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老八實力為何如此強大,讓雍正到生命最後一年才擺平?

2021-01-20 數典風範

四爺胤禛初露鋒芒,則沒什麼實力,一直到後來一路開掛,像橫空出世一般,成為九五之尊,讓所謂一手遮天的「八爺黨」措手不及,一對相愛相殺的一生之敵,當胤禩最終的挫敗而離開人世時,雍正的生命也就此走到了盡頭。

《雍正王朝》中,自從下江南賑災,胤禛和胤禩就開始明裡暗裡互相攻擊了。雍正登基後,八阿哥胤禩作為朝野中勢力最大的皇子,所以八爺也並沒有就此擺手,便開始動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不斷製造麻煩,最終搞「八王議政」,看似雍正取勝,實則兩敗俱傷。

雍正十三年,老八臨死還留一封信氣雍正。歷史上,胤禩在雍正四年就已經離開了,安排胤禩晚死九年,可能是劇情大體展現。那麼老八胤禩的實力有多大?

財務的能力

雍正登基後,為了穩固皇位,採取用八爺胤禩的「賢王」,替他「孤君」穩住朝野上下百官大臣。不僅沒有打壓八爺黨,還加封八爺胤禩為廉親王和總理王大臣。

鑄幣還交給胤禩廉親王來負責,鑄幣這個事也是通例。雍正登基,肯定要鑄雍正通寶,換新幣那是必然的。

在鑄幣問題上,八爺胤禩按銅六鉛四鑄出了雍正通寶樣幣,拿給雍正一看,雍正很滿意,還表揚了廉親王。這時候就冒出來一個孫嘉誠直接說粉飾太平,是造成民間的經濟危機和經濟動蕩。

孫嘉誠反對新幣雍正通寶的銅鉛比列,遞個摺子讓阿靈阿轉呈給雍正,阿靈阿是八爺的心腹,對八爺不利的,他肯定不會理會孫嘉誠。再說孫嘉誠一個小小的六品官,阿靈阿是戶部大司徒主管,還是康熙朝輔政大臣遏必隆的兒子,一個位高權重後臺硬的滿人,他肯定不把孫嘉誠放在眼裡。

孫嘉誠也是直楞的那種,啥都不怕,結果兩人打起來了,還打到雍正面前,直接問雍正,新幣是為了民間流通方便,還是粉飾太平?還說銀貴錢賤,原來康熙朝的通寶,銅鉛各半,一半銀子管價2000銅錢,老百姓手裡沒有銀子,平時用的是銅錢,到了交租的時候就得按官價,交2000銅錢抵一兩銀子。

當地官員收了銅錢,就會把銅錢賣到黑市,黑市一兩銀子800銅錢,2000銅錢就能買2兩半銀子,一兩交國家,一兩半就是自己的了。

黑市收了800個銅錢,熔製成銅器,賣掉比一兩貴,有利可圖。這就是為什麼八爺廉親王會按銅六鉛四鑄制通寶了,到黑市重鑄,民間就更沒有流通的了。

如果按孫嘉誠建議銅四鉛六,黑市就不會重鑄,沒有利潤可圖,民間就有更多的銅錢便於流通,百姓交稅壓力也會小,對於收稅的官員中飽私囊就變少了。

八爺就是看到官府與黑市交接的一整條線,才使出這手段的。而財路最受益的是誰?肯定是那些富有的奸商,那麼老九胤禟就是其中的一個「奸商」,朝廷的「錢袋」都是江南那邊,江南地區就是老九胤禟斂財的地盤,能接觸這檔「富出油水」的生意,都是一些富有奸商和貪官汙吏。

孫嘉誠說的是忠言逆耳,雍正就問八爺,你鑄的新幣,這種情況考慮了嗎?八爺就往新朝新氣象上引,銅多新幣好看,這是關於朝廷的體面,我之所以這樣做,是想為朝廷和你掙面子,宣揚新朝新氣象。

所以說這鑄幣的比例銅六鉛四比康熙朝的鑄幣銅鉛各半還要有利可圖,朝廷的巨額財政收入就這樣不斷的落入老九胤禟這個「奸商」的囊中,可想而知,八爺的財政有多富有了,要不在雍正抄家的時候,他身上還藏著巨額財產。

老九就是「八爺黨」的「財神爺」,靠著老九收上來的錢,來大肆籠絡人心。八爺有財力人力,才讓八爺胤禩有恃無恐的跟雍正相抗衡,繼續「爭鬥」。

廣結善緣,贏得人脈資源

不光是有兄弟九爺胤禟、十爺胤、十四爺胤禵支持,還有眾多朝臣支持,這就需要籠絡人心了,所以建立自己的政治集團,並且不斷地拉攏朝中大臣,這點老八做的非常完美。

老八善於籠絡人心,又素有「八賢王」美譽,自身的能力很強,朝臣都很看好他,居然能聯絡半數朝臣督撫為自己說話,幾乎一半的朝廷大臣都拉到了自己的陣營,實力強悍,朝中勢力更龐大,老八這實力簡直無可匹敵啊!

八爺更在乎廣結善緣,就在四爺胤禛和十三爺胤祥去江南籌款賑災,胤禛的兒子弘時生病,老八他們還守弘時一夜,安慰弘時:「好好躺著,等病好了,八叔帶你到郊外放鷹去」。

而且還客氣對太醫說費心了,然後給一張千兩的銀票太醫,老八這事辦得知情知份,而且還讓太醫非常感激。老八這麼一客氣,贏得「賢王」美名,倘若下次用得著這位太醫的時候,會怎麼樣?這就是他一向辦事方式,可見老八駕輕就熟這一套了。

在雍正皇帝繼位初期,在諾敏和張廷璐事件後,胤禩暗中串聯官員上書力保他們,直接打雍正的臉。而年羹堯和後來的田文鏡,被清流和文官御史聯名彈劾,讓事態朝著雍正不利於的方向發展,這也是胤禩鼓動的手段。

並通過張廷璐的不利證詞,進行蠱惑弘時參與新一輪的奪嫡,與隆科多利益達成共識 ,利用整頓旗務和四個鐵帽子王爺搞「八王議政」,這些都出自他的手筆。雖然最後落敗,但是老八的謀劃組織能力不缺。

軍事方面也有厲害人物支撐

富寧安在當時就是八爺外部後盾,而年羹堯雖然是撫遠大將軍,負責節制各路兵馬,但畢竟是富寧安的軍馬,若不聽號令,年羹堯這大將軍就是光杆子司令,想動他沒那麼容易。富寧安不僅手握八萬兵馬,而且還是八旗軍馬,可想而知了。

八旗軍馬相比於綠營兵,富寧安是嫡系部隊,都是自己的親信軍馬,裝備和素質絕對更勝一籌,所以富寧安的一言一行一定會影響整個西寧大軍的動向。

只要富寧安兵權掌控,對八爺黨就有利,倘若富寧安與年羹堯抗衡,年羹堯此行未果,想必十四爺胤禵重新出山的可能性也並非全然沒有,畢竟此刻的雍正根基尚不穩定。

所以於公於私,富寧安都是雍正一方需要剷除的,無論是年羹堯還是雍正,都在等待著富寧安犯錯誤,如果富寧安犯錯誤或者兵敗,不僅代表著自己的隕落,更是代表著背後八爺黨的勢力被打擊,這是雍正真正想要的結果。

正當富寧安兵敗後,年羹堯根本不會給他辯解的機會,因此直接當場射殺,如果給了富寧安軍法處置的機會,對年羹堯和雍正都不利,無疑是給了八爺一派機會,換言之富寧安不能活著離開。

更何況,十四爺精通西北軍務,萬一從中發現玄機,最後來倒打一耙,那就不好收場。因此,富寧安只能夠成了年羹堯立威的靶子,不可能留機會軍法處置,想必雍正都不會希冀如此。

等到雍正收拾完富寧安,十四爺胤禵被下軍權,八爺沒有軍事方面支撐,年羹堯大捷歸來,雍正便逐漸削弱八爺黨勢力,之後八爺就被圈禁而終了,雍正也就此伏案。

結語

康熙眾多皇子中,胤禩與雍正能夠死磕到最後,不得不說,老八的實力和能力都很強。但在奪嫡之爭輸了就是輸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這道理老八始終悟不明白。而好爭執拗的性格卻又給他一次血的教訓,最終落得死得不明不白。可以說,老八胤禩這一輩子就敗在一個「爭」字上面。而雍正提著一口氣整倒八爺,也隨八爺而去了。

—END—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老八究竟有多厲害,以至於雍正臨終前才將其擺平?
    在正史中,老八允禩在雍正四年就被以「阿其那」「塞思黑」就是豬狗不如的稱號,給雍正搞垮了。而不是《雍正王朝》電視劇中,在雍正臨死前才擺平老八允禩。 我們說一說,老八的成長曆程,你就知道他為什麼從屌絲奮鬥到親王歷程,又從親王高位被捧殺掉的悲催迴轉的一生。
  • 雍正王朝:十三爺為何能避免鳥盡弓藏的悲劇?因為老八「神助攻」
    為人臣者,只有具備大智慧才能避免被帝王卸磨殺驢的悲劇,《雍正王朝》中的鄔思道,就深諳此道。雍正繼位當晚,回到潛邸準備「清理門戶」,鄔思道以「半隱」暫時脫離龍潭虎穴。但雍正並未善罷甘休,派了胤祥去為鄔思道踐行,還成功將如月安插到他身邊。臨行前,鄔思道曾提醒胤祥,要他辭掉鐵帽子王,方可保平安。可胤祥並未照做,為何卻避免了鳥盡弓藏的悲劇?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雍正是一個有恩報恩,有仇報仇的人。像他這樣的性情中人,寵你寵到天,恨你就恨入骨。當年奪嫡有多激烈,日後的報復就有多慘烈。雍正登基後,做得第一件事就是穩定大局。一、老八胤禩的下場到底有多慘八爺胤禩雖然失去了儲君之位,但在雍正時期,他還是對雍正頗具威脅,因為他在朝堂和外部背後勢力還在。雍正登基後,對於老八才能多次稱讚:「論其才具、操守,諸大臣無出其右者。」
  • 《雍正王朝》雍正做事滴水不漏,怎麼不小心讓弘時偷走了考題?
    根據《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描述,大意是這樣的:雍正登基之初,感到人才匱乏,尤其是身處八爺黨的包圍之中,自己可信之人少之又少,於是萌生了開科取士的想法。為了保障開考的公平性,雍正親自出題,並密封於只有自己能夠打開的密箱之中,待到開考那天,才從密箱之中取出,直接送到考場。
  • 八爺胤禩是雍正最大敵人,他為何卻最恨九爺胤禟,還提前一年圈禁
    現在,我們來談一談清朝雍正皇帝和他的弟弟雍正。根據史書記載,康熙一生有四十餘子,其中以老四、老八、老九、老四等人最為著名。因為生於皇室,所以這些血雨之風無法迴避。唯有足夠強大,才能活到最後,而此時的康熙比較器重老八,雍正在宮廷裡不受歡迎。
  • 雍正王朝:為什麼雍正死亡的場景,會出現血滴奏摺上,這暗示什麼
    從喬引娣囑咐他不要總吃丹藥,就已經暗示雍正依賴上了「丹藥」,加上幾次身心雙重打擊,吃了一顆「丹藥」提著一口氣支撐著,後來感覺不管用,抓起一把吃下去了,最後導致吐血身亡。《雍正王朝》劇中沒有放大這一節寫雍正死亡原因。
  • 雍正王朝:臣子們為何不願臣服雍正?管仲的這句話給出答案
    《雍正王朝》中,雍正雖然是至高無上的帝王,但正因為奪人所需,以至於支持者寥寥無幾,反對者層出不窮。 人都願意與熱情的人打成一片,就是像老八那種,但會對胤禛那種敬而遠之。胤禛也不怕得罪人,黃河發大水,他跑到戶部去清查帳底。戶部在胤禩的管理下,錢被百官給借走,帳本就亂得一塌糊塗,你胤禛一查,不是揭了人家的案底嗎?順帶著連胤礽和百官也給得罪了。
  • 雍正王朝的渣女,喬引娣名副其實
    雍正王朝》裡,女性眾多,個個出新出彩,可唯獨一位女性,讓人不免有嫌棄之感,她便是雍正和十四阿哥允禵爭奪的女人喬引娣。喬引娣名為淑女,實為渣女,且聽我慢慢分析。恰恰允禵就好這一口,特別是喬引娣有意無意表現得的不肯就範的潑辣勁兒,反倒令允禵耳目一新,頓時來了興趣,覺得此女就像烈馬一樣,非得男人徵服才行。在高傲的性格、美麗動人的容貌下,她還會撩漢的技巧。
  • 《雍正王朝》如果沒有胤祥,八王議政雍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雍正王朝》在「九子奪嫡」中,四爺胤禛最後成功脫穎而出升級為雍正皇帝,但對於獲得皇位的四爺,八爺黨胤禩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最後雖然跪倒在雍正的腳下,但大家都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就這麼安安穩穩的。所以以胤祥為首的「八爺黨」集團就一直與雍正作對,處處和雍正皇權作對,百般的拆臺。後來在看到十三爺胤祥病重,加上已經控制了京城武裝力量後開始了最後的直面對決,那就是這部劇的高潮部分「八王逼宮」,而最後若不是十三爺胤祥的及時到來,雍正看起來就已經失敗了,那麼說起來如果沒有十三爺胤祥的話,雍正皇帝是否真的就只能束手無策了呢?
  • 雍正王朝:張廷玉,為何能得康熙、雍正兩代帝王信任?哭出來的
    導讀:歷史上的張廷玉和《雍正王朝》中的演繹稍有不同,康熙年間僅官至「吏部左侍郎」,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組織部副部長,而並非劇中相當於宰相的「上書房大臣」。行至雍正朝,張廷玉才逐漸走向仕途的巔峰,成為雍正朝時期乃至整個清朝時期的漢臣巔峰代表。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誰才是歷史權謀第一劇?
    如果以1566來對比雍正,會發現後者的諸多問題:第一,人物臉譜化,每個人從一開始到最後幾乎都是那個樣子,也就老十三還有些轉變,不過這種轉變也是非常簡單和直白的;第二,四爺從一開始就拿了男主光環,所以廢太子老八這些一個個都貼上了老奸巨猾不堪大任的標籤;第三,鄔先生一直站在上帝視角看問題
  • 雍正王朝:鄔思道是被孫嘉誠處死的?這才是雍正帝的帝王心術
    雍正皇帝為何如此著急?他對孫嘉誠的破格重用,目的何在?雍正皇帝在「九王奪嫡」事件中雖然也有對部分朝臣的拉攏,也有對自身政治勢力的搭建,但對於治理一個偌大的國家而言,這些政治勢力遠不夠雍正皇帝所用。前面已經提及,雍正皇帝對於孫嘉誠和年羹堯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而且一心想在西北地區建立自己「割據王朝」的年羹堯更不會允許有任何別的勢力滲透到西北地區,哪怕是雍正皇帝的勢力。同時,年羹堯所建立的就軍事防禦體系真的需要那麼多錢糧嗎?當然不是,他只是在儘可能的收斂錢財,儘可能的拉攏和培植自身勢力,為自己成為「西北王」的終極夢想添磚加瓦。
  • 《雍正王朝》中:老十四身為大將軍王,為何長期和雍正皇帝死磕?
    結果老十四一下掉到了井裡,興致勃勃的和四哥達成了陝甘總督和大將軍王的互相支持的臨時同盟。老十四也順利地通過康熙的認可成為大將軍王去西北領兵平定叛亂。老十四的皇儲夢碎老十四開開心心帶著皇阿瑪的天子劍帶兵出發了。在他相對簡單的頭腦中自己就是鐵板釘釘的皇儲了。等順利打完仗回去繼承皇位後好好的犒勞四哥和八哥他們。老十四的小聰明還是有的,通過假冒的書信策反了老八派來的監視者。
  • 《雍正王朝》:漫談「淡泊名利」的三阿哥胤祉
    《雍正王朝》中,一向以「淡泊名利」作為自己人設的老三胤祉,在眾多角色中,也是頗佔據一席之地的。作為胤祉的兄長,胤祉也是為數不多能夠善終的阿哥之一。 通過後面的劇情,我們了解到,老三其實是完全具備償還能力的,而且他使用國庫的款項,是在辦一件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事情:匯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進行修書、編纂工作,在清王朝初定天下、滿漢關係頗為混雜、緊張的當時來說,老三的所作所為,實在是一件有助於康熙王朝穩定天下的好事情。 老三此舉說明了他並不願意孤立於大部分的王公貴族、朝臣。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含淚殺親子」?因為弘曆和李衛的勸說
    相較於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雍正皇帝的皇子雖然不多,但奪嫡之爭卻進行得更為慘烈、直接、乾脆,在廉親王胤禩的挑撥下,皇三子弘時竟然使出了「暗殺」的狠招。雖然皇四子弘曆最後平安歸來,但該如何處置犯下如此大錯的皇三子弘時,就連雍正皇帝也犯了難。
  • 雍正王朝:老八在雍正朝的勢力到底有多大?三件事,足以證明一切
    在《雍正王朝》的最後幾分鐘,李德全向精神已經明顯不濟的雍正皇帝報告:「皇上,八......阿其那,他死了!」然後交給雍正皇帝一封來自「阿其那」的臨終信。自康熙四十六年「黃患爆發」乃至更早之前,皇四子胤禛和皇八子胤禩便開始了明爭暗奪,相互攻擊。
  • 《雍正王朝》八爺黨為何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
    關於《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筆者百看不厭,最出彩的一段莫過於「八王議政」,這一段中,八爺黨的陰謀布局、旗主王爺的步步緊逼、隆科多的反水倒戈還是敵不過病入膏肓的十三爺?胤祥能文能武,深受康熙喜愛「聖祖過,尋履跡伏地嗅之,其孺慕誠切如此。」
  • 雍正王朝:同樣潛邸舊人,為何李衛平步青雲,鄔思道卻被猜忌?
    2021-01-02 13:53:38 來源: 小何科技 舉報   《雍正王朝
  • 佟氏家族先支持老八後支持雍正,值得細品
    比如清朝時期的四大家族,就是一個很獨特的歷史發展結果,其中的佟氏家族,曾經被稱之為「佟半朝」,足以見得在清朝時期影響多大,可是他們家族有一個很值得細品的事情,那就是在九子奪嫡之中,他們一開始是支持老八的,可是後來卻變成支持老四雍正了,其中原因為何?我們細細道來。
  • 雍正登基後,為何對廢太子以禮相待,卻對老八老九毫不留情?
    然而,最後的結果,反而是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四阿哥胤禛勝出,在康熙帝去世後繼承皇位,成為雍正帝。可以說,雍正帝繼位的過程,也是過五關斬六將這樣一路走過來的。並且,有好幾次都是險象環生。這種辛苦的歷程,不能不對繼位後的雍正帝產生心理影響。於是,他一即位,便立刻展開了對之前政敵的清算,即他那些參與了奪嫡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