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手術,一次解決心肺大問題

2020-12-19 瀟湘名醫

近日,湘潭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自主完成了一例心臟二尖瓣置換+三尖瓣成型聯合右中肺葉切除手術。術後患者恢復順利,效果滿意。出院前,患者緊握住科室主任康松濤的手向他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感謝康主任給了我第二次生命,一個手術解決了我兩個大難題!」

今年55歲的魏女士,近2個月來因刺激性咳嗽並胸悶氣促無法平臥,於5月6日入住湘潭市中心醫院南院區心內科治療。經檢查發現,魏女士患有風溼性心臟病、二尖瓣輕度狹窄並重度關閉不全、三尖瓣中量返流、心臟擴大並肺動脈高壓,同時合併右肺中葉症候群。經心胸外科會診後認為有手術指徵,5月9日轉入湘潭市中心醫院本部的心胸外科進行進一步診治。

由於患者患有嚴重的心臟瓣膜疾病,需要通過體外循環在心臟停跳下進行人工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同時,右肺中葉症候群多由於右肺中葉支氣管病變導致中肺葉不張,反覆引起肺炎,也需要手術切除病變肺葉。

但是,單純心臟瓣膜置換手術需要運用體外循環技術,術中使心跳自主停止,手術醫生切開心臟後再切除病變部分的心臟瓣膜,置換入人工心臟瓣膜,最後縫合心臟,讓患者恢復自主心跳。手術難度大,風險極高,心臟手術也被為外科手術中「皇冠上的明珠」。手術對病人的心臟、肺臟、腎臟等臟器組織都是一次嚴峻考驗。同時,也是對醫院外科手術的操作、護理、麻醉、重症監護水平的一次整體檢驗。

右肺中葉症候群患者需要手術切除右肺中葉,因為在已有病變的肺葉進行手術操作的話,術後極易引發肺部感染等相關併發症。

以往此類病人的傳統治療方案是分期手術治療,先完成心臟手術,待患者心臟功能穩定後再行肺部手術。患者需承受兩次全麻插管手術的痛苦,同時極大增加住院時間及治療費用。

康松濤主任帶領的心胸外科團隊對魏女士的病情高度重視,對患者進行充分的術前評估後,決定同期對患者行二尖瓣人工機械瓣膜置換術+三尖瓣成形術+右肺中葉切除術。

確定好手術目標後,科室還為患者量身打造了一套詳細的「三步走」治療方案。

第一步,「打牢地基」。考慮同期手術將對心肺功能是一次巨大挑戰。術前,科室積極讓患者進行心肺功能鍛鍊,指導科學咳嗽、咳痰,心肺康復鍛鍊,合理飲食等,每天醫護陪同患者慢走、爬樓。

第二步,「科學施工」。術前聯合手術室、麻醉科、重症監護等相關科室醫護人員進行多次討論,集思廣益,充分考慮各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預案。

第三步,「嚴防死守」。術後,專人駐守監護室,保證24小時守護在患者床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

5月21日,患者被送進手術室。手術由康松濤主任親自主刀,首先進行二尖瓣人工機械瓣膜置換術,患者成功恢復自主心跳;拆除體外循環機器後同期進行右肺中葉切除術。手術歷時5小時圓滿結束,術後患者安返監護室。

5月28日,經過醫護人員7天的不懈努力,患者病情穩定,轉出監護室。

6月5日,魏女士順利出院。此次手術的成功,充分體現了湘潭市中心醫院的危重、複雜心肺疾病的聯合治療水平。

【來源:湘潭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cz.xiangtan.gov.cn】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攜手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修肺」
    他站在走廊上,呼吸平穩,步履輕盈,面帶微笑。很難想像,他曾經被撕心裂肺的咳嗽困擾得痛不欲生,更看不出,就在10天前,他剛剛經歷了一個高難度的大手術。一個月前,出現了刺激性嗆咳,從早咳到晚不能停止,總是感覺氣管有東西嗆住了,但是只能咳出大口大口的痰,痰中帶血。持續劇烈的咳嗽讓他感覺痛不欲生。在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為右上肺中心型肺鱗狀細胞癌、肺氣腫。
  • 上海市肺科醫院多項微創手術量世界第一
    手術耗時短恢復快疤痕少  長期以來,由於肺部解剖難度和淋巴結處理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所有肺癌手術均需在較大的切口下才得以完成。術後由於切口長期疼痛和難以除去的疤痕,患者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包袱。隨著微創手術在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心血管系統的發展,肺科醫院開始攻堅相關技術,以便讓肺癌患者也能享受到這一創口小、療效好的技術。
  • 舒強教授團隊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從孩子肺裡取出...
    手術機器人屏幕顯示,在主刀醫生舒強教授的一推一拉之間,患兒粘在一起的上下肺葉很快被分離,手術刀向肺葉縱深處不斷探進。這是舒強教授親自在為一個13歲男孩做一臺肺結節切除術。過了約三個小時,守在手術室外的家長迎來他們滿心期盼著的好消息:孩子肺上長出的「圓葡萄」已被成功切除,病理檢查報告也出來了,是良性!
  • 仁濟醫院「雜交手術」一舉解決女患者5枚肺多發磨玻璃結節
    圖說:手術中 院方供圖40歲的王女士在一次例行體檢中發現「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考慮早期惡性腫瘤」,這一結果令其如臨大敵。近日,經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胸外科與介入科協同完成的一臺「雜交」手術,醫生們僅用3個小時,為患者順利清除五枚「定時炸彈」,患者於術後3天順利出院。王女士去年底體檢中發現「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後,來到仁濟醫院胸外科,醫生建議三個月後複查比對後再做決定。
  • 仁濟醫院胸外科專家「雜交手術」一舉解決5枚肺多發磨玻璃結節-中...
    臨床上,經常可見檢出肺部磨玻璃結節後焦慮的病患與家屬,更別說一次檢出多發磨玻璃結節的情況了。  40歲的王女士在一次例行體檢中發現「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考慮早期惡性腫瘤」,這一結果令王女士如臨大敵。 記者22日獲悉,經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胸外科與介入科協同完成的一臺「雜交」手術,醫生們僅用3個小時,為患者順利清除五枚「定時炸彈」,患者於術後3天順利出院。
  • 手術後如何恢復肺功能?呼吸訓練來幫你
    隨著胸外科手術的廣泛開展,呼吸訓練的價值被逐步認可,並且在呼吸疾患的治療中佔著重要地位,例如在哮喘、慢性支氣管肺炎以及肺氣腫的治療中。呼吸訓練有助於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和手術後患者儘早的最大限度的恢復肺功能,縮短康復時間。
  • 40歲女士體檢發現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這個雜交手術一舉解決五枚...
    40歲的王女士在一次例行體檢中發現「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考慮早期惡性腫瘤」,這一結果令王女士如臨大敵。近日,經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胸外科與介入科協同完成的一臺「雜交」手術,醫生們僅用3個小時,為患者順利清除五枚「定時炸彈」,患者於術後3天順利出院。
  • 一發現了肺上5 mm的磨玻璃影樣結節需要立即手術嗎?
    這兩天接到了兩個病人的問診,都是拍胸部CT,發現肺上有個5mm的磨玻璃影樣結節,去醫院好了,醫生考慮是原位癌,患者一聽到癌這個字,立馬就緊張了,要求手術,但家屬不放心,來徵求我的意見。這裡有三個概念:肺結節、磨玻璃影和5 mm。
  • 基於OpenVINO的海信醫療 CAS 計算機輔助手術胸肺系統
    背景:CAS 手術在中國與全球市場的發展現狀與預測  隨著近年來低劑量螺旋CT早期篩查普及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癌前病變的小結節被檢出。與此同時,肺癌的外科治療也經歷了從一側全肺切除、解剖性肺葉切除到肺楔形段切除的發展演變。
  • 肺磨玻璃結節,3年增大2mm,該不該手術?
    一個烏龜爬爬的肺結節今天有一位37歲女士做CT,她在3年半前單位體檢,查出右肺純磨玻璃結節4.8mm,今天再次複查,有一點點長大,問我們該怎麼辦?我們先查查大數據,看看磨玻璃結節的增長速度統計:在一組關於亞洲人群的肺磨玻璃結節隨訪研究中發現,純磨玻璃肺結節,五年內發生進展的概率是8%;混合磨玻璃肺結節,五年內發生進展的概率是17%。也就是說,體檢中發現的純磨玻璃結節,多數是不進展的,即使有的進展,也是像烏龜一樣速度很慢,幾乎以年為單位。
  • 肺出現問題身體有哪些信號?如何正確養肺?醫生告訴您
    01那麼,肺部出現了問題,都會有哪些信號呢?信號一:咳嗽。咳嗽時肺部有問題最明顯最直接的信號。乾咳無痰或者痰量很少,一般是急性咽喉炎、支氣管炎的初期;當然,少部分肺癌患者也會出現此症狀。急性突發的咳嗽,常常見於支氣管異物等。
  • 肺腫瘤患者,手術後該如何做好護理?醫生:4個注意事項,別馬虎
    導語:肺腫瘤,在患者的肺部生長出一個腫瘤,肺部健康問題近幾年成為了全民關注的重點話題,因為肺部疾病越來越嚴重,前幾年新出來的霧霾和去年一月份爆發的新冠肺炎至今仍然沒有解決,給人們拉響了>壓力非常大。03營養護理患者在腫瘤手術之後,身體的營養需要進行補充。
  • 奮戰在抗癌的前沿陣地——探營上海市肺科醫院
    因此,當我遇到上海市肺科醫院黨委書記、胸外科主任醫師張雷,我迫不及待拋出一個問題:當下許多人都遭遇肺部「小結節」,一次體檢被查出無數,中國的肺癌治療究竟處於世界什麼水平?一旦肺部「小結節」被診為惡性,生存期通常多長?
  • 醫生,我查出來肺磨玻璃結節怎麼辦?會癌變嗎?要切嗎?
    醫生7肺磨玻璃結節到底是個啥?得了肺磨玻璃結節該怎麼辦?打工人小王進行了一年一次的常規體檢,拿到體檢報告的他雙手微微顫抖,體檢報告上寫著:CT檢查提示左肺上葉和下葉有磨玻璃結節。對話一:肺磨玻璃結節到底是啥?池嘉昌教授解答▌ 打工人小王:肺磨玻璃結節是什麼?肺磨玻璃結節有傳染性嗎?
  • 72歲多發磨玻璃結節肺癌能手術嗎?患者專程從加拿大回國手術
    這位患者72歲,山東人,隨女兒定居加拿大,典型的雙肺多發磨玻璃結節,左肺的都是非典型腺瘤增生,一種輕度的癌前病變,估計自然壽命內不會有威脅。但右肺的磨玻璃結節最大的已經有14mm,至少微浸潤腺癌,且結節多,位置深。同時患者伴隨有慢支炎肺氣腫,右側胸腔明顯廣泛粘連,微創手術不好做,而且他的心肺功能狀況也不允許大做,只能亞肺葉切除技術組合精準切除。
  • 三比三創三提升|「肺」常不易!
    57歲的王先生近日到即墨人民醫院查體發現,雙肺竟然都長了一個1×1.5釐米大小的腫瘤。聽聞是肺癌,患者陷入深深的焦灼和擔憂,一時間沒了主意。醫院建議王先生分期手術治療,同期手術風險大,分期手術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誤以致腫瘤的進展。王先生考慮自己經濟條件較差,迫切希望同期手術完成治療。
  • 機器人手術完美搭配日間手術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胸外科團隊開展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 長沙晚報通訊員 劉微 攝  長沙晚報12月12日訊(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劉微)你能想像嗎?患者接受肺腫瘤切除手術後,不到12小時就順利出院了,此時距他入院不到24小時。12日上午,56歲的黃先生從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胸外科順利出院。據悉,這是全球首例胸外科機器人輔助肺腫瘤切除日間手術,標誌著該院胸外科機器人手術團隊的技術成熟度、團隊配合默契度和手術效果均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56歲的黃先生在一次體檢中發現左下肺背段長有腫塊,來到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尋求治療。
  • 補肺丸:@打工人,生活在塵世間,你們的肺還好嗎?
    年齡越大,呼吸減退,肺活量下降。很多人感覺自己的體力大不如前,一運動或一爬樓就氣喘籲籲,是肺活量下降的體現,補肺丸溫馨提醒您,肺不好,還不好好保養,別等到為時已晚才來後悔。
  • 體檢發現肺磨玻璃結節心慌慌?可以趁早消融打掉
    磨玻璃結節竟隨訪14年2006年,張女士在一次偶然的體檢中發現自己右肺上有個磨玻璃結節(GGO)。由於之前因腎癌開過一刀,張女士內心極其排斥手術。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決定先進行年度隨訪,等結節有變化了再做手術也不遲。誰知道這一隨訪就是14年。
  • 應對肺小結節,火眼金睛辨良惡
    患者查出肺小結節後都特別糾結,是良性結節還是惡性腫瘤?切還是不切?而更讓患者糾結的是,不同科室的醫生給出的意見往往不一樣。自去年12月試水「肺小結節多學科聯合診療」這一模式以來,高唐縣人民醫院成功打破學科間的壁壘,促進多學科深入合作,為肺小結節患者量身定製最佳診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