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70年盤點10:滇軍
作者:相忘於江湖
在抗美援朝戰場,志願軍有幾支偏師一戰成名,躋身主力行列。
西南軍區15軍以川軍為主,原本內定轉為公安部隊,軍長秦基偉積極爭取參戰,在上甘嶺打成「千歲軍」,後來成了我軍唯一的「空降軍」。中南軍區50軍,以滇軍為主,戰前分散在湖北、河南等地,剿匪之餘,興修水利、農耕生產,儼然「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準備安心搞建設了。
然而,計劃不如變化快,隨著戰場形勢越來越嚴峻,50軍被緊急調往戰場,匆匆登場。
一、鐵血滇軍,唱著軍歌打東洋
與湘軍、淮軍崛起於鎮壓太平天國不同,滇軍和桂軍成名於抗日戰場。
上個世紀初,國內軍閥派系林立,除嫡系部隊外,還有不少地方實力派。西北軍、東北軍在西安事變後被分解,粵軍、川軍半依附南京,只有滇軍、桂軍、晉綏軍,從頭到尾都相對獨立。
滇軍,是「雲南王」龍雲藉助天時、地利、人和發展而來的。天時,就是雲南講武堂的建立,徵兵制的實施;地利,是與法屬越南接壤,便於採購武器;人和,是雲南民族地區民風強悍,青年願意當兵。
1936年,雲南進口40個團武器裝備,武裝6個旅12個團,加上近衛部隊和炮兵團、工兵團等,共3.6萬正規軍、21個保安營、1萬地方部隊。全面抗戰爆發後,龍雲向蔣氏表示:雲南可出兵20萬,支援前線。1937年8月,正規軍主力整合為60軍4萬餘人,由盧漢率領出徵。
杜聿明第一次見到滇軍,就覺得軍容強過中央軍。而蔣氏也頗為慷慨,特令60軍在漢口繁華地帶繞行一周,又撥給500支德國造駁殼槍、300支左輪手槍及10萬發子彈。
於是,鐵血滇軍唱著軍歌走上抗日戰場。1938年4月,首戰臺兒莊,60軍3.5萬戰損1.88萬。接著,參加武漢、南昌、第一次長沙等會戰,以及1939年冬季攻勢。
1940年,日軍攻入越南,60軍返回雲南,改編為滇南作戰軍。抗戰勝利後,龍雲、盧漢和60軍到越南河內接受日軍受降,隨後60軍作為非嫡系部隊,被調往東北作戰。
抗戰中的滇軍
二、長春起義,抗美援朝連戰不勝
60軍一到東北,就被拆分各地:182師配屬新一軍駐守鐵嶺、開原、昌圖鐵路,184師由東北長官部指揮編入21師駐守鞍山、海城、營口。軍長曾澤生一下子成了光杆司令。
1946年5月,184師2700人在海城起義,改編為同盟軍第1軍。
外戰內行的60軍,在東北表現不佳,被嫡系軍戲稱為「60熊」,矛盾不斷。1948年9月17日,遼瀋戰役開始後不久,曾澤生60軍2.6萬人起義,不久新7軍投誠,長春解放。
曾澤生在長春率部起義
1949年1月2日,60軍改編為解放軍50軍。11月,配屬二野解放大西南。
1950年,50軍5.8萬人整編至3.3萬人,送往東北軍政大學2490人,只回來575人,導致軍官嚴重缺編,火炮也嚴重不足。10月25日,50軍來不及補充,就在輯安、安東開赴抗美援朝戰場。
第一次戰役,50軍在安東及新義州設防,阻擊向楚山及新義州進犯之敵,眼看兄弟部隊吃肉喝湯,啥也沒趕上。第二次戰役,50軍行動遲緩、兵力分散,三次錯失殲敵機會,受到彭總批評。
50軍軍長曾澤生
三、「過年吃頓餃子」,志司不敢相信
第二次戰役過後,50軍進行針對性總結和整頓,部隊面貌煥然一新。彭總也及時把40軍副軍長蔡正國調到50軍任副軍長,專門協助軍長曾澤生打仗。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戰役打響,50軍突破臨津江,過了三八線,進軍漢城。
1951年1月3日凌晨,50軍149師446團3個連,在漢城以北高陽佛彌地,伏擊了英29旅皇家來復槍57團坦克營。在蔡正國指揮下激戰3小時,當年蒙哥馬利帳下王牌營的31輛坦克,被炸毀27輛、繳獲4輛。斃200多人,俘營長以下227人。英國人從此把這個山谷叫做「死亡谷」。
可兩次上報,志司都不相信,要求重新核實。最後,50軍政委徐文烈把記者胡寶玉拍的照片一起上報,彭總等人這才相信。1與11日,志司首長聯名通報嘉獎50軍149師446團。
英29旅57團坦克營俘虜
四、漢城的黎明靜悄悄
1951年1月4日晨,在副團長陳屏率領下,50軍148師442團1營在延禧裡遭遇斷後的美1軍25師27團,我尖兵班被美軍火焰噴射器全部燒亡,前衛營損失慘重,但美軍被我擊退。
1月4日上午,1營激戰1小時斃傷敵50餘人,俘美軍1人韓軍2人。唱「空城計」的李奇微早已撤離,只在司令部的牆上留下一句話:謹向中國軍隊的司令官致意。
志願軍39軍116師,38軍114師、117師偵察分隊,以及人民軍一軍團先後進入漢城。39軍率先用電臺向志司匯報,當晚,新華社志願軍分社把消息傳回國內,各大城市午夜狂歡慶祝。
50軍442團1營南插到水原以南70公裡平澤三七線,是第三次戰役打得最遠的志願軍部隊。
50軍442團1營向漢城獨立門搜索前進
五、漢江兩岸50晝夜
第四次戰役,彭總採取「西頂東攻」戰略,50軍和38軍112師西線防禦。
對面之敵,是聯軍主力美3師、第25師、英第29旅和土耳其第1旅。
彭總給了5天機動,每天可後撤1公裡,為鼓舞士氣,蔡正國沒有和部隊提。
在聯軍落彈如雨的攻勢下,50軍10天過後傷亡過半,全軍編制完整的只剩下4個營4個連。447團2營堅守白雲山兄弟峰、東遠裡11晝夜,斃傷1400餘人,全營880人只剩下80人,其中傷員18名。帽落山236.5高地,443團9連打退敵6次進攻,大部傷亡。
7連機槍手田文富在123.9高地殺敵50多名,壯烈犧牲,戰友們發現他的大衣、軍帽有53個槍眼。150師450團7連揚智裡高地,連級幹部傷亡7人,炊事班副班長孟憲才接任連長繼續戰鬥。
1951年2月,漢江就要解凍,50軍才回到北岸又狙擊20多天,像楔子一樣釘在漢江北岸。漢江防禦戰50天,斃傷俘1.1萬人,擊毀坦克裝甲車70輛,擊落敵機15架,50軍傷亡6256人。
曾澤生晚年回憶:漢江南岸防禦作戰,是一生印象最深刻一仗。
漢江南岸修理山阻擊戰
六、回國戰士變「濟公」
1951年3月15日,50軍回國休整。
4月10日,在新義州準備入境時尷尬發現,指戰員穿山越嶺,棉衣到處「開花」,都成了「濟公」。後勤部門要發新裝讓50軍換裝回國,總理聽說後不讓換裝,要讓祖國人民看一看更有意義。
1951年7月,50軍第二次赴朝。10月30日,在空軍炮兵掩護下,攻佔了大小和島和艾島。
50軍搶灘登陸大和島
1955年,50軍回國,曾澤生兩次受到主席接見,主席稱讚:漢江作戰打得蠻漂亮。
歲月如梭,變換的是番號,不變的是鐵血之魂,對越還擊戰作為「叢林猛虎」,分布在多個方向下的滇軍子弟,再次上演報國殺敵的精彩大戲。
祖國有戰,只需一聲召喚,這就是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