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季,在這個往年的「金三銀四」招聘季,又想起了考研失利,找工作的情景。
那時考研失敗,沒有選擇調劑,其實也沒什麼好點想去的學校調劑(現在看來真的眼高手低)。分數出來後渾渾噩噩了幾天,總算是接受了這個結果,為工作做準備,練習一些工作需要的技能。
經歷了好幾個面試,可算是找到一個當時表面上看起來不錯的大公司的工作(後來才知道是深坑)。然後順利入職,崗位培訓,工作,出差,進入社會,開始感受「平平淡淡的」生活。
當時計劃著邊工作邊再看看書,再試試最後考一次,還是想圓了讀研的想法。可不過幾天,現在的在讀研一的,當年一塊在圖書館備考的大學同學,和我微信聊了起來。先是寒暄,問我找工作怎麼樣了,我說還行,算是一個工作起步的地方吧。接著他竟然說羨慕在工作的我,說他想退學了。聞聽此言,我倍感驚訝。
「當時辛辛苦苦考的研,怎麼就要放棄、退學了呢?」,我疑惑地問他。然後就收到他大段大段的消息,大意是自己是衝著專業強考的這個學校,並且希望能在那個他之前了解過的導師那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安全方向,哪知導師的課題和他預想的不一樣,整天學習、研究的都是與他心之所向的那個方向不相干的內容,每天都是不情不願,過得比較厭煩。並且已經讀了研確定好導師後換導師的可能性太低了,換導師又牽扯到複雜的人際關係,心累,就想著自己出來到感興趣的公司工作。
聽到他這麼說,我心裡都毛了,我考兩次都沒上心儀的學校,你這咋還在這矯情著要退學呢?於是就建議他別衝動,多多和老師溝通,儘量還是畢業了再工作,現在退學就是往屆生身份,挺不好找工作的,畢竟我自己當時也是往屆生找工作,確實比較難。當然,我的這個同學的境遇還算好的,和導師溝通之後,導師不逼迫他必須從事實驗室的研究,可以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只是沒有多的精力去指導他這個方向的一些細節,他的「退學」思想這才弱化了。
巧的是,工作一小段時間,和同事熟絡後,得知某同事竟然是研究生退學來工作的,這就讓我不免又心生疑惑,於是趕緊找了個機會問了下是什麼情況。原來當時考研考本校(現在是一所非985、211但是雙一流院校)沒考上,調劑去了西藏大學,過去那邊感覺很落寞,環境不習慣,教學不習慣,同學之間交流也沒話題,感覺沒有以前那種生活氣息了。加上患有鼻炎,有些受不了風沙和高原反應,內心掙扎許久,和家裡人辯論再三,才終於退了學。
不過工作中可以看得出,他是那種認真仔細、一絲不苟嚴格要求自己和帶的小組成員的人,雖然我離職了,但我相信這樣的他在工作中也能收穫自己的成果。
本來邊工作邊看書就比較累,又冒出來倆研究生「退學」,著實影響了我的複習心態。好在了解了他們的「故事」後,我也算給自己吃了顆定心丸—選擇合適的,學會自我調節和溝通。
當然,我碰上的這二位的情況還算好的,有一些被導師逼的無可奈何的、實驗進展過慢論文不好完成的、沒有一天休息過的等等,這些壓力更大,精神上和生理上更受折磨。網絡上經常也會爆出一些研究生和導師的矛盾關係的信息,這確實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在擇校、選擇導師和選擇自己的讀研課題時確實要謹慎而周全地考慮。
畢竟一年左右的辛苦付出,到了研究生階段才知道自己的選擇多麼不合適,那可就太難了。就好像談戀愛時海誓山盟要風雨兼程,為了那個TA付出一片真心實意和努力,結婚了才知道對方有家庭暴力(不分男女)。可能選擇了行業內大牛作為導師,但你卻適應不來課題的壓力和繁重的科研任務,並發現自己對課題根本不感興趣。
而20考研的同學遇到疫情,先是分數公布延遲,然後苦等國家線,分數不高的同學很是焦慮,這屆考研的同學太難了!但是要相信,每一年都是以後考研年份裡最簡單的一年,如果有合適的院校能讀,一定把握機會,努力爭取!
這期聊這個話題也是建議20考研的同學看到後能在複試結束後選導師謹慎一些、選課題時更全面地了解一些,和導師有什麼分歧也注意保護好自己,盡力以溝通甚至協商為先,不要衝動做出一些傻事,「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是嗎?而21考研的同學則可以在備考過程中抽空考慮自己未來的大致方向,以便在將來的複試之後更好地把握主動權,選擇一個合適的環境。
祝願20考研的同學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不管是一志願還是調劑都成功上岸!
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持續分享考研、學習生活所見所聞所感,讓考研和學習不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