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石油不如打醬油 市值遠超中石化 海天味業半年賺了33億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賣石油不如打醬油,市值遠超中石化,海天味業半年賺了33億

  業績一騎絕塵,實控人春風得意,不過,光鮮亮麗的海天味業,也有新的煩惱。

  一瓶醬油能賣出多少錢?半年賺了近33億的海天味業(603288.SH)用實力給出了答案。

  8月27日晚間,「醬茅」海天味業發布2020年半年報,報告期內,海天味業實現營收115.9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14.12%,淨利潤32.53億元,同比增加18.27%。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海天味業營收和淨利潤每個季度的增速都在10%以上。

  海天味業也成為A股市值增長最迅猛的公司之一——8個月漲了2400億元。截至今日收盤,海天味業的市值大致為2.4個伊利(600887.SH,市值2469億)、9.2個中炬高新(600872.SH,市值637億)和13.7個桃李麵包(6003866.SH,市值428億)。

  海天味業實控人龐康的身家也水漲船高。今年6月,胡潤研究院發布的《疫情四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顯示,龐康的財富達到了1050億元。按照海天味業的最新市值計算,持股32.5%的龐康個人身家已達1905億元。不到3個月的時間,暴增855億元,幾近翻倍。

  業績一騎絕塵,實控人春風得意,不過,光鮮亮麗的海天味業,也有新的煩惱。

  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

  2019年9月,海天味業市值超過了房地產巨頭萬科,彼時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曾表示,「有人說賣房子的不如賣醬油的,其實我是服氣的,甚至我樂意見到這樣的結果。原因很簡單,如果有一個公司可以滿足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求,成為老百姓的首要選擇,那這樣的公司值很多錢是應該的,我們特別服氣。」

  今年8月16日,海天味業股價和市值持續走高,一舉超越中國石化,也外界戲稱「一瓶醬油貴過一桶油」。

  半年報的發布,也給了海天味業秀肌肉的機會。

  相較於不少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的消費品企業,海天味業的業績表現頗為堅挺。今年一季度,海天味業營收為58.84億元,同比增長7.17%;淨利潤16.13億元,同比增長9.17%;第二季度,海天味業更是錄得雙位數增長,淨利潤增速為2017年第三季度以來新高。該季度海天味業曾錄得營收57.11億元,同比增長22.29%;淨利潤16.42億元,同比增長28.83%。

  穩定的業績表現,也讓資本對海天味業青睞有加。財報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的股東人數為4.66萬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

  海天味業在2014年2月登陸A股,彼時的股價僅為13元/股,市值約500億元。不到7年時間,已經實現股價翻14倍、市值翻10倍的華麗轉身。

  截至8月28日收盤,萬科A(000002.SZ)的市值為3203億元,中國石化(600028.SH)的市值為4879億元,已經被海天味業遠遠甩在身後。

  8月28日,上海至匯營銷諮詢有限公司首席顧問張戟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海天味業穩步增長與其戰略布局不無關係。「海天味業始終聚焦在調味品行業,推出不同的細分產品,產品組合和推新節奏都比較合理,而且順應了行業的發展趨勢,趕上了紅利期。」

  渠道布局也是海天味業的強項。根據財報,截至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的一級經銷商數量已經達到6433家,較2019年增長627家。據張戟統計,海天味業單個經銷商的平均年銷售額在300萬左右,而其他同類上市公司單個經銷商的年銷售額大多在50至60萬,差距明顯。

  高估值下的新煩惱

  鬱亮的一句「服氣」將海天味業拉到了聚光燈下,但在飛速上升的市值之下,海天味業的煩惱其實並不少。

  截至8月28日,海天味業的市盈率超過90倍。也是因此,外界對於海天味業估值過高的質疑也從未停止。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就認為,海天味業是調味品行業體量最大、利潤最高的企業,的確受到資本的追捧和青睞,但目前隨著券商炒作和推高,海天味業的估值已經虛高。「海天味業在調味品市場已經碰到了天花板,原有的醬油產品沒有太多增長空間,很難撐起如今的市值。」

  海天味業的財報數據顯示,2017至2019年,海天味業大單品醬油產品的營收增速從16.59%下滑至2019年的13.6%,2020年上半年的增速進一步下滑至10.71%。

  醬油業務承壓下,海天味業整體營收和淨利也出現增速放緩的跡象。

  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海天味業營收分別為145.84億元、170.34億元和197.97億元,同比增長17.06%、16.80%和16.22%;淨利潤分別為35.32億元、43.65億元、53.53億元,同比增長24.21%、23.60%和22.64%。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的營收和淨利潤增幅度分別為14.12%和12.87%,相比去年同期的16.51%和22.34%也有所下滑。

  多元化是海天味業為提升天花板採取的新策略。8月12日,海天味業推出了旗下首款火鍋底料產品,正式入局火鍋底料市場。

  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還以1.69億元價格取得合肥燕莊食用油有限責任公司67%的股權,擴展芝麻油業務;2017年,海天味業涉足食醋市場,以4027萬元收購丹和醋業70%的股權。

  不過,從財報數據來看,海天味業的多元化戰略尚未奏效,醬油仍是海天味業重要的支柱產品。今年上半年,醬油產品銷售額佔到海天味業總體營收的66.26%,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66.79%,變動浮度並不大。

  同時,併購而來的兩家公司為海天味業貢獻的利潤也並不多。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丹和醋業淨利潤893.23萬元,合肥燕莊食用油的淨利潤506.14萬元,僅為海天味業總利潤的4.3%。

  火鍋底料市場的競爭更加慘烈。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火鍋底料市佔率來排名前五的是頤海國際(13.4%)、紅九九(7.7%)、天味食品(5.0%)、德莊(3.4%)和紅太陽(2.9%)。其中,頤海國際(01579.HK)近幾年業績迅速增長,截至今日收盤,頤海國際市值達1323億港幣,相比年初增長177.2%。海天味業此時布局火鍋底料市場,必定要面對與頤海國際等「地頭蛇」。

  張戟認為,目前新產品對海天的業績貢獻並不算大。海天味業一直以來只聚焦抓成長性大的品類,不會同時兼顧運營多個品類,目前多元化還處於布局階段,沒有發力新品類。「調味品市場空間不小,憑著渠道和品牌優勢,海天味業有機會做出多個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產品。」

  除了品類相對單一,海天味業還面臨著產品線過於集中在中低端,未來成長空間有限的難題。

  東北證券研究報告就顯示,海天味業醬油的單價從2822元/噸下降到2696元/噸,這主要是因為海天味業的醬油產品定位為中低端、大眾化產品,且未來低端醬油價格增長幅度有限,所依靠價格驅動業績增長不太可能。

  廣發證券也在研報中分析表示,海天味業的主要產品是定位中低端的草菇老抽和金標生抽,售價相對偏低。

  這也讓海天味業與如今的消費趨勢有些格格不入 。8月28日,一位調味品行零售商告訴時代財經,近年來消費者對健康的重視,消費者開始傾向於購買天然、有機、無添加的高端調味品。

  前瞻產業研究院在報告中提到,隨著人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在飲食要求上也越來越精,消費者將更看重調味品的口味、質量而不是價格,價格低廉的普通醬油的消費群體在逐漸萎縮。

  在高端化方面,海天味業也早有嘗試。2013年,海天就以「海天老字號」為主題,推出高端釀造醬油系列,此後又推出有機系列醬油。但目前來看,這一策略激出的水花並不大。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海天味業的中低端和高端產品的銷量佔比約為7:3。

  針對海天味業此次半年報數據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等問題,8月28日,時代財經致電海天味業董秘辦,但未能聯繫置評。

(文章來源:時代財經)

(責任編輯:DF532)

相關焦點

  • 「財經天眼」「醬茅」海天味業吊打十大行業龍頭!龐康身價超抖音張...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閆利賣醬油的海天味業吊打各行各業龍頭的故事正在A股上演。 幾個月前,海天味業市值超過4000億時,市場調侃賣房子的萬科不如賣醬油的海天;如今,5000億的海天醬油一言不合開始碾壓中石化,全國人民感慨賣石油不如賣醬油。
  • 海天味業總市值排滬深兩市第12,真的值這麼高的市值嗎?
    大家好,今天我在搜滬深兩市市值大於5000億得股票時,我發現貴州茅臺是排第一得,其他得大部分為銀行保險,還有五糧液,美的集團和寧德時代,這些股總市值大,我覺得很合理,但是一個海天味業,市值能排到滬深兩市的第12名,難道中國股市的大企業這麼少嗎?一個做調味品的公司都能市值做的這麼大了?
  • 7600億!寧德時代挑戰中石油,高瓴資本半年淨賺100億
    12月21日,寧德時代大漲12%,股價再上一個新臺階,截止收盤,寧德時代股價達到325元,市值達到7571億,位居創業板市值榜首,也是創業板首個市值超7000億的上市公司。隨著寧德時代股價節節攀升,正在挑戰主板的巨無霸,最新數據顯示:寧德時代已躍居兩市市值榜第11位,距離第10位的中國石油7778億市值僅剩207億的距離,超越指日可待。寧德時代於2018年6月11日在深交所上市,每股發行價為25.14元,開盤當天股價大漲44%,總市值達786.42億元。
  • 海天味業市值玩過山車,醬油蛆蟲來去除「泡沫」
    一邊蛆蟲事件被擺上檯面,另一邊,近日海天味業股價正遭遇大幅回調,高股價、泡沫論質疑不斷。據Wind統計,截至9月21日收盤,海天味業市值已經從9月3日的高點蒸發超千億元,股價較高點203元/股下跌22.66%。曾經市值碾壓地產的海天,真的要翻車了嗎?
  • 中石化西南石油局生產天然氣超20億立方米,還要收購……
    摘要:近日,中石化傳來好消息,天然氣產量超過20億立方米,至少可供4000萬家庭日常生活使用。另外,中石化還準備……|天然氣產量超20億立方米【中油網】訊:隨著石油價格不斷下降,美國試圖在天然氣市場佔據更多份額。但中國的天然氣也不少,美國這一願望或將難以實現。今年以來,各國對天然氣的進口量有所減少。
  • 一瓶醬油 竟比最牛地產股高1000億!網友:沒房子也要...
    「賣房不如賣醬油」?4012億市值是什麼概念呢?我們來看昨天收盤後其它企業的市值,乳業巨頭伊利的總市值為1870億,康師傅總市值為694億,海天味業總市值遠高於伊利和康師傅,是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而調料行業第二名中炬高新市值才448億,海天味業是其市值的近9倍。
  • 一個月遭三次蛆蟲事件 專家:海天味業食安問題或再衝擊市值
    事實上,這已經是海天味業近一個月內第三次被發現醬油瓶內出現蛆蟲。分析人士稱,就現有信息來看,海天醬油屢次出現蛆蟲很難進行事實責任鑑定。在經歷了近半個月的股價回調後,海天味業市值已縮水超千億元人民幣。如果此時在消費端再出現食品衛生安全問題,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經營銷售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產生衝擊。
  • 一瓶醬油竟比最牛地產股高1000億!網友:沒房子也要生活
    海天味業是「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等幾大系列百餘品種300多規格,年產值過百億元。  「賣房不如賣醬油」?  4012億市值是什麼概念呢?
  • 連咖啡抱上中石化「大腿」,加油站賣咖啡竟比賣油還賺錢?
    作為國內最大的石油化工集團,一般人對於中石化的印象多半還停留在「國字號」招牌,以及「靠石油業務就能躺著數錢」的特徵,這樣一家企業入局咖啡賽道,頗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此外,它與連咖啡的合作也叫人摸不著頭腦——要知道,上半年這家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還處在資金鍊斷裂的邊緣,全國線下門店幾乎悉數關閉。
  • 賣推土機起家,身家270億,名下僅一公司
    孫廣信是在「將軍夢碎」後,靠著幫別人賣推土機賺到的第一桶金。此後,孫廣信還在開飯店時因得到石油貿易的消息,迅速滾大自己的資本雪球,並在殺入房地產業務後終成新疆首富。市界查詢天眼查APP發現,孫廣信名下仍在營業的只有一家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海天味業1.69億控股合肥燕莊 後者一月內多次變更股權
    原標題:海天味業1.69億控股合肥燕莊 後者一月內多次變更股權   「調味界一哥」海天味業
  • ...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
    9月18日,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目前正在開會,將稍後回復。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在消費端屢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產生衝擊。9月18日,海天味業董秘張欣在回應媒體詢問時表示,目前正在開會,將稍後回復。業內人士分析稱,如果在消費端屢次出現食品安全問題,這將直接影響海天味業的生產經營情況,或將進一步對股價和市值產生衝擊。
  • 57歲「玻尿酸女王」狂賺200億身家,兩巨頭市值超千億!
    上市首日,愛美客漲幅一度漲超200%,股價最高達到366元以上。上市僅三日,愛美客市值輕鬆逼近400億。借「顏值經濟」爆火、圍繞玻尿酸主營業務的愛美客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後,其背後的創始人、57歲女老闆簡軍也成為女人們追捧的「玻尿酸女王」,最新身家已經高達200億左右。
  • 靠「賣魚丸」市值暴增超1000% 安井食品有何隱憂?
    在其中,《英才》記者發現上市於2017年的安井食品(603345.SH),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市值就從40餘億躍升至400餘億。而在最近半年間,安井食品的市值,就爆發性的增長為年初的三倍。  一顆小小的「魚丸」究竟為什麼能在短時間帶來如此驚人的漲幅。
  • 「醬油茅臺」之後 海天味業的野望
    2014年,海天味業通過併購開平廣中皇公司的主要資產,進軍腐乳品類;2017年,海天味業位於江蘇宿遷的全資子公司佛山市海天(江蘇)調味食品有限公司,收購江蘇潔美生物能源有限公司持有的丹和醋業70%的股權;2020年初,海天味業斥資1.6億元收購合肥燕莊67%股權,提高海天味業對上遊原料的把控力;今年8月,海天味業布局火鍋底料市場;2020年10月,海天味業擬與寧波海珀匯投資合夥企業和寧波海珀睿享投資合夥企業
  • 33歲身價55億!他是如何把小成本的玩具店生意,做到市值千億?
    但就在前不久,港交所上市的泡泡瑪特(09992.HK),市值暴漲突破千億港元,再次證明了這是一門價值可以超過千億的生意。who is popmart?popmart中文名泡泡瑪特,現如今的身份是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創始人CEO王寧1987年出生,目前為33歲。IPO後,王寧、楊濤夫婦仍持股49.8%,身價近500億,晉升頂級富豪行列。
  • 海天味業:再現「蛆蟲」事件!我拿著它還能翻十倍嗎?
    不置可否,海天味業在調味品領域精耕細作,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加固其護城河: 大舉營銷提高品牌知名度,海天在過去幾年銷售費用持續增加,從2015年的12億增至2019年的21.6億,通過冠名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吐槽大會》、《一站到底》等)和大量投放電視廣告等提高國民認知度。
  • 恐怖的重慶首富:半年賺了1000億!
    而重慶有一個富豪,不但毫髮無損,還藉助疫情的影響,半年賺了1000億,登上了重慶首富的寶座。 這位超級大富豪,就是智飛生物的蔣仁生。 在中國,身價1000億以上的富豪,不超過30人,蔣仁生排名16位。 蔣仁生,僅僅在半年時間,就爬上了重慶首富的寶座。
  • 賣產品沒有生產線?這家企業僅靠提供商標,空手套白狼半年賺50億
    結合來看就是,上遊供應商給南極人品牌授權的費用,獲得品牌服務,不僅如此,標牌使用費更是大賺特賺,經銷商每一件商品,都需要購買南極人的商標標牌,而標牌的價格,還是隨著銷量起伏變化的。據了解,標牌使用費普遍在出廠價的8%-15%,有些只有幾毛錢,但是隨著近兩年網絡平臺上的經銷商增加,銷量暴增情況下,南極人的利潤一路水漲船高 ,市值連番上漲。根據南極電商公布的2019年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南極電商的供應商達到了500家,經銷商總數為4513家,授權店鋪總數超5800家。
  • 賣車賣菜賣咖啡,中石化易捷與連咖啡成立合資公司,非油業務裝點業績
    12月22日,中石化便利店業務「易捷」,宣布與網際網路咖啡品牌「連咖啡」成立合資公司,合作品牌「易捷咖啡」將規模化進入中石化3萬多家加油站。 中石化跨界並不是新鮮事。除了賣咖啡,中石化易捷還涉及廣告、快餐、電商等非油品業務,今年以來,又陸續官宣賣菜與賣車。如此兢兢業業開展「副業」,賣油的「本行」究竟有多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