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深度思考」這個詞很火,很多人都開始認為要學會深度思深度工作,深度學習,深度溝通等,因為我們越來越明白,只有這樣,才能提升我們學習進步的效率。
那什麼是深度思考呢?香奈兒前全球CEO莫琳.希凱在她的《深度思考》這本書裡有一個定義,深度思考就是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
莫琳.希凱認為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比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的能力。任何深度思考之前的盲目努力、勤奮和付出,往往很可能會徒勞無功。在碎片化信息佔據我們生活和注意力的當下,一個人的深度思考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那麼,我們是否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從哪一些地方可以看出一個人是不是具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呢?
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北大才女劉媛媛在她的《劉媛媛親授: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裡,專門講了這個問題。劉媛媛列舉了幾種深度思考能力欠缺的表現:
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聽理論分析。情緒化,經常用情緒代替思考。分不清情感和邏輯,經常被情感左右自己的思考邏輯。喜歡說過去的經歷和經驗,喜歡拿過去說事。把假設當結果,不考慮假設是否成立就下結論,把概率當必然,以偏概全地看待事物。……
從劉媛媛的以上幾點總結可以看出,一個人如果思考能力低下,就很容易走向偏激,或者在看待一件事物的時候只看得到表面,抓不住本質,要麼就是容易被情緒和情感左右,無法做出正確合理的判斷和選擇。
特別是在今天這個資訊時代,我們每天接觸到的更多的都是各種碎片化的信息,比如短視頻為了吸引注意力,一來就給結論,很少深度分析;很多文章為了讓讀者讀起來輕鬆愉快,不願意深度探究。藉助網絡,我們要想獲得各種知識結論也變得很容易。所以很多人慢慢的越來越不喜歡深度思考,深度思考的能力越來越欠缺。
這種深度思考能力的欠缺,就會導致一個人在遇到新情況和新問題時茫然失措,當不能從外界獲得準確指導時,自己就不知道怎麼樣做出合理的判斷選擇。或者讓自己的很多思考和決定都是停留在戰術層面上,而不是戰略層面。
如果一個人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無法持續做出正確合理的決定。經常是莫名其妙地湊熱鬧,心急火燎地隨大流,其實是對人生進步最大的一種傷害。因為選擇決定人生,實際上一個人的人生是由一連串的選擇決定的。
只有具備深度思考的能力,看待事物和生活,能夠從現象和普通的規律中跳出來,去看到原理和本質層面的東西,才能夠確保我們能夠持續做出正確的選擇和決定。
那怎麼樣才能提升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怎麼樣才能讓自己少犯一些思考上的錯誤呢?我覺得這兩點一定要重視:第一,刻意練習,深度思考的習慣一定要從日常努力培養和訓練;第二,一定要拓展自己的信息獲取渠道,增長自己的見識,培養自己良好的思維模式。
劉媛媛在她的課程裡也總結了很多提升自己思考能力的方法,以及很多的案例。強烈推薦大家學習《劉媛媛親授:普通人快速逆襲的26堂必修課》,寒門逆襲考入北大的劉媛媛,她這套課程不僅內容全面系統,而且觀點更接地氣,論述直指問題的本質和底層邏輯。學習這26節課不僅能讓你掌握很多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且可以培養你科學良好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面對人生的各種壓力和挫折,這門課程的方法策略可以給你帶來信心和踏實感,讓你少些迷茫困惑。建議大家學習時一定要記好筆記,畫出思維導圖,因為課程的乾貨內容實在太豐富了。目前已經有超過五千人在學習,可點擊下方專欄試聽學習。
提升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你有哪些好的方法和建議?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自強不息先生原創出品,文中部分圖片來自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