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曹爾璽,今年55歲,是鳳岡縣文廣局圖書館負責人,2017年9月進駐鳳岡縣沙壩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
走訪全覆蓋,摸清底數,熟悉情況,是科局駐村幹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基礎。駐村的第一天晚上,沙壩戰區召開第一次研判會,當一些駐村幹部還在收心備戰時,我說:「我已完成走訪,熟悉了基本情況。」
我這樣一說,大家並沒有在意。可接下來我如數家珍地用一連串數據徹底「徵服」了大家:多少戶、多少人、多少貧困人口、「四類重點」對象多少戶,我一口說出。
「作為駐村才一天的機關幹部,能做到這樣的也只有你了!這說明你是負責的。」村總支書記陳文明這樣表揚我。我暗下決心,決不辜負村總支書記的表揚。
當時,脫貧攻堅工作的重點是補齊「四類人員」收入短板和人居環境改善短板,這是戰區每天晚上的研判會都要統計的。當問到我所包組的情況時,我說,只有兩家沒有動工,我明天再去做工作、積極引導,問題不大,請領導放心。當大家的動工率都只有四成的時候,我的已經達到八成。
根據安排,當時,縣文廣局到沙壩駐村的幹部有25人,其中12位都是年輕同志,基層工作經驗不足,沒有接觸過農村工作,不知道怎樣和村民打交道。我不僅用實際行動給大家樹立了榜樣,更是當起了農村工作經驗的「宣講員」,在耕好自己的「責任田」的同時,主動幫助年輕同志做群眾工作、化解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在每周一次的調度會上,我都會給大家談工作心得:「人都是懂感情的,扶貧政策那麼好。只要我們宣傳到位了、動員到位了,群眾積極性肯定會被調動起來的。作為在機關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沉下來、坐下來,我們的身心都要走近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才能被他們接受。工作要用心,更要用情。」
當年10月的一天,綿綿細雨沒有阻擋住我進組入戶開展工作的步伐。工作結束後,我冒雨踏上回村的路,在經過一段溼滑上坡路段時,不小心摔倒,把腳崴了,我忍著疼痛駕車回到村裡。
指揮部知道後建議我回縣城做個檢查,傷筋動骨不是小事!可我卻說,應該沒有問題,晚上用藥搓一下就行了。
如今,小屋組寨容寨貌煥然一新,大家都脫貧了,寨裡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還經常有村民打電話給我,叫我去作客。
【人物小傳】
曹爾璽,今年55歲,鳳岡縣文廣局圖書館負責人,2017年9月起任鳳岡縣進化鎮沙壩村駐村幹部。
通訊員 彭英 整理
編輯 胡耀元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