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顯而易見了,不用等長大

2020-12-04 左言右語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早期的智力發育水平,從手指尖上就能看出。」

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孩子的教育也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孩子的未來會發展得怎麼樣?智商起到大部分的作用,所以家長在很小的時候會開始培養孩子的智商,希望孩子在今後的發展中能有一個好的智商陪伴,在做任何事的時候腦子可以更加的靈活

孩子的智商一部分取決於先天因數,另一部分還是靠後天的發育培養。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孩子後天的智力發育,家長如果能及時培養孩子,孩子的智商會比同齡人有所不同,孩子聰不聰明,根本用不著等孩子長大,看孩子的手就能一目了然。

若能夠利用好這些,決算基因強差人意,但是也培養出聰明的孩子,而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也不用等長大,孩子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全藏在手上

李玫瑾教授曾說:孩子聰不聰明,看看手就知道!

李玫瑾教授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她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

曾經關於育兒的講壇得到了不少父母的認可,她的育兒理念也幫助到了不少的新手父母,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聰不聰明,其實不用等長大也能看出來,其智商高低的秘密其實都藏在手裡。據研究調查得出結論這是的確是事實,在醫學界中,手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由此可見手對大腦的智力發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哈佛大學研究人員得出論結:人類的手部遍布了十分敏感的神經,甚至可以感覺到0.00002毫米的振動。

這種超敏感的神經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外界的刺激,這種刺激傳遞到大腦後,會刺激大腦細胞發育,對孩子早期的智力發育起到重要的作用,也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所在,家長在這一點一定要明白,並且在這方面著重培養孩子的智力發育

孩子的智商高低,通過孩子手部傳達到的刺激就可以看出來,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手部經常有這些反應,說明這個孩子的智商很高

孩子手指觸發智商潛力的小信號,你都知道嗎?

1、孩子的手部靈活度

早教專家蒙特梭利根據提出的兒童敏感期概念,可以發現零歲是孩子手部發育的敏感期,在這一時期的孩子手部會變得十分靈活,並且喜歡摸、抓、捏、拽、打、扔、摳等手部的運動,孩子通過這些運動,也會感受到世界上的萬事萬物的不同,從剛開始的感覺到積木是硬的、布是軟的,雪是冰的,水是抓不住的,小動物身上的毛有的是滑滑的,小草的葉子有粗糙的……

孩子有感知世界的欲望,大腦發布指令,傳達到手上,手觸摸到的感受,再傳達到大腦,感知到這個世界的事物的特點,使大腦形成認知,了解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是安全的,在這種傳達刺激下,孩子的大腦處於活躍發育期,智力得到開發利用,智商就會得到提高。

孩子的這些行為,有的家長比較苛刻,會阻止孩子的行為,有的家長放飛孩子的童心,感覺孩子就應該玩,讓孩子自由地玩耍,才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家長只要在一邊觀察安全問題就可以了,不需要家長管理太苛刻。

有的家長也會給你孩子買一些訓練孩子手部的玩具,手部運動刺激大腦發育,提高智力發育。

給孩子買些可以動手動腦的書,儘量買那種撕不爛的早教書,即開發智力,也提升孩子的認知能力,買那種圓角書不會傷害到孩子。

為各位家長們推薦一本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繪本《益智遊戲全腦開發》,本套書籍一個分為4冊,是從歐洲引進的認知繪本!

這套繪本內容豐富,遊戲形式多種多樣,循序漸進由簡單到困難,可以全面的提高孩子的觀察力、記憶力、激發大腦中的潛能。

這套益智類的書,可以開闊孩子的眼界,產生特定形態的空間感效果,像那種透疊類書,讓孩子覺得有趣,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認知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判斷力等,讓孩子變得優秀、聰明、有智慧。

2、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進一步鍛鍊孩子手部的靈活度,比如玩玩具、玩圍棋,一些益智類的遊戲,都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發育,鍛鍊手腦靈活度。

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在他們小的時候,動手能力特別強,能拆會裝,動手能力很強,有的家長不理解,會打罵孩子,其實是孩子的天性發展,也許他就是下一位科學家,是孩子天賦的表現,家長不可以磨滅

像這種喜歡拆東西再組裝的孩子,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更好地釋放天性的需求,大腦得到喜悅的信號,有利於身心健康成長,有利於大腦智力發育,給孩子準備些拼圖,組裝類的機器人,積木,訓練孩子的動手能力。

正如李瑾玫教授所說的那樣,看孩子聰不聰明,不用等孩子長大,看孩子的手,就可以看出孩子聰不聰明,重點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手部的靈活度,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的優秀、聰明、有智慧。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教授: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等長大
    孩子聰明伶俐,長大後有出息,是每位家長最期盼的。教育,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便開始了,很多父母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與別的寶寶比較,比如:什麼時候會翻身,什麼時候會坐、會爬、會戰、會走路,生怕自己孩子落後一步,為了防止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早早地就將孩子送入五花八門的早教課、補習班。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不用非等到長大
    俗話說"三歲看大",我們從孩子小時候就能看出他聰不聰明,特別是觀察孩子的"手"。手指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意義手的動作能促進神經系統的發育,而且對誘導寶寶心理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說到李玫瑾教授,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即便大家沒有聽過她的育兒課,但肯定有聽過她的育兒觀點。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出端倪,不用等長大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長大後能出人頭地。但我們如何去判斷孩子聰不聰明呢?有的人說孩子愛笑聰明;還有的說孩子耳朵大聰明,其實這些都很片面,根據研究發現真正能看出孩子聰明與否的地方就是「手」!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信號」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長大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一位心理方面的教授,善於洞悉青少年的心理,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能夠提出一針見血的見解,為不少父母的育兒問題答疑解惑,讓父母們收穫頗豐。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提出:孩子聰不聰明從手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不用等孩子長大,孩子手部「信號」能顯示他的智慧程度。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這4個地方就能判斷出來,不用等長大!
    像科學家霍金一樣,他從小就學習不好,他在很晚才學會讀書,還常常因為作業不整齊而被同學嘲笑,被老師視為「不可救藥」的學生。但隨著年歲的增長,霍金便有了一些「小舉動」,當他的父母發現後,並沒有選擇無視或者制止,而是開始培養他這些舉動。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手指越靈活娃越聰明
    其他孩子活潑好動,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木訥呆滯;其他孩子一張小嘴很會說話,而自己的孩子卻嘴笨得要命,著實讓家長們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不聰明?孩子是否聰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手是我們人體最複雜、最精細的器官之一,具備能完成精細運動的能力。研究發現:人的每一個手指都對應了大腦的某一個腦區,適當的運動對其大腦發育就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出來,父母要知道
    很多家長應該深有體會,從小班上就會有一種同學,學啥都不費力,別人絞盡腦汁一個小時都解不出來的問題,他看一眼三下五除二就給解出來了。看《最強大腦》也是這樣,同樣是一個腦子,參賽選手的腦子就比我們的好用,我們還沒看明白題目呢,他們的腦子就已經高速運轉,開始了激烈的比拼。
  • 李玫瑾坦言: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就能看得出來,何必等大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沒有看過一個節目,這個節目叫《最強大腦》看了這個節目唯一的感受就是,智商被碾壓啊,很多人在看這個節目的時候,就感覺到人與人的差距還是有這麼大。很多觀眾都以為他們是通過後天練習才培養這樣的智商,可是通過節目組對他們的採訪發現,他們普遍表達出來的一個意識就是,從小學習就不是很吃力,感覺什麼事情都是很簡單,很多我們覺得很難的東西,別人自然而然的就會了,說白了,就是比我們聰明很多人覺得聰不聰明是隨著時間推移慢慢表現出來的,其實孩子聰不聰明在嬰兒時期就會有所體現,在加上後天刻意引導
  • 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心靈手巧不是說說而已
    為何說孩子聰不聰明,看他的手就知道呢?因為精細動作發育好,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而這個孩子大腦發育的怎樣,通過孩子的手也能看出一些。 精細動作與認知能力是在發展中相互促進的,是大腦神經發育基礎,有些精細動作是某些認知習得的先決條件,可以預測小學四年級的學業成績,也正因此孩子聰不聰明,和手部精細動作有很大聯繫。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智商高低,從手就能看出來,不用非要等長大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聰不聰明,智力的高低,都體現在手上,不用等到長大再觀察。」 就算手部細小的動作也可以充分刺激大腦,提高智力水平。
  • 孩子聰不聰明,看小手就能知道一二,高智商是藏不住的
    有人說智商從手上就能看出來,這是真的嗎?燕子的兒子剛滿五個月,胖乎乎的小手能牢牢抓住一個毛絨玩具,很可愛。一次,學醫的朋友到家裡玩,看到這一幕誇讚寶寶太聰明。聽了朋友的話燕子又驚又喜,忍不住疑惑:孩子這麼小,什麼都不會做,怎麼就能看出聰明不聰明呢?
  •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可以從他的「手」看出,父母要多加留意
    中國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對青少年的心理成長和教育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有自己的育兒經驗。作為一名高級知識分子和教師,她也願意公開自己對育兒的經歷和看法,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李玫瑾教授認為:一個孩子聰不聰明,你可以從他的「手」看出,父母要多加留意!
  • 李玫瑾:孩子聰明與否,從「手部」能略知一二,特徵很明顯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以後可以很聰明,有一個很好的工作,成家立業。但是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中,智商是孩子們比拼的最重要的技能點,所以很多家長都為此不斷努力著,想盡辦法提高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能在波濤洶湧的社會競爭中有一席之地。
  • 想要知道孩子聰不聰明,家長可以觀察這四個方面,準沒錯!
    概述:對於家長來說,他們肯定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別聰明,但是孩子聰不聰明是很難一下子就改變的。甚至有的孩子是天生聰明的,後天想要改變的可能性比較小。而有的孩子還小,父母在一開始並不能分辨出孩子聰不聰明。但是雖然看不出,其實也是有辦法的。
  • 孩子是否聰明,從小時候3種表現就能看出來,不用等長大後才知道
    老師就將孩子平時的一些事情拿來舉例,告訴慧慧孩子的智商並不差。其實還是在小的時候,三種表現就能看出來,不用非等到長大以後才知道。因為學習走路是一個系統性的事情,如果孩子越早學會走路,那麼就說明他們的肢體協調性越好,同樣的也就說明孩子小腦發育比較好,所以長大後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 孩子的智商高不高,他的手指會告訴你答案,聰明是藏不住的
    其實大可不必,想知道孩子智商高不高很簡單,父母自己就可以判斷,完全不需要那些所謂「專業的測評人員」。兒科醫生就表示「兒童聰不聰明,是可以從他們的手上看出來的」。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也說「孩子的智商高不高,從小就有預兆,他們的手指會告訴我們答案」。那麼,孩子的手究竟可以給我們什麼答案?從他們的哪些行為可以看出孩子聰不聰明呢?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智力水平高低,從小看手便知道,不必等長大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長大聰明不聰明,從小看手就能略知一二,孩子的智力全體現在手上了。」手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大腦裡面有很多的神經,手也不例外。如果你的孩子擁有非常靈活的手,那也就意味著他們有著非常強的好奇心。
  • 李玫瑾談育兒:這三種孩子看似聰明,實則長大後很難有出息
    李玫瑾教授說過:其實有3種類型的孩子,在家長眼裡看似非常聰明,但這些孩子長大後很容易會沒出息,希望家長們能夠引起重視。 李教授所指的三類孩子, 都是什麼情況呢?
  •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
    李玫瑾:長大後不懂事的孩子,大多都有這樣的媽媽,你在不在其中李玫瑾,女,1958年出生,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研究生導師。李玫瑾作為中國公安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她的育兒語錄常被家長認為扎心、犀利,一針見血。
  • 李玫瑾:孩子有沒有出息,不用等長大,吃飯時的舉動就能看出來
    孩子將來能不能有出息一直都是家長非常在意的一件事情,畢竟沒有哪個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一生會碌碌無為,但是孩子能不能有出息,至少也要等到20歲以後,難道小時候就沒有什麼表現能夠看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