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上)——劇情拆解

2020-12-14 榴璉菌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文| 榴璉菌

編輯| 貓如意

高能預警:全文5962字,建議收藏閱讀~

《信條》內地上映,首周末票房破兩億,不敵《星際穿越》(9.3)的號召力,口碑也從8.5下跌到7.8。

雖然諾蘭新作在北美地區口碑也只評到B,依然阻止不了諾粉們瘋狂解讀這部科幻電影。

昨天菌寫了一篇無劇透文章,被小夥伴啐了一臉口水,這也叫影評?

儘管菌已經在文章中指出大部分觀眾看不懂《信條》的原因,還是有看過的觀眾,希望能進一步了解劇情解讀。

其實我不太想寫的原因,是已經有專業影評號分析的很到位,不過既然小夥伴們「強烈」要求,我就從自己的角度,分析一下諾蘭在《信條》裡的時間詭計。

以下有劇透,不喜勿入。還沒看想補課的,看了覺得自己智商有問題的請繼續....

事實上,看不懂並不是智商有問題,而是幹擾太多。

菌在前一篇文章中提到兩點趕客的原因,加上第一次入坑諾蘭電影的,共有五個因素

1:演員陌生,

2:類型雜糅(間諜+科幻),

3:節奏快,

4:信息密集,

5:非線性敘事(銜尾蛇環形結構)。

如果對以上五點先做減法,《信條》小學生也能看懂。

咱們先扒皮去骨的聊下主線故事,後面再把這些幹擾項加回來。

一、商業故事的標準套路

雖然諾蘭是有強烈個人風格的導演,然而,他並不排斥商業化故事套路,不然也不會能一直從出品方兜裡拿錢。

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好萊塢商業類型片敘事套路:

WHO(誰)、WHEN (什麼時候)、WHERE(在哪兒)、WHAT(做什麼)、HOW(怎麼做),WITH WHO(和誰一起)

簡稱4W2H。

好的商業類型電影,一定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出核心故事。

二、《信條》的主線故事

《信條》用以上關鍵詞造個句:無名特工和小夥伴一起,通關找線索,在地球上打敗「滅霸」,拯救人類的故事。

我們去掉以上五點幹擾項,再來看具體故事:

避免臉盲症和歐美人名字的記憶盲點,以下人物用特徵代替:

無名主角(小黑)、尼爾(小白)、凱特(小美)、安德烈(滅霸)、麥可公爵(英國紳士)、蘇珊(印度大媽)。

關鍵人物差不多這些,以下拆解劇情

事件一:歌劇院救人拿東西

特工小黑和隊友去歌劇院救人,拿四方塊,完成任務,過程中被一顆子彈逆向擊中,第一次遇到蒙面小白。歌劇院被炸,連帶無辜觀眾,小黑主張救人被抓,嚴刑拷打小黑詢問隊友去向,小黑不招,吞藥自殺。

事件二:新任務

小黑沒死,被救醒,主管告訴他歌劇院任務是考驗,考驗項目:是否有救人之心和對隊友忠誠。小黑感覺被耍,拿我一口好牙當考驗?瞬間要辭職。主管PUA(精神控制)小黑:沒多少人能通過考驗,這可是拯救全人類的活兒。

小黑頓時主角光環上身,接受任務。並了解了這次任務比較坑爹,只有一個手勢和一個詞:信條。主管同時告訴他,這個暗號能給你帶來光明,也能帶來黑暗。暗示後面的線索有真有假。

事件三:了解逆時間世界(子彈世界)

小黑在燈塔恢復體力,被送到實驗室。女博士講解子彈為什麼會逆方向擊中他。這裡涉及一些聽不懂的名詞,不重要。小黑也聽不懂。

女博士說了:不用理解,去感受

對,這句話是對觀眾說的。不用懷疑,我甚至認為,小黑在電影中沒有名字,也是諾蘭用來指代我們每一個人。小黑就是你,你就是小黑。

這是諾蘭常用的詭計:觀眾即主角,主角即觀眾

明白了這一點,後面你就會知道,為什麼會掉進諾蘭的時間詭計。

這部分在講解遊戲規則,增熵減熵核聚變啥的先不管,後面專門再講《信條》的物理設定。

我們在這裡先要弄明白這個遊戲是怎麼玩的:

逆向子彈來自另一個時空,這個時空裡的規矩和小黑的時空相反:你在這個時空前進,在子彈時空倒退。

你拿起子彈,子彈時空就放下。

這個地方其實有點繞,需要想一會兒規則,不然電影後半程完全看不懂。

另外諾蘭在這裡野心勃勃地把經典物理和量子物理混在一塊兒講遊戲規則,別說普通觀眾看不懂,物理學家也被他繞暈。

所以這塊兒我們後邊單聊。

這個規則簡單總結一下:

子彈空間的物品到小黑空間,依然遵循子彈空間的規則,也就是逆向運動。

用高大上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子彈被核輻射之後變異了,變得很擰巴

你要想按小黑時空拿起子彈,就得想著放下子彈和做扔的動作。

真是個有性格的子彈啊。

像不像叛逆期的你?

女博士說,類似這種有性格的子彈的物品,還有很多,你的任務就是找到它們的來源。

於是——

事件四:尋找印度軍火商

小黑靠子彈的金屬材質推測來源在印度。

小黑跑到印度,先找個幫手,對好暗號,確定是真愛,啊,不對,是盟友。兩人坐下來扯了會兒淡。這是小黑第二次見小白,然而小黑並不知道歌劇院就見過他。小白在對白裡瘋狂暗示自己早就認識小黑,小黑比較遲鈍,沒任何反應。

小黑說自己喜歡喝蘇打,小白心裡說,不,你喜歡喝可樂。

兩人飛去軍火商家,了解個性子彈的來路。結果男軍火商只是個掩護,真正的老闆是她老婆——印度大媽。

小黑衝印度大媽比了個信條的手勢,大媽果然很懂。告訴小黑子彈賣出去的還很正常,她也不知道怎麼賣出去就變得有性格了,得去找買子彈的人——「滅霸」。

事件五:接近滅霸

接近滅霸的過程有點曲折, 印度大媽讓他先去找英國紳士,紳士告訴他要想找「滅霸」得先搞定他媳婦兒——英國美人小美,只有小美能接近他。

搞定小美的方法——偽裝有錢人,拿一副假畫去刺激她。因為「滅霸」利用她的畫廊洗錢,假畫一共有兩張,一張在「滅霸」手裡,一張在英國紳士手裡。

英國紳士就把畫給了小黑,小黑假扮有錢人被小美識破,小美「哭唧唧」地跟小黑說我老公不是東西,拿假畫威脅我不讓離婚,你也拿假畫來刺激我,你們男人都是怎麼回事兒。

小黑看美人落淚,心一軟,就說幫她把假畫從「滅霸」手裡偷回來,作為交換,小美要把「滅霸」介紹給他認識。

之後就是小黑和小白偷畫的經典橋段。

「滅霸」藏畫的地方在機場,兩人搞了個真飛機衝進倉庫,觸發警報,偷到畫。與此同時也發現了一個大缸,從大缸裡衝出來兩個黑衣人,小黑和其中一個黑衣人一番撕打。小白追打另一個黑衣人。

一個逆行,一個正常。

機場搞的亂七八糟,正常的被小白「搞定」,逆行的黑衣人逃走。

這個部分劃重點,後面要考。

看過的小夥伴都知道,兩個都是小黑。

(這裡觀眾懵的問題是:為什麼會出現3個小黑?

印度大媽告訴小黑,要給「滅霸」偷到四方塊才能引誘「滅霸」上鉤,阻止滅霸幫助未來人毀滅世界,這個四方塊就是歌劇院那個,歌劇院的事兒就是「滅霸」一手操控,為了得到四方塊,結果被第三方搶走。

小黑偷到畫,如願以償和「滅霸」見面,「滅霸」醋意大發要弄死小黑,小黑提了一嘴歌劇院,「滅霸」上套,約了小黑單聊。

結果倆人還沒聊,小美一著急把「滅霸」丟下海,小黑又給撈起來,這大哥不能死,這大哥把自己和一個毀滅世界的裝置連在一起,他死了全人類陪葬。

嘶~

這可不就是滅霸麼。滅霸也就一個響指,這大哥直接把命壓上。

事件六:四方塊之爭

「滅霸」和小黑達成協議,小黑去偷四方塊,小黑偷完四方塊,按照印度大媽的說法是不能給「滅霸」。「滅霸」就拿自己老婆威脅小黑。

搶四方塊這裡,很多觀眾被繞暈。

咱們先不管順行逆行,先搞懂這裡面有幾個人:

小黑和小白拿到四方塊,遇到帶呼吸器的「滅霸」劫持了小美,威脅小黑,小黑看到翻滾的銀色車,看到車裡另外一個自己。(此時有兩個小黑)

小黑把空箱子扔給「滅霸」,四方塊扔給銀色車裡的自己。

小黑救下小美,小美被「滅霸」帶走,小黑被「滅霸」手下帶走。

然後進入了腦闊疼的紅藍空間,逆轉裝置

不要去管物理定律,只看「滅霸」的目的——拿到四方塊!

小美腹部中槍,小黑說出四方塊在哪裡。「滅霸」回到小黑拿到四方塊時間點,再次尋找四方塊。

後面小黑的目的——救小美,阻止「滅霸」拿到四方塊。同樣也需要回到他拿四方塊的時間點。

於是,我們把時間都倒回到追車那一幕,銀色車裡的小黑遇到過去的自己,過去的小黑把四方塊扔給他。時間閉環完成。

「滅霸」炸了小黑的車,拿到四方塊。

小黑沒有被燒死,被小白救下。(不要管物理)

後面的行動線——兩人帶著恢復好的小美回到正常時間線,阻止「滅霸」毀世界。

「滅霸」的行動線——回到遊輪的時間點,和小美度過美好時光,再吞藥自殺,毀滅世界。因為他頻繁在兩個時空切來切去,核輻射嚴重,導致患癌症。

事件七:阻止「滅霸」毀世界

阻止「滅霸」首先需要回到自己的時空,回到自己的時空需要逆轉裝置——大罐子。大罐子在偷畫的倉庫,小黑和小白推著小美又經歷了一次機場事件。

蒙面小黑遇到過去偷畫的自己,打了一架。逆向的小黑進罐子遇到自己,從正向罐子出來遇到過去的小白,這就有了同一個時空三個小黑。

不要管物理,有進就有出,同時進行。

回到自己時空的三人分頭行動——阻止「滅霸」

這裡諾蘭埋了時間詭計,繞暈了很多人。

他們要回到的時間和地點是哪裡呢?

答案是電影開頭的時間點——事件一裡的歌劇院時間點。

電影開頭的時間點同時發生了三件事:

1:歌劇院搶四方塊(滅霸主導)

2: 某地核爆(滅霸主導)

3:滅霸和小美遊輪爭吵

我們來看一下這三件事裡都有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

為了避免混亂,按電影時間分成兩個部分:

電影開頭的三個事件:

1:歌劇院裡有小黑和小白——搶奪四方塊,四方塊被第三方拿走。

2:某地核爆——「滅霸」拿到四方塊,引起核爆

英國紳士說的,是已經發生的事

這裡就有一個問題:同一個時空出現了兩個四方塊

3:「滅霸」和小美遊輪爭吵,小美帶兒子離開,「滅霸」也離開遊輪。小美被「滅霸」叫回來,小美看到自己跳海。

我知道,不要吵,看暈的原因就是把結尾帶入開頭,越帶越亂,所以要分開看。

電影結尾的三個事件:

1:歌劇院沒有交代,我們先看下面兩個事件

2:小黑和隊友阻止核爆,小白幫他擋子彈,拿出完整「棒槌」

3:小美回到船上阻止「滅霸」提前自殺。實在裝不下去了,殺了「滅霸」,看到自己回程,跳海。

電影結尾和開頭形成閉環。這裡我們先搞清楚有幾個人。

1:歌劇院裡有小黑和小白

2:核爆事件裡有小黑和小白

3:遊輪事件裡有兩個「滅霸」和兩個「小美」

電影結尾的小白,要回到歌劇院救小白,才能實現他的時間閉環;

小美殺「滅霸」完成她的時間閉環,繼續生活,養大兒子(兒子和小白是不是同一個人?不排除這種可能);

小黑創辦信條組織,招募小白,實現更大的時間閉環;

這就是被諾蘭的時間詭計「詛咒」的三個人,因果輪迴,循環往復。

也是諾蘭執念的宿命論:即將發生的必然發生。

是否救世界這個劇情大殼子根本不重要,在諾蘭的採訪中,他只是單純喜歡間諜電影,想要給這種類型加點料。

就像給喜歡吃辣椒的人加料一樣,誰料到他能把一整瓶辣椒加到面裡,這誰受得了?

也難怪一些影評人會詬病整部電影比較喪,試圖改變要發生的,其實什麼也沒改變

三、《信條》的支線故事

以上講了以小黑為主角的主線故事,看到後面亂的原因,是主線和分支交錯。就像信條的手勢,雙手交叉。

我把支線單獨拿出來說,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加進主線劇情裡:

小白的任務——救小黑,幫助小黑完成任務。

小白被小黑成立的組織招募——回到劇院救小黑——協助小黑在印度拿到線索——偷畫——偷四方塊——救小黑——救小美——和小黑一起阻止毀滅世界——犧牲自我——回到劇院救小黑。

總之就是個死

小美的任務——和「滅霸」離婚,帶著兒子快樂生活

遊輪和「滅霸」吵崩,帶著兒子離開,又被回到這個時間線的「滅霸」叫回來,回來的時候看到自己跳海——遇到小黑,小黑幫忙偷畫——被小黑忽悠了自己殺「滅霸」——船上又被「滅霸」虐待——被「滅霸」挾持威脅小黑要四方塊——被滅霸打了一槍被小黑救回——分頭行動回到吵崩那天殺「滅霸」——帶著兒子幸福生活——養大兒子,兒子被小黑招募(如果是的話)

「滅霸」的任務——讓人類給自己陪葬

某地挖出時間膠囊,暴富——利用小美身份定居倫敦——對小美又愛又虐,利用小美洗錢被小美嫌棄要離婚——發現自己得了癌症——拿到四方塊,集齊龍珠炸掉世界,讓人類給自己陪葬——回到遊輪和小美共度時光——被小美殺死——任務失敗。

四:電影敘事手法

1:線性敘事——按照時間線講故事

即使有一部分角色回憶,只要主線按照時間順序,依然叫線性敘事。

《信條》在事件六之前的故事,大體是按時間線敘事,大部分觀眾看到事件六之前發生的事基本沒有障礙。

這其中有大量對白回憶事件,小美回憶遇到跳海女人

然而,這只是諾蘭的詭計,在事件六之前,他早已經為非線性敘事埋好了伏筆和細節。

2:非線性敘事——打破時間線

其實伏筆在第一場戲裡就埋了伏筆,加上快節奏,觀眾記不住那麼多細節,就容易從事件六開始跟不上。

事件六是在埋好了層層伏筆之後,開始大量打破時間線。

我們先看一下有哪些伏筆:

小白在歌劇院出現,背包上的紅繩(關鍵道具)

小白暗示小黑早就認識他

小美回憶遇到跳海女人

機場偷畫遇到兩個自己

在埋好伏筆之後,從事件六爭奪四方塊開始瘋狂反轉打亂時間線,虐觀眾智商。

你還不好挑理:我前面都說了啊,是你不注意看而已。

嘶~

好的吧,別為勾搭我們無數次刷電影找藉口了,諾蘭你就是圖票房。(開玩笑)

五:《信條》裡的麥格芬

看到一些影評號提到四方塊是信條中的麥格芬,科普一下什麼是麥格芬:

「麥格芬,按照希區柯克的定義是「懸疑電影中角色們必須要拼命追逐,可觀眾卻可以毫不關心的東西」。

麥格芬原本是指不存在不出現的物品或人,後來被延伸成貫穿劇情的關鍵道具或者關鍵人物,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看編劇心情,只要能勾著你繼續看故事就好。

比如《瘋狂的石頭》裡的爭奪的寶石就是麥格芬。

《信條》裡的四方塊就是麥格芬,所以菌在開始的時候後就用四方塊代替,因為這個東西叫什麼不重要,花裡胡哨的名詞,只會影響看故事。

你只需要了解,這個東西對劇中角色很重要就對了。

以上就是我按好萊塢編劇技巧拆解,以及理解的劇情,有遺漏的部分,也應該有不對的部分,歡迎補充。

《星際穿越》我們還能看懂,因為編劇裡還有諾蘭的弟弟,《信條》編劇諾蘭一手掌控,完全放飛自我.....

喜歡時間題材的小夥伴可以看以下電影,可以幫助你快速了解劇情中的時間詭計:

《前目的地》這個片子比較重口味,得有心理準備,自己遇見自己最極端的電影。

西班牙懸疑片《時空罪惡》:短小精悍,不貪多,相對簡單的自己遇到自己。

燒腦經典《恐怖遊輪》西西弗斯的神話。自己殺了一堆自己,最後發現是卡在死亡和投胎中間點,不斷循環。

這三部電影的遊戲規則設定,都比《信條》簡單,看懂不是很難。

關於諾蘭在《信條》中物理規則設定,有專業影評號做詳細分析和解答。然而,我自己的看法是,諾蘭用科學玩的時間詭計,在《信條》中拼命的偷換概念,我整理一下,下篇文章分析。

最後,《信條》雖然大邏輯相對完整,其中不免一些小邏輯BUG,已經有人分析了,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有感興趣的小夥伴,歡迎留言補充。

都看到這了,也不要你們給菌加雞腿了,確定不關注一下嗎?帶你從不同角度看電影。

拓展閱讀:

諾蘭新作《信條》勸退觀眾:我看了場比加班還累的電影!

關注榴璉

瞎看電影:在電影中尋找靈魂

無腦追劇:快樂生活的100種方法

娛樂雜談:讓談資不再平庸

作者簡介:榴璉菌

喜歡招貓逗狗的碼字工,在電影世界裡不斷撲街,又不斷爬起來的雜草。

#如何看懂信條#

相關焦點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在上一篇文章中,菌用好萊塢編劇技巧拆解了大致劇情,做減法拿掉了物理原理,有些小夥伴意猶未盡,還有些未解之謎影響理解劇情。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隱藏的劇情和原理,是不是能夠解決大部分疑惑。我試著用最直白,容易理解的方法,物理學高大上的名詞,儘量不用,因為我也不懂。對原理不感興趣的,可以直接跳過一和二,直接看三劇情解析。
  • 《信條》之外的諾蘭,巔峰當在《盜夢空間》時
    這是諾蘭系電影第一次被扣上主流商業類「燒腦」的標籤。影片表面上講述了兩個魔術師為了互相鬥爭而相互切磋,最後賠上家庭甚至姓名的故事。內裡的詭計,是「雙子」。本片由克裡斯多弗·諾蘭和弟弟喬納森·諾蘭聯合編劇。劇本相當紮實,在本格派推理層面都屬於佳作,各種細節線索草蛇灰線,伏脈於千裡之外。伏筆埋得深,遠,巧。推理難度適中,讓觀眾既要付出代價,又沒有那麼困難的自己想到答案。參與感爆棚。
  • 《信條》,諾蘭的時間哲學
    《信條》本身,是一場關於時間扭曲和時間傳遞的實驗,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諾蘭的時間哲學。如果說《星際穿越》主要講的是黑洞理論和空間轉移的話,《信條》就是一場時間轉換。當然,作為一個文科生,我很難從學術上闡述清楚《信條》的科學原理,比如時間場、多元宇宙等等概念,但是這絲毫不影響整個觀影節奏和觀影體驗。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映後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時長:08:00 來源:電影網 映後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 《信條》上映,繞明白了劇情還是繞不開諾蘭
    人物在相反時間的世界會遇到相反時間的自己,時間相反的人物互動會出現一個「倒帶」一個正常的情形。在角色時間不斷轉換的過程中,你很快就會暈倒在影廳綿軟的座椅上,打鼾抗議。 如果真想跟上劇情,你最好拿出紙和筆,記下每一個角色的時間線,等電影結束,回頭看看縱橫交錯的時間線,你應該會知道電影的脈絡。
  • 諾蘭電影深度解析!
    我們就拿諾蘭的電影舉個例子。諾蘭,他的電影普遍十分燒腦。拿《Tenet》(天能/信條)舉例。這裡需要代入兩個概念:客觀時間和敘事時間。即3—1—2、3—2—1……諾蘭,則是在客觀時間的基礎上,玩轉敘事時間的高手。他想的不是如何講故事,而是故事如何講。信條,電影的第一步,則是把起因取走,接著,直接給你講結果,然後再給你講起因,帶入更多的結果,最後,帶入部分過程。
  • 諾蘭電影:在時間的魔術裡,聚焦時代困境
    縱觀諾蘭迄今為止所有作品,故事固然有一般商業片欠缺的智性光芒、人文深度,但敘事本身也就是導演講述故事方式的精妙和細膩更為人稱道,倒敘、插敘、嵌套式敘事、碎片式敘事、多線程敘事、迴環敘事構成的劇情段落,如同一塊塊巧妙的拼圖,彼此呼應著帶給觀眾影片特有的「揭秘」樂趣。
  • 諾蘭《信條》影片零劇透解析 看信條之前你需要先弄懂這些
    諾蘭《信條》影片零劇透解析「時間大師」諾蘭這次的新電影《信條》依然沒有讓人失望。#信條口碑解禁#甚至,可以預見的是對這部影片的後續討論將完全呈現出白熱化的趨勢。這一次,諾蘭將時間和空間兩者擰成了一股麻花擺在眼前,如此新奇有趣的設定,帶來的是視覺的盛宴也是給思維碰撞上點了一把火。在一次採訪中,諾蘭提到:「影片處理了時間問題,是用不同方法講述了時間可以被操控這個主題。這並不是要給人們上物理課,也不是大範圍的穿越,而是提供了一種熵反轉的資料與素材。所以,穿越時間和我們是有關係的。」
  • 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信條》設定解析讓你一次看懂
    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信條》設定解析讓你一次看懂時間:2020-09-05 12:30   來源:521經驗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信條》設定解析讓你一次看懂 諾蘭新作《信條》今日上映,聽看過朋友們說,電影主線劇情並不難看懂,但是想要一遍就把《信條》看通透就不簡單了。那麼如何看懂信條呢?下面小編帶來:電影信條解析。 如何看懂信條 《信條》的難懂,其實   原標題:如何看懂信條這部電影?
  • 《信條》首映 諾蘭導演: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由諾蘭執導的科幻電影《信條》已於9月4日登陸全國各大院線。3日,影片舉行了提前場觀影,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首映禮,諾蘭攜主演們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觀眾進行映後交流,親自講述這場時空謎局的拍攝故事。看過相關介紹的觀眾都知道,這次諾蘭還是圍繞著時間展開敘述,但玩得更大了,「時間逆轉」,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穿越、時空摺疊完全不同,一刷看懵是正常的,所以有觀眾表示「看完就想二刷」,而這一全新劇情設定也讓觀眾讚嘆有「穿透身體直擊心靈的清爽」。
  • 電影|《信條》首映 諾蘭:時間定義著我們的存在
    3 日,影片舉行了提前場觀影,這是一場非常特別的首映禮,諾蘭攜主演們線上現身,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五城的觀眾進行映後交流,親自講述這場時空迷局的拍攝故事。看過相關介紹的觀眾都知道,這次諾蘭還是圍繞著時間展開敘述,但玩的更大了," 時間逆轉 ",和我們平時接觸到的穿越、時空摺疊完全不同,一刷看懵是正常的,所以有觀眾表示 " 看完就想二刷 ",而這一全新劇情設定也讓觀眾讚嘆有 " 穿透身體直擊心靈的嗨爽。"
  • 諾蘭《信條》預告解析,時間倒流腦洞推測!某神秘元素可以做到!
    今天這支所謂的預告解析,如果過度預測劇情等於是找死,畢竟諾蘭大神的燒腦片,怎麼可能讓你猜到劇情,所以這期我等於是補充一些《TENET》的知識點,已經稍微做一些合理的推測。接下來解析的內容,會涉及到《TENET》的先行版預告,第一預告,以及IMAX版的7分鐘片段,最好大家都在看過這些物料再來聽我的解析,會比較能理解。
  • 諾蘭新片《信條》讓觀眾「看傻」 這電影到底講了什麼?
    近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在國內上映,劇情環環相扣卻讓不少的觀眾沒能看懂,時空逆轉的劇情也是十分的吸睛,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如何,口碑兩極化被稱燒腦大片信條電影解析。我們一起來看看劇情吧。我們都知道諾蘭導演的作品有很多,比如《記憶碎片》、《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作品,每一部作品都非常的好看,觀眾們也對《信條》十分的期待,而越是期待就越是失望,在看完電影《信條》之後,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劇情燒腦,沒看懂;甚至有網友表示看傻了,不得不說是在挑戰網友們的智商了。
  • 《信條》沒看懂?來看全方位劇情解析!
    本文將帶著讀者重新梳理一遍劇情,並把故事中可能出現的細節和疑點整理出來,方便理解電影。這裡主角直接用「主角」來稱呼,因為全片都沒有提到過主角的名字,他只在最說明自己是「主角」,這同時也對應了諾蘭在電影裡強調的點,「無知」才是最重要的。故事開始於烏克蘭基輔歌劇院的一次間諜行動。
  • 諾蘭新片信條來了!諾蘭《信條》真的那麼好麼?
    好萊塢知名導演克裡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最新電影作品《TENET信條》於9月4日,僅僅兩天時間票房就高達1.7億人民幣的亮眼票房,被視為全球電影產業救星,燒腦劇情更為影迷們所津津樂道,讓人忍不住想進戲院一刷再刷。
  • 《信條》票房破億,貓眼電影評分8.6,諾蘭又在玩弄時間
    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動作電影《信條》已於9月4日在中國內地正式上映,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9月5日11時29分56秒,電影《信條》總票房已突破1億元,用時1天11時29分,預測內地總票房將達4.55億元。
  • 《信條》——2020年諾蘭燒腦大作預告解讀
    因為全球疫情的緣故,諾蘭2020年燒腦大片《信條》(tenet)再度推遲到8月15日上映。就目前所公開的海報以及預告片段來看,劇情很可能和時空相關,燒腦程度不亞於前作《盜夢空間》。這次我們來解析一下已經公開的預告片吧。
  • 時間逆轉,拯救世界?諾蘭新作《信條》委實燒腦
    這句話可以貫穿該影片…作為諾蘭大神燒腦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信條》千呼萬喚始出來。大神果然就是大神…一刷果然沒讓我失望,智商被碾壓的老陳內牛滿面的準備明天找個物理大神一起二刷。劇情倒是很美國大片。一個特工服務一個名為「信條」的組織,任務就是為了阻止一個俄羅斯的大亨瘋狂毀滅世界的行動。光看劇情主線,平平無奇。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是創造了視覺的奇觀還是失敗的魔術?
    諾蘭的電影像一個齒輪嚴絲合縫咬合的手錶,但所有一切的鋪排陳設,都是為了終極「大戰」最終釋放而精心結構的鋪墊罷了。反過來說,諾蘭大部分電影都宛如《信條》一般,總是先有最終極致的高潮,然後諾蘭兄弟逆向去建構那些「前情提要」式的複雜劇情設定。那些複雜得恨不能給「設定」拍半部電影當作說明書的設計,其實只是高潮瞬間冗長卻必要的序曲前戲。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