非肥胖感染者。
  • 每天綠茶+咖啡,死亡風險降低63%!
    近期,來自日本福岡九州大學的Masanori Iwase博士及其同事研究發現在日本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喝綠茶和咖啡與降低全因死亡風險有關。該項研究最近發表於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Care[1]。
  • 2020年兒童肥胖標準出爐,超過這個數很危險,趕緊讓娃減肥吧
    國外與國內兒童肥胖數據一覽美國北卡大學「營養及傳染病學」教授波普金對兒童肥胖與發育健康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調查。研究顯示:在過去30年見,美國兒童肥胖人數急劇增加,且這些兒童心血管疾病及相關疾病的患病率也隨之上升,同時,年齡層也有降低的趨勢。
  • 解讀新型肺炎研究論文:每7.4天確診數增加一倍,患者多為60歲以上
    在研究階段,武漢市大約每7.4天NCIP病例的數量就增加一倍。 1月11日出現首例死亡病例。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首次向社會披露已有27例確診病例,所有病例均已進行隔離治療。 1月11日7時,武漢市衛健委官方通報顯示,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1月12日通報顯示密切接觸者中沒有發現相關病例,未通報醫務人員感染情況。
  • 科技| 研究揭示咖啡衝泡方法與心臟病發作和死亡風險之間的聯繫
    據外媒消息,一項新的研究揭示了咖啡衝泡方法與心臟病發作和死亡風險之間的聯繫。該研究發表在《歐洲預防心臟病雜誌》上。 咖啡與冠心病之間的聯繫最早在1983年由瑞典哥德堡大學Dag.S. Thelle教授建立。Dag.S.
  • 「久坐會增加早死風險」被證實!坐多久才算「久坐」呢?
    圖丨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顯示,久坐會使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88%,心臟病風險增加14%,肺癌風險增加27%,腸癌風險增加30%,子宮癌風險增加28%。圖丨研究截圖而如果避免久坐,很多疾病一定程度上都能被預防!
  • Covid-19和季節性流感相比患者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風險顯著增加
    Covid-19和季節性流感相比患者器官功能衰竭和死亡風險顯著增加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21:20:53 美國聖路易斯大學Ziyad Al-Aly團隊比較了Covid-19和季節性流感住院患者的臨床表現和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