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發展趨勢大起底,你對人工智慧有什麼看法呢?

2020-12-16 尹雁冰說事

大部分人對人工智慧的印象,多半還停留在科幻電影裡。從視覺上來說,並不是有圖像識別就能夠用來對付你。但其實,ai已經不在乎目前的人工智慧技術,現在很多軟體公司都把人工智慧稱為「深度學習」、「機器學習」或者「計算機視覺」等,他們已經開始商業化應用了。2017年1月,nvidia發布一款ai軟體驅動平臺rtx系列,將深度學習的底層硬體性能加強到600倍,這也是ai革命完成後最強的商業化平臺。7月,canonical發布了一款canonicaljetsonm4imobileye則發布了一款虛擬機wf1400,把深度學習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深度學習過程中,計算架構依賴於大量的數據,而現在ai尚且無法獲取足夠的數據,那麼算力的性能怎麼可能讓開發者滿意呢。

不過不要擔心,canonical聯合創始人麥可.雷弗蘭想要的,並不是大規模並行計算(massivelyarraycomputing)這類極為困難的場景,而是讓更多的開發者、公司等能夠把ai應用於通用型服務。說到通用型服務,我想在座各位一定聽說過「雲計算」,「iaas」、「paas」,它們都是基於某種服務,ai更是被認為有可能拓展雲計算的可能性。那什麼服務可以擴展數據傳輸通道,並且以更小的帶寬和更小的網絡容量提供ai能力?可以把ai想像成這樣的一個服務,可以從一個數據集分布的前端進入,再由後端收集處理數據,整個過程下來,可以做到多樣化、快速、無縫。這樣的服務就是雲端的虛擬機wf1400。wf1400採用x86+arm架構,是一款虛擬機。

它可以作為實現雲端算力運行的一個通用ai架構。拿業界最廣泛應用的深度學習舉例,wf1400可以用於神經網絡模型訓練,類似的,現在很多需要同時運行多層神經網絡的應用,也會考慮使用wf1400;它支持多種硬體架構,包括intelcpu/mips、armpower、x86等,同時還能滿足主流windows、linux的可用性;它支持快速並行計算(jittogpu)和大規模並行計算(大規模並行計算),不僅支持逐層計算,還支持並行層級計算,讓多層神經網絡模型的並行計算性能更上一層樓;它可以使用比特分級分配池,分配池的大小可以通過默認值的設置來設置,默認是100ns。另外,wf1400是gpu的,但是你可以在x86上運行wf1400。wf1400內置8gb內存,以kb/s級別的limit支持線程池,集群可以提供10、20、50、100、1萬等多層網絡(hierarchicalnetworking)的並行計算。每個線程池是一個比特,一個比特可以分配多個比特。

如今科技爆發,它已經逐漸走入大眾的日常生活當中。在這個時代,物聯網設備的連接能力日益增強,開始賦能人工智慧,但是可以想像,物聯網設備開始變多後,人工智慧在管理人工智慧方面,會遇到更多挑戰。人工智慧的發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人類服務,希望能夠幫助人類工作。先提一個明顯、時髦的詞:ai。我們先來看ai的來歷,這不僅和計算機科學息息相關,同時也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學科,和人類思維方式的發展脈絡相關。人工智慧,從一開始就被專家學者視為下一代信息處理體系的形成要素。如同人類聽音樂,先聽旋律,再聽節奏,最後是和弦編排。

人工智慧正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思維邏輯,先定整體關係、下一步,再找具體情況。人工智慧的計算原理,一直都是在模擬人類的思維過程,既然是計算體系,就需要依賴計算能力;而人工智慧本身也是人和機器的融合體,但根本的不同,是人工智慧根據數據建模,一方面能夠快速定量解決問題,一方面可以自我學習,深度提升,最終解決人類智能很難解決的問題。人工智慧很可能引發一次世界性的革命。而人工智慧的基礎,就是要對數據進行數據挖掘。無論是機器學習,還是人工智慧,自然的想法就是讓機器學到數據在哪裡。

所以無論是算法提升,還是雲端的關係處理,又或者是大規模數據採集,都在設法讓機器記住數據、挖掘數據。機器學習在工業中的運用,是讓機器從大量數據中,總結規律,從而生成知識。比如說我們上網登錄,會推薦給我們各種競品,在用戶無法分辨競品的情況下,就要靠工業上的規律,再去分辨,是針對比如說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還是很多人的使用習慣。比如說這個時代的資訊大爆炸,通過對時間軸、熱點的研究,就會得到很多標題黨。很多今日頭條靠低俗信息推送、用戶更喜歡標題黨,是因為抓住了用戶的注意力集中點,從而獲取用戶點擊。

這些都是基於機器學習的經驗。它們是如何獲取的用戶信息,這都是一門不錯的學問。這也是ai容易被用作商業變現的原因之一,因為人工智慧的產品往往也能脫離人,模擬人的行為邏輯,滿足一些用戶的心理訴求,相當於做到了網際網路和人的結合。然而在現實當中,許多設備和相關的應用,卻難以獲取用戶的信息,甚至人臉識別技術,也不可能輕易獲取人臉的信息,因為信息存在國家安全的風險。本質上,人工智慧這門學科,是希望依託數據,先利用機器學習算法,來實現各類決策的高效執行。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是什麼意思?人工智慧的未來趨勢
    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人工智慧越來越走近人們的生活了,那麼人工智慧是什麼意思呢?人工智慧發展前景怎麼樣?下面人工智慧網小編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人工智慧以及人工智慧的未來趨勢人工智慧是什麼?人工智慧可以對人的意識、思維的信息過程的模擬。人工智慧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樣思考、也可能超過人的智能。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業內人士指出,AI人工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絕非曇花一現,疫情結束後其應用前景將更加廣闊。
  • 「法律+人工智慧」十大發展趨勢
    但如果追溯起來,人工智慧與法律的結合已經有30年歷史了,始於1987年在美國波士頓的東北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人工智慧與法律會議(ICAIL),並最終促成了國際人工智慧與法律協會( IAAIL)在1991年的成立,旨在推動人工智慧與法律這一跨學科領域的研究和應用。
  • 2021年人工智慧在網絡安全方面的發展趨勢
    而人工智慧處於數字革命的最前沿,人工智慧改變人們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是網絡安全。人工智慧可以加強網絡安全,但也帶來了挑戰,因為道德黑客和黑帽黑客都在採用人工智慧技術。 人們需要了解網絡安全在2021年的發展趨勢,以及企業如何保護其關鍵數據免受黑客和其他網絡攻擊者的網絡攻擊。人工智慧在打擊數據洩露和惡意軟體分發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陳左寧院士:人工智慧模型和算法的7大發展趨勢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左寧進行了題為《人工智慧進展對算力需求分析》的報告。陳左寧提出人工智慧模型和算法的7大發展趨勢,並對AI趨勢對算力的需求進行分析和預測: 向無監督的方向發展 人工智慧需要適應「小數據」、減少標註需求、減少計算開銷。現在用的比較多的是主動學習,即算法主動提出標註請求,將一些經過篩選的數據提交給專家標註。遷移學習即增強訓練好的模型,解決目標領域中僅有少量有標籤樣本數據的問題。強化學習即用agents構成系統來描述行為並給予評價和反饋學習。
  •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未來趨勢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未來趨勢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4 15:30:32   人工智慧機器人的未來趨勢   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
  • 人工智慧的發展體現了人類社會由實向虛的趨勢
    有科研工作者統計,如果去掉某些高精尖設備中的控制部分,整個機械設備的效率將會降低94%,這是一個非常刺眼的數字,也體現了信息技術本身在整個工業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關鍵。 資訊時代,數據就是資本,知識就是財富,它們都是虛的,這個時代,價值的表象越來越虛,人類社會由實向虛的步伐再加速。
  • OnePiece Connect | 人工智慧發展趨勢的跨境觀察
    人工智慧2017年在產學研三界迎來第一波熱潮,隨著技術不斷發展,進行終端技術落地和商業化,逐漸進入到大眾的視野與生活中。而手機作為日常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電子產品,已成為人工智慧技術落地的重要終端。AI晶片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工智慧APP開發也應運而生,人工智慧APP在商業化、應用場景、用戶體驗上開始了全面進階。
  • 人工智慧發展簡史
    自古以來,人們就一直試圖用各種機器來代替人的部分腦力勞動,以提高人們徵服自然的能力,其中對人工智慧的產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早在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偉大的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就在他的名著《工具論》中提出了形式邏輯的一些主要定律,他提出的三段論至今仍是演繹推理的基本依據。
  • 人工智慧列國志|這十件大事記錄了人工智慧發展的64年
    有意思的是,與今天的許多會議不同,當時的這場會議雖然叫做「達特茅斯夏季人工智慧研究會議」,但會議最後其實並沒有什麼可以報告的科研成果,其次這個會議持續了一個暑假。儘管當時的討論並沒有得出可以報告的科研成果,但這次學術討論會卻成為了歷史的一個開端,開啟了人們對人工智慧的無盡探索,影響至今。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人工智慧分論壇探討人工智慧...
    中國網訊(記者 董寧 倫曉璇)11月24日上午,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人工智慧分論壇在烏鎮網際網路國際會展中心枕水廳成功舉行。本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協辦。論壇以「人工智慧:育新機,開新局」為主題。
  • 兩個人工智慧對話,人工智慧真的能誕生意識麼?
    人工智慧現在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出現提升了人類的的生活質量。在安防方面,利用計算機視覺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犯罪嫌疑人生活軌跡及可能出現的場所。然而人工智慧的出現同樣帶來很大的爭議,不僅僅是科學界,各個領域都對人工智慧有不同的看法。馬雲曾經公開表示對人工智慧的支持,而馬斯克則對人工智慧表示了強烈的不喜歡。霍金甚至多次表明如果肆意發展人工智慧,很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發展的一大阻礙。究其原因,主要是人工智慧的學習能力太過強大,甚至能夠學習和明白人類的情感思維意識。
  • 5G和人工智慧有什麼關係?互相成就
    打開APP 5G和人工智慧有什麼關係?人工智慧在5G技術的時代下,能夠提供更快的反應速度、更智能的應用模式、更直觀的豐富內容以及更優質的用戶體驗。可以說5G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應用不僅是提供網絡速度的作用,更能補齊制約人工智慧發展的短板,成為人工智慧發展過程中新的驅動力。
  •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毀滅人類嗎
    打開APP 人工智慧的發展會毀滅人類嗎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15 09:38:42   算法作為人工智慧的核心部分,它不是法律準則更不是道德標準。
  • 萬物|《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教程》:基礎教育如何教授人工智慧
    萬物是一個新欄目,介紹最新的科普圖書,最熱的科普作者,追蹤科技最前沿,為你打開一個萬物新世界。《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教程》新書發布會。 本文由華東師大出版社供圖把握全球人工智慧發展態勢,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養大批具有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慧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
  • 人工智慧如何促進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那麼,人工智慧如何打造新業態?如何促進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   放眼全球,未來發展趨勢就是智能化,隨人工智慧技術快速滲透,各個行業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革。目前,人工智慧還處於初期發展階段,也就是弱人工智慧階段,但在大數據驅動下,已推到社會經濟發展變化,因此,數據成為成為動力能源,是新生產要素,新生產力是算法,產業模式和經濟業態發生迭代。
  • 人工智慧發展的就業影響研究
    人工智慧的加速發展和應用,並且在行業間和地域間迅速擴散,會造成結構性失業並拉大收入差距,但同時也會創造高收入就業崗位和緩解勞動力成本上漲壓力。就中國而言,利用人工智慧促進就業增長和優化就業結構,應重點加強人機協作相關技術研發和制度創新,加強倫理道德研究並保護勞動者權益,以及進行教育改革以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要求。
  • 馬斯克:發展人工智慧有可能召喚出惡魔
    馬斯克:發展人工智慧有可能召喚出惡魔(圖片來自New Scientist)    馬斯克稱,「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我們將召喚出惡魔。    馬斯克將人工智慧比喻成惡魔等超自然產物,進一步警示了這種超前技術的風險性。今年6月,馬斯克宣布投資了人工智慧公司,稱將藉此對相關技術進行監控。今年8月,馬斯克在Twitter重申了類似擔憂,其認為人工智慧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險。而就在幾周之前,馬斯克還半開玩笑地說,如果人工智慧要消除垃圾信息,它很有可能決定完成這個任務最好的方式就是消滅人類。
  • 阿里雲賈揚清: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一體化是必然趨勢
    12月13日,阿里雲計算平臺負責人賈揚清在Flink Forward Asia 2020峰會上指出,擁抱「融合」是大數據演進的新方向,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一體化是必然趨勢,而人工智慧是大數據業務發展的終極出口。同時,他從不同角度討論了Flink的開源技術,以及雲時代下開源技術的發展和未來思考。
  • 訓練營在線課堂|人工智慧發展現狀及應用(第1集)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從「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及應用案例」、「百度雲智學院與BML深度學習平臺 」、「百度PaddlePaddle開放生態系統」及「百度無人駕駛 Apollo計劃」四個方面討論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行業應用現狀及行業未來發展展望。
  • 我們熟知的人工智慧還停留在科幻電影,那人工智慧與智能有分別?
    大部分人對人工智慧的印象,多半還停留在科幻電影裡形象豐滿的「機器人」,實際上現實生活中的「機器人」,還不如動畫片裡的小精靈。1.「人工智慧」和「智能」有什麼區別?相對於希望人工智慧技術能讓人類相較於野蠻人或異形而生活更美好一些,人工智慧人士今天更樂意看到的情況是什麼?「智能」這個詞,泛指「機器人體現出自身智能能力」,似乎越多描述智能,就越有發展前景。將「智能」與「人工智慧」進行比較,那麼它們的關係就如:「一個物理法則e」包含「物質」和「能量」兩種要素,你以為一切都是e+水+火?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