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篇寫了天然蜂蜜的特點,還有8種常見的假蜂蜜。這篇給大家詳細說一下蜂蜜結晶的問題。很多人都發現,蜂農手裡買的蜂蜜,經常會出現結晶的情況;而超市裡的一些蜂蜜,從來都不結晶。那麼蜂蜜結晶是怎麼回事,是摻白糖了嗎?還能不能吃?
首先說,蜂蜜結晶是怎麼回事?
蜂蜜是一種高濃度的糖類飽和溶液,主要成分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其中蔗糖只佔5%左右,剩下的都是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具有易結晶的特點,市場上賣的葡萄糖粉,主要成分就是葡萄糖晶體和多種維生素。
而蜂蜜結晶,就是葡萄糖從蜂蜜析出形成晶體的過程。它是一種可逆轉的物理變化,蜂蜜可以結晶,晶體又可以重新變成葡萄糖液。就像水可以結冰,冰又能融化成水。只是物理形態的變化,對成分和營養完全沒有影響。所以蜂蜜結晶是完全可以吃的。
其次說,導致蜂蜜結晶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蜂蜜結晶的因素有4個,分別是:晶核、溫度、水分和蜜源種類。其中溫度和蜜源的影響最大。當溫度在0-14度的低溫狀態時,葡萄糖的溶解度降低,就會導致析出形成結晶。溫度逐漸升高到40度時,就會緩慢融化,直至結晶消失。
不同花的蜂蜜,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差別很大,這直接影響結晶的多少和速度。當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相同時,結晶的速度很慢。當果糖的比例降低,結晶的速度就很快;當果糖的比例提高時,就越來越難結晶。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不同的蜂蜜,在同樣的條件下,結晶差別很大的原因。比如說洋槐蜜、紫雲英蜜、棗花蜜(上圖就是),都是比較難結晶的。而油菜花蜜和椴樹蜜,則很容易結晶,甚至椴樹蜜整瓶都會結晶(下圖就是)。其實都是和果糖含量有關。
接著說,蜂蜜結晶是摻白糖了嗎?
網上有人說結晶的蜂蜜都是摻白糖了,其實這是無稽之談。白糖的成分是蔗糖,蔗糖在自然狀態下是很難結晶的。而且白糖晶體是很硬的小方塊,而蜂蜜的葡萄糖結晶是細膩的小顆粒,用手一搓就化了(下圖是蜂蜜結晶,很細膩)。二者完全不一樣,所以這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
然後說,為什麼有的蜂蜜從不結晶?
大部分蜂蜜都會結晶,然而現實中有相當一部分蜂蜜從來不結晶。比如說超市裡的一些蜂蜜,顏色清澈漂亮,但是從不結晶。主要是這些蜂蜜經過加熱濃縮工藝,破壞了結晶需要的晶核。甚至有些蜂蜜還添加了麥芽糖,導致這些蜂蜜永遠都不會結晶了。
最後總結一下,蜂蜜結晶是正常的現象,不是摻白糖了,而是葡萄糖析出變成晶體的過程。結晶的蜂蜜不影響成分和營養,是完全可以吃的。另外,會結晶的不一定是真蜂蜜,但從不結晶的一定是假蜂蜜,漲知識了。好了,關於蜂蜜結晶就介紹完了,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喜歡本文,歡迎分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