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字如其人,章法有度,專家:易教授,你要懂得藏拙!

2020-12-24 書情畫意惹人醉

應該說,易中天先生不僅是著名教授和文化學者,而且頗有一腔深厚的筆墨情懷,就是稱他為書法家也不為過。有人曾說,古代的書法大家常囿於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字形往往忐忑在守變之間,顯露狂逸之姿。筆者以為,易中天先生的書法作品,亦是如此。

說到易中天,估計許多人是從央視「百家講壇」認識他的。可以說,他主講的《漢代風雲人物》、《品三國》等,讓人們見識了他豐厚的歷史知識、文化知識和獨到的見解。沒想到,易中天先生的書法造詣也不錯,功力頗深,氣勢非凡,藝術價值自然不菲。

書法首先是漢字造型,漢字造型也是有其獨特藝術的。啟功大師也曾講,書法基本要素有三點,即筆法、字法、章法。而這三個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字的結構,也就是結字。平心而論,易中天教授字如其人,章法有度,用筆也蒼勁有力,奇拙互生,有獨特的書藝風格。

不過,有的書協專家卻吐槽易教授是跨界寫書法,是典型的名人附庸風雅,他寫的那些字更像是「中風體」,根本不入流。有的還調侃說,看了易教授的字,終於發現五行中的「土形」字體,看似肉質肥沃,卻是無骨無根,真看不出這所謂的「名人書法」到底好在哪裡。

當然,書協專家說的多半是氣話,還有一個弦外之音便是:易教授,你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藏拙,若一味地將自己的短處拿出來示眾,就是有些厚臉皮了!說白了,有的書法專家就是擔心別人搶了他們的風頭,所以,一些名人寫的好字總會被他們說成「無骨無根」。

作者:和風吹

相關焦點

  • 易中天給《少年的你》打92的高分,這部電影到底好在哪?
    看完這部電影小編覺得,今年國產電影五佳肯定會有《少年的你》一席之地。從專家到觀眾好評如潮這部《少年的你》公映以來,獲得好評的範圍很廣,從專家學者到影評人到普通觀眾,都給予這部電影極高的評價。比如電影剛公映的時候,國內著名的社會學家李銀河教授,說這部電影是一部給她意外驚喜之作,而且強烈給大家推薦這部電影,說錯過這部電影,將錯過一次美好的審美體驗。
  • 易中天:文化大繁榮是慢活 不能搞大革命大躍進
    於國家,於社會,在文章,在學術,建樹之高,聲望之隆,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易中天當為佼佼者。且看他在講壇中,篇章裡,談古論今,以史為鑑,深入淺出,如中肯綮。近年來,更以公民身份、角度,將目光放在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對社會良知的思考上。  2011年歲末,記者有機會到福建廈門,便急於拜望這位心儀已久的「公民」學者。  廈門市蓮前東路的一個別墅區,比較講究。
  • 閒侃「網紅校長」鄭強,「學術超男」易中天,「哲學王子」王德峰
    此舉贏得廣泛讚許,但也惹來不少爭議,有些人認為,鄭強教授本是化學家,應當待在實驗室裡搞科研,如今到處拋頭露面做演講,譁眾取寵,有悖學者初心,遂唾其臉面。我個人覺得這種評價有失偏頗。其一,沒有任何法律條文規定科研工作者不能做人文演講;其二,鄭強廣受邀請,恰恰說明他講得好,所以才有那麼多單位邀請他,要是講得不好,你想去人家還不樂意讓你來。
  • 易中天稱自己為「一等爸爸」,為何卻從不教育女兒?看後受益匪淺
    說起易中天教授,他是著名的歷史學家。很多人認識易中天教授想必都是從《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中吧,他以幽默的白話形式講解歷史故事,通過他的講解,原本複雜難懂的歷史故事變得有趣易懂。也因為他的講解,讓很多人了解了歷史,甚至愛上歷史。但在易中天教授的眼裡,他卻是一個「三等的教授」。為什麼這麼說呢?
  • 易中天認為:最好的家教就是不教育,是真知灼見,還是故弄玄虛?
    面對這樣的回答,有人認為易教授有真知灼見,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完全是故弄玄虛、博人眼球。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易教授在家裡如何教育引導女兒的?了解一下,他是否言行一致。讀的內容,一是易教授寫給女兒的信,字數不多,通俗易懂,充滿親情;二是各種故事類、文化類、科普類的兒童讀物。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中文系教授從來不給孩子壓力,不教孩子背誦古詩,也不給孩子講中華傳統文化,這確實有點反常。
  • 易中天品三國:史識謬誤誤導大眾,業餘玩票的人外行評價內行
    易中天在國內歷史學術界風評不太好很正常。大概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易中天上百家講壇時是廈大中文系教授。雖然中文系和歷史系在廣義上都屬於文科,在廈大的教學編制中都屬於人文學院,但是歷史和中文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研究領域,兩者之間的差別不可以道裡計。
  • 易中天從「文化群寵」,淪為譁眾取寵的二流學者?你看老梁怎麼說
    易中天從「文化群寵」,淪為譁眾取寵的二流學者?你看老梁怎麼說易中天是一個頗具幽默感並且應變能力相當強的專家學者,倘若在生活中未必會出彩,可要是放在舞臺上,效果就是立竿見影了。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上的表現,那是有目共睹的,各種橋段都拿捏得恰到好處。一時間,易中天成了「文化群寵」。然而,通過近幾年的表現來看,易中天有向著淪為譁眾取寵的二流學者發展的趨勢。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你且看看老梁怎麼說。不可否認的是,易中天成為「文化群寵」的日子裡,小日子過得是相當滋潤。易中天曾坦言,自己當年上《百家講壇》就是為了買房子。
  • 易中天稱乾隆王八蛋,60年沒幹一件好事 滿清後裔投訴其侮辱祖先
    而且,易中天老師因為這一句隨性點評,攤上事了,人家要告他。原來易中天在一個演講視頻中,講到中國近代的衰落,也許是當時的中國錯過大航海,錯失現代化而痛惜,一激動,脫口而出:「乾隆統治中國六十多年,我個人認為,沒幹什麼好事。」緊接著易老師就爆了一個粗口:「乾隆就是一個王八蛋,我不知道為什麼還有人要歌頌他。」
  • 潘長江字如其人,剛正不阿,書法專家:江湖書法,浪費紙墨
    本期話題:潘長江字如其人,剛正不阿,書法專家:江湖書法,浪費紙墨!聲明:本文系百家號原創首發,抄者必究。不管你承認與否,在當代的表演藝術家中,潘長江絕對是有很高藝術才能的人。他雖個不高人不俊,但演戲、演小品、主持綜藝節目等,都堪稱重量級的大笑星,曾給廣大觀眾帶來了太多的樂趣和笑聲。然而更令人佩服的是,老潘還是個內外兼修、多才多藝的能人,他還把源於生活的藝術才能融入到書法創作中,頗有一番筆墨情懷。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易中天評價比較苛刻,比不上金庸幽默風趣
    易中天評價比較苛刻易中天真正開始被大家所熟知是在央視十套的"百家講壇"。易中天的平民立場 、語言幽默,是他受大眾追捧的主要原因。但他卻似乎瞧不上比他成名早的文化學者餘秋雨,在很多場合,他都不點姓名地表達過嘲諷和揶揄。
  • 王獻之「破體」的「和諧」:以其筆法、筆勢、章法為例
    《十二月帖》屬於異體同勢,融偕行草於一體,通過強調點畫的粗細長短、結體的大小欹側、章法的疏密虛實等來處理異體的連接問題,表現出了豐富的造型變化。「異體同勢」中的「勢」應該還有一層含義,即「筆勢」。「筆勢」包括點畫和牽絲兩個部分。唐代陸羽在《釋懷素與顏真卿論草書》中記載懷素的筆法觀說:「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 篆刻學習:漢印中的經典章法原則:對角呼應
    上一篇多次提到漢印的「太醫丞印」,原因是這一方印給人帶來的章法上的啟示,陳巨來在他的《安持人物瑣憶》中《趙叔孺先生生軼事》一節中寫道趙叔孺先生曾教授他:「刻印章法第一,要篆得好,刀法在其次也,漢印中有『太醫丞印』一方,『太』、『醫』兩字筆畫懸殊,一少一多,要排列得適當,看上去要勻稱順眼,多者不覺其多,少者不覺其少,此即所謂章法也。」
  • 也說「字如其人」
    老話說 字如其人我是非常信服的起碼我能從我的字裡對應出我這個人的品行年少時候常被人說啊 你的字寫的不錯啊還去參加過什麼書法比賽等等現在想想真是既慚愧又惶恐就是到現在還有人說 啊 你的字不錯啊我心裡很清楚自己的斤兩第一 這是外人的有意說好聽話第二 確實好些人對書法藝術不感興趣所以不能審美 或者竟然以醜為美了
  • 「字如其人」,你能寫得一手好字嗎?
    如今是一個拼顏值的時代,顏值不單單指一個人的容顏,還包括他的言行舉止,以及他寫出來的字。俗話說 「字如其人」,在我們開始學寫字的時候,家長都會千叮嚀萬囑咐的說,把字寫好看點,字是你的第二張臉,即使寫不好看,寫端正點也行。但隨著電腦和智能機的廣泛使用,大多數人都陷入了「打字如飛梭,寫字像狗爬」的窘況。
  • 書法創作中,通篇「留黑與布白」的幾種章法
    故需注意字與字間要有神態呼應,姿態俯仰(行氣),還要有用筆的轉承呼接,務使通篇形離而神聚。這種章法以篆、隸、楷運用較多。三、縱無行橫有列這類章法多用書寫字數在四個字左右的名言、警句、橫幅。如「上善若水」「厚德載物」「天道酬勤」「紫氣東來」「勤能補拙」等類似的名言警句。寺廟、門樓、商業門市的匾額也多用此種章法。如、「少林寺」「天下第一關」「鼎豐真」「榮寶齋」等。會議橫幅,宣傳標語也多採用此章法。
  • 常用字「是」字的7種寫法對比,及其章法中的應用
    「是」字是最常用的漢字之一,我們說話、寫文章、做筆記常常用到它。對於我們成年人來講,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字體莫過於行書或行楷書了。行書和行楷書的區別暫且不談,咱們今天看一下「是」字最常見的幾種寫法。這就是屬於章法的安排問題,我們可以通過「是」這一個字,能夠了解到章法的安排方法。應用分析1、比如前面的字都比較大,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是」寫的小一點,就像下面這種寫法,把整個字當中比較舒展的「平捺」用反捺代替,縮短整個字的長度和高度。
  • 易中天說「劉邦小時候沒讀過書,他和父母都沒名字」,是認真的嗎
    元曲作家睢景臣寫有一出名叫《高祖還鄉》的套曲。該曲以通過一個熟悉漢高祖劉邦底細的鄉民的口吻,以遊戲的筆墨將劉邦「威加海內兮歸故鄉」之舉漫畫式地寫成一場滑稽可笑的鬧劇,活畫出了劉邦微賤時期的醜惡行徑,從而剝下封建帝王的神聖面具,還其欺壓百姓的真面目,且看他的詼諧潑辣、生動活潑的行文手法: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那大漢覷得人如無物。
  • 硬筆書法作品章法格式布局教程
    要寫好一幅作品,就必須講求點畫的組織,文字的安排,幅式的布局,這就叫章法。硬筆書法的章法主要體現在作品的如下三方面: 一、幅式 硬筆書法作品的幅式跟傳統的毛筆書法一樣,有條幅、對聯、中堂、鬥方、橫幅、扇面,匾額等。
  • 美術研究|書畫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劉熙載論書法曰:「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藝概》)可以移來論畫。「畫如其人」,於潘天壽先生得到充分的證明。我曾有幸聆聽潘天壽先生的教誨,並十餘年目睹他的處世為人,每一回憶,一位最有原則的謙謙君子,剛正敦厚,儒家的高尚風範,學者的宏大謹嚴氣象,就清晰地浮現出來。
  • 看看他的楷書章法就知道了
    以至後世習小楷者均為鍾繇為祖,其作品的結體與用筆亦成為後世衡量作品高下的標準。傳世作品眾多,但原跡都已亡佚,從其臨本刻帖也可見鍾氏之風採。鍾繇書法古樸、典雅,字體大小相間,大大減少隸書波磔之勢,改變了扁平的結體體勢,章法上拉近字距,拉開行距,一改隸書行窄字寬的布白原則,顯示出較為寬鬆的布局,透出空靈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