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本文前,麻煩您點點上面的「關注」哦!您的關注是筆者最大的動力!完全免費!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
李奇微何許人也?了解韓戰的人肯定不會對他感到陌生,這位喜歡親臨前線下基層的韓戰期間的美軍第二任總司令,既沒有沒有前任麥克阿瑟那般的狂妄自大,也沒有繼任者馬克·克拉克那般的墨守成規。應該來說,李奇微才是我們在整個韓戰中最強勁的對手,與我們的志願軍將士們打的有來有回,也是他給美國在韓戰上留下了遮羞布。但就是如此強大的對手在隨軍撤退漢城時,卻在自己的作戰桌上留下了: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致敬。
是什麼讓一位擁有超強軍事能力的美軍高級將領對我志願軍如此欽佩呢?其實自從美國聯合英國、法國、加拿大、土耳其等15國組成的"聯合國軍"於1950年9月15日從仁川登陸後,美軍的作戰就一路高歌猛進,此時自信心爆棚的的麥克阿瑟覺得一統朝鮮半島就如同自己的囊中之物,輕而易舉就可以辦到。
受到麥克阿瑟的影響,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也覺得憑藉美軍強大的作戰能力,打到38線以北不成問題,給剛剛建國的新中國一個完美的下馬威並且在我國周邊嵌入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以進行操控。所以在周恩來召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要他轉告美國政府:"若美軍跨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我們不會坐視不顧。"之後,這番苦口婆心的警告被杜魯門視為中國對聯合國的"外交訛詐",被其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遺忘在了風中。
但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從來不會是無的放矢,良言不聽的後果就是要巴掌打在臉上才會知道疼。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從集安跨過鴨綠江,為了保衛祖國為了新中國的自尊不被人踐踏開始了入朝作戰。美軍和我們第一次交手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被趕到了清川江以南。第二次作戰我志願軍的潛行進軍直接讓美軍無法獲知我們的主力位置,一直處於被動交戰的狀態。打仗打的連對方主力都不知道在哪裡,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美軍這下直接被我們趕到了38線附近,麥克阿瑟氣急敗壞的開始揚言要用原子彈教我們做人。
就在這時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有著"鬥牛犬"之稱的沃爾頓·沃克因為美軍的作戰失利,在返回38線附近時遭遇車禍身亡,麥克阿瑟間接害死名將名單再添一員冤魂。時任美國陸軍副參謀長的李奇微臨危受命接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接手後的李奇微才發現自己手上的是個燙山芋,戰爭初期美軍的士氣有多旺,現在美軍的士氣就有多低落,再加上主將的突然死亡,此時的第八集團軍情況十分糟糕。
在與一線官兵不斷的交流中,李奇微對自己的對手,我們的志願軍開始有了逐漸的了解,神出鬼沒的蹤跡,頑強的作戰風格使得他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應對。於是,李奇微馬上制定了一條從臨津江到三八線的防禦布局,整整三道防線看起來固若金湯。
1950年12月31日17時,志願軍發起全線進攻,臨津江江面原本厚厚的冰層,在被不斷地炮擊和轟炸下,江中的冰塊被炸碎,冰水開始流淌。隨著衝鋒號角的吹響,早已埋伏在江畔的116師官兵義無反顧的向江中衝去,冰冷刺骨的雪水被志願軍的血水染紅,但是他們卻沒有後退一步而是前赴後繼的朝著岸邊挺近。
當李奇微這一幕幕真實的發生在自己眼前後,不禁感慨"聯合國軍"敗局已定。固若金湯的臨津江防線,僅僅11分鐘就被116師突破。漢城防線隨後更是腦洞大開,僅僅4天就被攻克,1951年1月3日上午,志願軍對漢城的弧形包圍已經基本形成,1月4日開始進入漢城。李奇微這位剛剛來到朝鮮,時差說不定還沒倒過來的美軍司令,只得隨部南撤,臨行前在自己的作戰桌上留下: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致敬!
後語: 朋友們在看完本文之後,可以看看筆者的其他文章,也是一樣精彩哦!帶來如果覺得本文寫的還不錯,可以在下面點個讚!贈人玫瑰,手有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