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說,易中天先生不僅是著名教授和文化學者,而且頗有一腔深厚的筆墨情懷,就是稱他為書法家也不為過。有人曾說,古代的書法大家常囿於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字形往往忐忑在守變之間,顯露狂逸之姿。筆者以為,易中天先生的書法作品,亦是如此。
說到易中天,估計許多人是從央視「百家講壇」認識他的。可以說,他主講的《漢代風雲人物》、《品三國》等,讓人們見識了他豐厚的歷史知識、文化知識和獨到的見解。沒想到,易中天先生的書法造詣也不錯,功力頗深,氣勢非凡,藝術價值自然不菲。
書法首先是漢字造型,漢字造型也是有其獨特藝術的。啟功大師也曾講,書法基本要素有三點,即筆法、字法、章法。而這三個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字的結構,也就是結字。平心而論,易中天教授字如其人,章法有度,用筆也蒼勁有力,奇拙互生,有獨特的書藝風格。
不過,有的書協專家卻吐槽易教授是跨界寫書法,是典型的名人附庸風雅,他寫的那些字更像是「中風體」,根本不入流。有的還調侃說,看了易教授的字,終於發現五行中的「土形」字體,看似肉質肥沃,卻是無骨無根,真看不出這所謂的「名人書法」到底好在哪裡。
當然,書協專家說的多半是氣話,還有一個弦外之音便是:易教授,你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藏拙,若一味地將自己的短處拿出來示眾,就是有些厚臉皮了!說白了,有的書法專家就是擔心別人搶了他們的風頭,所以,一些名人寫的好字總會被他們說成「無骨無根」。
作者:和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