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復的《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學分》,講述了他罹患癌症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人生的重新定位和思考。
褪去這些虛名與成就,你的人生還剩下些什麼?
拿到這本書,第一眼就被這個問題吸引,然後,開啟了寧靜的閱讀時光。
對李開復來說,前半生可謂順風順水,天之驕子,前途無量,事業有成,家庭美滿,是大家心中的「青年導師」、「創業教父」。
一直以來,他篤信且奉行不輟的人生信念是:做最好的自己、世界因你不同!他總是鞭策自己追求最有價值的人生,要讓自己有限的生命發揮最大的效益。
然而,2012年末的一次健康檢查,一下子讓他被迫停下腳步,開始修死亡學分。
等醫生宣布他已經患淋巴癌第四期,腹部有二十幾個腫瘤,情況不樂觀的時候,他才第一次深刻體驗到健康的可貴。
化療結束後,他開始謹遵醫囑,改變生活方式,開始了每周至少兩次的運動。
在經歷了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震撼之後,李開復先生體會,這樣的人生才是沒有遺憾的人生:(1)擁有健康;(2)創造「難忘時刻」;(3)盡力做好自己,不必改變世界;(4)活在當下。
他不再斤斤計較事事是否有意義,不再一味追求高效率,而是放慢腳步,重新審視自己的墓志銘,不在乎多年後多少人記得他,只願身邊的人能感受到他的溫暖與愛。
平凡如你我這樣的人,或許也是每天奔波在上班的路上,不注意飲食,不注意休息,不在意身體是否吃得消,從沒想過有天會生病。
等到哪天,我們的身體對我們發出抗議,各種疾病不請自來的時候,又會後悔莫及。或許,真的只有親自經歷過一次病痛,才能真正意識到健康的可貴吧。
每個人一生的終點都是死亡。你賺再多的錢,創造再多的價值,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所以, 再忙也不要太虐待自己,給自己時間感受當下的美好,多創造「難忘時刻」,讓每一天都成為最好的一天。人生下一場,我們除了拼事業,也要拼健康。
另外,真的很羨慕李開復和他妻子的愛情呢。他的妻子沒上過班,沒經過社會歷練,出門不認路,生活中有點迷糊。或許,她不夠完美。但在他眼裡,她是最接近上帝親手創造的「真人」。在病中準備遺囑時,回顧一生,他驚覺自己最珍貴的資產就是他的妻子。
他深情地寫道:或許我永遠無以回報她的付出,但我會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努力。(I may never be able to repay her,but fortunately,I have a lifetime to 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