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早期的智力發育水平,從手指尖上就能看出。」
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孩子的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孩子的未來會發展得怎麼樣?智商起到大部分的作用,所以家長在很小的時候會開始培養孩子的智商,希望孩子在今後的發展中能有一個好的智商陪伴,在做任何事的時候腦子可以更加的靈活。
孩子的智商一部分取決於先天因數,另一部分還是靠後天的發育培養。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孩子後天的智力發育,家長如果能及時培養孩子,孩子的智商會比同齡人有所不同,孩子聰不聰明,根本用不著等孩子長大,看孩子的手就能一目了然。
若能夠利用好這些,決算基因強差人意,但是也培養出聰明的孩子,而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也不用等長大,孩子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全藏在手上。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聰不聰明,看看手就知道!
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
曾經關於育兒的講壇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她的育兒理念也幫助到了不少的新手父母,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不用等長大也能看出來,其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都藏在手裡。據研究調查得出結論這是的確是事實,在醫學界中,手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由此可見手對大腦的智力發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得出論結:人類的手部遍布了十分敏感的神經,甚至可以感覺到0.00002毫米的振動。
這種超敏感的神經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外界的刺激,這種刺激傳遞到大腦後,會刺激大腦細胞發育,對孩子早期的智力發育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所在,家長在這一點一定要明白,並且在這方面著重培養孩子的智力發育。
孩子的智商高低,通過孩子手部傳達到的刺激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手部經常有這些反應,說明這個孩子的智商很高。
孩子手指觸發智商潛力的小信號,你都知道嗎?
1、孩子的手部靈活度
早教專家蒙特梭利根據提出的兒童敏感期概念,可以發現零歲是孩子手部發育的敏感期,在這一時期的孩子手部會變得十分靈活,並且喜歡摸、抓、捏、拽、打、扔、摳等手部的運動,孩子通過這些運動,也會感受到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的不同,從剛開始的感覺到積木是硬的、布是軟的,雪是冰的,水是抓不住的,小動物身上的毛有的是滑滑的,小草的葉子有粗糙的……
孩子有感知世界的欲望,大腦發布指令,傳達到手上,手觸摸到的感受,再傳達到大腦,感知到這個世界的事物的特點,使大腦形成認知,了解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是安全的,在這種傳達刺激下,孩子的大腦處於活躍發育期,智力得到開發利用,智商就會得到提高。
孩子的這些行為,有的家長比較苛刻,會阻止孩子的行為,有的家長放飛孩子的童心,感覺孩子就應該玩,讓孩子自由地玩耍,才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只要在一邊觀察安全問題就可以了,不需要家長管理太苛刻。
有的家長也會給你孩子買一些訓練孩子手部的玩具,手部運動刺激大腦發育,提高智力發育。
給孩子買些可以動手動腦的書,儘量買那種撕不爛的早教書,即開發智力,也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買那種圓角書不會傷害到孩子。
為各位家長們推薦一本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繪本《益智遊戲全腦開發》,本套書籍一個分為4冊,是從歐洲引進的認知繪本!
這套繪本內容豐富,遊戲形式多種多樣,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困難,可以全面的提高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激發大腦中的潛能。
這套益智類的書,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產生特定形態的空間感效果,像那種透疊類書,讓孩子覺得有趣,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認知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判斷力等,讓孩子變得優秀、聰明、有智慧。
2、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進一步鍛鍊孩子手部的靈活度,比如玩玩具、玩圍棋,一些益智類的遊戲,都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發育,鍛鍊手腦靈活度。
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在他們小的時候,動手能力特別強,能拆會裝,動手能力很強,有的家長不理解,會打罵孩子,其實是孩子的天性發展,也許他就是下一位科學家,是孩子天賦的表現,家長不可以磨滅。
像這種喜歡拆東西再組裝的孩子,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更好地釋放天性的需求,大腦得到喜悅的信號,有利於身心健康成長,有利於大腦智力發育,給孩子準備些拼圖,組裝類的機器人,積木,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
正如李瑾玫教授所說的那樣,看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孩子長大,看孩子的手,就可以看出孩子聰不聰明,重點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手部的靈活度,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聰明、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