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排水量最大的「倒黴」航母:偷工減料,首航20小時就被擊沉!

2020-12-12 歷史雜談驛站

太平洋戰場上,日美雙方展了人類史上的首次大規模航母較量,而由於前線局勢不利,日軍也開始建造更大的航母,這就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其裡面的配置標準也是很高的,日本對它寄予厚望,希望這艘最大的航母能扭轉戰局。

信濃號(插畫)

但這艘信濃號航母也可以說是一艘拼接航母,在日本建造其他航母的時候,因為當時日本政府發表了一個關於超大型航母計劃,於是建造其他小型航母的計劃只能停了下來,在那時候日本正在建造110號和111號航母。

當時的的計劃頒布日本停下來建造111號航母,並且將111號艦停建肢解。重新使用在中途島海戰中的110號艦的外殼,而且當時為了彌補建造航母人員不足的問題,日本開始動員那些在學校還在學習這方面專業的學生去建造航母。

艦載機起降測試

一般來說對於建造航母的工人至少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去學習建造航母,可是日本在這一方面只求速度,完全沒有時間去考慮這些,就這樣最後匆匆建成了這艘信濃號航母。因為當時前線急需航母入列,一再趕工也讓航母內在很多設備只能簡化再簡化,其各方面測試也只能一一減少。

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這艘航母很多方面都存在缺陷。特別是在航母中最重要的排水系統,甚至連汽水水泵都沒有安裝,連簡單的排水管也沒有全部安裝完成。在航母上的手動水泵太少了,對於信濃號這樣一艘巨大的航母來說,簡直就是杯水車薪,不堪一提。

不過這些重要的隱患,因為前線戰事吃緊,也沒人在乎那麼多了,建成後日軍急急忙忙讓信濃號開始下水。這艘航母下水的時候就出亂子了,在往船塢裡注水的時候,船塢閘門突然打開,外面的海水瞬間湧了進來。

隨後導致整艘航母搖搖晃晃,許多在甲板上的士兵也被甩到了海裡,螺旋槳扇片也遭到了損失。雖然日本人及時將這些故障修復好了,但這艘航母給人感覺依然是「風雨飄搖」。

1944年11月,信濃號航空母艦在東京灣又進行海面測試,並進行各種艦載機的起降實驗,這次均獲得成功。但由於橫須賀上空經常有美軍B-29轟炸機空襲,所以日軍決定讓信濃號返回吳海軍工廠躲避空襲,並將尚未安裝的一些武器裝備進行安裝。

1944年11月27日,「信濃」號載官兵和造船廠工人總計2515人,在指揮官阿部俊雄的率領下離開東京灣駛往吳港,正式開始了它的處女航。這次出海由濱風,雪風,磯風三艘驅逐艦護航,一路上編隊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航行中進行了燈火管制。

編隊出發

但這次信濃號出海沒多久,便倒黴地遇到了一艘美軍潛艇,也最終成為了它的噩夢。當時這艘美軍潛艇的艦長在望遠鏡中看到這個黑漆漆的大傢伙,他以為這只是一艘運輸船,於是他當即下令潛艇下潛追擊這艘運輸船。

然而潛艇越來越靠近它時,潛艇艦長才看到這居然是一艘日軍的航空母艦。這可是送上嘴的大肥肉,美軍艦長決定大幹一票,為自己贏得一個閃亮亮的勳章,然而令他沮喪的是附近沒有任何的潛艇來配合他作戰,潛艇速度根本追不上這艘航空母艦。

不過也許是「命中注定」,信濃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這個節骨眼上突然發生了故障,因螺旋槳過熱而減速至18節,接著又做了Z字型的轉向動作,速度自己減下來了。

被潛艇擊中

美軍的這艘潛艇可不會輕易放過這次好機會,趕緊追上這艘巨大的日軍航母。此時信濃號編隊也發現了這艘美軍潛艇,不過日軍航母指揮官阿部俊雄判斷錯誤,他認為艦隊中了美軍潛艇群*(不止一艘)的埋伏。

於是阿部俊雄立即作出一個更錯誤的決定:艦隊轉向!不過這一轉向更要命,信濃號航母轉向後正好處於美軍這艘潛艇的攻擊方向,「信濃」號竟然把自己親手送到了敵軍潛艇的槍口下。美軍潛艇意外獲得了發射位置,立刻對這艘大航母發射了6枚魚雷,其中有4枚魚雷直接命中!

據說當時信濃號直接被撕開了10米寬的口子,不一會兒就沉到了海底。而當時航母上又大多是新兵,在發生這種危機時,許多士兵自己早亂了陣腳,航母上亂做一團,完全失去了補救的機會 ,大家只顧四處逃命。

沉入大海

信濃號航母后來發生嚴重傾斜,動力艙進水,信濃號的全部系統開始癱瘓,最後信濃號隨後失去了全部動力。最終阿部俊雄無奈下令棄艦,同時三艘驅逐艦開始接近轉移「信濃號」艦員。

僅僅三十分鐘後,這艘當時世界上號稱最大的航母,也是被全日本寄予厚望的航母處女航,卻只進行了20小時的海上行駛後就被擊沉。信濃號上面的2515船員只有1080被救,有1435人沉入海底,其中包括指揮官阿部俊雄自己。

相關焦點

  • 日本最大航母排水量超7萬噸,被四枚魚雷擊沉,首航僅17小時
    作為海上強國,美軍擁有目前世界上噸位數最大、性能最先進的核航母福特號,並因此在國際上佔據極大優勢。不過,美海軍並非一直如此強大,能夠走到現在與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要知道,幾十年前擁有世界最大航母的國家並非美國。
  • 二戰笑話:最短命的航母,建造時偷工減料,第一次出海被潛艇擊沉
    不過,第一次出航不到24小時就死掉的航母,估計大家也沒怎麼聽說過,但這樣的航母還真有,這艘航母就是日本的信濃,堪稱世界上最短命的航母。一艘一戰時期的軍艦變成了航空母艦?日本聯合艦隊在戰前是強大的,但就像早上8點的兒童動畫中的反派一樣,它通常在三秒鐘內就很帥。
  • 日本這艘7萬噸級超級航母,首航數十小時後沉沒
    大家都知道:自二戰開始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就是美國,但在航母發展歷史上還有一個國家不能不提,這個國家就是日本,二戰期間,日本曾經自研並建造過滿載排水量7萬噸的超級航母「信濃號」, 然而這艘還未完全建完的航母剛下水,在首航數十小時後就遭到美軍潛艇的伏擊、石沉大海.
  • 二戰噸位最大航母,航行僅17小時就被擊沉,超半數船員葬身海底
    可以說,有了航母,在海洋作戰方面就有了話語權。現如今,航母不僅僅是一個國家重要的軍事力量,更多的是戰略方面的威懾。 英國是最早擁有航母的國家,並於1917年7月開始建造名為「赫爾墨斯」的世界上第一艘純種航母。自信滿滿的英國人沒有注意到,作為後起之秀的日本,已經在1920年開始建造自己的航母,並在1922年搶先英國造出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第一艘純種航母「鳳翔」號。
  • 二戰後美國嬰兒潮、二戰最倒黴的航空母艦信濃號
    (二戰參戰國石油產量比較圖。) 三,二戰最倒黴的航空母艦。 (滿載排水量72890噸。) 日本信濃號航空母艦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直至1960年美國小鷹號航空母艦服役。
  • 二戰英國航母保留381毫米艦炮,還會被德國戰巡擊沉麼?
    【話說軍世】80年前的挪威近海,英國光榮號航空母艦被德國戰列巡洋艦擊沉,成為唯一一艘被戰列巡洋艦擊沉的正規航母,其實早期航母上都保留有大口徑艦炮,如果光榮號仍然保留有其15英寸艦炮,還會被沙恩霍斯特號擊沉麼?
  • 二戰時代日本的最好航母,大鳳還是赤城?
    【話說軍世】在二戰時代,日本相比老牌歐洲海軍強國,作為新型的海軍國家,尤其是在海軍假日期間放開手腳發展航母,在二戰初期,利用偷襲的戰術優勢,充分發揮了航母優勢,曾讓美軍困擾許久,那麼,二戰中日本最好的航母是哪一艘呢?
  • 二戰最大航母,首日下水就被擊沉,堪比鐵達尼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信濃」號航空母艦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服役後第一次正式出航僅僅20小時就被美軍潛艇的魚雷擊沉,更是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紀錄。「信濃」號最早是作為快速裝甲航母來設計的,原本是超級戰列艦大號系列的第3艘,它在「大和」號和「武藏」號動工之後的1940年5月開始動工,地點是日本的橫須賀造船廠。但是在施工期間,日軍在中途島遭到慘敗,4艘重型航母被擊沉導致日軍航母機動力量大大減少,日本海軍方面處於無奈,只能下令將已經完成一半的「110號艦」改建成航母。
  • 二戰最好看的航母,直接擊沉德國最強軍艦,不是美國製造
    如今,只要說起航母,大家都會立馬想到美國。這麼多年來,美國一直都是軍事強國。一般的國家能夠擁有1艘航母已經十分厲害,而美國的現役航母高達11艘。不僅如此,這11艘核航母的排水量全部超過10萬噸,作戰能力自然不用多說。其實,當年最早研究航母的國家並不是美國,而是英國和日本。
  • 二戰中,日本戰績最佳戰力最持久的航母,擊沉擊傷多艘美軍航母
    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雖然擁有多艘航母,但是日本航母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算是最佳的,雖然在中途島海戰中,日本海軍的4艘航空母艦同美國海軍艦隊展開廝殺,但最終掌握了情報的美軍還是將日本的4艘航空母艦全部擊沉,不過雖然日軍航母的表現不佳,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日本的航空母艦就沒有優勢,
  • 日本最大的航空母艦,可搭載47架艦載機,出航僅17小時被擊沉
    1912年英國海軍把一艘老舊的巡洋艦改裝成可容納飛機的船隻,在此之後又徵用3艘輪渡,並且將其全部改裝成可以裝載水上飛機的軍艦,這就是航母雛形。直到二戰時期,航母才被廣泛應用。在二戰中,日本擁有的「信濃號」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母,其滿載排水量72890噸,可搭載47架艦載機,航速27節,主要配備武器是雙聯127毫米高平炮8座和25毫米高射炮145座,於1944年11月19日正式服役。
  • 中國最先進的殲20,單機能擊沉小鷹級航母嗎?很多人都持樂觀態度
    在此前的一條討論「一架殲20能否擊沉60年代的小鷹級航母時,很多網友都表示作為中國最先進的戰機,具有隱身能力的殲20可以輕而易舉的擊沉」。但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讓一架空優型戰機去執行反艦任務其實有點強人所難。
  • 日本7萬噸航母首秀被擊沉,投入3000億打水漂
    航母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水面艦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首次登上世界舞臺。在二戰期間,日本、美國尤其重視海上力量的發展,這兩國在當時都是當之無愧的海洋大國,當時日本海軍的主要對手也是美國。這艘航母的標準排水量為62000噸,但經過日本人幾度改裝後,這艘航母的滿載排水量高達71890噸,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這個記錄也一直保持到1960年美國小鷹級別航空母艦的服役。但就是這樣一艘海上巨無霸,在服役首秀中卻被美軍的一艘小小潛艇擊沉。
  • 曾經世界上最大的航母,因偷工減料,首航17個小時就讓四個魚雷KO
    這座發生劇烈爆炸的物體其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信濃號,而向著它飛速衝過去的6條火蛇是美軍潛艇射水魚號發射的6顆魚雷,其中4顆直接命中愣是把這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超級航母擊沉了。超級航母「搬家」信濃號的龐大在當時可以說是空前的,高達7萬噸的噸位,相當於當時兩艘大型航母的噸位總和,標準艦載機47架,最大可載機120架,為了有效防禦美軍的高空和俯衝轟炸,甲板上還鋪裝了75毫米厚的裝甲,同時還覆蓋了200毫米厚的鋼骨水泥層,加裝的防護裝甲就消耗鋼材1.7萬噸,可謂鋼筋鐵骨。
  • 日本造出世界最大航母,結果出海17個小時就葬身海底
    在上個世紀,財大氣粗的美國曾用自己的一艘退役航母做過擊沉試驗,美軍使用了當時主流的攻擊方式,耗費了25天時間才將一艘退役航母擊沉。如果說是現在美國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想要擊沉它估計得使用飽和攻擊才行,還不一定能穿透航母艦隊的防空體系。
  • 別再整天叫喊擊沉美國航母了,擊沉一艘航母到底有多難,想像不到
    到了現在,我國正式下水的航母已經有兩艘。國家逐漸強大,但國民的心態卻逐漸浮躁起來了。很多人在網上叫囂要擊沉美國航母,擊沉一艘航母到底有多難?難度超乎你想像。 9萬噸排水量的航母已經是大型航母的頂峰了,因此美國的航母又被稱為超級航母。而龐大的噸位,自然代表著其裝甲的厚度堪稱變態。
  • 不要整天喊著擊沉航母了,擊沉1艘航母到底有多難?超乎你想像
    到了現在,我國正式下水的航母已經有兩艘。國家逐漸強大,但國民的心態卻逐漸浮躁起來了。很多人在網上叫囂要擊沉美國航母,擊沉一艘航母到底有多難?難度超乎你想像。在航母的質量上,美國的航母依舊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不僅採用了核動力,而且噸位異常的巨大,全部都超過了十萬噸。9萬噸排水量的航母已經是大型航母的頂峰了,因此美國的航母又被稱為超級航母。
  • 二戰最好航母盤點:美日英三國「鬥法」
    侵略排頭兵二戰初期最好的航空母艦舊日本帝國海軍翔鶴號,是二戰初期日本最好的航空母艦,當時英、美、意、法幾個國家的海軍都沒有建造更新的航母,因此在初期階段,滿載3萬3200噸、16萬8100馬力和超過30節的最大航速,同時擁有巨大的載機量的翔鶴號,實際上就是世界上最好的航母。
  • 日本偷偷造航母,還沒服役就被美國潛艇擊沉
    日本的「信濃號」是當時最大的航母,也是歷史上最短命的航母。僅僅航行了17個小時就被美軍擊沉,當時美國最大的航空母艦才三萬多噸,「信濃號」相當於二戰時期兩艘大型航母噸位的總和,標準艦載機47架,最大可載機120架,而且火炮數量眾多,有很強的防控能力,為了有效防禦美軍的高空和俯衝轟炸,「信濃號」的飛行甲板鋪裝了75毫米的甲板裝甲,同時還覆蓋了200毫米厚的鋼骨水泥層,加裝的防護裝甲就消耗鋼材1.7萬噸,可謂鋼筋鐵骨。
  • 世界上最大戰列艦怎麼沉沒的?滿載排水量比遼寧號都大
    世界上最大戰列艦沉沒之際,爆炸產生幾千米高蘑菇雲,一共造成2000多人死亡,爆炸衝擊波還順帶摧毀幾架美軍偵察機。當時是遭到10枚魚雷和20來枚炸彈命中傾覆並引發爆炸沉沒的,沉沒在北緯30度海域日本九州鹿兒島上,它就是日本大和號戰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