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智光秀遊走在將軍與大名之間的家臣

2020-12-10 本心元創

引言:明智光秀原本是齋藤道三的家臣,齋藤義龍攻殺齋藤道三後,開始追殺親近道三的明智一家。

光秀被迫出仕越前朝倉家,因不滿朝倉家作為出走,路遇此時四處求援各方大名、協助自己上洛奪取幕府將軍之位的足利義昭。明智光秀心中有傳統的忠君思想,忠於天皇、幕府將軍,認為他們才代表真正的大義。

此時光秀與足利義昭類似不利的處境,也多少讓他們之間生出了幾分同病相憐的味道,在明智光秀的遊說下,尾張國的織田信長答應了護佑足利義昭並協助他上洛的請求。

織田信長也有他的一番盤算,想利用將軍的名義,一是為自己正名獲得政府的肯定,二是在與其他大名的鬥爭中有所憑藉。

織田信長特別請求讓明智光秀以足利義昭家臣的身份出仕織田家,我覺得這個算是後來發生大事件的楔子。明智光秀的心中本就以天皇、將軍為正統大義,而織田信長上洛之後想控制幕府將軍足利義昭成為自己的傀儡。

信長先是在近畿系列作戰中橫掃各路大名。然後足利義昭不滿被控制以幕府徵夷大將軍的身份向各路大名發出御內書、建立信長包圍網。之後信長發力鬥爭,武田信玄三方原之戰後身死、三好家等一幹豪族被平定、足利義昭慎島起兵被擊潰。

接著足利義昭被織田信長流放,逐出京都。明智光秀親自參與多場戰鬥並親眼目睹足利義昭被流放悲劇的發生,好歹他名義上是將軍家臣,心中陰影面積有多大那就不知道了。

至於明智光秀佛教徒,奉信長之命火燒比叡山延曆寺燒死幾千人,這個也是一個因素。傳說光秀奉命追殺波多野家的時候,他母親成為波多野家人質,因為信長背信殺死波多野家關鍵人士,而導致光秀母親被撕票,這個只是傳說。

最後,信長認為明智光秀薄待自己的摯友德川家康,言語辱罵(有說臉被按地上摩擦、有說因此削減光秀領地等),這些算直接原因。明智光秀也有自己的一番野心,聯合家臣做出叛亂之事也就水到渠成了。

相關焦點

  • 本能寺之變丨明智光秀與織田信長的較量,為何會讓日本陷入僵局?
    信長期間進行過一些舉措,政治上控制將軍的權力。1570年,信長對足利義昭制定「將軍向大名發出的書狀,必須附有信長的信。封賞時將軍若無領地,可用信長領地予之。天下之事悉數由信長處理,可對諸侯徵伐,無須過問將軍。」
  • 堅持自我道路的明智光秀
    明智光秀(1528-1582)是日本戰國的名將,織田信長的重要家臣,全稱明智十兵衛光秀。曾任徵夷大將軍(待考)、近畿管領、日向守、丹波守護等。在尋求上杉家和武田家的幫助失敗後,足利義昭一行來到了尾張的織田家,最後,在明智光秀的說服下,織田信長終於同意幫助義昭上京奪回徵夷大將軍職位,由於明智光秀出色的才能,織田信長請求足利義昭讓明智光秀以足利家臣的身份仕於織田家。
  • 明智光秀發動本能寺之變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1582年的本能寺之變讓整個日本的歷史發生了變化,而原本作為織田信長家臣的明智光秀也因此而變得為日本人所熟知。一明智光秀出身美濃守護土岐家支流,由於遠離主流太久而僅僅成為明智鄉的一個普通國人。青年時期,明智光秀一度出仕齋藤家,隨後北上越前投奔朝倉義景,熟悉日本戰國的人都知道,朝倉義景並不是一位出色的君主,永祿八年,十三代將軍被松永久秀等人謀殺。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大名武田信玄為了抬升日本的政治和軍事格局,直接套用了中國關於「戰國時期」的稱謂,在其所制的《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開篇就寫道:天下戰國之上。明智光秀明智光秀(1528年——1582年),全名叫明智十兵衛光秀,從一個浪人成為了織田信長的家臣和武將
  • 史看人心:3分鐘了解明智光秀為何背叛織田信長,發動本能寺之變
    有人說明智光秀這個人在歷史上不存在,但是根據日本的史料記載,明智光秀這個人應該是真實存在的,比如明智光秀曾受封坂本城。而在日本,坂本這個姓就是從這個時候才有的。另外,在本能寺之變之後,天皇曾受封明智光秀「徵夷大將軍」,大家都知道,在日本古代,武將受封的最高頭銜就是「徵夷大將軍」了,在整個日本歷史上一共也沒有幾個(加上世襲上被受封的),這個歷史記載還應該是準確的。只是對他的下場和結果存有不同的說法。
  • 明智光秀親筆信曝光:揭露本能寺之變的驚人真相
    然而關於本能寺之變的謎團卻有諸多,其中明智光秀謀反的動機一直耐人尋味,歷代學者之間產生了諸多爭議:有明智光秀意圖取代織田信長而奪取天下的說法,也有明智光秀的怨恨從而促使謀反的論點。由於第一手史料的獲取極為有限,數百年來對此重大歷史事件依舊缺乏翔實可信的評價和定論。而本能寺之變對於日本的歷史進程的重要性,使官方學者、民間歷史愛好者對其興致不減,長年以來一直是令人入神的歷史謎團。
  • 是積累了仇怨還是想要取而代之,明智光秀究竟為何背叛織田信長?
    他甚至有資格率領信長的禁衛親兵,但是就在其他家臣討伐四方,信長身邊只有百人護衛時,他卻率領1萬人反攻信長所在的本能寺。織田信長帶著手下的百名守衛在上萬裝備精良的禁衛圍困下自知無力生還放棄抵抗焚火自殺。極有可能統一整個日本的織田信長死在了自己最信任的家臣反叛之下,這就是著名的「本能寺之變」。隨後,明智光秀率領的軍隊在山崎與信長家臣羽柴秀吉、丹羽長秀等人的部隊發生了遭遇戰。
  • 等級森嚴的日本戰國,平民怎樣才能成為大名的家臣?你知道多少?
    日本戰國時期,大名之間割據徵伐。亂世之中,如何生存下去成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你個普通的平民,他該何去何從呢?日本戰國等級觀念非常的嚴重,主要分為「士、農、工、商」。在這些階級中,士指的就是武士階層,而大名的家臣最少也得是武士階層,而其他三個就是平民階層。那麼說到這裡了,我們就直接進入主題,作為平民,並且等級觀念極其嚴重,要通過什麼手段才能成為大名的家臣呢?這個問題或許值得思考。一、作為農民,如何成為大名的家臣?
  • 面對織田信長的暴虐,無法忍受的屈辱,使明智光秀毅然起兵反叛
    1852年5月,天皇希望織田信長接任徵夷大將軍一職,信長卻避而不見。再加上信長前幾年辭去右大臣、天正改元事件、正親町天皇讓位事件等的多次衝突『』使得明智光秀對織田信長不敬天皇的做法甚為不滿。天皇身邊的王公大臣們也會對明智光秀進行拉攏利誘的。
  • 「下克上」,日本戰國特殊的戰爭藝術之明智光秀
    下克上,在日本戰國時期,各大名的眼裡,非但沒有把它當作恥辱,反而把它當成一種生存的手段,頂禮膜拜。戰國時期各種勢力交錯生存,戰爭常年不予停歇。明智光秀,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個人。信長見其才學豐盛,所以高位高薪,使得明智光秀拜於自己門下。但這時明智光秀就正式踏上歷史舞臺,也正式開始為自己的目標做著準備。後在織田信長擁立下,足利義昭繼任足利家家督,是為將軍。明智光秀則在信長授意下成為織田軍師。
  • 足利義昭的將軍夢
    引言:永祿8年(1565年),足利義昭的同胞哥哥第13代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被暗殺後,足利義昭的堂哥足利義榮在三好三人眾與松永久秀的擁立下登上了將軍之位。足利義榮認為已經出家的堂弟足利義昭對自己的將軍之位有較大的威脅,所以派人打算對付義昭。
  •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是如何僱用家臣的?再優秀的人才也要謹慎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大名是如何僱用家臣的?再優秀的人才也要謹慎日本戰國時代,即是一場大名間的實力比拼,也是家臣能力的對抗。身為大名,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自處理,大部分事情需要家臣負責,因此招募有能力的家臣,成為大名重要的公務之一。
  • 日本武士興亡史:稱霸一方的戰國大名
    繼守護大名之後登臺的上級武士,是大約200個大大小小的新興軍事家族——戰國大名。「所謂戰國大名,原來不過是守護大名的家臣,不過是小領主,乘國內兵亂之機發展為新的實力者最著名的戰國大名有北條早雲、毛利元就、齋藤道三、上杉謙信、武田信玄、淺井長政、朝倉義景、織田信雄、松永彈正、武田勝賴、織田信長、明智光秀、豐臣秀吉、黑田如水、德川家康、島津義久、伊達政宗、石田三成等數十人。
  • 《仁王2》新人物齋藤利三介紹:明智光秀的筆頭家老
    《仁王2》新人物齋藤利三介紹:明智光秀的筆頭家老  根據介紹,齋藤利三是明智光秀的家臣,受到明智光秀的重用,作為明智家的筆頭家老(指地位最高的家老)相當活躍。另外官推也提到,齋藤利三的妹妹嫁給了四國的大名長宗我部元親。
  • 日本鎌倉時代徵夷大將軍!
    在十一世紀早期,受將軍保護的大名控制了日本的內政事務。其中清和源氏和伊勢平氏為兩個最有勢力的家族,為了控制已經衰弱的京都朝廷,兩家爭鬥不斷。在1160到底部1185年間,伊勢平氏控制了局面。平清盛歿後,平氏最終在壇之浦之戰敗於源氏,政權瓦解。源賴朝消滅奧州藤原氏後,從京都貴族和中央政府中取得政權受冊封為徵夷大將軍。
  • 日本戰國時期,到底有多少大名?多少石領地才算大名?
    在這戰國時期,大名之間進行著戰爭,每一個大名都有自己的名號,具體有多少大名呢,其實在日本戰國時期之後的一個時期稱之為「德川幕府」時期,對大名的稱呼,必須是領地擁有10000石以上的武士階級。陸奧國大名伊達政宗換句話說,在日本戰國時期,10000石以上的武士階層並不被稱之為「大名」。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被殺,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一敗塗地!
    實際上,本能寺之變後,明智光秀賭了2把,結果我們都看到了,一敗塗地!他做過統帥,做過城主,內政傑出,教養修為也高,入得了朝廷,去得了幕府,下得了大名,經略西國大名,有膽有謀,總而言之絕非等閒人物。儘管本能寺之變發生的原因至今未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發動叛變是光秀臨時起意,所以他在叛變之後只能放手去賭。
  • 搬家大名:圖書館管理員的逆襲之路,江戶大名「轉封」的波折旅程
    《搬家大名》的故事背景設置在1682年,即德川幕府第五代將軍德川綱吉時期,姬路藩藩主松平直矩半夜接到通知:將軍下令他調轉領國,在2個月時間內,從關西的播磨地區,跨海搬到位於九州的豐後日田城。兩地之間距離600公裡,涉及數千人員和輜,搬家的任務十分繁重。更慘的是,薪俸也從原來的15萬石削減一半,降到了7萬石。
  • 天命 | 織田信長橫掃日本,如有神助,為何還是沒當上幕府將軍?
    與中國漢末大將軍何進死後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類似,日本戰國的開端也是當時幕府將軍足利義教之死,而其背後的推動力就是日本多方力量對於利益再分配的強烈訴求。1567年,織田信長正式成為兩國大名。此時,他開始使用著名的「天下布武」印,並真正將徵伐的刀槍,指向整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