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著色或畫圖,不是隨便拿一支筆給他/她畫就可以了,不同的筆也有不同的功能。
下文將舉例說明
彩色筆:
彩色筆的筆桿較粗,適合初學握筆的孩子抓握;筆芯較粗,因此畫出的線條也較粗,適合初學沿線描畫的孩子。
著色時的阻力相對較小,也因此較容易因為力道控制不佳而畫出線外,或是把紙畫破。
利用這個特性,可以藉由圖像的視覺反饋來提醒孩子如何調整力道。
鉛筆:
市面上鉛筆有粗有細更有三角鉛筆,可視孩子的抓握能力選擇筆桿的粗細。筆芯相對較細,對於描畫線條的挑戰度較大。
但因為可塗改,可提供較多成功經驗給孩子,提升孩子在書寫方面的自信。
蠟筆:
蠟筆的筆桿較短,對手指抓握的挑戰度較大。
著色時的阻力相對較大,但不容易把紙畫破,因此除了可以訓練孩子的掌指肌耐力,還能提供較多的本體覺回饋。
水彩筆:
使用水彩是一個多步驟的過程,從準備道具到調色,是一個很好訓練步驟順序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工具。
水彩筆並非像其他筆類有粗硬的筆芯,取而代之的是細軟刷毛,因此對於力道控制的挑戰更大。
手指:
用手指沾水彩或印臺,也可以用來著色。
讓孩子練習用不同的手指來畫圖,除了可訓練單獨手指動作,還能訓練動作計劃能力。
手指畫圖的同時,會提供豐富的觸覺經驗,對於有觸覺防禦的孩子,可漸進式的讓孩子練習;例如讓孩子先觸摸用不同顏料畫過的紙面,接著進階到觸摸大人沾過顏料的手指,接著是直接摸顏料,接著讓顏料在手上停留一段時間,最後用沾過顏料的手指畫圖。
面對有觸覺防禦的孩子,一定要循序漸進,否則會讓孩子更加嫌惡這類活動。
當然還有其他不錯的畫筆可以使用,只有了解畫筆的特性和孩子的需求,選對工具,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哦。
Candy老師
雖不是特效藥,卻也是緩釋膠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