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文明的創建
尼羅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埃及人在這一地區創造了燦爛的文明,諸如農業的改良,文字的發明,醫學的進步,以及完美的建築、雕塑,精美的手工藝品等。這筆豐富的文化遺產,直至今天,在世界上仍然可以見到它的影響。
時間:公元前3300年
關鍵詞:象形文字_木乃伊_金字塔
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埃及人已經開始使用象形文字。它由表意符號、表音符號和限定符號3部分構成。
表意符號是用圖形表示詞語的意義,特點是圖形和詞義有密切關係。例如:表示水就畫幾條波形線,畫一個五角星表示「星」的概念。
表音符號是把詞語的發音表示出來,取得音值。例如:貓頭鷹的圖形符號用作音符時,讀「m」音,已失掉「貓頭鷹」的含義。表示門閂的圖形符號,代表「s」音,而另一個表示小山坡的圖形符號,則代表「k」音。
限定符號是在表音符號外加上一個新的純屬表意的圖形符號,置於詞尾,以表明這個詞屬於哪個事物範疇。限定符號本身不發音。例如:「犁杖」和「朱鷲」這兩個詞的音符完全相同,讀音為「hb」。區別詞義的方法是:在「hb」後分別加上表示「犁杖」和「朱鷲」的限定符號。
談到埃及,不能不提到被稱為「世界奇蹟」的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國王——法老和王后的陵墓。埃及人叫它「庇裡穆斯」,意思是「高」。陵墓是用巨大石塊堆砌而成的方錐形建築,四面都是上小下大的等腰三角形,很像中文的「金」字,所以,人們形象地稱它「金字塔」。埃及迄今已發現金字塔100多座。其中,大金字塔(又稱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最著名,是埃及金字塔建築藝術的頂峰。
圖坦卡蒙法老的黃金面具
「法老」一詞在埃及語中指「大房子」,即「埃及王宮」。新王國以後,用它作為國王的代稱。
大金字塔是埃及現存規模最大的金字塔。它建於胡夫統治時期(約公元前2670年),原高146.59米,因頂端剝落,現高136.5米。塔的4個斜面正對著東南西北4個方向。塔基呈正方形,邊長約230米,佔地面積5.29萬平方米。塔身由230萬塊巨石組成,它們大小不一,平均重約2.5噸。
古埃及紙草文獻《亡靈書》
哈夫拉金字塔建於約公元前2575年~前2465年,塔高143.5米。舉世聞名的獅身人面像便緊挨著哈夫拉金字塔。希臘人稱獅身人面像為斯芬克斯(希臘神話中斯芬克斯為帶翼的獅身女怪)。據說,古埃及第4王朝法老哈夫拉為了使他的形象永存於世,命令工匠利用建造金字塔剩餘的石塊,建造了斯芬克斯,頭部就按照哈夫拉的面目雕刻。斯芬克斯高19.8米,長45.7米,面闊4.1米,口長2.6米,頭戴「奈姆斯」皇冠,額刻「庫伯拉」聖蛇浮雕,威嚴而又神秘。
為了確保金字塔萬古長存,石塊與石塊之間沒有任何粘接物,而是把一塊石頭直接放在另一塊石頭上,拼合得天衣無縫,甚至連最薄的刀片也插不進去。砌工之精確,內部結構之複雜,實在令人驚嘆不已。同時,由於金字塔造型獨特,凌厲的風勢不得不沿著塔的斜面或稜角上升,塔的受風面由下而上越來越小,在塔頂,塔的受風面趨近於零,這種以柔克剛的獨特造型,把風的破壞力降到最小程度。這就使金字塔雖然歷經數千年的風吹雨打,卻依然屹立在埃及大地上。
金字塔閃耀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光芒,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徵,是古埃及人民創造的人間奇蹟。直到今天,規模宏大、建築神奇、氣勢雄偉的金字塔依然給人留下許多未解之謎。神秘的埃及金字塔吸引了許多科學家、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前往探究,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無數遊客前去觀光遊覽。
古埃及除了建造世人矚目的金字塔外,它的木乃伊製造術也讓世界稱奇不已。埃及人自古就有靈魂不滅的觀念,他們把人的死亡看成是到另一個世界生活的繼續,因而不僅把屍體製成木乃伊,還建造陵墓以保存屍體,使得製造木乃伊、修築墳墓之風盛行。
木乃伊是經過特殊處理而完好保存下來的屍體。它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在古代,每個法老死後,都要把奧西裡斯的神話表演一番:首先舉行尋屍儀式,接著舉行潔身儀式,把屍體剖開,取出腦髓和內臟,然後將屍體浸入一種防腐液中,除掉油脂,泡掉表皮。70天後,再把屍體取出晾乾,體腔內填入香料,外面塗上樹膠,以防止屍體與空氣接觸,最後用布將屍體一層層裹起來。這樣,一具經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做成了。安放遺體之前,還要舉行神秘而隆重的念咒儀式,為木乃伊開眼開鼻,把食物塞進它的嘴裡。據說,這樣它就能像活人一樣呼吸、說話和吃飯了。最後舉行安葬儀式,把木乃伊裝入石棺,這樣,金字塔就是它們永久的歸宿了。
製作木乃伊表明古埃及人已掌握了物理、化學、醫學等方面的科學知識。
*法老與太陽神崇拜
太陽神是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時期法老所崇拜的級別最高的神靈。新王國時期,埃及法老對它的崇拜最為鼎盛。
神秘的金字塔
金字塔不僅象徵了法老權力的威嚴,還帶有神秘的力量。五千年前埃及人以非凡的智慧建造了金字塔,五千年後人們仍在探尋它的神秘力量。
阿蒙神立像_新王國第22王朝
古王國時期,法老崇拜鷹神荷魯斯,認為它是法老的保護神。第4王朝時,被希臘人稱作赫利奧利波斯的太陽城的地位迅速上升。每一位法老都宣稱自己是「拉神之子」。(拉神是太陽城的地方神。古埃及每個州和村落崇拜全國性神靈的同時,還崇拜當地的神靈。)後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底比斯的一位王子登上王位,阿蒙神一躍成為全國性的神靈。它被想像成空氣和光的結合體。最後,它與拉神合二為一,結成當時地位最高的神靈——阿蒙—拉太陽神。
全國性的神靈在埃及的確立,得力於法老、王室親屬和其他富有者的慷慨捐贈。隨著朝代的更迭,對神的崇拜就由於某個法老的心血來潮而獲得持久性,地方神也會成為全國的主神。有鑑於此,法老把對太陽神的崇拜的基礎賦予自身,稱自己為太陽神之子,崇拜太陽神的努力便與法老結下不解之緣。
方尖柱是太陽神的象徵
卡爾納克神廟中庭的第2塔門_新王國_第19王朝_公元前12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