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民吐槽:為何日本人喜歡曹操和劉備,卻不喜歡孫權?

2020-12-14 騰訊網

眾所周知,「三國」系列相關作品在日本人氣很高,部分日本人對三國那段歷史達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已經超過中國人對三國的了解。日本各大遊戲廠商也紛紛推出三國系列遊戲,在市場上受到歡迎。不過日本人對三國人物也是有褒有貶,大部分日本人覺得曹操很帥氣,覺得劉備看起來像好人,但是對於孫權卻不是很喜歡。為什麼日本人喜歡曹操和劉備,卻不喜歡孫權?這個問題引起了日本網民的熱議。

以下為日本網民評論(原創翻譯:2ch中文網 譯者:林)

1、酒癖悪い男の人はちょっとね

酒品差的男人就有點……

2、実際呉は好きでも孫権は嫌いって人たくさんいそう

估計有很多人喜歡吳國卻討厭孫權的

3、劉備対曹操を邪魔してる感が半端ない

実際ば劉備単獨で曹操に対抗するなんて無理なんやけど

感覺孫權阻礙了劉備對曹操的戰爭

不過實際上劉備是無法單獨對抗曹操的

4、言われてみればそうである

說起來是那樣回事

5、だってなんもええとこないやん

因為孫權沒什麼優點嘛

6、蒼天劉備とかいうメンヘラガイジ

《蒼天航路》裡的劉備就是個神經病腦殘

7、孫堅は好きやで

我喜歡孫堅的

8、酒であばれるから

因為他喝酒就耍酒瘋

9、なんでか知らんが呉は魏蜀のおまけってイメージあるわ

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吳國就是魏蜀的附帶品一樣

10、だいたい孫策と周瑜のおかげやん

大都是因為孫策和周瑜

11、三國志好きと言いつつ呉はどうでもいいと思ってる人が多いし

很多人喜歡三國志,但是覺得吳是無關緊要的

12、知略の曹操と人望の劉備みたいな有能イメージがあまりない

張遼襲ってきた時に互角に打ち合って退けるくらいの人外っぷりがあれば武力の孫権みたいなイメージついたのに

既沒有曹操那麼有智慧謀略,也沒有劉備那樣的人望

如果面對張遼進攻的時候能對戰擊退的話,應該會留下武力的孫權的形象

13、でも日本人は呉の國の地域出身者の末裔多いやろ

但是日本人很多是吳國地方出生者的後裔吧

相關焦點

  • 曹操既然挾持著漢獻帝,他為何沒有直接下令讓劉備和孫權自盡?
    可以說,從這一刻開始,曹操就基本佔據了政治上的主動權,畢竟此時漢室雖然垂危,但大部分人依舊以漢室為尊,不少人還是願意忠心於漢室的,因此有漢獻帝在手中的曹操贏得了很多人的投奔,
  • 三國後期再劉備和曹操去世後,孫權為什麼沒有一統天下?
    三國之所以叫三國是因為,漢末的亂世最後是以為曹操劉備和孫權的勝利作為了結的,最終因為他們三人而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所以在某種意義上他們三人的實力相當。那麼為何孫權在劉備曹操去世後沒有依靠自己的實力而統一全國呢?
  • 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什麼才能呀?
    曹操,劉備,孫權都有什麼才能呀?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不過筆者還是勉為其難,試著從以下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一,起事之初,他們能因勢利導發揮優勢。曹操、孫權、劉備等三人各有優勢。曹操的優勢是祖上有錢;孫權的優勢是祖上有地;劉備的優勢是祖上有名。曹操是宦官之後,家有萬貫。
  • 劉備諡號是漢昭烈帝,曹操諡號是武皇帝,但孫權的諡號卻讓人無語
    難道你的人生你的幸福,真的在於裝出你沒有的身份,花費你擔負不起的金錢,浪費你寶貴的求學時光,去見識那個社會嗎?——巴爾扎克 諡號是對一個人一生的最終評價,而在三國時期,劉備的諡號是漢昭烈帝,曹操的諡號是武皇帝(魏武帝),那孫權的諡號是什麼呢?
  • 曹操、孫權、劉備「能服於人」的境界如何?三人的境界有何不同?
    「能服於人」出自三國時期的劉備之口。劉備臨終時對兒子所留遺言中,最能揭示其儒家政治人格的話就是「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漢末、三國之初的三位領軍人物曹操、孫權、劉備,都具有「能服於人」的傑出能力,都堪稱英雄中的英雄。
  • 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哪個人不屬於三國時期的人?
    也就是說曹操一生都是屬於東漢時期的人物(當然,在漢建安二年(197)袁術也建國稱帝,與大漢分庭抗禮,不過這也不重要,一個早已淪為笑柄的小插曲而已)。所以嚴格來說,曹操是不屬於三國時期的人物(相信大家都不願意接受一個沒有曹操的三國吧,但也沒辦法,這就是事實!有些吹毛求疵的槓精就愛這麼自以為是的顯擺,比如什麼曹操不是三國人物;五虎上將都是虛構等等。
  • 孫權逼死了陸遜,曹操逼死了荀彧,那麼劉備逼死了誰?
    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孫權和太子孫和的關係出現了問題,而且太子的還派人去偷聽孫權和大臣的談話,也就是這樣,陸遜參與到了東吳的太子之爭當中,管理君王的家事,對於陸遜一個外臣來說,顯然是觸碰到了孫權的逆鱗。也就因於此,最終陸遜抑鬱而死。曹操逼死荀彧其實在曹操的發家的過程中,他的身邊雖然有著眾多的謀臣。但是有一個人的存在,在曹操實力成長的道路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 孫權為啥能打敗劉備和曹操,看看東吳強大的各種戰船,就明白了
    面對曹操與劉備這兩位當世梟雄,孫權都能戰而勝之,可見江東強大的水戰能力了。為何東吳能屢屢在守御之戰中獲勝呢?其實,這離不開他們擁有的強大水師。不妨看一下東吳的幾種特色戰船:走舸,速度很快,善於偷襲。據《通典》記載:「走航,舷上立女牆,置掉夫多,戰卒少,皆選勇力精銳者,往返如飛鷗,乘人之不及,金鼓、旗幟列於上,此戰船也。」
  • 李宗吾在《厚黑學》中對曹操、劉備、孫權三人的厚黑評價
    首先李宗吾先生認為這三個人中心最黑的非曹操莫屬了,為什麼他會這麼認為呢?首先曹操給我們的形象本來就是一代梟雄的形象,他的心也是十分的狠,李宗吾先生認為曹操的特長全在於他「心黑」,他殺呂伯奢.殺孔融、殺楊修、殺董承、伏完又殺皇后皇子。他殺了這麼多人卻悍然不顧,而且還明目張胆地說出了一句流傳千古的話:「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 三國:曹操,孫權,劉備三位誰的野心最大?結果有些讓人匪夷所思
    但雄心壯志不輸人,野心和雄心還是有區別的。說說孫權孫權字仲謀,承接的是父兄為其創下的江東家業,孫策平定江東各郡時,孫權剛十五歲。建安四年,孫權隨兄長孫策出徵打敗廬江太守劉勳後,進而又徵討黃祖。孫策著意培養孫權的膽識,希望以後能獨擋一面。
  • 劉備一生錯失6位人才,5位投靠曹操,1位投靠孫權
    最終只有劉備,曹操和孫權三人建立了自己的勢力。其中曹操勢力最強盛,而劉備卻是三人中起家最晚的。他雖然是漢室之後,但是天下的人似乎都不認這個名號。不過好在劉備有貴人幫助,最終建立了蜀國。劉備是個愛才之人,他手下很多人才都是其發現的。不過即使如此劉備依舊錯失了六位人才,而六位人才中5位投靠了曹操,1位投靠了孫權。 牽招
  • 曹操孫權劉備的後人如今在幹啥?各有千秋,劉備後人依舊在賣草鞋
    歷史如此精彩,和每個時期的英雄豪傑、偉大人物分不開,如果沒有他們,很多歷史都將改寫,特別是在讀三國時,在這個紛亂的時代背景下,為了達成統一,三股力量不斷彼此衝刷,此消彼長,完成了一幕又一幕的經典戰役。通過DNA比對,專家確認曹祖義就是曹操的第七十代孫,DNA通過比對計算,發現曹祖義和曹操間隔年限在1820年以內,證明他就是曹操的直系親人,專家表示,如果年限超出了1820年,那這些人就只能是曹操旁系族人,關係沒有那麼親。
  • 劉備為得諸葛亮三顧茅廬,曹操和孫權願意這樣做嗎?
    但是孫權和曹操情況和劉備不一樣了,他們不能像劉備那麼幹,即使諸葛亮才華出眾想請他出山,但是做不到三顧茅廬這樣的誠意。首先就曹操而言,當時已經統一北方,坐擁漢朝正統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能力了,在人才方面自然不缺。
  • 劉備錯失的6個名人,5人被曹操所得,孫權也獲得了一頂級猛將
    劉備身邊聚集了很多頂級人才,如五虎上將、魏延、姜維,以及諸葛亮、龐統、劉巴、法正等,但劉備錯過的人才也不少,三國時期留有大名的人才,劉備就錯過了6位,其中5人被曹操得到,孫權也得到了一員猛將。
  • 曹操逼死荀彧,孫權逼死陸遜,劉備逼死一位最強的!
    曹操是三國時期勢力最大的一方,曹操手下聚集了許多有才能的人,文臣武將都是當世豪傑。 曹操有後來的成就,多虧了荀彧的功勞。但是隨著曹操勢力的擴大,對這些老功臣們就不像之前那麼尊敬了。尤其是在他們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曹操不惜大開殺戒。
  • 劉備沒入主中原情有可原,孫權為何也那麼虛呢?曹操:我有3件寶
    第一點估計很多人都非常了解,那就是曹操很早就把漢朝的「人型吉祥物」—大漢皇帝,給接回了家。然後他憑藉大漢四百年的餘威,佔領了當時的大義。因此孫權寧肯和劉備翻臉,也要背後給關羽一刀奪回荊州,而合肥更是孫權的執念所在,他曾多次親徵合肥,但是除了獲得「孫十萬」的榮譽稱號之外,一直都沒有改變合肥姓曹這個事實,而實際上,荊州的一部分也一直都姓曹。說完了天時和地利,想必大家都知道我接下來要說什麼了,沒錯,就是人和。不過駱駝說的人和,可能和大家想的那種可能不太一樣。一般情況下的人和,基本是指君主賢明百姓擁戴。
  • 三國中,曹操、劉備和孫權的名字有何玄機?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三國中,曹操、劉備和孫權的名字有何玄機?形成「三足鼎立」局面一個人的名字由姓氏和名字組成,每個姓名都由漢字組成,字既有形體,又有筆畫數。古人認為,每一個阿拉伯數字中,都藏有陰陽和五行知識。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名字,不只是代表一個人的符號,也不是簡單的文字組合,而是暗藏著數理與五行相生相剋,這種生克的力量,會主導一個人的吉兇。代表著一個人存在的生命,名字中所隱含的強大能量,足以影響人生的命運。古人認為《姓名學》與其他數理一樣,作為文字符號,凝聚著父母的深情厚意和殷切期望,隱寓著一個人的理想抱負、情趣、愛好與目標追求,蘊含著人的精、氣、神,以及情、意、志。
  • 曹操、劉備、孫權三人若統一天下,誰最可能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孫權、曹操、劉備先下個結論:孫權是最有可能殺功臣的皇帝,曹操是不管統一還是不統一,他都會殺功臣,而劉備是最不可能殺功臣的皇帝孫權親自引發了太子孫和與魯王孫霸的兩宮之爭,讓整個朝廷自動分成兩派相互爭鬥,然後兩面打擊,廢除孫和,賜死孫霸,明明是自己引發的,卻讓自己兒子來承擔,並且連自己親生兒子也賜死,一點交情都不講,都說虎毒不食子,可孫權食子。
  • 曹操逼死了荀彧,孫權逼死了陸遜,劉備逼死的人更厲害!
    他本和弟弟荀諶、郭圖、辛評幾人在袁紹手下的做事,但是荀彧覺得袁紹成不了大器便轉身投奔了曹操。荀彧年少時便很有才能,南陽名士何顒曾評價他才是王佐之才。果不其然,荀彧在軍事方面能力極為出色, 不僅為曹操規劃了統一北方的藍圖,還及時修補曹操的戰略漏洞,深得曹操欣賞 ,為曹操舉薦了大量人才,如荀攸、陳群、戲志才等人。
  • 曹操有五子良將,劉備有五虎將,而孫權就更加不得了!
    【曹操有五子良將,劉備有五虎將,而孫權就更加不得了!】 大家都知道,三國中曹操有五子良將,劉備有五虎上將,但是大家知道孫權有什麼厲害的將領嗎?難道孫權這一邊沒有什麼強勢的武將嗎?其實是有的,下面來帶大家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