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富商賈某租了一艘船,準備帶著大筆銀子回山東老家。出發前,看到碼頭邊屠夫正要殺一條狗,他於心不忍,於是出高價把狗買下來養在船上。萬萬沒想到,這條狗後來卻成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當時歸心似箭的賈某,在租船的時候麻痺大意,不小心上了一條賊船。
原來,這艘船上是一夥積年水匪,專門坑害往來商旅,也不知有多少冤魂死在他們手裡。
船從碼頭開出去沒多久,就拐進了一大片白茫茫的蘆葦叢中。匪徒們揮刀準備殺人時,賈某苦苦哀求,請賞他一個全屍。
這個要求不算過分,看在他隨身攜帶的銀兩夠多的份上,匪徒們答應了他。
於是,賈某被水匪用一張毛氈裹起來並捆好,扔進了江水中,然後架著船消失在了蘆葦蕩中。
他們或許沒發現,在賈某被拋進江水的時候,有一條狗也跳下了水。
這狗,就是賈某出發前從屠夫手裡救下來的那條。
它看到賈某被捆起來的時候並沒有作聲,等到匪徒把他拋進江水時卻一躍而下。
奮力遊到了賈某跟前,用自己的牙齒咬住毛氈的一角,儘量不讓賈某的頭淹沒在水裡。
就這樣,一人一狗在江水裡隨波逐流。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他們被江水衝到了岸邊。
狗上岸之後四處嗅了一遍,然後選定一個方向一直往前跑,終於找到了一處小漁村。
它衝著一位漁民狂叫,聲音中帶著哀傷,卻並不咬人,看起來沒有任何攻擊性。
漁民覺得奇怪,於是跟著它一路走到了江邊,發現在水邊有人被毛氈捆著。
漁民趕緊割斷繩子,發現人還沒死。
就這樣,賈某終於獲救了。
在這位好心漁民的幫助下,他又租了一艘小船在蕪湖水面上逡巡,試圖找到水匪的船。
可是,上船之後賈某發現,那條救他一命的義犬不見了,他的心裡非常難過!
在蕪湖碼頭一連搜索了好幾天,這裡商船如林,卻獨獨沒有發現他當初租的那夥水匪的船。
正巧賈某發現有同鄉準備回家,願意捎他一起。
這時候義犬突然自己跑來了,望著賈某大叫,賈某喊它,它卻轉身就跑,然後又不斷回頭望賈某。
於是,賈某立刻下船去追,隨後發現義犬跳上了一條商船,突然死死地咬住一個人的小腿不放。
賈某非常奇怪,跟上去正準備呵斥它,卻發現它咬的那人正是當天的水匪的頭目。
只不過,這時候水匪已經換了衣服,而且換了船,難怪賈某找了這麼多天都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
幸運的是,此時船上只有匪首一人,賈某把他綁起來之後,又在船上搜出了自己的銀子。
這是蒲松齡《聊齋志異》故事中的一則,叫做「義犬」。
富商賈某本來是人財兩失,卻因為一時好心救了一條狗,這條狗不但救了自己的命,還幫忙抓住了水匪,又找回了丟失的銀子。
犬是人類的朋友,成語有「狼心狗肺」一詞,用來比喻心腸狠毒、貪婪。狼子野心自不必論,但以「狗肺」形容人類中一些敗類的狠毒與貪婪,未免侮辱了這種動物。在感念這條義犬的知恩圖報時,也不禁感嘆,有多少人活得還不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