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末代楚王羋啟:秦國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孫,秦始皇的表叔

2020-12-17 流雲天下

楚考烈王熊完在位25年,前238年去世之後,其四個兒子先後都當上了楚王,分別是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負芻和楚王啟,其中楚王啟的一生經歷頗為傳奇,今天就來說一說楚國末代楚王羋啟:秦國的昌平君,秦昭襄王的外孫,秦始皇的表叔。

戰國時期列國有質子於他國的慣例,楚國也不例外,比如楚頃襄王先後質子於秦國和齊國,其子太子熊完公元前272年質子於秦國,一同前往秦國的還有左徒黃歇(左徒是楚國的官職),此時秦國在位的是秦昭襄王,和同樣質子於趙國的秦國王孫嬴異人相比,熊完在秦國的待遇顯然好多了,秦昭襄王把女兒嫁給了他;前263年楚頃襄王患病,黃歇以李代桃僵之計成功地讓熊完逃回楚國即位,史稱楚考烈王。

楚考烈王回到了楚國,但他和秦昭襄王之女所生的兒子熊啟卻留在了秦國,熊啟也就是《大秦賦》中的羋啟,從輩分上來說,楚考烈王是秦昭襄王的女婿、安國君(秦孝文王)的姐夫或妹夫、秦莊襄王的姑父、秦始皇的姑爺爺,羋啟就是秦昭襄王的外孫、安國君的外甥、秦莊襄王的表弟,也就是說羋啟和秦始皇父親秦莊襄王是同一輩分的,秦始皇應該喊羋啟為表叔(至於《大秦賦》中他的女兒羋華嫁給秦始皇,這個史料中並無記載)。

自秦昭襄王即位開始,楚國系在秦國的勢力一天天的壯大,甚至掌控秦國朝政幾十年,朝堂和後宮遍布楚國系,比如秦宣太后、穰侯魏冉、華陽君羋戎、昭襄王王后葉陽后、孝文王王后華陽夫人、陽泉君羋宸等等,所以羋啟雖然是楚考烈王之子,但和秦國王室同樣關係匪淺,他在秦國也混得風生水起,受封為昌平君(君是戰國時期的一種爵位,地位略低於侯),公元前238年長信侯嫪毐趁嬴政不在鹹陽的機會發動叛亂,此時遠在雍城的秦王嬴政派呂不韋、昌平君羋啟、昌文君(同樣也是楚國羋氏)率兵平定嫪毐的叛亂。

1982年,天津市文管所發現一件秦國銅戈,上面刻有:「十七年,丞相啟、狀造」等銘文,秦武王始設丞相,此後歷任秦王只有秦昭襄王和秦王嬴政在位超過17年,昭襄王17年的丞相是魏冉,所以由此基本可以斷定,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呂不韋被罷相之後,接替丞相之位的就是昌平君羋啟。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二十一年,王賁攻薊。新鄭反。昌平君徙於郢。」

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國滅韓,韓王安被安置在郢陳,郢陳原是楚國舊地,秦國攻佔之後成為秦楚邊境,一直就不太穩定,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26年),韓國都城發生叛亂,秦國平叛之後乘機處死了韓王安,秦始皇將昌平君羋啟徙於郢陳,可能是想藉助他楚王之子的身份安定郢陳的局勢,不過這卻給秦國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前225年秦國大將李信率20萬秦軍發動滅燕之戰,一路勢如破竹,兵鋒直指楚國都城壽春,令人不解的是此時李信卻突然轉向西北進攻後方的郢陳,原因就在於昌平君羋啟在郢陳發動叛亂,一路尾隨而來的楚國項燕藉此機會打了一個漂亮的反擊戰大敗李信。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強起之,使將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荊王。秦王遊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

這裡的荊王就是楚王,因為秦莊襄王名子楚,為了避諱所以「楚」改為「荊」,前224年王翦率60萬大軍再次滅燕,楚王負芻被俘,項燕擁立昌平君羋啟為末代楚王,兵敗後楚國滅亡,羋啟和項燕也不能倖免。

相關焦點

  • 《大秦賦》之楚王負芻:一度擊敗秦國大軍,最終下落不明!
    而在楚王負芻被秦軍俘獲後,楚國還沒有徹底走向滅亡,這是因為昌平君羋啟,繼續扛起了抵擋秦軍的大旗。因此,對於楚王負芻來說,有人認為他是楚國最後一位君主,也有人將昌平君羋啟稱之為楚國最後一位君主,也即在楚王負芻之後,昌平君羋啟被擁立為楚王。
  • 楚考烈王有四個兒子,在他去世後,這四個人相繼為楚王!
    李園妹有身孕後,春申君把她獻給考烈王,生子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楚考烈王去世後,楚幽王繼位,其生父春申君被李園殺害。但楚哀王是楚幽王的同母弟,楚王負芻是楚哀王的庶兄,所謂「楚考烈王無子」應該是楚王負芻為爭奪王位,散布的流言。在楚考烈王回國之前,已在秦國生有一子名啟,被秦國封為昌平君,任秦國丞相,後叛秦歸楚,成為末代楚王。
  • 昌平君貴為秦始皇丞相,在任達十二年,為何連姓名都沒能留下
    2,秦始皇二十二年,李信攻楚慘敗,老將王翦復出。3,秦始皇二十三年,王翦敗楚,俘虜楚王。隨後,楚將項燕立昌平君為楚王。4,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敗楚,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楚國滅亡。先秦時期,「公子」不能亂喊,否則真的會出人命,因為諸侯兒子才叫公子,女兒亦稱女公子,因此昌平君是楚之公子,即為楚考烈王之子。楚考烈王,原本是楚國在秦國的質子,猶如秦始皇之父秦異人被質於趙國,其父楚頃襄王病危之後,秦國不放他回國爭位,後來春申君黃歇以偷梁換柱的計略騙過秦國人,使其逃歸楚國並順利繼承王位。楚考烈王逃回國內了,但他質於秦國時生下的兒子昌平君沒有回去,就一直留在了秦國。
  • 「昌平君」扭轉了歷史,秦王銷毀一切記載,真正名字現在才被發現
    秦國有個人當過丞相,做過楚王,他就是昌平君羋啟。他可謂是富有傳奇色彩的一位人物。 能讓人秦人記住這個人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讓秦朝統一前遭受了最後一次傷亡慘重的敗仗,成為了秦朝統一六國最後的阻礙。
  • 昌平君熊啟,成也秦國敗也秦國,臨死還給嬴政惹了一場大麻煩
    羋啟?應該叫熊啟他爸爸是楚考烈王熊完,媽媽是秦昭襄王之女,換句話說,熊啟是秦王嬴政的表叔,想當年熊完在春申君黃歇的幫助下逃回楚國,由於事起倉促,沒來得及帶走在秦國的妻子兒女。熊啟的母親雖然是秦國公主,自幼又在秦國長大,可是說到底他還是姓熊,他是楚王的兒子,他的身上留著是楚國王族那高傲的血液!很快隨著秦楚矛盾的加劇,昌平君熊啟給秦王嬴政狠狠地上了一課!大家還記得李信和王翦率軍滅楚的故事嗎?
  • 被大秦賦掩蓋的歷史真相:原是秦國丞相的昌平君,為何要背秦投楚
    公元前272年,亦即秦滅六國前的半個世紀,楚國公子熊完到秦國做人質。當時秦國是昭襄王贏稷在位,但大權實際是由母宣太后和眾多羋氏宗親把持。宣太后出身楚國,自然對熊完這個親戚加以優待。熊完娶了秦王之女,生有一子,這個兒子正是未來的昌平君。正史中並未記載昌平君的名諱,《大秦賦》中的昌平君叫熊啟(或羋啟),卻也不是憑空捏造,而是考古學家基於在古墓秦簡中發現的蛛絲馬跡,推演而來。
  • 歷史上,嫪毐造反後,秦始皇派兩個楚國人平定叛亂!
    後來趙姬為便於掩人耳目,攜嫪毐搬遷至秦國舊都雍城居住,二人生下兩個兒子。隨著太后對嫪毐的日漸寵信和重視,呂不韋的權勢開始受到制衡,而嫪毐愈漸囂張,被封為長信侯。商鞅變法後,秦國能夠封侯的大臣,可以說是少之又少。換而言之,只要為秦國立下赫赫戰功的臣子,才能封侯,比如呂不韋幫助秦莊襄王、秦始皇這兩位君主登上王位,所以被封為文信侯,自然是沒有什麼可以質疑的。
  • 歷史上的羋月和秦始皇究竟是什麼關係?
    而在楚國滅亡的前夜,曾長期擔任秦國官職且受封昌平君的楚公子熊啟反秦歸楚,成為領導楚國抵抗運動的末代楚王,最為楚民族史上令人唏噓的悲壯一幕。這樣一波三折的酷烈戰爭,為楚地楚民埋下了反秦的火種,秦楚矛盾只是暫時止息。一旦有合適時機將再次發展為燎原烈火。
  • 這個綠帽我不戴,春申君真的「綠」了楚王嗎,楚考烈王子嗣迷案
    不過對於楚王被戴了綠帽子這麼個超級猛料,我們還是要懷著一顆激動的八卦之心,去刨根問底弄個明白。一、楚王無子,宰相幫忙。楚國的楚考烈王羋完自從秦國跑路回來繼位後,就一直沒生出兒子。這時候身為楚國的宰相,春申君黃歇一心為國,公忠體國,想大王之所想,急大王之所急,「替」楚王出馬生了個兒子,可謂勞苦功高,楚王總算是有後了。可問題也就來了。三、子嗣眾多,不攻自破。
  • 《大秦賦》之楚考烈王:救趙國,退秦軍,滅魯國!
    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雖然《大秦賦》的主角,是秦始皇嬴政等秦國的君臣,但是,眾所周知,在戰國時期,秦國和山東六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較量。所以,在《大秦賦》中,其他諸侯國的人物,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就包括本文所要說的楚考烈王。楚考烈王(?
  • 秦始皇的最後時刻:選了扶蘇,他會想起和楚系外戚的恩怨嗎?
    強悍的宣太后可說是「秦國的武則天」,她扶持秦昭王即位,依靠羋氏家族的勢力治理朝政,使得秦國的勢力達到立國以來的頂峰。宣太后的弟弟羋戎,也就是華陽君,是這個家族中的頭面人物。華陽夫人,就繼承了祖父華陽君的稱號,成了宣太后死後羋氏家族的核心人物。
  • 秦始皇的妻子:一個被史書抹去的人
    等到秦始皇舉行冠禮的那一年,華陽夫人依然健在,作為後宮的最高權威,秦始皇的婚姻大事最大可能就是由她拍板,而華陽夫人正是羋姓,熊氏,楚國王女。  事實上秦國王室幾百年來一直都在和楚國聯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宣太后羋八子,也就是電視劇中的羋月,按輩分算,她是秦始皇的祖奶奶,秦始皇自己的身體裡也流淌著楚國王室的血脈。
  • 趙武靈王為什麼要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國?
    趙武靈王把秦昭襄王送回秦國,主要是為了通過幹涉秦國的王位繼承,來鞏固趙國的霸業。只是趙武靈王打空了如意算盤,秦昭襄王是一個英明神武的國君。在趙武靈王去世後,秦昭襄王通過長平之戰擊潰了趙國,徹底粉碎了趙國的霸業,為秦國一統天下掃平了全部的障礙。
  • 羋月是秦始皇的什麼人?揭開羋月和秦始皇的真實關係
    羋八子是楚王的女兒,為楚王的妾所生。羋八子也稱宣太后,相傳羋八子城府極深,雄才大略,在秦國把持朝政、呼風喚雨近40年。中國歷史上,太后這個稱謂始見於她,太后專權亦自她而始,實為千古太后第一人。羋月是楚威王最寵愛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後生活一落千丈,母親向氏被楚威後逐出宮,羋月和弟弟羋戎在宮中躲過了一次次災難和危機。
  • 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
    談秦說漢(333)秦國的羋月與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秦始皇嬴政是什麼關係?羋月是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歷史上第一個太后,也就是宣太后。秦昭襄王與唐夫人生了秦孝文王嬴柱,嬴柱之妾華陽夫人領養了夏姬之子秦莊襄王嬴子楚,嬴子楚與趙姬生了秦始皇嬴政。推算下來,羋月是秦始皇嬴政的高祖母了。史書上並無記載羋八子之真正名諱,兵馬俑曾出土過刻著奇異文字 「月羋」和阿房宮遺址筒瓦上刻的「羋月」,所以考古學家推斷出羋月就是宣太后的名諱。
  • 古代君王之間的關係撲朔迷離,秦昭襄王和秦始皇究竟是什麼關係?
    秦昭襄王是秦始皇的曾祖,也就是他的父親莊襄王的爺爺。昭襄王嬴稷,又稱秦昭王,秦惠文王嬴駟的兒子,公元前306至公元前251年在位。嬴駟死後,秦武王繼位,四年而死。秦武王死後,大臣和太后(惠文王后)、武王后等擁立公子壯即位,稱為季君。
  • 大秦賦論功行賞:楚王羋啟任秦相?贏係升無權太傅?李斯空空如也
    所有叛亂者全都受到了嚴厲的懲罰,而所有平定戰亂的有功之臣則要論功行賞:前廷尉隗狀與昌平君羋啟進爵兩級,為秦國的左右丞相!將軍王翦晉右更爵,賜弓矢。李信、王賁、蒙恬晉五大夫爵,官拜副將軍。渭陽君贏係連晉兩級任太傅兼任國尉等等!
  • 秦始皇滅六國後,被他俘虜的這六國君主,都遭到怎樣地對待?
    先是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在長平之戰,把趙國40多萬精銳部隊全部消滅,這一事件意味著秦對六國最後的忌憚也都沒有了。並且,秦昭襄王在位期間還廢黜了周天子,這導致六國即便幻想繼續以周天子的名義搞聯軍討伐秦國,也沒有條件了。圖片:周天子被廢黜劇照秦昭襄王去世後,秦發生了一系列變故,先是孝文王在位三天便去世了,莊襄王在位三年也隨之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