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偷偷造航母,還沒服役就被美國潛艇擊沉

2020-12-15 憨豆歡樂多

日本的「信濃號」是當時最大的航母,也是歷史上最短命的航母。僅僅航行了17個小時就被美軍擊沉,當時美國最大的航空母艦才三萬多噸,「信濃號」相當於二戰時期兩艘大型航母噸位的總和,標準艦載機47架,最大可載機120架,而且火炮數量眾多,有很強的防控能力,為了有效防禦美軍的高空和俯衝轟炸,「信濃號」的飛行甲板鋪裝了75毫米的甲板裝甲,同時還覆蓋了200毫米厚的鋼骨水泥層,加裝的防護裝甲就消耗鋼材1.7萬噸,可謂鋼筋鐵骨。

信濃號航空母艦是二戰時日本航空母艦,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在服役後的第一次正式出航中被美軍潛艇魚雷擊中,創造了世界上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記錄,滿排水量7萬噸,「信濃」號原本是以大和級戰列艦的三號艦建造,太平洋爆發後,日本海軍將已完成50%進度的大和級戰列艦三號艦,改裝成航空母艦,並且重新命名為「信濃」號,原本預計於1945年2月竣工,但日本海軍嚴令「信濃」號必須在1944年內建成。造船廠方面只能不分日夜趕工並忽視大量的次要流程,在1944年勉強宣布建成,在11月份加入現役,但是仍然有很多重要的細節沒有完成,還需要建造和調整「信濃」號的水兵基本都是新兵,素質很差,要他們能夠成功熟練操縱這艘軍艦也得需要數月的時間,由於工期短,美國對日本航線封鎖導致物資短缺,國防工業,包括所有的配套工業都遭到了大規模的空襲的持續打擊,基本屬於豆腐渣工程。

在當月「信濃」號載官兵和造船廠工人奉命出發,開始了它的第一次航行,當時「射水魚」號停在東京灣裡面,進行待機,當時看到「信濃號」時,潛艇指揮官非常的震驚,從來沒見過7萬多噸的航母,開始以為是個大型油輪,潛艇指揮官決心把它擊沉的時候接到了一個電報,營救B-29戰略轟炸機飛行員作戰命令取消,並且要求立即返航,潛艇指揮官並不接受命令,決心擊沉這艘航母

「信濃號」發現了美軍的雷達信號,艦長阿部俊雄海軍大佐判斷,很可能美軍已經通過情報部門得知了他們的計劃,集中了一定的數量的潛艇準備攻擊,而這艘美國潛艇「射水魚」號奉命準備救助可能被擊落的美軍飛行員,後來因計劃取消才在海上遊弋待命,巧的是當時「射水魚」的雷達故障才被「信濃號」發現,射水魚號艦長恩萊特最初判斷是日軍的一艘遊輪,於是下令全速追擊該艦,信濃號以25節航速開走,射水魚號最大航速只有18節無法追上,誰知信濃號全速航行一會就出現問題,一根主軸發生故障導致信濃號航速降低到了15節,終於在1944年11月28日凌晨,「射水魚向該艦發射了六枚魚雷」,其中四枚準確擊中了「信濃」號,

四枚魚雷對「信濃號」不構成太大威脅,但是艦長阿部俊雄連航速也不減少,繼續行駛,但「信濃號」人員經驗不足,無法阻止進水,有些船艙連密封們也沒有安裝,很快在被擊中幾個小時內沉沒,當時這個最大的航母創造了幾個世界第一的記錄,第一艘航母沒有發過一炮,也沒有起飛過一架飛機,航母沉沒噸位最大的航母,壽命最短。這簡直創造了世紀吉尼斯記錄,更具有諷刺意味的事信濃號被日本軍界一廂情願地認為是一艘不沉的航母,直到1960年美國小鷹級開始服役,它的噸位才被超越,就這樣這艘世界上最大的航母首次航行僅僅進行了17個小時便被擊沉了,它的誕生和覆滅都從某種程度上語言了日本在二戰中的必然結局。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太平洋上不可一世的日本海軍,擁有25艘航母但大多數被擊沉
    曾在太平洋上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 世界上曾經大規模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到目前為止只有三個:從數量和戰績上來說,位居第一的當然是美國,二戰末期曾擁有近百艘航空母艦,其次是英國,第三就要數到日本了。到二戰結束時為止,日本海軍先後擁有並服役過25艘各種類型的航空母艦。
  • 日本7萬噸航母首秀被擊沉,投入3000億打水漂
    航母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水面艦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首次登上世界舞臺。在二戰期間,日本、美國尤其重視海上力量的發展,這兩國在當時都是當之無愧的海洋大國,當時日本海軍的主要對手也是美國。在1942年6月經歷中途島海戰後,日本就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而自己的老對手美國卻只損失一艘航空母艦。為了及時補充自己的海軍戰力,日本決定將完工50%進度的大和號戰列艦中的三號艦信濃號改裝成航母。
  • 二戰笑話:最短命的航母,建造時偷工減料,第一次出海被潛艇擊沉
    不過,第一次出航不到24小時就死掉的航母,估計大家也沒怎麼聽說過,但這樣的航母還真有,這艘航母就是日本的信濃,堪稱世界上最短命的航母。一艘一戰時期的軍艦變成了航空母艦?日本聯合艦隊在戰前是強大的,但就像早上8點的兒童動畫中的反派一樣,它通常在三秒鐘內就很帥。
  • 日本最大航母排水量超7萬噸,被四枚魚雷擊沉,首航僅17小時
    不過,美海軍並非一直如此強大,能夠走到現在與多年的努力密不可分,要知道,幾十年前擁有世界最大航母的國家並非美國。二十世紀四十年代,世界最大航母是日本信濃號。資料顯示,這艘航母滿載排水量高達71890噸,是二戰期間最大航母,同時,也是美國小鷹號航母出現之前世界上最大航母。不過,信濃號的結局非常悲催。
  • 日本一艘潛艇「消滅」美國三艘航母,迫使美國租借英國航母
    說起二戰潛艇,絕大多數人都會想起當年德國恐怖的u艇及其威名遠揚的狼群戰術。然而,很多人都沒能想到,二戰中最成功的潛艇擊殺戰例卻是由德國的盟友日本的潛艇創造的。1942年9月25日,太平洋戰場上,瓜島戰役已經打了幾個月,此時美國海軍可以作戰的航母只剩下了「大黃蜂」號和「企業」號。
  • 被逼出來的第一艘護航空母:以反潛為開始,以被潛艇擊沉為終結
    1941年,英國海軍將1940年俘獲的原德國商船漢諾瓦號,改裝為搭載艦載機的護航航母,並命名為大膽號,於1941年6月服役,滿載排水量為1萬1000噸,航速為15節,可以搭載6架艦載機,都是購買自美國的野貓式艦載戰鬥機。自此大膽號成為了世界上第一艘護航航空母艦,1941年9月,大膽號加入了船隊,開始為商船隊提供空中護航和反潛支援。
  • 盤點二戰中日本航母的多種死法
    41年參加了珍珠港偷襲,42年在印度洋擊沉英國重巡洋艦和輕航母一艘。高興了數個月之後,在5月,前往中途島,撞上埋伏的美國航母。此後又在珊瑚海海戰中,擊沉美國航母列剋星頓號、重創約克城號。在後面的海戰中,翔鶴號成為日本海軍主力,在東所羅門海,擊傷美國航母企業號。在聖克魯斯海戰,擊沉美國航母大黃蜂號。
  • 二戰中被擊沉的航母、潛艇和軍艦,都被打撈起來了嗎?
    網友:二戰中被擊沉的航母、潛艇和軍艦,都被打撈起來了嗎?去年十月份在中途島以西海底5400米處,發現在「中途島海戰」中被美軍艦載機擊沉的日本「加賀號」航母。幾天後又在同一地點發現了「赤誠號」航母,它在水下約5200米的位置。二戰期間,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當中僅日本帝國海軍就有350艘的各型戰艦被擊沉,這些戰艦的殘骸絕大多數都還在沉沒的地點,因為這些沉沒的戰艦在不影響航運安全的情況下,根本沒有打撈的價值,讓它們待在海底當人工魚礁很適合。
  • 1941年,英國皇家方舟號航母遭遇德軍潛艇,被一發魚雷擊沉
    皇家方舟號,這是一艘1938年服役的航空母艦,隸屬於英國皇家海軍。因為設計上的先進性,皇家方舟號擁有非常出色的性能,所以戰後皇家方舟號的設計成為一種主流,逐漸發展出現代航母的艦體形狀與甲板布局,
  • 下達擊沉指令是艱難決定!為何美國人會因航母被擊沉產生亡國感?
    擊沉美軍航母模擬圖從2010年以來,美軍內部討論航空母艦被擊沉的話題越來越多,美軍深知他們部署在全球執行軍事任務的最強大的武器系統不再是安全的。儘管這些年,美國人不間斷的發布恐嚇:一旦對美軍航母攻擊,將意味著面臨美國最激烈的報復。
  • 聽過潛水航母嗎?日本這款潛艇幫了美國一個大忙?
    在現代戰爭中,制空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於飛機航程限制,戰鬥機要想在遠洋作戰中發揮作用便離不開航空母艦的幫助,也正是因此,在當今世界格局中擁有航母數量的多少就基本可以決定了一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但是你可知道,除了航母外,世界上還存在一種能搭載攻擊機的潛艇?
  • 一場演習中美軍半個航母戰鬥群被「擊沉」,都是一艘世界最小迷你核...
    美國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這已經是當下不爭的事實。毫不誇張的說,美國海軍航母編隊航行到哪裡都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威懾。雖然美國航母戰鬥群攻防均衡,鮮有艦船能夠到達它的防衛圈內展開直接攻擊,但不代表它就沒有弱點。
  • 日本造出世界最大航母,結果出海17個小時就葬身海底
    俄羅斯的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在造船廠維修的時候還發生了火災,估計還要趴窩很長時間,英國航母雖然已經服役,但至今依然沒有艦載機,還發生了漏水事故。雖然製造航母困難重重,但大國都在不遺餘力的設計建造,就是因為航母在現代海戰中的作用太大了。
  • 日軍號稱不沉戰艦的大鳳號,卻被美國潛艇一炮擊沉,令人啼笑皆非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本的軍事實力是能夠和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上相互制衡的,但是到了戰爭後期,由於美國的生產能力遠遠高於日本,所以當時的日本海軍已經基本成為了擺設,美國使用了大量的潛艇和航空母艦封鎖日本海岸線
  • 列剋星敦號珊瑚海海戰中擊沉一艘日本航母 最後被自家驅逐艦擊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太平洋戰場上,日本和美國海軍的軍艦在廣袤的太平洋上展開了殊死搏殺,在這場戰爭中,美日雙方軍艦均損失慘重。在戰爭期間,有這麼一艘軍艦,日本方面多次選成已經將其擊沉,但是日本方面公布不久,宣稱被擊沉的軍艦總會活蹦亂跳的再一次加入到對日本海軍圍剿的作戰當中,這艘軍艦就是列剋星敦號。
  • 出雲號改航母,一部日本航母史就是一部「改改改」的歷史 | 京釀館
    改造需要這麼費勁地折騰,所以有日本國民就吐槽了,「這樣改改改還不如造個新的省錢省事」。但改比直接造,貌似遭受的阻力要小多了。原因大家都懂。▲資料圖。圖片來自視覺中國。1922年12月27日服役的「鳳翔」號號稱是世界上第一艘服役的、從建造起就是航母的軍艦。照理說,「鳳翔」號根紅苗正,完全沒必要「變形」,但日本人習慣性地「拆拆改改」。
  • 別再一直叫囂擊沉航母了,擊沉一艘航母究竟有多難?你想像不到
    對於美國來說,一艘航母被擊沉,就意味著成千上萬的美國人喪生,其國內民眾支持戰爭的比例也會降到極低,但根據近20年來美國航母遇到的對手的分析來看,除非美軍自己出現重大失誤,否則航母依舊擁有強大的生存能力。
  • 二戰最大航母,首日下水就被擊沉,堪比鐵達尼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信濃」號航空母艦是當時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艦,「信濃」號服役後第一次正式出航僅僅20小時就被美軍潛艇的魚雷擊沉,更是創造了世界艦船史最短命的航空母艦的紀錄。「信濃」號最早是作為快速裝甲航母來設計的,原本是超級戰列艦大號系列的第3艘,它在「大和」號和「武藏」號動工之後的1940年5月開始動工,地點是日本的橫須賀造船廠。但是在施工期間,日軍在中途島遭到慘敗,4艘重型航母被擊沉導致日軍航母機動力量大大減少,日本海軍方面處於無奈,只能下令將已經完成一半的「110號艦」改建成航母。
  • 美國傳奇潛艇鸚鵡螺號戰記:中途島海戰拖住日本艦隊立下大功
    美國海軍在二戰中水面艦艇名艦無數,但水下艦隊也同樣戰功赫赫,接下來介紹美國在二戰中最富傳奇色彩的獨角鯨級大型遠洋潛艇SS168鸚鵡螺號,該艇是美國在戰前專為廣闊的太平洋作戰設計,水下排水量高達4000噸,在大量潛艇排水量低於1000噸的當時這個噸位是驚人的,巨大的噸位賦予了他強大的戰鬥力和多任務用途
  • 日本大鳳號航母裝甲厚度高達160毫米,為何會被一枚魚雷擊沉?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最開始並沒有加入戰爭的想法,但是日本一手偷襲操作,炸掉了美國的珍珠港,直接將美國拉入了戰爭中,於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整個太平洋戰場上,美國和日本的航母進行了數次交鋒,不得不說美國的航母實力確實出色,在雙方對戰的過程中,日本的信濃號航母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被美國炸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