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辛酸的路程:兒子在戰場犧牲,母親湊了20年路費才能前去看望

2020-12-14 趣觀歷史

引言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曰:「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悽涼。」人間十年,滄海已是桑田,故去的人留給活著的人的除了孤墳一座,別無其他!

01

《遊子吟》中寫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可見母愛的無私和持久,但現在就有這樣一位母親,時隔二十年才得以與兒子見面,但再相見,已物是人非,陰陽兩隔。

這位令人望之便心間發酸的母親是犧牲在越南戰場上的趙佔英的母親,她為了再見自己的兒子一面,湊了整整20年的路費。在這20年裡,趙媽媽的辛酸苦楚和悽涼無人能夠感同身受。

▲趙佔英母親

新中國的建立,是無數英雄用鮮血換來的,為了祖國強大,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有的人走時親人健在,回來時卻只剩孤墳一座;有的人親手將自己的孩子送上了戰場,回來的卻是骨灰一盒!所以,如今的安定祥和是數以萬計的烈士用命換回來的,是他們的無私付出換來了我們現如今的歲月靜好。

▲烈士趙佔英舊照

而像趙佔英母親一樣的人,一定不在少數。趙佔英,雲南人,那年參軍,他匆匆離開了母親,踏上了保家衛國的徵途。但誰知殘酷的戰爭讓他們母子二人從此陰陽兩隔。趙佔英中彈犧牲了,他的英魂永遠地留在了保家衛國的路上。

02

家中擔驚受怕的母親並不知道兒子的情況,她依然痴望著遠方,等待著兒子的歸來。戰爭結束了,紙包不住火,趙佔英犧牲的噩耗傳了回來。隨著噩耗傳回來的還有趙佔英的埋骨之地——趙佔英的屍體和無數烈士一樣,被安葬在了國家專門修建的烈士陵園裡。

▲越南戰場

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是人世間最為殘酷的事情之一。本以為受此打擊的趙媽媽一定會一蹶不振,但結果大出所料,趙媽媽決定要去看看自己的兒子,無論路途多遠。

趙媽媽的家在深山之中,信件都難以傳達, 要想去到趙佔英的墓前,說一句費盡心血也不為過。但就是這樣,趙媽媽毅然踏上了尋子之路。

▲趙媽媽來到墓前

為了順利來到埋葬趙佔英的烈士陵園,趙媽媽努力了二十年。二十年後的趙媽媽已經步履蹣跚,頭髮花白,但她從未打消過看望兒子的念頭。時隔多年,在趙媽媽的堅持下,母子二人終於跨越時間和空間,再次相見了。

03

千山萬水,擋不住的是親人之間的牽掛。二十年,改變了太多的東西,但改不了的是母親對孩子的思念。時間的滄桑,年老的父母,親人的淚水,烈士的墓碑,這樣一幅聞之心酸,見之落淚的場景,旁人簡直「不忍直視」!

步履蹣跚的母親跋山涉水的來到了已逝兒子的墓前,看著墓碑上依舊青春活力的面龐,心中多年的思念和辛酸猶如開閘的洪水一樣湧上了心間。趙媽媽再也難以克制自己,淚眼朦朧的趙媽媽輕輕地撫摸著墓碑上兒子的面龐,淚流不止!但不論趙媽媽多麼的思念趙佔英,趙佔英再也不會像二十年前那樣親切的擁抱她了。

▲烈士趙佔英之墓

趙媽媽與趙佔英跨越二十年再相見的場景被現場的志願者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了下來,當這樣母子情深的照片被傳至網絡上之後,瞬間掀起了軒然大波。無數人都默默的在遠方祝福著這位偉大的母親,有詩人甚至因為感動,專門為他們母子二人做了一首感人肺腑的詩。

▲相關領導慰問趙媽媽

網上的熱議也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關注,他們給趙媽媽提供了一定數額的撫恤金,以保證趙媽媽的日常生活所需。除了政府的相關部門之外,網上的熱心人士也紛紛伸出了自己的援助之手,送上了他們自己的溫暖和關懷。

結語

網上有句話叫做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卻實實在在的不簡單。就像這位烈士母親,她多年的辛酸苦楚該當對誰言。趙佔英對於祖國和人民來說無疑是偉大的,但對於趙媽媽來說,百般苦楚只能自己咽!但無論如何,趙媽媽對於趙佔英的牽掛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淡半分,相反,這種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將會像陳年佳釀一樣,越來越醇厚。

參考資料:《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遊子吟》

相關焦點

  • 粟裕和母親多年未見,母親想見兒子,劉伯承為何兩次大動肝火?
    這一走就是數十年之久,久到父母都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是否還活著。我們的開國大將粟裕將軍,他和自己的母親一別就是23年沒有見面。粟裕大將粟裕將軍,1907年出生於湖南懷化。在他小的時候,粟裕在叔父創辦的學堂中讀書。1925年的時候,粟裕在葉挺將軍的24師教導大隊中擔任學員班長。
  • 跨越10餘省,尋找烈士健在的父母——送去遠方兒子的問候
    肖鏗鳴看望慰問當年犧牲戰友的母親。圖片由本人提供    7年後,前往邊關祭掃戰友時,肖鏗鳴已經開上了自己的車,還帶上了幾名戰友。    「每名烈士墓前擺一瓶酒、一盒香菸、一包餅乾、一堆水果的祭祀品標準,也是從那時候定下來的。」肖鏗鳴堅持每年這樣祭掃犧牲的戰友,「這些都是那個年代戰友們最喜歡的東西」。    肖鏗鳴每年到法卡山烈士陵園祭掃烈士,也帶動當年的戰友紛紛自發前來祭掃。
  • 英雄養育七個兒子有六個犧牲在戰場上,她的這句話讓人淚目:咱是...
    在抗戰期間,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將自己的六個兒子送上戰場,卻沒能等到自己兒子的歸來,她就是我們的前輩鄧玉芬。 出生在北京密雲縣水泉峪村的普通農家,在未滿18歲的時候,就已經嫁給了丈夫任宗武。夫妻倆都是貧苦人家,好在夫妻二人都擅長勞作,日子也還過得下去。
  • 此人被稱為天下第一清官,赴任時沒有路費,瞎子說:你帶上我吧
    羅城的百姓感激于成龍的恩德,經常湊些錢財送給他,但他從來不收,總是笑著說:「我一個人也用不到這些,你們用這錢買些好東西孝敬自己的父母去吧。」有一年,于成龍的大兒子前來羅城看望他,于成龍破天荒的奢侈了一回,買了一隻鴨子。但鴨子只吃了一半,另外一半交給兒子,囑咐他在路上吃。於是,羅城百姓便送了他「半鴨知縣」的外號。
  • 我軍抗日犧牲的最高將領,母親7年後才得知死訊,16字感人肺腑
    我軍抗日犧牲的最高將領,母親7年後才得知死訊,16字感人肺腑根據資料顯示,我軍在八年抗戰過程中,部隊人員損失共計58萬多人,其中受傷29萬人,16萬人為國捐軀。在這16萬人中,有樸素的愛國的士兵,還有許多優秀的指揮官將領,很多我們熟悉的名字都永存於歷史的長河中,比如王爾琢、張子清、董振堂、楊靖宇等,為了革命,他們把年輕的生命獻給了祖國,而這其中,最讓人惋惜的是左權將軍,他是我軍在抗日戰場上犧牲的最高將領。左權,湖南醴陵人,原名左紀權,字叔仁,1905年3月15日,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
  • 母親看望遠嫁新疆6年的女兒,女兒哭成淚人:女兒遠嫁好不好?
    一位母親在兒媳婦的陪同下,來看望遠嫁新疆6年的女兒,在打開門的一瞬間,母女相見,女兒瞬間淚奔哭成了淚人,母女倆相擁而泣,這一幕感動了許多網友。
  • 2020年12月20日 星期日
    15歲參加革命隊伍,20歲跟隨部隊挺進西南邊疆,轉業到地方,在語言不通、道路不通的民族地區和各族群眾苦在一起幹在一起,墾荒造田、改天換地,建設新中國的新雲南,一幹就是一輩子。    她,一位偉大母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西南邊境自衛還擊作戰,國家有難之時,含淚送子上戰場,全家上陣衛疆土,兩兒犧牲婿上陣,滿門忠烈、正氣浩然!
  • 中國退役軍人丨安振江:戰場餘生不了情
    戰場歸來後,他一直沒有忘記當年一起出生入死的戰友,堅持常年到烈士陵園看望和祭奠犧牲的烈士,足跡走遍雲南、廣西的16座烈士陵園,並為2000多位烈士墓碑貼上遺照,常年探望傷殘戰友和烈士父母,替戰友盡孝,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位老兵的家國情懷和與戰友的生死情義。寂靜的夜晚,安振江在烈士陵園為長眠的戰友吹起了口琴者陰山,地處雲南省麻慄坡縣邊緣,山勢險峻,雲霧繚繞。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兒子犧牲38年,86歲的父親第一次來掃墓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許多年輕戰士獻出了鮮血和生命。他們有的死在越南,有的死在雲南邊陲。大部分戰士犧牲後沒有回到家鄉。 他拿著兒子蒲世平的墓碑。這是兒子去世38年來,他第一次為兒子掃墓。 父親犧牲38年為何第一次來掃墓?這還得從幾十年前說起。蒲雲海曾是四川閬中的農民。年輕時,蒲雲海有妻子,兒子和老母親。
  • 他犧牲後被日軍割下頭顱,懷孕的妻子獨自前去討要,日軍敬禮上香
    也有很多奮勇殺敵的戰士犧牲在戰場,他們死後的屍體甚至都不完全,死前奮勇殺敵,死後沒有全屍,好在現在的國家給那些無名烈士和英烈的屍骨建立了烈士陵園,讓他們的魂魄有個歸處。陳中柱,第四縱隊的少將司令,陳中柱1906年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父親英年早逝,母親辛苦了十幾年拉扯大了陳中柱的五個兄弟。從小就窮苦的陳中柱非常想改變這種生活環境,在1928年的時候他開始在南京軍官研究班學習。
  • 英雄的母親——觀《跨越時空的回信|黃繼光》有感
    「為了全祖國家中人等幸福日子,不立功不下戰場!」1950年抗美援朝戰鬥中,時值20歲的黃繼光在寫給母親的家書中,給自己立下了這麼一道軍令狀。6個多月後的上甘嶺戰役中,黃繼光捨身堵槍眼,為隊友贏得了寶貴的衝鋒時間。
  • 許世友晚年:寄給兒子50元置辦棺材,葬到母親墓前是唯一遺願
    ,看著這個長大的孫子,母親更加想念自己的兒子了。到了1948年,麻城縣委張縣長告訴母親李氏"世友同志並沒有犧牲,現擔任解放軍山東兵團司令員......"得知許世友還活著,李氏趕緊讓黑伢第一時間告訴了朱錫明,此時朱錫明心情我們不得而知,可能是丈夫健康活著的開心,也可能是她改嫁他另娶的遺憾。
  • 兒子回魂給母親過生日
    兒子兒媳不放心張阿婆一個人住在農村,曾幾次叫她搬進城裡隨兒子們一起住,可張阿婆說什麼也不去,她說自己的身體好著呢!在農村住了大半輩子,已經住習慣了,哪都不想去。看張阿婆執意要留在老家,兒子兒媳們也就不再勸說了,以後每隔十天半月,兒子兒媳總會抽時間回來看望張阿婆,常有兒子兒媳的陪伴,張阿婆總是笑容滿面的。
  • 1952年,浦安修來到朝鮮戰場看望彭老總,為何卻被當眾罵哭?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彭老總在延安見到了朝思暮想的細妹子,也就是劉坤模。劉坤模是彭老總的原配妻子,他們於1922年結為夫妻,婚後相敬如賓,度過了一段開心的時光。與彭老總相處一段時間後,浦安修也對這位身經百戰,正直無私的大英雄有了好感,他們於1938年結為夫妻。因為是戰爭年代,婚後並沒有多少甜蜜的生活,彭老總很快奔赴前線打仗,浦安修也開始自己的工作。1942年,日軍出動重兵突襲,左權將軍在轉移途中壯烈犧牲,這讓彭老總悲痛不已。後來在清點人數時,浦安修也不見蹤影,彭老總以為妻子瘦弱不堪,已經壯烈犧牲了,內心更加酸楚。
  • 懷胎20個月只為給他生命 動畫中的這幾位母親已經超出偉大的範疇
    犧牲小我為之大我 對兒子鳴人只能報以一聲歉意的漩渦玖辛奈漩渦玖辛奈是九尾的人柱力,更是主角漩渦鳴人的母親。在生產鳴人時,因為被帶土抽出九尾而生命垂危。在用盡最後的查克拉後,只能勉強鎖住九尾。在丈夫水門用生命封印九尾後,帶著對剛剛出生兒子的不舍也離開了人間。
  • 對越自衛反擊戰,兒子壯烈犧牲,為何父親在30多年後才為其掃墓?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件事就是關於父愛的,一位極其普通卻堅持尋找兒子幾十年不放棄的父親。在上個世紀我國發生了一場對越自衛反擊戰,在這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這位父親的兒子壯烈犧牲了,一般戰場都是很混亂的,在蒲仕平犧牲後就直接被埋在了邊境戰場附近,為何蒲仕平的父親一直等到30多年後才來為其掃墓呢?
  • 火影忍者中為兒子甘願犧牲的忍者母親,漩渦鳴人三兄弟皆在榜上
    恰逢母親節,我們來談談火影忍者那些剛強的忍者母親,她們雖然出鏡率低,也沒有超影級的實力,但是她們帶來的母愛羈絆,同樣成就了火影忍者,為它的經典立下汗馬功勞。她們平時默默無聞,但是卻甘願為了兒子犧牲,漩渦鳴人三兄弟皆在榜上。漩渦鳴人一開始遭遇排擠,從未見過自己的父母。
  • 記志願軍老兵王泉:弟代兄給母寫信13年 母終不知兒犧牲
    兒子參加抗美援朝不幸犧牲於異國他鄉。怕母親承受不住兄長已故的消息,弟弟代兄給母親寫信13年,直至母親去世,她仍不知兒子已犧牲。她總是問孫子:「為什麼已經打完仗了,你伯伯卻不回來?」「我有時時刻刻上前方的動力」王泉去世後的13年間,王泉的弟弟王勤勉一直代兄給母親寫信,騙著母親相信「王泉一直還活著」。記者聽聞這個故事後很驚訝,13年間再也沒見過兒子,母親為何相信兒子還活著?
  • 29歲他成為師長也失去了生命,犧牲87年,卻始終沒有親人前去祭奠
    1904年汪烈山出生於湖北省的一戶農民家庭,父親靠著為地主種田來維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而母親平日裡也靠著自己炸油條賺點錢來補貼家用,家裡的環境其實和其他的農民相比還算是不錯的。為了能讓汪烈山上學夫妻二人的生活總是十分的節儉,在私塾的汪烈山也不負父母的重望,努力學習深受老師的喜愛。
  • 朝鮮戰場犧牲的戰士,67年後的家書中「表情包」看哭全中國人
    1953,中國志願軍在朝鮮戰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戰鬥,多少中華兒女犧牲在這片土地上。志願軍戰士李徵明就是其中一位,而今天讓全中國人感動落淚的是當年他給家人寫下一封封特別的家書,講述自己在朝鮮戰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