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不開腔」,可能是爸爸媽媽的鍋,寶寶學說話父母怎麼做

2020-12-14 騰訊網

當寶寶叫出那一生媽媽的時候,媽媽會覺得懷胎十月、辛苦孕育的一切苦難都是值得的。

寶寶說話雖然依照個體發育情況有早有晚,但是到了一定年紀還是「不開腔」,就有可能是日常引導不到位哦。

寶寶說話晚,都是媽媽的錯

同事小麗又在唉聲嘆氣,問了才知道,她正愁自己家孩子到了到了月齡還不說話的事情呢

我就問了她平時是怎麼教孩子說話的,小麗有點驚訝:「孩子說話還用教嗎,平時家裡沒人跟寶寶說太多,偶爾就是教著說幾句爸爸媽媽。」

這不就是問題所在嗎,我跟小麗說:「你不說孩子就不知道怎麼發音、說什麼,平時多和孩子說說話,自然就學會了。」

從那以後小麗就經常和寶寶對話,孩子也能慢慢蹦出一兩個字來了。其實寶寶遲遲「不開腔」,也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寶寶「不開腔」,一般有哪些原因呢

一般認為,18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說爸爸媽媽等簡單的單詞,就可能是語言發育有障礙了。

如果不是因為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學說話,父母就要帶孩子去醫院看看是不是下面幾個問題。

聽力有障礙:寶寶聽不見大人說話,就不知道說話應該怎麼發音,說話應該說什麼。

生理構造出現問題:寶寶的聲帶、舌系帶可能出現問題,想說也說不出。

智力上出現問題:寶寶智力發展出現問題,不能理解媽媽說的話的內涵,說話也說不出來。

這幾個問題一般是要到醫院檢查才能得出結論,建議遲遲「不開腔」的寶寶,父母可以帶去醫院看一下。

要想寶寶學會說話,好的語言環境很重要

語言發育受很多因素影響,遺傳、寶寶發育情況和語言環境都與之有關,其中語言環境是重中之重。

父母平時多給寶寶語言上的刺激

多和要說話的寶寶說話,即使寶寶暫時說不出太複雜的句子,他也是會接收到媽媽的語言刺激的,這是孩子豐富「語言庫」的過程。

這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記錄了嬰兒面對母親每天對自己說話單詞量的增加,寶寶的詞彙對應的每天也增加的事件。

可見每天多和寶寶說話,不管有沒有回應,都能增加孩子的詞彙庫。

父母平時抓住寶寶的信息收集信號

寶寶在不認識很多東西的時候,會盯著不認識的東西發出疑問,媽媽可以在這個時候跟寶寶講解這個東西叫什麼,是什麼

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發出的聲音通常都是「啊」「哦」等單音,這也是寶寶和媽媽交流的一種方式,媽媽也要及時回應,形成良好互動。

小誤區:給孩子看電視並不能幫助寶寶語言發育。溝通是雙向的,電視對寶寶只是單向的輸出,並不能形成一個互動,所以媽媽幫助寶寶學說話的時候,不要依賴於電視。

擴展閱讀:為什麼男孩說話比女孩晚一些呢

人的大腦是分成左腦和右腦兩部分的,右腦一般主管比較意向的思維方面的東西,左腦則是邏輯和語言方面。

男孩左右腦聯繫其實是沒有女孩密切的,所以男孩對字體比較無感。

女孩的左腦皮質比較厚,再加上平時思考時兩邊大腦聯繫比較緊密,所以女孩子在語言方面比男孩強一些。

不止是語言上,就連閱讀能力男孩發育都比女孩遲,往往會比女孩晚半年到一年左右。

所以家長們面對男孩偶爾的「小遲鈍」,要多給男孩一些反應的時間,多一些耐心和孩子溝通,孩子才會更健康的成長。

各位媽媽家的寶寶是幾個月開始會說話的呢?

相關焦點

  • 寶寶學說話時,家長別只會「瞎嘮叨」,做好這4點養出巧嘴寶寶
    說實話能克制住不與其他孩子對比的家長,一定有一個不俗的內心。就拿我家大寶1歲時學說話這事兒,我滿眼都是別人家孩子的巧嘴,而反觀我家大寶只會講「爸爸」。當時我家寶寶終於說話了,沒想到開口叫的卻是爸爸,我的內心五味雜陳。
  • 1歲半不會喊媽媽,沒想到是媽媽的鍋,家長怎麼幫寶寶學說話
    語言是學習和認知更多事物和知識的橋梁,寶寶的語言發育黃金期在0-6歲。寶寶的語言發展也是爸爸媽媽的重點關注對象,如果寶寶比別人家寶寶說話晚,媽媽就會擔心,是不是自己孩子智商有問題。雪琴也沒想到自己的不回應會導致寶寶說話晚,幸好寶寶還小,現在引導寶寶說話還來得及。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寶寶語言發展的規律,再學習如何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
  • 6個月內的寶寶,喊爸爸媽媽,說明寶寶大腦發育好,還真不一定
    文|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寶越早叫爸爸媽媽,越聰明?其實這個時間段才是寶寶聰明的表現隨著寶寶的不斷發育,可能有些父母會發現,還不滿6個月的寶寶,能夠迷迷糊糊地喊出爸爸媽媽了。
  • 寶寶說話晚,或是身邊「高級翻譯」幫倒忙,父母學著「笨點」才行
    幼兒園舉辦活動也不願意靠前,更不可能發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性格就容易變得孤僻甚至古怪。敏感自卑的孩子,可能與父母的關係也很一般,他們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孩子也不願意將這種「丟臉」的事情告訴父母。他們可能會不合群,在家裡也可能因為「語遲」而被父母忽略,在多子女的家庭中更加明顯。孩子無法通過語言去向父母闡述自己的需求,父母也不懂他的暗示,所以很多本該進行的事情無疾而終,會影響到親子關係。
  • 我家寶寶學東西比別的寶寶慢,是不是笨呀?
    在小區陪兒子出去玩的時候,聽到有的寶媽說「我家孩子學東西總是很慢,比誰誰誰家的慢多了,感覺他好笨哦!」聽到這個,我不由得開始同情這個寶寶,他做錯了什麼嗎?竟然讓他媽媽覺得他比別人家的孩子笨。究竟,寶寶學東西、做事情慢,是不是就是「笨寶寶」?
  • 寶寶學數字數學啟蒙
    寶學數字是寶寶學數學的基礎,對於寶寶來說,數字是一種比較抽象的知識。而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教寶寶學數字並不難,難的是要讓寶寶把數字和數量的關係弄清楚。 寶寶學數字為此進行了針對性的內容大更新,將兩者的教學完美融入遊戲中,讓數字和數量的認知不再枯燥!
  • 想要寶寶智商高,準媽媽準爸爸應該怎麼做?
    為人父母,最在意的是寶寶的健康。除此之外,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機靈,智商高。 寶寶智商高,除了有遺傳的因素外,也跟準媽媽、準爸爸在孕期的「培養」 有很大關係。 千萬不要小看孕期對孩子的影響,有很多是終生的,比如體重,情緒,生活習慣等。
  • 如何啟蒙寶寶學說話,推薦5個妙招,你還等什麼
    寶寶在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學習走路說話了,這個時候的寶寶最喜歡的就是來模仿大人說話了。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按照如下的方法薰陶發展寶寶的語言習的能力,為以後打基礎。那麼,究竟該如何啟蒙寶寶學說話呢?1、適度的語言刺激語言刺激要儘早開始。
  • 如何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這4點方法,父母不能不知道
    與寶寶進行交流也必須注視著寶寶的眼睛,先把寶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寶寶更專注地傾聽你的語言,消化你的語言內容,傾聽學會語言表達的第一步。除了傾聽,交流更是少不了,不少父母日常只是關注對寶寶的照料,而忽視了語言交流,認為寶寶長大之後慢慢就會說話了。其實不然,用進廢退,多與寶寶交流才有利於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 寶寶語言發展關鍵期,這樣做讓寶寶能說會道!
    而寶寶什麼時候能開口說話,更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其實,寶寶學說話,看似成長過程中一個普通的階段,裡面學問大著呢! 說話是孩子開始與社會交流的第一課。今天橙子,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寶寶學說話的實用方法。
  • 低於這個月齡的寶寶愛蹬腿,別光覺得可愛,可能是娃在「求救」
    在爸爸媽媽的眼裡,寶寶的一舉一動總是顯得那麼可愛。特別是小月齡的寶寶,有時候愛動腿,許多父母會很欣慰,覺得孩子說不準以後是個運動健將呢。但是要注意了,如果是太小的寶寶,在蹬腿的時候神色不是很愉悅,那有可能是腸胃不適的表現哦。
  • 2歲寶寶如何精心培養?父母做好這些重點細節,孩子健康又聰明
    文 | 小書蟲媽媽「媽,我們家豆豆最近好像瘦了?」剛出差回來的豆豆媽問婆婆。「沒有吧,我怎麼不覺得呀!你才出差一個星期就瘦了,有那麼明顯嗎?」豆豆奶奶說。「寶寶2歲了,也可能是這小子最近長個吧,看起來苗條一些了。」
  • 「寶寶學跳?不急」,彈跳是父母最易忽略的大運動,現在學來得及
    「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寶寶開始會走路了,但是他明顯不滿足於這種進步,於是逐漸加快腳步,在身體的平衡性更加穩定後,嘗試蹦蹦跳跳了。雖然他的動作不是很嫻熟,卻很陶醉於這項新的技能之中。跳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也是大運動之一。
  • 2歲寶寶模仿奶奶做深蹲,惹眾人大笑,孩子愛模仿父母該怎麼做?
    所有的孩子,在出生幾個月後就具備了模仿的能力,而正是對大人的模仿,使得寶寶慢慢地與外部世界聯繫在一起。最開始的時候,寶寶會選擇模仿父母,因為他們信任、喜愛父母,這是值得父母們驕傲的事情。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寶寶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所以父母應該約束好自己,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行為,免得被寶寶學到壞習慣。1、挑食即便是成年人,也會存在不良的飲食習慣,比如:挑食。
  • 父母總是對寶寶大吼大叫,會使性格出現問題,影響其心理健康
    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寶爸寶媽一起度過的,而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事情。由於他們的天性如此很愛玩,並且很調皮,所以總是會惹得爸爸媽媽生氣。很多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爸爸媽媽的大吼大叫,其實這種問題出現之後很容易影響寶寶的性格。
  • 如何有效地傾聽寶寶說話
    #如何有效地傾聽寶寶說話它不僅能獲得有價值的信息,也能有效安撫寶寶的情緒。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1. 停下手中的事情,專注於跟寶寶交流。注視著寶寶,走到寶寶跟前,或坐下來,或者平視,讓寶寶感覺爸爸媽媽開始關注他了。 2. 注意寶寶的體態、說話的音調、表情等,觀察寶寶的這些變化,讓寶寶感覺到自己的言行得到了關注。
  • 寶寶什麼時候會喊媽媽,長出小牙齒?對照你家寶寶跟上步伐了沒
    寶寶什麼時候會喊媽媽,長出小牙齒?對照你家寶寶跟上步伐了沒 寶寶的各項發育有早有晚,有些寶寶說話早些,有些寶寶長牙比較早些,因人而異。
  • 媽媽帶娃非常累,孩子的爸爸到底能幫些什麼忙啊?
    寶寶愛情的結晶。很多媽媽在剛開始懷孕的時候,就非常受家裡人的關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一些新手爸爸他們並不能夠幫助媽媽做任何事情,反而如果孩子出現什麼問題的話,他們還會直接指責媽媽不夠用心。其實有的時候他們並不是不想幫助媽媽分擔一切,也不是不相信父親應盡的責任與任務。而是因為他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媽媽在懷孕的過程中就已經開始學習,並且通過一些視頻資料學習怎麼照顧寶寶,如何做好媽媽這個角色。不同於媽媽的是爸爸要在孩子出生以後,通過慢慢的寶寶接觸才漸漸的學會怎麼照顧寶寶。
  • 寶寶晚說話,就是智商低?你家孩子多大會說話?
    在後臺收到了家長的諮詢:「寶寶已經13個月了,怎麼還不會喊爸爸媽媽?別人家的小朋友已經能夠說出一句話了,會不會是智商問題?好焦慮!」 關於寶寶的語言能力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熱點。 寶寶什麼是候開口說話時正常的?
  • 寶寶學話先叫「爸」,寶媽心塞不開心,其實原因真的很簡單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從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寶寶的能一舉一動一個眼神都深深牽動著寶媽的心,不管有多辛苦,只要能聽見寶寶的一聲「爸爸媽媽」,都是值得的。寶寶學話先叫「爸」,寶媽心塞,難道寶寶不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