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微坐鎮漢城,仍被志願軍4天攻克,逃跑前留言:致敬中國司令

2020-12-25 俠客論春秋

在閱讀本文前,麻煩您點點上面的「關注」哦!您的關注是筆者最大的動力!完全免費!本文精彩之處還在後面,您一定要耐心讀完,絕對會有收穫!

李奇微何許人也?了解韓戰的人肯定不會對他感到陌生,這位喜歡親臨前線下基層的韓戰期間的美軍第二任總司令,既沒有沒有前任麥克阿瑟那般的狂妄自大,也沒有繼任者馬克·克拉克那般的墨守成規。應該來說,李奇微才是我們在整個韓戰中最強勁的對手,與我們的志願軍將士們打的有來有回,也是他給美國在韓戰上留下了遮羞布。但就是如此強大的對手在隨軍撤退漢城時,卻在自己的作戰桌上留下了: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致敬。

是什麼讓一位擁有超強軍事能力的美軍高級將領對我志願軍如此欽佩呢?其實自從美國聯合英國、法國、加拿大、土耳其等15國組成的"聯合國軍"於1950年9月15日從仁川登陸後,美軍的作戰就一路高歌猛進,此時自信心爆棚的的麥克阿瑟覺得一統朝鮮半島就如同自己的囊中之物,輕而易舉就可以辦到。

受到麥克阿瑟的影響,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也覺得憑藉美軍強大的作戰能力,打到38線以北不成問題,給剛剛建國的新中國一個完美的下馬威並且在我國周邊嵌入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以進行操控。所以在周恩來召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要他轉告美國政府:"若美軍跨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我們不會坐視不顧。"之後,這番苦口婆心的警告被杜魯門視為中國對聯合國的"外交訛詐",被其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遺忘在了風中。

但是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從來不會是無的放矢,良言不聽的後果就是要巴掌打在臉上才會知道疼。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從集安跨過鴨綠江,為了保衛祖國為了新中國的自尊不被人踐踏開始了入朝作戰。美軍和我們第一次交手就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被趕到了清川江以南。第二次作戰我志願軍的潛行進軍直接讓美軍無法獲知我們的主力位置,一直處於被動交戰的狀態。打仗打的連對方主力都不知道在哪裡,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美軍這下直接被我們趕到了38線附近,麥克阿瑟氣急敗壞的開始揚言要用原子彈教我們做人。

就在這時美軍第八集團軍司令,有著"鬥牛犬"之稱的沃爾頓·沃克因為美軍的作戰失利,在返回38線附近時遭遇車禍身亡,麥克阿瑟間接害死名將名單再添一員冤魂。時任美國陸軍副參謀長的李奇微臨危受命接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接手後的李奇微才發現自己手上的是個燙山芋,戰爭初期美軍的士氣有多旺,現在美軍的士氣就有多低落,再加上主將的突然死亡,此時的第八集團軍情況十分糟糕。

在與一線官兵不斷的交流中,李奇微對自己的對手,我們的志願軍開始有了逐漸的了解,神出鬼沒的蹤跡,頑強的作戰風格使得他打起十二萬分精神來應對。於是,李奇微馬上制定了一條從臨津江到三八線的防禦布局,整整三道防線看起來固若金湯。

1950年12月31日17時,志願軍發起全線進攻,臨津江江面原本厚厚的冰層,在被不斷地炮擊和轟炸下,江中的冰塊被炸碎,冰水開始流淌。隨著衝鋒號角的吹響,早已埋伏在江畔的116師官兵義無反顧的向江中衝去,冰冷刺骨的雪水被志願軍的血水染紅,但是他們卻沒有後退一步而是前赴後繼的朝著岸邊挺近。

當李奇微這一幕幕真實的發生在自己眼前後,不禁感慨"聯合國軍"敗局已定。固若金湯的臨津江防線,僅僅11分鐘就被116師突破。漢城防線隨後更是腦洞大開,僅僅4天就被攻克,1951年1月3日上午,志願軍對漢城的弧形包圍已經基本形成,1月4日開始進入漢城。李奇微這位剛剛來到朝鮮,時差說不定還沒倒過來的美軍司令,只得隨部南撤,臨行前在自己的作戰桌上留下:謹向中國軍隊總司令致敬!

後語: 朋友們在看完本文之後,可以看看筆者的其他文章,也是一樣精彩哦!帶來如果覺得本文寫的還不錯,可以在下面點個讚!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相關焦點

  • 志願軍攻破漢城後,在李奇微睡衣中發現一封信:向中國軍隊致敬
    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後,當時大量進入中國與日軍作戰的蘇聯軍隊,在戰後並沒有立即撤離。相反,史達林還在遠東部署了大量空軍和少量海軍部隊。杜魯門和史達林心知肚明,朝鮮是東北亞唯一的橋頭堡。這裡地緣政治尚不穩定,一切皆有可能。如果被美國搶佔先機,後果不堪設想。這一點,中國自然明白。一九五零年十月二十日,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地跨過鴨綠江,開始了保家衛國之戰。
  • 志願軍平推到漢城,彭德懷卻下令停止追擊,他在害怕什麼
    1950年12月31日,志願軍發起第三次戰役,三天內全線突破敵防禦縱深達20公裡,戰至1951年1月4日,志願軍已經平推到漢城,兵臨三七線。與此同時,前線的志願軍戰士們也是信心滿滿,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已經取得壓倒性的全面勝利,陣地上到處貼滿了「從北到南,一推就完」,「要像擠牙膏一樣,一鼓作氣把美國兵擠下大海」的口號。相比之下,兵敗如山倒的聯合國軍士氣不振,連他們的總司令麥克阿瑟都制定了全面撤出朝鮮的計劃,即便是新上任的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如何做工作,都無法提升士氣。
  • 志願軍南下打到漢城,聯合國軍不戰而退,彭總頓覺不妙:轉攻為守
    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曾佔領過漢城,不過卻很少有人知道,那只不過是聯合國軍的計謀而已。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1951年4月,美陸軍上將馬修·李奇微從麥克阿瑟手中接過了朝鮮戰場的兵權,成為了「聯合國軍」總司令。
  • 韓戰時,李奇微本來躊躇滿志,後來說:韓國人是豬隊友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中國志願軍出馬,第一次戰役就把美軍和韓軍打懵了,美軍一下子從勝利者變成了慌忙逃竄的敗軍。最讓美軍不堪的是,第八集團軍司令、有著美軍「鬥牛犬」綽號的猛將沃克,竟然在敗退途中被拼命奪路而逃的韓軍卡車給撞飛了!
  • 李奇微回憶錄,對志願軍不吝溢美:最兇狠也最文明的敵人
    至於韓國軍隊,在李奇微的眼中是簡直是一支「不能稱之為軍隊的軍隊」。 李奇微接手的是一個爛得不能再爛的爛攤子,好在麥克阿瑟把一切權力都給了他,讓他有了施展身手的空間。這個指揮過西西里島和諾曼第空降作戰的資深將領,的確有兩把刷子,他果斷放棄了漢城,大踏步後撤,在中朝方面慶祝勝利並準備轉入休整的檔口,突然發動大規模反擊。
  • 韓戰第3次戰役志願軍佔領漢城:1951年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1951年1月4日:在韓戰第三次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佔領韓國首都漢城,1月5日50軍渡過漢江韓戰中,志願軍真正勝利的就是前三次戰役。其中第一次和第二次戰役的模式相同,都是誘敵深入以後,全面穿插包抄,切斷美韓軍退路,將他們分割包圍。
  • 美軍研究志願軍集中兵力打殲滅戰的戰法,把英軍送入虎口自己逃跑
    李奇微決定放棄主動進攻,實施積極防禦。為此,李奇微設置了5道防禦線,其中在第一線的是南朝鮮的軍隊,第二線的是聯合國軍。很明顯,第一道防禦線是試探作用,如果能守住就守,如果守不住也好抵擋一下志願軍,好使第二線的美軍向南逃跑。
  • 韓戰:志願軍嘹亮的軍號聲,是對美軍的一種「死亡的召喚」!
    馬修·邦克·李奇微,韓戰時期,原本為美國陸軍副參謀長,1950年12月,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陣亡,李奇微接替沃克,擔任美國第八集團軍司令兼"聯合國軍"地面部隊司令,1951年4月,接替被解職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任"聯合國軍"總司令、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遠東美軍總司令。
  • 風起鐵原之禮拜攻勢及李奇微的設想!
    ……1951年4月22日,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渡過兩軍對峙的臨津江一線大舉南下,拉開了第五次戰役的序幕。  不過這一次志願軍的對手已經從麥克阿瑟換成了剛剛正式接替麥克阿瑟出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兼美國遠東軍總司令的陸軍中將李奇微!
  • 李奇微剛到朝鮮,志願軍就給他當頭一棒,他發現了志願軍的弱點
    就是在第二次戰役中撤退的時候,本來已經要晉升上將的沃克的吉普車被正在倉皇逃竄的韓軍車輛撞翻,沃克身亡,本來正在美國和朋友喝酒的李奇微突然接到命令,接替沃克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歷史進程把他送到了風口浪尖上的朝鮮。兩次戰役打下來,美軍只能困守三八線,等待援兵,暫時無力主動發起進攻。
  • 志願軍收復平壤,美韓損兵3萬多,麥克阿瑟:快退守漢城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志願軍的故事,例如志願軍的6個兵團、志願軍參戰的總兵力等等。今天,我們聊聊志願軍收復朝鮮首都平壤的故事。在第二次戰役中,在東西兩線的作戰中,志願軍重創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殲滅敵軍3萬多人。驚慌失措之下,坐鎮日本的麥克阿瑟,命令軍隊全部退守漢城。今天,我們就聊聊志願軍收復平壤的故事。首先,我們聊聊韓戰的經過。
  • 美軍王牌連遭志願軍重創,麥克阿瑟被打蒙了!
    1996年12月,遲浩田率團訪美,接待他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查爾斯·克魯拉克上將對這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軍人肅然起敬。原來,克魯拉克父親就是當時的陸戰一師副師長。父親告訴他:「打了一輩子仗,沒有遇到志願軍這麼厲害的部隊。」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斃傷俘敵3.6萬餘人,其中美軍2.4萬餘人,一戰扭轉戰局。「聯合國軍」則在10天之內潰退300公裡。
  • 針對李奇微「磁性戰術」,志願軍也有高招,零敲碎打讓敵防不勝防
    1950年12月底,隨著韓戰第三次戰役的結束,美軍對戰爭的前進感到了悲觀,特別是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因車禍喪生以後,美軍士氣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打擊,李奇微一上任以後,雖然想了無數種辦法來解決部隊士氣問題,卻沒什麼效果,而相比之下韓軍撤退更是混亂不堪,他曾站在路中間,組織韓軍撤離,
  • 志願軍在朝鮮留下的,不只是「火力不足恐懼症」
    (志願軍前四次戰役效果卓著)中國無法製造像樣的飛機和軍艦,就連坦克和火炮也不行。美軍牢牢控制住了制海權和制空權,遏制了中國軍隊的所有補給通道!總司令彭德懷召集了三兵團司令王近山、九兵團司令宋時輪、十九兵團司令楊得志,準備討論發起第五次戰役的可行性。彭老總對這個新上任的李奇微印象深刻。
  • 為教志願軍如何打美軍,老對手的司令和軍長編寫了數萬字的教材
    他們根本不相信小米加步槍的志願軍能打得過美軍。他們本能地認為,這個戰端一開,面對美軍摧枯拉朽的攻勢,志願軍將兵敗如山倒。戰火將很快燒至國內,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會爆發,甚至會變天,自己出頭之日也就快到了。於是,許多人開始變得不服管教,甚至有人公然頂撞管教幹部。
  • 美軍87天侵佔的領土,我軍7天收復,彭德懷發現有詐:停止追擊
    在撤退途中,麥克阿瑟的執行者——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倉皇中出車禍而死。以狡黠、謹慎而聞名的李奇微將軍走馬上任,成為新一任第8集團軍司令。之前,筆者寫了很多篇有關於抗美援朝戰爭的文章。很多讀者在文章下面評論,說美國人之所以敗給志願軍,是因為他們不懂使用謀略,只懂得莽頭硬衝。甚至說,西方自古就沒有什麼兵法。
  • 對中國俘虜的審訊,美國人發現了志願軍最大的弱點,讓人不寒而慄
    對中國俘虜的審訊,美國人發現了志願軍最大的弱點,讓人不寒而慄 對中國俘虜的審訊,美國人發現了志願軍最大的弱點,讓人不寒而慄 在朝鮮戰場上我們的志願軍先輩們曾經手拿低劣的裝備奮勇殺敵,他們在沒有空軍支援的情況下頑強拼殺、不畏艱難、一鼓作氣,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 歷史糾繆:志願軍將戰線推回三八線,是靠蘇式武器的戰力加成?
    在戰局不利、武器裝備處於絕對劣勢和完全失去交戰區域制空權的情況下,通過連續三次攻勢(第一到第三次戰役)一舉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趕回「三八線」,甚至一度攻克漢城、前進至「三七線」附近,不僅挫敗了聯合國軍企圖在感恩節(11月23日)前佔領全朝鮮的計劃、一舉扭轉了戰局,更是創造了許多人類歷史上的戰爭奇蹟。
  • 漢城的黎明靜悄悄:來自雲南的志願軍偏師,率先攻入韓國首都
    軍長曾澤生一下子成了光杆司令。 1946年5月,184師2700人在海城起義,改編為同盟軍第1軍。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戰役打響,50軍突破臨津江,過了三八線,進軍漢城。 1951年1月3日凌晨,50軍149師446團3個連,在漢城以北高陽佛彌地,伏擊了英29旅皇家來復槍57團坦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