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新海誠,不知大家對他的印象是什麼,是畫出《你的名字》裡壯美綺麗的景色的壁紙狂魔,還是訴說《秒速五釐米》裡櫻花下落速度的遺憾的說書人?
近日,他的最新動漫電影《天氣之子》開始上映,許多觀眾因前作《你的名字》慕名前去觀看,但是口碑不一,有的觀眾感覺很失望,覺得誠哥變了,覺得完全比不上《你的名字》,甚至差很多。
作為誠哥的粉絲,必須前去電影院慢慢品味,甚至在第一次看完後,因為是一般電影院看的不過癮,索性再買一張IMAX電影票多看一次。看完後只想說,誠哥還是那個誠哥,還是那個心裡住著少年的誠哥。
壁紙狂魔的畫面絕對有保證,依然保持著隨手一截都是壁紙的讓人驚嘆的作畫,單單是這一點就值回票價,所以我建議大家還是去看IMAX,真的震撼。尤其開頭那個下雨的場景,滴落在窗臺的雨點,真的是精細,完全和現實的下雨無異。
音樂更是爆炸,幾首BGM簡直無縫銜接,烘託場景製造聲勢,主題曲也好聽到爆,目前已就循環好幾百遍而已
《天氣之子》的劇情很簡單,離家出走的男主來到整日下大雨的東京,在這裡他生活困頓,直到遇到了他的「黑心」上司,讓他得以在東京站得住腳,然後又邂逅了能讓天氣百分百放晴的「晴女」女主,讓他的生活也跟著放晴,但好景不長……
這是個很常見的boy meets girl的故事,期間插入了「百分百讓天氣放晴」的超能力設定,圍繞這一設定去推動劇情。
總體來說故事情節中規中矩,確實是比不上《你的名字》那樣一環扣一環、情節設計合理又順其自然,《天氣之子》中甚至有部分情節含糊著就過去了。比如男主救下女主後,女主埋怨男主後離去,然後又莫名其妙回來。所幸這種不合邏輯的地方不多。
經過《你的名字》的洗禮後,誠哥懂得了搞笑,劇中不少笑點也確實讓我笑得不行,比如男主叫女主弟弟前輩
淚點可能比較多人get不到吧,畢竟這次誠哥沒有放天怒人怨的火車梗,而是使用即使賠上了東京也讓男女主在一起的happy end。但我覺得,在某些場景,我還是忍不住有種想哭的衝動,不是那種悲傷的哭,而是類似於喜極而泣的哭,下面人設部分詳細說說。
先說下女主,女主大概是整部劇最完美的人,幼年失去雙親的她獨自一人承擔起養育弟弟的職責,謊報年齡來打工賺錢;做的一手好菜;獲得祈禱晴天的能力後,也是為了讓他人開心使用能力;雖然收錢,但一些片段可以看出她其實還是看客戶是抱著什麼心情去祈禱晴天才接下委託。
當得知獻祭自己可以使得東京的天氣恢復正常,雖然痛苦不舍但還是走出這一步。
可以說,女主太完美了,完美到在她身上看不到任何的衝突點,基本所有的觀眾應該都會喜歡這樣一個人物,包括男主,劇中對她的評價「100%晴女」,也頗有點致敬村上春樹的《遇見百分百女孩》。不過故事塑造她,只是為了讓男主有一個方向,故事的重點不是她,是男主。
說到男主,不知道大家對他的評價是什麼呢?
男主大概是整部電影爭議最大的人物,應該不少觀眾對他的評價是「離家出走的壞孩子」、「只會上網求助啥都不懂的小屁孩」、「持槍的犯罪者」「不顧世界只要女主的自私的人」等等,但是,請容我為他解釋幾句吧。
男主確實是離家出走,但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男主在一開始的場景和在記憶中家的場景,臉上總是帶著傷?我也是在看過小說的貼吧大佬提示下,再去二刷才留意到這些細節。
是的,男主遭遇家暴,所以才會只身前往東京這個陌生的城市,在遇見總總冷漠社會人情後,說出「東京真可怕」後,還是堅持「但我還不想回去」這樣的話,可見他經歷了怎樣的虐待。
「只會上網求助啥都不懂的小屁孩」,唔,這個評價可能頗為苛刻了,雖然不少情節都有寫他在網上求助,連送禮物都查一下,不過仔細想想他也才16歲,高中的年紀,初來到大城市,不懂自是正常。而且,男主可是可以做的一手好家務,能寫的一手可以上雜誌的文章,甚至有商業頭腦,還能設計並維護一個網站。
持槍這一行為,確實是沒辦法否認的,而且是二度持槍,甚至和JC對槍,這已經算犯罪了。不過我也有點為他惋惜,他除了一開始並不知道那是真槍而是當做護身符帶在身上,後面開槍都不是為了自己,第一次是為了不讓女主被皮條客帶走,第二次是想去救回女主,而兩次開槍,都不是為了殺誰,僅僅是為了嚇唬而已。
還有個小細節,和JC對槍時候,男主是每個人都指了一下,然後把槍扔掉逃跑,我想,他大概也不想使用槍傷害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重點說下,男主最後救下作為獻祭者的女主使東京陷入大海這件事。
老實說,男主最後掙脫JC的逮捕,拼命向著鳥居狂奔的那一段,我是真的覺得新海誠是不是瘋了,尤其女二開著摩託帶著男主擺脫JC那段,腦海中莫名就想到「速度與激情」這個詞。
但是,漸漸地,鏡頭刻畫男主的眼神,我分明看到了堅定,那不顧一切的奔跑,跑過成為汪洋的街道,跑過還在維修的鐵路,跑過指指點點的人群,即使臉頰被劃破,警車不知何時會追上來,男主的眼神從未迷茫。
伴隨著bgm響起,我的內心被這單純「想見她」的瘋狂所感動到。新海誠在這部電影中所凝聚的最大感情在這一刻被完全地爆發出來,那種不顧一切的感情純粹的讓人流淚。
再稍微說回女主,可以說,女主從來都是優先考慮他人,雙親逝去後,拼命打工資助弟弟,成為晴女後,努力讓其他人開心,得知自己成為獻祭者可以讓天氣恢復正常,也不自怨自艾。莫名有點心疼女主,可是啊,並不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哦,男主可是把這一切都好好看在眼裡,所以這一次輪到了男主去拯救女主了,不是「我要我覺得」,而是「我希望你」啊!一直為他人付出的女主,這一次終於遇到了不顧一切也要把她救回來的人,這難道不是一個好的結局嗎?
關於那個選擇,救回女主和使東京陷入大海,我覺得每個人都有不同看法。只是我覺得,沒必要站在上帝視角去要求女主為其他人獻出自己。
再來說說這部電影的大叔須賀圭介,這個人物大概是最接近現實的人設了,工作懶散,不修邊幅,愛吸菸愛喝酒,甚至還以黑心的價格僱傭男主,簡直是活脫脫一個摳腳大叔。
但是這樣一個大叔,確是一個愛女兒愛妻子的深情之人。女兒有哮喘病,所以一直下雨的東京,他也不敢隨意去見女兒帶她去公園,在知道晴女後,拜託晴女讓天放晴,才能久違地一起玩耍。
對女兒的愛是很明顯的,但是對死去的妻子的愛可能很多人很疑惑:這人去夜總會,還怎麼可能記得妻子?
這些確實是既定事實也沒啥反駁的,不過也並不影響他確實在妻子死後一直惦記著妻子。後期電影有幾個鏡頭特寫給了他下意識撫摸手上的戒指,經貼吧大佬提醒,其實他不僅帶了自己的婚戒,還帶了妻子的婚戒。
時時帶著妻子的婚戒,還總是在困頓的時候撫摸,深情可想而知。在警察告訴他男主從警局逃脫的動機時候,大叔的流淚也說明了這點,因為他想到了自己也曾這樣去深愛一個人。
大叔的設定其實是有很有意思的,故事中夏美說到「他是不是和男主有點相似」,但是又在他拋棄男主時候埋怨他「你這個大叔」,這個反轉其實也說明了,大叔也曾是少年,不指歲數,而是心態。
故事的最後,大叔先是勸阻男主,當男主奮不顧身想去鳥居卻被JC抱住的時候卻又撞開了JC。這個反轉有點感動到我的,這時的的他終於想起了純真,終於也不再向世俗低頭,那一刻向的怒吼也顯得十分帥氣。
說實話,《天氣之子》應該不是新海誠最好的一部作品,但絕對是新海誠製作得最開心的一部作品。就像水上悟志的評價那樣,新海誠完全是變成了一個少年,盡全力地、酣暢淋漓地製作自己想要的故事。
做比較的話,客觀來說《你的名字》很明顯是比天氣之子好很多,中規中矩又帶點奇幻色彩的故事加上誠哥誠意滿滿的畫面,還有恰到好處的搞笑元素,受眾廣不是沒有道理,看下來自是十分舒服。但是看過誠哥那麼多部電影下來,每一部都傾注了誠哥滿滿的感情,唯有《你的名字》裡,誠哥的「感情」變得十分克制,就像「被關在地底深處」。
唯一想起來能感受到誠哥的感情的片段,只有女主讓男主寫上他的名字在她手上,男主卻寫上「喜歡你」這段,其他部分,徒有誠哥的軀殼沒有誠哥的靈魂。
《天氣之子》的風格應該是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是誠哥的感情幾乎是滿溢而出,男主對女主的,女主對弟弟和對男主的,大叔對女兒和妻子的,雖不言但溢於言表。觀影的途中,我仿佛聽到新海誠很開心地笑著的聲音,莫名有一種「誠哥回來了」的感覺。
總體來說,我是比較喜歡《天氣之子》的,身邊喜歡新海誠的朋友也都推薦去看,但是如果是從《你的名字》慕名而來的話,可能會比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