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隆財險人事臨變動、股權再集中,專注單一險種業內建議深拓上下遊...

2020-12-15 藍鯨財經

近日,久隆財險在中保協官網發布一則公告,兩大股東擬離隊,大股東三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一集團」)股權增至31.9%,維持戰略類股東。大股東話語權進一步提高,或在人員選派、策略制定上有更大自主權,有助於提升久隆財險經營穩定性。

事實上,定位於裝備與裝備製造行業保障的久隆財險正是由三一集團牽頭設立。但在專業性經營上也曾「踩坑」,險種一度多元化發展,而承保利潤不容樂觀;隨著業務結構調整,險種逐漸趨於單一化、集中化後,承保有所改善,淨利潤也在成立第三年實現盈利。

從行業面看,專業性財險公司日益增多,不過,不同險企經營策略已出現明顯分化:多數公司特色鮮明,業績呈向好趨勢,但保費規模較小;也有部分公司主業不夠清晰,保費規模相對較大,但同質化競爭趨勢明顯。

對此,業內認為,在經營過程中,專業性險企可能陷入要規模還是要利潤的困境,導致最初定位和最終結局出現較大差距。不過,在業內看來,專業性保險公司仍具備發展潛力,建議不斷提升專業能力,立足股東業務,向產業鏈上下遊公司進行業務拓展。

兩股東離隊三一集團增持,強化話語權或利於穩定公司經營

近日,久隆財險發布公告,第五大股東煙臺開發區宏通機械有限公司、第十三大股東無錫市永佳利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分別擬將各自持有的8600萬股、3300萬股久隆財險股權轉讓給大股東三一集團。

轉讓後,兩家機械類股東退出久隆財險股東行列,久隆財險股東數量由15家縮減至13家;三一集團對久隆財險的持股數量將由此前的2億股增至3.19億股,持股比例相應從原來的20%提升至31.9%,維持戰略類股東身份。

「受讓股份,是三一集團增加話語權、增加控股力度的方式。一般來說,小型民營險企分散型的股權結構不利於股東的發展,集權可以使得股東發揮更大權利,比如在公司話語權、人員選派、未來策略制定、公司經營穩定性上會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保險業內人士王立剛向藍鯨保險表示。

從實力來看,相對離隊的兩家股東,以裝備製造業為主業的三一集團資本實力更為強大,旗下擁有三一重工(600031.SH)一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三一國際(00631.HK)一家H股公司,拿下股權或也將增添久隆財險資本底氣。

事實上,三一集團一直在久隆財險多個環節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2016年,久隆財險正是在三一集團牽頭下,並由其聯合多家有業務合作關係的企業共同設立。基於股東資源,久隆財險定位為一家裝備與裝備製造行業的專業保險公司。

與此同時,三一集團在久隆財險中的影響力也體現在其高管班子成員安排上。2020年2季度償付能力中,監事會主席劉道君,目前在三一集團及其旗下公司擔任要職;總經理徐踐雖來自平安產險系統,但也是在三一集團安排下,接替上任總經理謝躍的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久隆財險曾於開業1年,連換3任總經理(包括擬任),而目前其人事又出現新變化。對比2019年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2020年2季度償付能力中,邵珠海、羅向明、張俊巖等董事或獨董的任職資格於近期才獲批,原董事及獨董悉數換血;同時,曾任董事長的向文波、副董事長的梁在中均未出現在最新一季度償付能力中,相關職位或處於空缺狀態。

放棄規模保效益,險種趨於單一化成立3年扭虧為盈

在這種背景下,久隆財險的戰略規劃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一集團的經營理念。

需要明確的是,儘管久隆財險在成立第3年即實現扭虧,但在踏上盈利的道路上,久隆財險與也曾度過一段坎坷、艱難的摸索時期。

整體來看,久隆財險的業績按照虧損、盈利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17年及以前,久隆財險處於業務快速拓張,但虧損加劇的摸索階段;2018年及以後,久隆財險步入盈利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中,久隆財險保費收入來源多項保險產品,業務多面開花。尤其是成立第二年,即2017年,久隆財險的企財險、車險、責任險保費增幅分別高達339.01%、632.24%、50.28%,保費收入由首年的0.56億元猛增至2.55億元。

但業務快速擴張的這兩年,久隆財險的前五大險種承保分別虧損17.13萬元、1.22億元,受拖累,淨利潤分別為-0.4億元、-1.4億元。

第二階段,久隆財險的保險業務收入由2017年的2.55億元驟降至2018年的1.68億元,而業務滑坡的原因,也可從險種變化中窺探出蛛絲馬跡。

2018年,久隆財險的主營險種——企財險保費依舊在不斷增長,保費收入為1.18億元,同比增長15.13%;但車險、責任險保費規模分別僅有6.92萬元、2.61萬元,合計佔總保費收入的0.06%,工程險、貨物運輸險則從有到無,產品類型明顯減少。

2019年,久隆財險險種更趨於單一化,2.14億元的保費收入幾乎全部來自企財險,車險收入僅有300萬元,沒有責任險收入。

調整之下,久隆財險保費規模出現較大縮減,但卻沒有像諸多小型財險公司一樣,經歷較長的虧損期,成立第3年即實現159.19萬元的盈利,2019年更是取得7467.48萬元的淨利潤,2020年前2季度實現3262.34萬元的盈利。

近年來,在車險承保普遍虧損的情形下,久隆財險在短暫試水拓展多樣化險種後,集中主力發展企財險,技術、經驗的積累或也為其承保利潤鑄造了一層風險保護屏障。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假如保險產品承保不樂觀,久隆財險放棄規模、保持效益是合理做法。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5月,銀保監會一紙公告,核准久隆財險撤銷北京分公司,這家獲批開業於2017年8月的分公司,成立不到2年就此消失,消息一出,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王立剛指出,「久隆財險北京分公司虧損比較嚴重,投入產出比差距比較大,撤掉也是一種調整,對下一步分公司的開設可能影響比較大」。

「撤銷北京分公司和公司的戰略轉型息息相關」,此前,久隆財險曾對媒體表示,目前業務主力主要在單一專業性險種上,將精力集中在廣州,服務股東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產業帶。根據現有信息,2020年1季度,久隆財險籤單保費前三位均為機械設備綜合保險,戰略轉型也有所體現。

專業性險企保費規模多較小,業內建議深挖產業鏈業務

從行業面來看,在「國十條」等相關政策鼓勵下,近年來,專業性保險公司紛紛設立,類型大致有信用保證保險公司、相互保險社、農險公司、航運險公司等,但經營策略和業績情況已出現一定分化。

按照主業清晰程度看,久隆財險、匯友互助、東海航運、安信農險、陽光信保等公司集中主力在各自專業資源優勢領域開發相關保險產品,專業性較強,但保費規模多不足10億元。其中,安信農險持續七年盈利;2019年,匯友互助明顯減虧,陽光信保由盈轉虧,東海航運出現一定增虧。

相較而言,安華農險、陽光農險、國元農險、中原農險、長安責任等主業則不夠突出,但保費規模較大,多已超10億元,與普通險企存在同質化競爭風險。

基於上述專業性財險公司的發展趨勢,整體來看,精於特定業務領域的險企業績正在持續釋放向好發展信息,漸漸形成專業性、特色化優勢。

王立剛指出,「財險市場中,馬太效應明顯,競爭優勢向頭部險企聚攏,小型險企本身缺乏品牌、產品、費用等優勢,而小而美的保險公司成長是需要一定過程的,但實際上,股東可能沒有給予充足發展時間。導致最初的市場定位和最終結局出現較大差距,陷入要規模還是要利潤的困境」。

與此同時,當下,避開車險等產品競爭,在細分領域進行保險深耕逐漸成為行業共識,也逐漸成為中小型險企突圍的一種途徑,同樣也堅定了各路資本籌建專業性保險公司的信心。根據業內媒體報導,此前已有多家專業性財險公司處於在籌階段,如太平洋保證保險、中貴火災保險、仁安責任保險等。

宋清輝認為,「專業性保險公司是具備發展潛力的,但它們要持續挖掘專業能力,以滿足細分市場的潛在保險需求。建議這類保險公司從股東業務開始,站穩根基,繼而向股東同業公司,或從產業鏈上下遊公司進行相關業務拓展」。(藍鯨保險 雷賽蘭 leisailan@lanjinger.com)

相關焦點

  • 國任財險0.5億股股權被抵債已超4年,股權佔比小吸引力不足難覓買家
    據了解,此前,宏鑫實業因難還中信銀行武漢分行金融借款,所持國任財險股權被兩度拍賣,鑑於兩次均以流拍告終,2016年4月一份法院裁定書顯示,債權人中信銀行武漢分行將接受該筆股權以物抵債,並可根據相關裁定書辦理過戶手續,然而時至今日已4年多,該筆股權仍未找到接盤方。
  • 安誠財險理念變調重規模轉為重效益,破發展困局擬溢價引入戰略投資者
    成立以來,安誠財險利潤表現並不穩定,去年末換上「新帥」後,經營理念從規模為重轉變為效益優先,意圖扭轉長期經營虧損局面,如今再放出引入戰略投資者的信號,加速求變。推進新一輪引戰工作,安誠財險意在股東資源協同公告內容顯示,安誠財險擬在評估價格基礎上,考慮適當市場溢價,以不低於3.81元/股的價格引入戰略投資者。
  • 安誠財險擬引進戰略投資者:2019年虧損4.3億元 近41%股權被質押凍結
    成立伊始,安誠財險註冊資本金為5億元,經歷4次增資擴股後,目前該公司註冊資本金為40.76億元。若本次引入戰略投資落成,將成為安誠財險成立以來第五次增資。  值得注意的是,安誠財險目前已有多達19個股東,股權較為分散,且其中40.94%的股權正處於被凍結或質押狀態。
  • 內部治理亂象又遭棒喝 華海財險「破繭成蝶」路在何方
    此前備受違規股權困擾,且屢有內部管理混亂傳言的華海財險被監管「秋後算帳」。12月16日,北京商報記者獲悉,近日銀保監會發布罰單,指出華海財險此前存在編制虛假增資材料及公司治理不規範的問題,合計罰款61萬元,而這並非華海財險首次因內部治理亂象及其種種併發症引發關注。
  • 人保財險整合三家中介子公司:中盛國際、人保汽車全部股權作價約2...
    近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發布一則關聯交易信息披露公告。公告顯示,人保財險與人保社區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人保社區」)籤署《關於向人保社區保險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增資的增資協議》(以下簡稱「《增資協議》」)。
  • 財聯社保險周報(8月24日)|財險|壽險|保險公司|人保|人保財險|人壽...
    5、銀保監會印發通知,符合農險經營條件險企共29家  銀保監會財險部向業內下發通知,公布了29家符合農業保險業務經營條件的保險公司總公司名單。  2、大地財險前7月保費收入297億元,同比增6.63%  8月21日,中國再保險發布公告稱,子公司大地財險前7月保費收入296.96億元,同比增長6.63%。
  • 三季度財產險投訴主要險種出爐 人保財險車險、保證保險糾紛投訴量...
    其中,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的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投訴量在財產保險公司中最為突出。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輛保險糾紛投訴量居前10位的為:人保財險2563件,環比增長32.87%;平安財險1422件,環比增長50.16%;太平洋財險950件,環比增長43.94%;國壽財險487件,環比增長53.63%;大地財險390件,環比增長30.87%;陽光財險324件,環比增長63.64%;永安財險294件,環比增長40.00%;天安財險262件,環比增長29.06%;太平財險261件,環比增長
  • 亞太財險17.3%股權將於明年1月3日拍賣 總起拍價6.81億元較總評估...
    原標題:新華聯控股所持亞太財險17.3%股權將被拍賣 起拍價共約6.81億元   繼所持多家上市公司股權被凍結之後,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聯控股」)所持的保險公司股權也遭到司法拍賣。
  • 中國平安36%業務急需整頓:平安財險2020年四季度吃13張監管「罰單」
    《電鰻快報》研究發現,平安財險在2020年四季度收到中國銀保監會的13張行政處罰罰單,其中,貴州、湖南、北京是重災區。此外,平安財險和其最重要的車險業務,投訴量均排名行業第二。佔比36%業務板塊「集中」收監管「罰單」根據中國平安公開披露信息,2020年1-11月份,平安財險實現原保費收入2624.4872億元,為中國平安保險業務的第二大控股子公司。
  • 陽光保險集團股權變更;安誠財險引戰投;中國太保GDR兌回限制將到期
    60餘家財險公司交強險條款和費率浮動係數獲批 10月10日,銀保監會官網接連發布多家財險公司交強險條款和費率浮動係數獲批消息。截至目前,已有平安、大家、珠峰、大地等超過60家財險公司條款及費率浮動係數獲批。 天茂集團擬出資6億元購買國華人壽資本補充債券 10月9日,天茂集團發布公告,擬以自有資金現金方式申購國華人壽資本補充債券不超過6億元(含6億元),期限10年,佔天茂集團2019年經審計後淨資產的2.82%。
  • 歡瑞唐德慈文股權變動 乘風破浪的影視上市公司應勢謀突圍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多家影視上市公司不約而同地出現股權變動的情況,此前從內容業務出身的控股股東或董事長等高管,將自身所持有的的股權轉讓給國資或其他投資集團。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這令公司的高管團隊發生了變化,但公司經營與內容創作確實仍有著差別,此舉也能讓不同專業的人去做專業的事,以便於更好地布局旗下業務實現穩定發展。
  • 專業公司崛起 網際網路財險這五年大變樣
    專業公司崛起,銷售渠道分流,車險不再獨大…網際網路財險這五年大變樣 退貨運費險、網紅醫療險,網上買車險……這5年,網際網路保險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在一次次的接觸中,國人對保險的認知因為網際網路保險而悄然改變。在過去5年,保險行業「入圈」網際網路,由此帶來了哪些變化?
  • 這家財險公司踩雷信託大坑 總投資接近300億 已有...
    企業金奧凱達、國亞創豪、恆錦宇盛合計持有50.87%股權   根據此前公告,天安財險所持新時代信託產品均為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底層資產為非上市權益類資產,每一個信託產品對應的都有股權質押等、股權投資基金。
  • 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人保財險被銀保監會通報
    (原標題: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人保財險被銀保監會通報)1月6日,銀保監會官網發布中國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關於人保財險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通報。
  • 服務改變車險 | 博派車管家成為中國人壽財險業務合作夥伴
    左起:博派科技副總裁、博派車管家項目負責人符齊華;神州優車集團高級副總裁曾龑冬;博派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王紅旗;中國人壽財險副總裁許寧狄;中國人壽財險北京分公司總經理劉光輝;中國人壽財險車行業務部副總經理李文峰;中國人壽財險北京分公司副總經理宋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