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爺胤禩是雍正最大敵人,他為何卻最恨九爺胤禟,還提前一年圈禁

2020-12-15 大國戰史

從古到今,至高無上的王位上都充滿了血腥,要想登上王位,必須要有一隻腳踩在別人的身上,還有一顆狠心。而且歷朝歷代基本上每個皇帝都有許多子女,為了能夠讓自己的江山繼承下去,從這些子女中挑選出最合適的一個,從這些子女中選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再好的人才登上皇位。

而且一旦登基,就有了統治天下的力量,所以皇子之間的爭鬥從未停止過。現在,我們來談一談清朝雍正皇帝和他的弟弟雍正。

根據史書記載,康熙一生有四十餘子,其中以老四、老八、老九、老四等人最為著名。因為生於皇室,所以這些血雨之風無法迴避。

唯有足夠強大,才能活到最後,而此時的康熙比較器重老八,雍正在宮廷裡不受歡迎。因此,老四和老八之間還是有不少來往的,但最後,老四胤禛當上皇帝後,他最痛恨的人,不是老八,而是老九子。

康熙之子,康熙母親也有自己的私心,她把自己的全部賭注都押在老八身上,幫助老八幾次爭奪皇位,背地裡與雍正作對,因此與雍正也有過一些往來。之後,老八的勢力越來越大,雍正也感到了危機,這時老九又到老八那兒去做一名軍師,徹底與雍正結成了梁子。

而且真的讓雍正對他下了狠心,是因為後來的事。康熙從熱河返回途中,決定到暢春園居住,而此時的老八已失寵,只好另謀出路。而且老九本來就是個和藹可親的人,和老八的感情也很好,所以即使在宮中沒有人向自己的八哥求情,他也要向皇阿瑪求情。而且正因為如此,雍正才對老九下了狠心,因為他知道,老九一生中不可能是自己這一方的人,即使在自己登基之後,他也不可能服氣。

於是雍正將老九從此排擠出自己的陣營。雍正在康熙死後即位,他立即展開了對老九的迫害。不但圈禁了老九,而且還削去了他的宗籍,並將他的名字改成了滿語中的「豬」。

隨後,老八被圈禁了,他又削去宗籍,並將他的名字改為「阿其那」,這在滿語裡有狗的意思。老九比老八早一年,由此可見他心中對老九的恨意。

雍正這個人的確夠心狠手辣,為了皇位,可以殺掉自小一起長大的兄弟,不計一點親情。然而,此路註定是殘酷的,皇帝註定要經歷這些事情,才能保住自己的江山。

相關焦點

  • 康熙圈禁幾個皇子和後來雍正圈禁那些兄弟,環境條件怎麼樣?
    後來,雍正念在是一母同生的親兄弟,怕落下手足相殘口舌,所以漸漸的放寬處罰,又把他圈禁在景山壽皇殿內,那環境條件比守皇陵強多了,有專人伺候,衣食無憂,也算過得舒適安逸。乾隆皇帝繼位後,對他這個叔叔還是很不錯的,恢復自由,還封他多羅郡王,而且還活到乾隆20年。
  • 無情最是帝王家,九子奪嫡失敗後,八爺黨的結局到底有多慘?
    豺聲狼顧,心狠手辣的陰鷙之主雍正,在登基為帝之後,將以往的政治敵對集團「八爺黨」一網打盡趕盡殺絕,絲毫不顧及昔日骨肉同胞的情面,真可謂冷酷到了極致。「八爺黨」的首腦八阿哥胤禩八爺胤禩是雍正皇帝的死敵,雍正對其恨之入骨。 雍正登基之後,表面上對胤禩畢恭畢敬,禮待恭親。
  • 雍正圈禁了很多兄弟,到乾隆的時候,他是怎麼對待這些叔伯的?
    不過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廢之後,他忽然看到了希望,因為康熙剩下的兒子都不是嫡出,論長幼他可是老大。於是利慾薰心的大阿哥,竟然向康熙建議誅殺胤礽,並表示自己可以替父親動手。康熙大怒,斥責他為不忠不孝,並將其削去爵位,圈禁起來。大阿哥無所事事,從此開始了「造人」工程,一生共生了29個子女,其中絕大部分為被圈禁之後所生。
  • 雍正王朝:讓胤禵爭取「大將軍王」,胤禩的目的何在?用心太險惡
    當前,胤祥還在宗人府圈禁,胤禛又不懂帶兵;同樣,「八爺黨」裡的胤禩、胤禟、胤俄等人也不懂軍事;所以,也只有胤禵前往西北才可。當然,命胤禵出任「大將軍王」的前提是戶部必須支持,也就是皇四子胤禛必須支持。注意胤禩的語言技巧,剛剛胤禩還明確的給出過說明,「不管誰出任大將軍王,他就是皇位繼承人」,但在這裡,他讓胤禵爭得位置不是「皇位繼承人」,而是「大將軍王」!
  • 康熙那些被圈禁起來的兒子們圈禁的環境和待遇是怎樣的呢?
    最能說明胤禔被圈禁之後生活瀟灑就是他在圈禁至後不停的生孩子,胤禔一生共有29名子女,這其中有20名子女都是他在圈禁之後所生,可見胤禔當時生活環境和待遇還真不差,否則怎麼能生養這麼多孩子。後來胤禩自知繼承皇位無望,於是轉而支持與自己關係親密的十四弟胤禵,可以說胤禩與老九胤禟、老十胤以及老十四胤禵一夥組成的八爺黨是對雍正皇位威脅最大的一伙人。後來雍正終於獲得了康熙信任得以繼承大位,雍正繼位後胤禩一伙人是大為失望,他們一直以為笑到最後的會是他們所支持的老十四胤禵,結果卻是雍正得了便宜,所以他並不服雍正繼位。
  • 胤禩嫡福晉郭絡羅氏:本是賢妻典範,卻因此成為雍正最痛恨的女人
    伴隨著雍正皇帝的登基,除了早在康熙在世時就遭到圈禁的大阿哥胤褆、廢太子胤礽,以及始終與雍正保持密切關係並在後來被委以重用的十三阿哥胤祥外,其他參與「九子奪嫡」的眾位康熙皇子則盡皆遭到了雍正極為殘酷的報復與破壞,從而相繼迎來了自己的「末日」,難得善終。
  • 雍正王朝:老八實力為何如此強大,讓雍正到生命最後一年才擺平?
    雍正登基後,八阿哥胤禩作為朝野中勢力最大的皇子,所以八爺也並沒有就此擺手,便開始動用各種方式和手段,不斷製造麻煩,最終搞「八王議政」,看似雍正取勝,實則兩敗俱傷。雍正十三年,老八臨死還留一封信氣雍正。歷史上,胤禩在雍正四年就已經離開了,安排胤禩晚死九年,可能是劇情大體展現。那麼老八胤禩的實力有多大?
  • 雍正皇帝上臺後,囚禁了好幾個兄弟,為何只放過了老十?
    (胤礽畫像)擒賊先擒王——胤禩雍正繼位後,諸多皇子中有不服還不甘心的詭譎之人。威脅最大,在一眾「反王」中威望最高的當屬這八皇子胤禩了。這個胤禩陰險毒辣,還有一眾皇子小弟擁護著,最是不容易對付,也最是該除的一顆毒瘤。
  • 雍正登基後,那些參與九子奪嫡的兄弟們下場如何?一個比一個慘
    於康熙四十七年將他交由宗人府看管,永遠圈禁。雍正繼位後,繼續遵循皇父的遺旨,對這個大哥繼續圈禁,直到雍正十二年,大阿哥胤禔病逝於宗人府。胤禔雖是康熙的皇長子,但因為他生母身份低微,再加上他自身功利心太重,為了太子之位完全不顧兄弟之情。
  • 北方人能理解雍正給胤禩胤禟賜名的含義:阿其那是魚,塞思黑是筐
    在雍正皇帝胤禛身上,有著諸多謎團,比如他是繼位還是奪位、是病逝還是遇刺,史學家直到今天也沒拿出一個獲得公認的結論。就連雍正皇帝給八弟胤禩九弟胤禟取的新名字「阿其那」、「塞思黑」,也有不同的解讀。胤禛將八弟胤禩賜名阿其那,就是說自己的弟弟很善於偽裝,他可以蟄伏整個冬天,但是給點陽光就燦爛,一旦春暖花開,他又活蹦亂跳了。至於胤禟得名「塞思黑」,也不是啥罵人話,翻譯過來其實是「豬腰子筐」,這種筐在北方很常見。
  • 康熙諸子之中為何老十的爵位比老八和老九以及老十四都高?
    因為胤禩生母良妃衛氏出身極其低微,但胤禩自幼卻十分聰慧,長大之後為人溫文儒雅,謙恭有禮,且還能力不凡,在康熙面前的人從康熙的哥哥福全到康熙的重臣如李光地、阿靈阿等人無不對其交口稱讚,所以康熙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第一次冊封諸子時就冊封了年僅17歲的胤禩為多羅貝勒,這一年老四雍正、老五胤祺、老七胤祐這些已成年比胤禩年長的哥哥也不過和他一同被冊封為貝勒,胤禩是康熙冊封的諸子中年紀最小且是唯一沒有年滿
  • 既非胤禩一黨又不威脅統治,雍正為何對誠親王胤祉相煎太急?
    《雍正王朝》中,皇三子胤祉在雍正即位後,仍然以誠親王之尊參與政務,且頗得雍正帝的信任。其實歷史上,雍正與誠親王胤祉的關係十分複雜,他雖然沒有像胤禩、胤禟那樣被改名逐出宗室,但其結局無疑也是悲劇的。說起這對君臣兄弟的恩怨情仇,就要回到康熙那個時代。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雍正繼位後,而八爺在朝堂之上的勢力對於雍正皇位威脅最大,雖然八爺胤禩由於「斃鷹事件」導致失去儲君資格,但並不影響他「八賢王」美名,也不影響朝中勢力。雍正視八爺胤禩及黨羽更是為眼中釘,肉中刺。這點八爺也明白,因為他不支持雍正推行新政,處處製造麻煩,所以常怏怏不快,因此雍正不放過老八是必然的。
  • 雍正王朝:胤禩與胤禵的這次對話,已經預示著八爺黨的分崩離析
    在《雍正王朝》裡,「八爺黨」絕對是四阿哥奪嫡路上最為難纏的一個對手——不管是「江南籌款賑災」,還是「追繳國庫欠款」,每當四阿哥想要做出一些成績,增加奪嫡資本時,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阻力;而在這些阻力的背後,都有著「八爺黨」的身影。這個大清帝國最為強大的政治同盟(八爺黨),實在是太強大了!以至於連康熙皇帝都心生忌憚。
  • 雍正王朝:老八在雍正朝的勢力到底有多大?三件事,足以證明一切
    皇八子胤禩被抄家圈禁,很快病逝于禁所,但他或許並沒有輸;皇四子胤禛登基稱帝,穩固皇權,徹底扳倒「八爺黨」,但他又或許並沒有贏。當然,這只是影視組品中的藝術加工,歷史上的「八爺黨」早在雍正四年便被雍正皇帝連根拔起,徹底剷除。
  • 九子奪嫡:雍正為何連三阿哥也不放過?都是兒子惹的禍
    導讀:經過康熙朝晚年「九子奪嫡」事件的殘酷洗禮,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在時任九門提督隆科多的直接支持下,登基為帝,是為雍正皇帝。雍正皇帝登基後,很快開始了對昔日奪嫡政敵的清算行動。皇十四子胤禵、皇十子胤俄被接連圈禁後,皇九子胤禟和皇八子胤禩也被接連圈禁,直至幽死于禁所。
  • 雍正王朝: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純情女人,才是最狠毒的心機婊
    我們再來看下皇八子胤禩在「刑部冤案」發生後,對皇九子胤禟的訓斥:「什麼任季安、劉八女全是些為富不仁的小人,而你老九居然把他當作了心腹!這下好了,這樣的事也做出來了,連你也脫不了干係!」皇十三子胤祥被圈禁理藩院的時候,阿蘭在十三爺府上還只是一個侍奉丫頭,最多也只能算是一個客居之人,和胤祥的福晉、側福晉、侍妾們根本無法相比,可為何隆科多就偏偏選中了阿蘭,送往理藩院侍奉胤祥?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圖片來源於網絡)一來,此時的胤祥仍然被康熙圈禁在宗人府之中,雍正在看到胤祥的悽涼處境時,心中也是極度的傷感與同情,他不希望自己的這位弟弟再在宗人府之中徒耗青春,他想看到的是胤祥能夠重獲自由二來,胤祥遭到康熙的圈禁,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幫助雍正,所以雍正覺得他是有責任,也有義務將胤祥這位他最為親密的戰友和兄弟「解救」出來的。
  • 雍正稱呼八弟和九弟是阿其那和塞思黑,這兩句滿語究竟代表啥意思
    比如,雍正皇帝和他兄弟們看似和和氣氣,但背后里卻是爾虞我詐,其中他的八弟和九弟最具「代表」。究竟雍正對八弟和九弟做了什麼事情呢?如果您也想知道,下面小編就來給您從頭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雍正王朝:八爺黨逼宮雍正時,為何唯獨不見三阿哥胤祉的身影?
    如果要評選《雍正王朝》中,最為精彩跌宕,最為緊張刺激的劇情,「八爺黨逼宮雍正」這段劇情,毫無疑問會以高票當選。在這次「逼供行動」中,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以雍正的三子弘時為「內應」,爭取到了絕佳的環境與條件,並且得到了四位關外「鐵帽子王」,以及上書房大臣、九門提督隆科多的外部支持,可以說已然是在朝堂上將雍正逼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如果不是張廷玉的據理力爭與十三阿哥胤祥帶兵勤王、捨命護駕,雍正想要平穩度過這場危局,也絕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