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男孩用爺爺手機上網課,課餘時間玩遊戲4天花1萬3,客服稱情況...

2020-12-22 網易河南

(原標題:7歲男孩用爺爺手機上網課,課餘時間玩遊戲4天花1萬3,客服稱情況符合退款流程)

河南新鄉,一名7歲男孩用爺爺手機上網課,課餘時間玩遊戲4天充值1.3萬。爺爺有慢性病,去買藥時才知道卡裡僅剩十餘元。因遊戲是在手機商店下載,其姑姑致電手機客服,客服表示這種情況符合退款流程,需提交證明材料,審核通過就會退錢。

本文來源:梨視頻 責任編輯:宮璞_HN009

相關焦點

  • 「熊孩子」用父親手機玩遊戲 3天花掉1萬多元
    長沙晚報記者 朱炎皇 通訊員 彭宇蔚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在手機上聊天、玩遊戲、看視頻,已經成為不少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孩子們玩手機時缺乏自控能力,亂玩亂按,一不小心就把家長的辛苦錢給花掉了,而忙於工作的家長卻毫不知情。瀏陽市澄潭江鎮的老王靠打零工攢了一些錢,誰料,短短三天他銀行帳戶就少了3萬多元。
  • 用爺爺手機玩遊戲被騙走2.1萬元,馬化騰「限制老人充值」對付「熊...
    他們最愛的休閒活動——打遊戲遇到了大"麻煩"! 近日,在王者榮耀的官方網站上出現了一個公告,公告顯示:今日起,騰訊遊戲將以《王者榮耀》作為試點,擴大人臉識別使用範圍,實名認證為60歲及以上的用戶,自然月消費超過1000元(包含待支付金額)時,則每筆支付需人臉識別驗證通過才可繼續流程。
  • 3天花了8萬8!13歲少年玩「嘿嘿語音」,這錢還能退回來嗎?
    不過,家長在拿手機給孩子上課時,要多留點心。最近,江西上饒經開區一名少年,課餘玩語音交友軟體,3天時間花了8萬多元。13歲少年玩「嘿嘿語音」3天花了8萬8家住上饒經開區的蘇先生說,春節期間他的手機壞了,由於受疫情影響,一直沒去維修。2月13日,蘇先生更換了新手機,剛一開機,接連收到數十多條銀行扣款簡訊提醒。
  • 調查|6歲小女孩玩爺爺手機遊戲花掉近5000元錢?這筆錢是家人賣秋季...
    事發:6歲小女孩玩爺爺手機後,近5000元錢沒了?孩子60多歲的爺爺薛先生說,他手機上原來有一些錢,後來賣玉米賣的5000元錢都在他手機上存著。二孫女玩他手機,三個周末玩掉幾千元。剛開始不知道,都是晚上他睡著時,孫女去拿他手機玩。後來一看手機剩下15塊錢,這才發現錢花沒了。
  • vivo一月4省曝孩子充萬元玩遊戲 霸王商家強硬不退錢
    ,報導了vivo半年內連遭家長們投訴的事件,這些投訴稱孩子通過vivo應用商店下載遊戲並充錢,家長與vivo手機客服聯繫要求退款,vivo客服卻多次拒絕退款。而中國經濟網記者近日再次查詢了解相關情況,發現vivo遭到投訴且拒絕退款的情況仍然層出不窮,近一個月以來,就有多家媒體連續曝光了陝西、河南、江蘇、湖南4個省份發生孩子偷偷充值數萬元玩遊戲,而vivo拒絕退款的案例。
  • 西安11歲孩子網課期間玩手機遊戲 六天花掉家長3600餘元
    發現11歲孩子居家上網課期間玩手機遊戲,還偷偷充值3000餘元,雷女士氣不打一處來。 雷女士一家三口住在西安,疫情期間,因11歲孩子要在家上網課,她便將家中閒置的一部手機交給孩子使用,希望孩子不要落下功課,「2月11日晚,我突然意識到手機微信還綁定著一張銀行卡,出於擔心,我打開手機微信支付頁面查看,果不其然全是遊戲消費記錄。」雷女士說,顯示2月6日至11日共有20筆消費記錄,共向深圳市豆悅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3684元,看完後一時間很是生氣。
  • 熊孩子玩遊戲多次充值花萬元 最高兩筆達1900元
    王華這才反應過來,肯定是兒子用手機玩遊戲時將這些錢用來買「裝備」了。而作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10歲孩子的消費是否無效?[事件]孩子玩遊戲半月消費一萬多?王華的兒子今年10歲,上小學四年級。過年期間,孩子經常拿她的手機玩一款叫「天天愛消除」的遊戲,王華對此也沒多在意。
  • 小學生玩手機遊戲比例高達51.1%!低頭族低齡化,源於陪伴的缺失
    5月13日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小學生玩手機遊戲的比例高達51.1%,有近三成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接觸網絡。 數據顯示,有5.5%的小學生工作日日均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上,8.5%的小學生節假日日均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
  • 11歲小學生玩遊戲充值近兩萬元,「刷爆」奶奶退休工資卡
    2017年至2019年間,劉先生11歲的兒子用奶奶的手機玩遊戲,綁定其退休工資卡,先後充值花費了近兩萬元,直到卡裡沒錢。劉先生告訴南都記者,其中一款遊戲是騰訊公司的《穿越火線:槍戰王者》,他能查到的消費記錄顯示,累計充值了3113元。不過,騰訊遊戲公關部稱,根據後臺數據顯示,用戶提供的帳戶近一年內沒有消費。
  • 用父親手機上網課 10歲小孩偷打遊戲充值近2萬 公司:確認是未成年...
    3月30日,小波父親到銀行取錢時,發現帳戶上的1.8萬元「不翼而飛」,打出清單後,消費內容竟然是「貓和老鼠鑽石6480」,小波上的「網課」這才暴露……小波玩遊戲用父親手機上網課他偷偷打遊戲充值上萬元 4月1日下午,成都武侯區果堰村一組,一間不到5平方米雜亂的房間內,10歲的小波還躺在床上,玩著父母「恨之入骨」的手機遊戲,只不過,他再也不敢往裡面充值。
  • 手機網購遊戲皮膚 八歲女童玩「迷你世界」被騙1.6萬
    近日,衡水冀州區一名8歲的小女孩琪琪在觀看一款名為「迷你世界」的遊戲時,遭遇了以賣皮膚為由的詐騙。不僅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家長也損失了1萬餘元。琪琪今年8歲,上小學三年級。因疫情宅在家上網課,經常要用到母親楊女士的手機。5月8日,上完課的琪琪登錄抖音,在上面觀看一款名為「迷你世界」的遊戲直播。遊戲裡有很多好看的遊戲皮膚,琪琪很是動心。
  • 案例說法|大額充值玩遊戲,熊孩子「坑爹」漏洞該補了
    ■記者 楊潔規 案例 12歲男孩玩手遊,10天充值上萬元 3月11日,甘先生外出買煙時,因為沒帶零錢,使用微信支付付款,付款後發現,微信零錢裡的餘額不對勁,「之前有1.8萬元,無故『蒸發』了萬把塊。」
  • 13歲男孩刷上萬元禮物,女主播們和他私聊甚歡,還發了這些照片
    但是全國的學校,大多還是沒有正式開學的,很多學校都是開設了網課。這讓不少的父母們,只好把自己的手機全天候地交到了孩子手中。不少小孩子,也可以名正言順地使用爸媽的手機了。網課不同於真正的課堂,老師是沒有辦法隨時監督孩子學習的。一些熊孩子們,就利用了課堂的時間,偷偷的切出去打遊戲。株洲的劉女士的孩子,就是這麼做的。
  • 14萬!又是孩子打賞遊戲主播,連爺爺的手術費也打賞了
    爺爺生病要去做手術,奶奶去銀行裡取錢,發現帳戶裡少了14萬多。錢去哪兒了?奶奶急匆匆趕到派出所。民警一查,原來這些錢被家裡13歲的孫子用來打賞遊戲主播了。「吳警官,錢已經收到,他爺爺能去做骨頭移植手術了,謝謝你幫我們找回救命錢啊!」
  • 12歲男孩網課時瞞家長打賞主播5萬,平臺:退款並封禁作者
    2月28日,河北石家莊的劉女士向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反映稱,12歲的兒子浩浩(化名)在家上網課期間,課餘使用她的手機刷某短視頻平臺,在4天時間內瞞著父母給5名主播打賞了5萬多元,並充值遊戲1.5萬元。 對此,28日,涉事平臺所屬的公司公關人員回應澎湃新聞稱:「如果證實是小孩的操作,我們將會百分之百退款。」
  • 海口13歲男孩上網課偷玩遊戲,充值刷光11萬!媽媽急瘋!這錢是……
    然而,有孩子竟在上網課時拿母親的手機玩遊戲。近日,家住海口的王女士向本報求助,13歲的兒子在上網課時玩遊戲,花掉了她銀行卡裡11萬餘元,她希望能追回這些錢。因為這筆錢是去年丈夫被故意傷害致死後,他們母子三人獲得的5萬元司法救助款和丈夫同學同事的捐款6萬餘元,這筆錢存進了銀行,沒想到被兒子花光了。
  • 斯坦福:男孩更容易遊戲上癮?他們玩遊戲的時間足夠7個大學學位
    每次出現因為手機、遊戲而跟家長大打出手、離家出走、衝動跳樓的,也好像以男孩居多。最近在讀《男性衰落》的時候,意外的在其中找到了依據。原來,男孩確實比女孩更容易為電子遊戲上癮。的確,長時間的沉溺在電子遊戲中對孩子的影響巨大,但如果能夠掌握好尺度,打遊戲也並非一定影響學習和成長,也許還能起到積極作用。其實,真正帶來負面影響的,不是玩電子遊戲,而是長時間、有規律的每天玩遊戲。
  • 西安10歲男孩玩手遊充值近8千元 默默寫檢討書向媽媽道歉
    因為沒有開通簡訊通知的功能,她打電話給銀行客服查詢,被告知在3月4日到3月11日,有近8000元不間斷地充值給了遊戲公司。  「我的兒子上小學四年級,平時很乖,也不打手機遊戲。最近開始用手機上網課。」陳女士說,她拿來兒子的手機查詢,在微信支付裡,一筆一筆都很清楚。孩子知道支付密碼,說玩了4款手機遊戲,是通過微信裡的小程序發現這些遊戲的,每次都支付了,可是媽媽微信錢包裡的錢一分也沒少。
  • 19歲男孩問了客服!第一時間,「靈魂擺渡人」出現了
    一位19歲的男孩,在上網搜某產品時,問的是「吃多少會死」。瑰瑤第一時間給他打去電話。「自殺幹預,15分鐘是黃金期。」瑰瑤告訴我們。 電話那頭的男孩,沉默著。瑰瑤說三句,他低沉地答一個:「嗯」。原來,這個19歲的男孩,患有中度抑鬱症,常年靠藥物在治療。在他很小的時候,媽媽改嫁,爸爸入獄,他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我特別想活下去,但是有的時候情緒上來,覺得這個世界沒什麼可依戀的。爺爺奶奶為了我,也受了很多罪。」 就這麼聊著,三個月過去了。瑰瑤通訊錄裡的年輕人們,依舊活躍著。
  • 邯鄲13歲少年遊戲充值1.5萬餘元!家長遭遇退款難
    1月7日,邯鄲市民趙女士反映,自己13歲的兒子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通過多家遊戲平臺充值1萬5千多元。由於孩子是未成年人,趙女士希望幫忙給追回這筆錢。據趙女士講,她兒子今年13歲,正在讀初中。平時放學寫完作業後習慣用手機聽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