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認為是大滅絕的「兇手」,比水熊蟲還強,在火山口「遊泳」!

2021-01-18 科技爆發點

它是大滅絕的「兇手」,比水熊蟲還強的生物,能在火山口「遊泳」!

小小的身體有大大的能量,在自然界中有很多不起眼的生物,它們的能力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就拿最近接觸比較多的病毒來說,它非常的渺小,甚至我們用眼睛根本就無法看到它們,還需要藉助一些設備。就是不起眼的病毒,一旦進入到一個生命體當中,會輕而易舉地奪走生命。如果要說地球上最強的生物是什麼,在經過了這次病毒劫難之後,人類再也不敢自詡是地球上的老大了。所謂環環相扣,病毒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看法。

水熊蟲的能力到底有多強

有人卻說,如果地球上最強的生物不是人類,而是水熊蟲了。在動物管理局這部網劇當中,淋漓盡致的演繹了水熊蟲生命的頑強,用火燒不死,用水淹不死,還耐高溫,耐高壓,可以說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比孫悟空的72變還要強。甚至有很多人直接稱全球它是地表最強生物,那麼水熊蟲到底有多麼強呢?

曾經有科學家對水熊蟲做出了這樣一項實驗,證明它可以在太空中沒有氧氣,高輻射的環境當中生存下來,事實證明水熊蟲真的做到了,在面對危險的時候,比如高溫低溫,高壓無重力環境時,它們會立刻形成一種脫水狀態,進入休眠。蜷縮成一個球狀物,就像是一層厚厚的防護罩一樣,即使把它們放入沸水當中也毫不在意。然而在地球上卻發生了一種比水熊蟲還要強的生物,甚至它們沒有休眠期。

龐貝蠕蟲與生物大滅絕有關?

這種生物的名字叫做龐貝蠕蟲,它們可以在溫度極高的環境當中順利生存下來,即使充滿毒氣也毫不畏懼,龐貝蠕蟲的出現打敗了被稱為地表最強生物的水熊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見的一些蠕蟲,身體非常的柔軟,生命也是非常脆弱的,而龐貝蠕蟲卻是地球上第1批生物大滅絕的元兇,因為它們的到來引發了地球上的一次全球變暖,進而引發了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蠕蟲卻活了下來。為什麼一隻小小的蟲子還會引發全球變暖呢?

這和蠕蟲的身體結構有一定的關係,它們通過蠕動的方式來獲取能量,在活動的過程中導致土壤當中的很多營養物質被釋放,讓很多的藻類植物開始大量繁殖,這也就導致海洋當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變得越來越多,當時在地球上大部分都是一些海洋生物,由於水位的升高,環境的變化導致大部分的海洋生物因為缺氧而死,所以龐貝蠕蟲是曾經地球上一次生命大滅絕的元兇。

作為地球上的古老生物,龐貝蠕蟲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它可以在440度的火山口自由自在的遊泳,成為了世界上最耐熱,生命力最為頑強的生物。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570顆原子彈都炸不死,地表最強水熊蟲真沒弱點?科學家:也怕人
    這是因為,水熊蟲的生命力非常頑強,即使是太空中,也可以在各類輻射下生存。在水熊蟲之前,人們認為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我們最熟悉的,便是「蟑螂」了,它又被叫做「打不死的小強」,然而,在水熊蟲的面前,一切都是「小巫見大巫」。
  • 它誕生於3億年前,經歷了三次生物大滅絕,現在的命運卻不好
    可是這些生命基本都很難一直延續下去,它們在後來的一次次生態劇變中都先後滅絕了。那麼地球現在是否存在延續了數億年以上的古老生物呢?可能很多人都認為,6500萬年前的恐龍在地球延續了1.6億年,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可是後來恐龍也滅絕了。現在應該不存在比恐龍持續生存時間還久的遠古生物,事實真是如此嗎?
  • 水熊蟲跌落神壇,這種生物才是地球上真正的「死侍」
    一直以來,水熊蟲就被譽為「不死小強」。這種微小的生物,可以不吃不喝存活30年,不管是零下200攝氏度的低溫,還是150攝氏度的高溫,水熊蟲都能歡快自得,就算拿到宇宙的真空條件下,致命的宇宙射線在水熊蟲看來,也不過是撓痒痒而已。
  • 地球生命力最強的水熊蟲,若被送到木衛二,還能生存嗎?
    最有利的是上面有大量的液態水,而且上面的水比地球還要足足多出一倍。根據種種的數據反饋,木衛二表面的冰層下面,極有可能存在液態水的海洋。眾所周知,液態水是維持碳基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求,那麼地球上的水熊蟲,如果去到木衛二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會不會繼續存活下來?沒什麼會提到水熊蟲,那是因為它是生物界的大網紅。
  • 為何水熊蟲那麼強?這篇報告告訴你:它將成太空探索的排頭兵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地球上任何一種宏觀世界的動物都無法承受極端環境條件的考驗而生存下來,這樣的極端環境條件有可能是正在噴發的火山口,也有可能是深達上萬米的海底環境,抑或是撒哈拉沙漠中的極端乾旱。
  • 科學家發現,水熊蟲又進化了可抵抗致命紫外線,它們更像地球主人
    這足跡見的細菌生命的韌性有多強,如果你把它當作地球上最頑強的生物那就錯了,生命世界總是一個充滿奇蹟的地方。 想必現在人人都知道它的大名:水熊蟲,這種生物屬於節肢動物,有60多種,體長在0.05-1.4毫米,很明顯它們要比細菌大的多,不需要顯微鏡,一個放大鏡就足以讓我們看見它們的身影。
  • 進化冷知識,你只知道水熊蟲嗎?除此之外極限生物還有哪些?
    提到生命的極限,大家往往都會想到「水熊蟲」,如果誰再跟你聊水熊蟲,你肯定會覺得沒逼格,這年頭,誰還不知道水熊蟲是啥?極端高冷環境冷知識一:嗜極生物幾十年前的生物學家普遍認為,只有在極為有限的環境中>比如:六十年代初的發現的,「水生棲熱菌」可以在80℃的高溫下生存,對於燙熟方便麵的溫度物理攻擊,這哥們,是絕對免疫的,當然還有比它強的,比如:「甲烷嗜熱菌」這哥們兒可以在
  • 世上最耐熱的生物不是水熊蟲,而是它!高溫巖漿是它的「洗澡水」
    但在眾多災害中,似乎火山爆發的影響能夠蔓延到全世界,因為它能夠噴發出大量火山灰,這些火山灰湧入大氣。隨著大氣環流的運動,火山灰逐漸遍布全球,它們就像一層灰布一樣籠罩著地表,讓陽光難以再照射在地面上,從而造成地球生態系統的癱瘓,恐龍可能就是這樣滅絕的。火山在中國較為少見,活火山更是稀少,因此我們對於火山爆發的認識只能通過網絡視頻等媒介。
  • 它是超級生物,能夠在各種惡劣環境下生存,對付它只有一個辦法
    如果你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人類雖然是高級智慧生命,但是我們的身體素質遠遠比不上自然界的很多生物。那麼地球所有生物中,最頑強的生命是誰?這種生物的名字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說過,它有一個非常奇葩的名字:水熊蟲。水熊或稱水熊蟲,是對緩步動物門生物的一種俗稱,它的名字中既然有一個熊字,那是否是一個像熊一樣的強大生物?
  • 獨立遊戲《水熊蟲星球 宇宙最強吉祥物傳說》踏上最強生物的研究之路
    獨立遊戲《水熊蟲星球 宇宙最強吉祥物傳說》踏上最強生物的研究之路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3-16 分享到: 以現實存在的生物「緩步動物(亦稱:水熊蟲)」為主角的手機獨立遊戲作品《水熊蟲星球 宇宙最強吉祥物傳說》,於日前正式推出。
  • 水熊蟲能存活
    還有說法認為地球上的生命來自於小行星,它們撞擊地球,身上攜帶的生命在掉在了地球上。兩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生命起源還沒有一個準確答案。具體過程是什麼樣的可以參考隕石撞擊地球:首先星球的引力會把它吸過來,快速下墜,大氣層和它發生摩擦,緊接著便是燃燒。隕石都能被點燃,更別說人體了。人體墜入大氣層,一分鐘不到就燒完了。
  • 這種動物被稱為「水鬼」,它究竟是不是導致人類在水裡死亡的兇手呢?
    每年一到夏天,就會有很多人喜歡到水裡去遊泳,因為這裡可以讓自己的身體快速降溫,但是,也是每到這個時候,因為溺水而亡的人也是特別多,為此,有不少老人會告訴孩子,千萬不要去河邊遊泳,因為會有水鬼的存在。在日本地區,這種動物也被稱為河童,而在我國就被稱為水鬼或者水猴子,它們其實就是水瀨,它們的身體軀幹都很長,整體呈咖啡色,喜歡在水裡遊泳,水性也很強,晚上的時候,它們會在水裡覓食,而白天則在陸地上的洞穴中休息。那麼為什麼,人類會將它們認為是水鬼呢?
  • 這種魚被稱為「水中樹懶」,連遊泳都懶得遊,而且還不會滅絕
    最近有遊客卻發現在海洋中有這樣一個生物特別的奇葩,作為魚類竟然不會遊泳。不會遊泳,平時都要靠海水推動才能動一動,這種魚就叫翻車魚。這種魚的個頭非常的大,能有四五米那麼長當潛水人員遇到這類魚的時候,伶仃會嚇一跳,但是它奇特的長相,仔細一瞧又覺得特別的可愛,很多潛水愛好者會特意下水去給他拍照。
  • 地球最強3種生物,第3種生活在火山口和冰層,它在太空都能繁衍
    最後,是被稱為「地表最強生物」的水熊蟲。根據科學家們的分析,它們很有可能已經被人類無意中帶到太空繁衍生息,因為具備強大的生存能力,水熊蟲可以在火山口以及兩極冰層中生存。科學家表示,水熊蟲在真空狀態下都可以自由活動,一旦生存環境惡化,它們就會進入休眠期,並且等待時機重新恢復狀態。
  • 因鼻竇大不能吃肉而滅絕? 史前巨獸洞熊的「食譜」仍是個謎
    洞熊(學名Ursus spelaeus)是一種在更新世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的熊,約2萬年前滅絕,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內發現,故命名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幾乎都發現過洞熊的整副骨骼化石。在我國北京周口店也曾有發現,它與巨型短面熊同為更新世的兩大巨熊。洞熊到底吃素還是肉食動物,這種龐然大物的「食譜」與其滅絕有什麼關係,科學界卻一直眾說紛紜。
  • 因鼻竇大不能吃肉而滅絕?這種動物的「食譜」太謎了
    研究人員考古發現的洞熊頭骨比現有棕熊頭骨大很多圖片來源:《科學進展》網站大部分人可能聽說過冰河時期驚心動魄的滅絕事件中,亞歐大陸猛獁長毛象、披毛犀、大角鹿等巨型動物群的消亡事件,但對體寬1.7米、身長3.5米、體重超過一噸的洞熊卻不一定很熟悉。
  • 被認為滅絕已久的袋狼,如今再次重回人類視野,它經歷了什麼?
    這個國家有許多以「袋」命名的生物,例如大家都喜歡的考拉(樹袋熊)、袋鼠,還有一種曾在八十多年前就被人類認為滅絕的生物——袋狼。袋狼和它的名字一樣,是一種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長的生物。幼崽出生以後,它們會在母親的育兒袋中生活三個月,一來是為了保證幼崽的安全,二來是為了給幼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營養。
  • 凍不死燒不壞的水熊蟲,研究員發現對付它只有一個辦法
    倘若這一天真的到來了,有一種生物必定能夠存活下來,它就是水熊蟲。水熊蟲是對於緩步生物的統稱,根據記載,目前水熊蟲的種類數目高達900多種。幸好的是,水熊蟲雖然不是益蟲,但亦不是害蟲,對於人體不會造成任何的傷害。水熊蟲的體型非常小,個頭最大的只有1.4毫米左右,需要通過顯微鏡才能清楚地觀察到它的存在。
  • 水熊蟲其實很脆弱,極端溫度和輻射殺不死它,但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自從1702年被科學家Anton von Leewenhoek發現在烘乾後還能復活開始,水熊蟲的頑強生命力就成為了它最重要的標籤,被人們廣泛傳播。但是,還有一些水熊蟲,無法合成任何一種物質,甚至無法進入隱生態。來自貝克大學的生物學家William Miller博士介紹說:「隱生生物中的陸生水熊蟲對於巨大的傷害有很強的抵抗力……但是海洋和淡水中的水熊蟲則沒有表現出隱生性,因此很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嚴格地說,只有一部分水熊蟲具有大家認為的那種恐怖的生存能力。
  • 因鼻竇大不能吃肉而滅絕?史前巨獸洞熊的「食譜」仍是個謎
    洞熊(學名Ursus spelaeus)是一種在更新世生存於亞歐大陸北部的熊,約2萬年前滅絕,因其化石多在洞穴內發現,故命名為「洞熊」。在很多著名的洞穴中,幾乎都發現過洞熊的整副骨骼化石。在我國北京周口店也曾有發現,它與巨型短面熊同為更新世的兩大巨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