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種處世智慧:越看不見的越重要

2020-12-12 騰訊網

點擊"教育孩子的訣竅"關注我們

今天的時代,

每個人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小船,現在的海面是波濤洶湧,浪頭不斷來襲,選擇安逸的人,一定會被巨浪掀翻。

所以,我們必須要找準自己的處世法則,靜觀其變。

01

找到自己的原點

在《道德經》裡,「一」是個非常重要的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可以說是萬物的原點,是我們做人做事的原點

很多人做人做事效果不好,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原點,都是見招拆招,最後事情做了不少,卻沒啥結果。

未來是個體崛起的時代,早一天樹立個人品牌就早一天實現自由。一個人能走多快,是能力決定的;一個人能走多遠,是人品決定的。做人,就是那個「一」。

02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越看不見的越重要

世界是由看不見但確實存在的力量悄悄運行並控制著的。我們能看見的、有形的控制力量,其實非常小。

我們做一個碗,做的是碗壁,但我們使用的是碗的空間。我們蓋房,砌的是牆,真正用的是牆與牆中間的空間。

所以你看,很多我們看不見的東西,其實才是有大用的。

03

靜為躁君:集中力量,做重要的事

「靜定是躁動的主宰」。這對我們現代人的能量管理尤為重要。

不管你願不願意,我們自身的能量儲備都在無意識地被消耗,比如刷朋友圈、閒聊等等。

既然無法避免,我們就必須學著與它共處。最好的共處方式,就是把寶貴的精力和能量,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04

有無相乘,虛實相生:暗局比明局更重要

在老子看來,看不見的東西比看得見的東西更重要。

比如,有些人在飯桌上不愛買單,每次買單時就找藉口開溜。

雖然這樣成本最低,但他也在告訴別人:我是一個小氣的人,我只想要回報,不喜歡付出。別人也會覺得這個人不值得合作。

所以一個真正有格局的人,會看到明局之外的暗局

,不執著於眼前的存量,而是放眼未來,把握更多的機會。

05

大巧若拙:複雜運轉,簡單呈現

這個詞代表了一種高級的認知。

簡單來說,就是你有沒有能力區分:你呈現給別人的結果,和你自己內在運轉的系統。

比如,樹上長了果子,果實是它呈現的結果。但發達的根系和整個植物對果實的供養,才是果樹的內在運作。

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我們都要把複雜留給自己,給別人呈現一種簡單。

以上五種智慧,來自《道德經》。

06

不日進,就日退

古今中外,成功人士大多可佩卻不可學。但唯有一人,可佩亦可學。他就是曾國藩。

曾國藩參加了6次科舉考試,6次都是失敗。同時,他30歲患耳鳴,35歲得皮膚病,36歲患眼疾,晚年幾近失明,連年受病痛、失眠折磨。

可他就是不服輸,自律到讓人害怕。直言:「不日進,就日退。」

每天逼自己早起讀書,他從不停止讀書寫字,一年下來寫滿了60萬字。當官後,曾國藩十年內居然連升7級,打破了清朝職場多少記錄:

43歲建湘軍,55歲建江南製造總局,61歲提出在美國設立「中國留學生事務所」。

憑著的就是「守拙」的韌性。

07

知世故而不世故

曾國藩用自己的一輩子證明了,一個資質平平的人,不斷擴張自己的見識和本領,就足以成為非凡之人。

看人看事,他一針見血:

「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古今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古今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曾國藩為人低調,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從不濫用自己的職權謀取私利。

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0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中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意思是說,知道滿足就不會受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這樣才可以長久的平安。

老子的「知止不殆」是一種進取之道,適可而止是為了更好的進取,為日後需求和發展留有餘地,如果說「知足」是一種心態,那麼「知止」則是一種智慧。

09

守底線

處事有原則,守底線,既是言行所依據的準則,又是個人的邊界。

孔子在《論語》中說道: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一個人靠不靠譜,看他能否堅守心中底線

中國人常講:慎獨。

意思是說,一個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不做違背良知的事情。

年光似鳥翩翩過,世事如棋局局新。

世事變化無常,就像下棋一樣,局局都有新的氣象。

如棋,三思後行;

如棋,落子無悔;

如棋,局局換新;

眺未來,世事變幻仍可期。

寫在最後:

最近微信官方改變了公眾號推送規則,不是按更新時間順序排了。

所以想要第一時間收到教育孩子的訣竅的推送,你可以每次讀完後點個「在看」,或者「星標」,這樣中學家長參考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

點個「在看」,只要你想看,我們都在。

相關焦點

  • 聰明來自對世事的洞察,一個人越有本事,越擁有三種處世的智慧
    忍耐的目的是蟄伏與成長,《易經》有一句話講述,在人還沒有強大的時候,就是要學會潛龍在淵,這個時候, 我們最重要不是表現自己,而是懂得沉潛蓄勢,一點點積累自己。 我們常聽說一句話,一個聰明的人永遠都在為機會做最好的準備,你的準備越充分,你抓住機會的勝算越大。 如果我們想要抓住機會,在人生成長的前期,最重要是不斷學習,不斷成長自己,強大自己,當我們不斷強大自己的時候,某個時候,屬於你的機會來臨,你就會自然被他人知道。
  • 越有智慧的人,越懂得裝「傻」
    不得不說聶懷桑是整部劇中最智慧的人,看似不入世卻在世中行走自如,並能全身而退。 仔細想想現實生活中也一樣,往往越有智慧的人就越懂得謙虛,而不是把自己打造成強者,好像自己什麼都能行,什麼都比別人強。
  • 越健康,越智慧
    虎豹犲狼環伺四周、己習慣被強盜欺辱, 再看中東人民的慘狀, 中國, 人民安定,多不容易! 一個國家安定,才有資格說創造發展進步。 一個人,也如此。
  • 人越長大,越不說真話,這是成年人的「智慧」!
    隨著範冰冰漏稅事件被查,網上的鐵粉眨眼不見了,她們送給了範冰冰一個綽號「範八億」,用來諷刺她偷稅漏稅的醜惡行為。人們漸漸從範式審美中走了出來,慢慢回歸到天然審美之中。範冰冰還是那個範冰冰,現在人們終於敢對著她說,長得不好看,演藝很差等這種「誠實」的話了。
  • 故宮這本「奇書」,裡面9種「奇物」越看越可怕?至今還是個謎!
    陳洪標|文 故宮這本「奇書」,裡面9種「奇物」越看越可怕?至今還是個謎! 第四大奇特,這部三百二十二年前的圖譜,裡面有9種「奇物」我們至今都沒有看到過,都是兇猛無比,越看越可怕
  • 老祖宗的智慧:擅長為人處世的人,偷偷在提升自己的這6種能力!
    文、智庫優課 首發百家專欄我們要想成功,首先要提升內功,也就是提高自己為人處世的能力,人做好了,事情才有可能做得好。人生在世,處世為人,離不開做人與做事。先做人,後做事;先為人,後處世。為人處世和為人處事的區別?百科認為為人處事,一般就是代指為人處世。
  • 《易經》勸誡世人:人到四十九,做人越老實,反而越沒有朋友
    少說話,老實一點就會發現,做人越老實,反而越沒有朋友。《易經》:人這一輩子要盡力去做一個有趣的人,要適度釋放出來自己的性情;做人,不必太老實,越老實反而越沒朋友。一、做人越老實,越無趣,越沒有朋友《易經》:一個人太過老實,就會變得越寡言無趣。
  • 馮侖提醒:真正厲害的人,在這2件事情上很能忍,越能忍越了不起
    從商30餘載的經驗化為文字,凝結成這本《扛住就是本事》,無論你是剛邁入社會的年輕人,還是一直在商界打拼的奮鬥者,都建議仔細、反覆閱讀這本書,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算別人算不清的帳,做成別人沒做成的事。在這本書裡,馮侖作為一個過來人,給了年輕人一個忠告:真正厲害的人,在這2件事情上能忍,越能忍越了不起!給年輕人的忠告:真正厲害的人,在2件事情上能忍,越能忍越成功!
  • 你越認真做、能力越強、責任越重,世界才會變得越好
    一件公事做好,累積能力,受到肯定,繼續承擔更重要的公事,人就在能力提升、責任加重的過程中成長,從而變化氣質。也就是所關心的事情不一樣了,私人的「利害」關係更加地不重要了,因為他有了「責任」與「榮譽」,「責任」使他冷靜,「榮譽」使他快樂,既然在大事上滿足了,小事就沒事了。
  • 女人四個地方越小男人越愛,你都知道哪幾個?
    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在現實中女人四個地方越小男人越愛,無論是談戀愛還是結婚都要選對女人,否則一步錯步步錯,自己不幸福倒是認了,殃及到子孫禍害就大了,畢竟一個女人是一個家庭的風水,為了讓你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讓你了解女人這四地方越小男人越愛。
  • 巴菲特的告誡:一個人越有錢,越要學會「裝窮」,否則成不了大事
    他說:一個人越有錢,越要學會「裝窮」,天天擺闊的人,成不了大事。做人要懂得示弱正所謂樹大招風,天天向別人炫耀的人,會引起別人心裡的不滿,懂得示弱才是為人處世中一種高超的智慧。我們看一看那些成功者,不只是巴菲特,就連馬雲和任正非在生活上都是非常樸素的。隱藏自己的聰明仔細觀察生活,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現象:無論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都習慣向人們展示自己艱難的一面,失敗者我們還可以理解,但成功者為什麼也會這樣呢?
  • 越住越富的六種房子 不知道的趕緊來看看吧!
    現在大部分百姓買房都會看過風水的,因為買房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買對了房子,那麼人生就會順風順水,生活也是會更加幸福,所以有的東西也是需要相信的。不過,越住越富的六種房子是哪些呢?是不是很想知道呢?根據了解,目前越住越富的房子分別是:環境優美的房子、南北朝向的房子、1、2、9層的房子、客廳朝陽的房子、布局講究天圓地方的房子、戶型沒有缺角或多角的房子,所以我們在買房之前,最好請一個有經驗的工裝設計師看看,參考參考。
  •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越能交好運,人生越順利
    一個人的智慧往往體現在他的言行中。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人生越順利。1越是有智慧的人,越喜歡讓利與人,自己吃虧。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不計較眼前得失,堅守為人的準則,用一時的吃虧,換取了更長久的利益。吃虧是福,肯吃虧的人,總有厚報時候。2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懂得管好自己的嘴,謹言慎行。
  • 窮人越忙越窮,富人越閒越富?猶太人賣水思維告訴你:錢要這麼賺
    其實窮人之所以越忙越窮,而富人卻能越來越富的原因並不在於身份地位的高低,而是在於兩者思維方式的差距。如果我們想要賺大錢,就一定要轉變思維,這裡就有一個猶太人賣水的故事,從中可以給我們一定思維啟發。他站起來看了看周圍和他一樣垂頭喪氣的淘金者,聽著大家接二連三的抱怨口渴燥熱,亞默爾突然靈機一動:淘金大概是沒有希望了,還不如去弄點水賣,這或許是一個好方法。於是亞默爾放棄了淘金,將原本用來挖金的工具挖起了水渠,通過一陣忙活,他得到了足以飲用的水。然後他把這些水挑到淘金者聚集的山谷裡,賣給了那些淘金者。
  • 鬼谷子:「越想富,越不富」,掌握這3句話,福氣自然來
    鬼谷子:「越想富,越不富」,掌握這3句話,福氣自然來人都有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想著一夜暴富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欲速則不達」。生活中越是有這種想法的人,結果往往越是事與願違。常言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這句話是正確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 易經智慧:你的忍耐力越大,承載力越大,能成就的事也會越大
    你的忍耐力越大,承載力越大,能成就的事也會越大。1、所有的爭訟,都是勢能的消耗。一個人做事進入順利和吉利的狀態,需要什麼?需要積極進取的勢能,在背後助推。這種勢能,主要來自你的專注力和執行力。你的忍耐力越大,承載力越大,反過來,能成就的事,也會越大。其實,對每個人來說,學習《易經》最大的作用不僅僅是算命,更重要的是改命,易經就是一部做人做事的手冊和行動指南。《易經》在中國的地位實在是特殊,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
  • 《易經》:人越沒錢,越不能節省這四種錢,老祖宗的智慧值得學習
    眾所周知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文化底蘊不言而喻的深厚,中國有很多蘊有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易經》便是這些智慧結晶之首,其中的哲理更是值得後人研究推敲。據說當時孔夫子讀《易經》以後做到韋編三絕,這是什麼意思呢?
  • 每天吃什麼減肥最快 6種消脂食物讓你越吃越瘦
    每天吃什麼減肥最快 6種消脂食物讓你越天氣冷了,我們很多人在考慮減肥這件事的時候,不得不面臨寒冷天氣這一因素,因此,外出鍛鍊變得越來越難。每天吃什麼減肥最快 6種消脂食物讓你越吃越瘦但是,如果您最近減肥了,但同時又沒有吃辛辣的習慣,則可以研究辣椒的食譜:它將幫助您保持新的體重。
  • 《道德經》:眼界越寬,越不貪婪;格局越大,越不糾纏!
    第一次捕到這麼多的魚,漁夫非常高興,心想:看來漁網越大,捕到的魚越多。於是,他又把漁網改大了好幾倍。 隨後,他拿著新編織的巨大的漁網出海捕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漁網撒到大海。心想,今天一定可以捕到更多的魚。 但到了收網的時候,他發現拉網很吃力。於是,便用更大的力氣去拉。
  • 佛門秘訣「十不求行」:貨真價實的處世智慧
    佛門秘訣「十不求行」:貨真價實的處世智慧南普陀寺人人都希望人生完美,萬事勝意。無不祈求心願易成、處處益己、事事順利、無災無難、無病無障。其實,如果帶著智慧的覺察,你會發現「順利」並非完美無缺,「磨難」亦非一無是處。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佛教典籍《寶王三昧論》有「十不求行」,雖是佛門修行要訣,但絕不僅僅利於佛子修行,其中蘊藏了貨真價實的處世智慧。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