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完結篇

2020-12-12 騰訊網

布拉格起義

5月4日,布拉格市民走上街頭,這樣的大規模示威令那些計劃發動組織起義的人感到驚訝。布拉格市民向俄國人和美國人發出了求助的呼聲。俄文標語甚至向「弗拉索夫軍」發出呼籲,要求支持布拉格起義。

「弗拉索夫軍」幫助了捷克人,斷絕了與黨衛軍的關係,以求自保。德國5月8日宣布投降並很快在布拉格生效。科涅夫元帥5月6日向布拉格前進,9日蘇軍先頭坦克部隊抵達布拉格,與東南方向的馬林諾夫斯基所部會師。

上圖:布拉格市民們走上街頭。美軍進抵波西米亞的消息使民眾興奮不已,他們撕下德語路標,或在上面塗上愛國口號。5月5日,「布拉格電臺」發出呼籲,呼籲人們支持起義,設置路障。

上圖:瑪莎!科涅夫元帥進入布拉格。在戰爭的最後一天,科涅夫的坦克從北部的薩克森突入布拉格,1945年5月9日凌晨,蘇聯坦克以極快的速度抵達布拉格。午後不久,科涅夫元帥與馬利諾夫斯基元帥的部隊會師。

上圖:沒人比這位蘇聯士兵更幸福了。5月8日20時,科涅夫元帥命令捷克斯洛伐克西部的所有德軍部隊投降。他給了德軍三個小時。

上圖:布拉格。蘇軍士兵的隆重葬禮。重要的平民領袖和政治領導人都出席了儀式。蘇聯紅軍烏克蘭第一、第二和第四方面軍參加了布拉格戰役,共49,348人死亡、受傷和失蹤。

復仇和懲罰

1945年5月,弗拉索夫將軍在捷克斯洛伐克落入蘇聯人手中。最初支持布拉格起義的「弗拉索夫派」軍隊向南逃竄,希望與美國人會合。第一師在施呂塞爾堡地區被美軍繳械,弗拉索夫也來到此地。不過蘇聯方面接到通知,美國人將撤離施呂塞堡,並將該鎮交給紅軍。弗拉索夫和他的部下離開施呂塞爾堡,希望進入美國佔領區,但被蘇聯紅軍截獲。在莫斯科,弗拉索夫和其他11人被控叛國罪,並於1946年8月2日被絞死。弗拉索夫拒絕認罪,儘管他被告知他將不經審判被折磨至死。

上圖:弗拉索夫中將和他的同黨(前排左至右):安德烈·弗拉索夫、日倫科夫G.N.、茲維列夫、瑪爾澤夫。

上圖:身穿德軍制服的被告;上至下:前共產黨員、弗拉索夫的宣傳主任格奧爾基·日倫科夫少將;前紅軍師長茲維列夫少將,他被任命為俄羅斯解放軍第二師長;前蘇聯紅軍空軍駐中亞指揮官、弗拉索夫空軍中隊指揮官V.l. Maltsev少將。

上圖:就這樣,弗拉索夫死在盧比揚卡河上。蘇聯方面有充分的理由避免進行「公審」,因為這將喚起數百萬曾在被佔國土上生活過的俄羅斯人的記憶,提醒他們曾經與德國人合作過。

向勝利致敬

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舉行了慶祝蘇聯戰勝德國法西斯的勝利遊行,引人注目的是朱可夫元帥騎著白色戰馬現身。史達林接受了敬禮。這次閱兵式是對蘇聯武裝力量的一次全面檢閱,代表各個方面軍的是由蘇聯高級將領率領的「混編團」。6月20日,曾經插上國會大廈屋頂的勝利旗幟被送往莫斯科參加閱兵式,這是由儀仗隊隊長瓦倫丁·瓦倫尼科夫指揮的儀仗隊,旗手由蘇聯英雄、大士F.A. Shkirev擔任。

上圖:很罕見的史達林(前排右二)與蘇聯紅軍高級指揮員合影。史達林在1943年被提升為元帥,現在他獲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大元帥頭銜。史達林的左邊是元帥伏羅希洛夫,他是史達林的密友;右邊是朱可夫元帥;朱可夫旁邊是華西列夫斯基元帥。前排左起的兩位:炮兵主帥沃羅諾夫和另一位老將:布瓊尼元帥。

上圖: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的勝利閱兵式。從左至右:布瓊尼元帥、史達林元帥和朱可夫元帥在克裡姆林宮觀禮臺上檢閱勝利日閱兵式。

上圖:紅軍坦克駛往紅場參加勝利閱兵式。蘇聯坦克兵戰時「學習曲線」既殘酷又昂貴,學習的結果就是對紅軍機動作戰力量進行了重組,增加裝甲部隊比例。

上圖:1945年5月9日,莫斯科紅場,勝利日的慶祝活動。

上圖:5月9日,莫斯科人在大街上載歌載舞。

上圖:閱兵式上,整齊列隊通過的紅軍老戰士。蘇軍步兵在東線首當其衝,傷亡最重。1941年那些步兵師中的「老百姓」花了很長時間成長為一支訓練有素的戰鬥部隊,史達林格勒戰役後,蘇聯步兵獲得了更多的重型武器,但仍有許多人「在前線」,傷亡仍很大。

上圖:勝利閱兵式上,代表各方面軍的方隊是一支由高級指揮員率領的混編團。馬裡諾夫斯基元帥率領著烏克蘭第二方面軍方隊,領頭的小方隊是五名高級將領,旗手是近衛軍中校科夫圖尼亞克。步兵則手持裝有固定刺刀的SVT-40自動步槍。

上圖:代表蘇聯海軍方隊的混編團由代表海軍的綜合團由V.G. 法捷耶夫中將率領。戰爭期間,蘇聯海軍與德國海軍進行了頑強的戰鬥,除了海戰,還承擔了護航、保衛海軍基地和執行兩棲作戰等任務,共陣亡、失蹤和受傷238,614人。

上圖:「獻給勝利的戰士,所有人的愛!」戰爭時期蘇聯的海報藝術蓬勃發展,許多海報是真正的藝術品,它們都出自蘇聯傑出的藝術家和著名的漫畫家之手。

上圖:納粹的旗幟。來自內務人民委員會第一步兵師的中士和士兵。前排左至右有:F.A. Legkoshkur中士、B.M. Lugovoi大士、V.F. Beloshnikov下士、S.G. Kartsev中士。

最後一張照片。尼古拉·沃茲內森斯基歡迎戰後回國的士兵。沃茲內森斯基是蘇聯戰時經濟的主要設計師之一,是國防委員會成員,負責武器和彈藥的生產。1949年他得罪了史達林,捲入了「列寧格勒事件」並被槍斃。1954年,他被「恢復名譽」。

如喜歡這裡的文章,歡迎點擊「轉發」或「喜歡」或「在看」,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六分儀上的地球

微信公眾號:LFYSDDQ

相關焦點

  • 談談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偉大」意義和若干爭論問題
    1941年底至1942年初蘇聯紅軍的局部反攻。在戰後對於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歷史評價方面,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史達林時期對列寧主義、史達林軍事戰略才能和蘇聯軍民英雄主義的肯定、歌頌和榮耀。到了後蘇聯時代,葉爾欽—普京—梅德韋傑夫—普京時期對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歷史評價全面掉入西方設下的歷史虛無主義陷阱,全盤否定蘇軍將帥,侮辱老戰士和英雄戰鬥事跡、將戰爭悲劇化、歪曲和捏造事實、以偏概全、無限放大蘇軍失利和損失的內容可謂俯拾皆是,不勝枚舉。
  • 老K看過的蘇聯衛國戰爭電影、電視及其他
    資料來自豆瓣說二戰電影浩如煙海並不為過,即使是縮小範圍的二戰蘇聯衛國戰爭電影也是不計其數,在老K看過的這類題材電影裡,《莫斯科保衛戰》無疑是最好的!藝術造詣上創造了二戰蘇聯衛國戰爭電影的最高峰!該片情節緊湊、表演到位,既有全景式的二戰蘇聯衛國戰爭電影看家寶,也有人物性格的出彩刻畫。由於製作年代處於冷戰末期,蘇聯解體前夕,政治色彩也減淡了許多,這個單單從史達林這個角色塑造的明顯變化上就可以看出來一些,以往蘇聯電影中的史達林都是高大上、光輝亮!
  • 悲壯的歷史交響——蘇聯衛國戰爭歌曲掃描
    原標題:悲壯的歷史交響——蘇聯衛國戰爭歌曲掃描薛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了,但那些在血與火中誕生的英雄歌曲,如同莫斯科紅場上無名烈士墓前的長明火,永遠激動人心。今天,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帶您沿著蘇聯衛國戰爭的腳步,重溫那一曲曲動人魂魄的戰歌。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史達林格勒轉折:天王星戰役
    當史達林格勒市內的蘇聯紅軍第62集團軍還在與德軍進行殊死爭奪的時候,在史達林格勒地域發動大反攻的構想正逐漸成熟,9月中「天王星」戰役作戰方案的制訂獲得了很大進展。反攻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戰役目標是合圍史達林格勒地域的德軍集團,建立牢固的對外正面,第二階段是粉碎被圍德軍集團,打退任何突圍進攻。
  • 二戰時期的蘇聯,實則並不正義偉大,信仰利益至上原則
    對二戰歷史不熟悉的朋友往往會形成這樣一個概念:軸心國就是熱衷擴張,侵略他國掠奪戰爭資源的惡棍,美英蘇中都是毫無汙點的,至少在這段歷史時期內沒有侵略他國的行為。特別是蘇聯,作為社會主義的大本營,由於當今我國也是社會主義國家,加之中蘇歷史上的外交蜜月期在民間廣泛流傳,我們下意識地認為蘇聯是神聖正義的偉大國度。但其實並不盡然。
  • 衛國戰爭中與納粹戰鬥的蘇聯美女
    如果不是戰爭的親身經歷者,你很難相信這些可愛,漂亮的女孩曾經與男人一樣在戰場上進行殊死戰鬥。更為不幸的是,並非所有人都能從戰場返回家中。正是這些可愛的姑娘,雖然外表柔弱但是堅韌不拔,為贏得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她們的勇氣和英雄主義值得我們永遠銘記!
  • 世界歷史上,哪一場戰爭最慘烈?影響世界最深刻?
    其實,單從死亡人數上,還有戰爭的慘烈程度上來說,上面的兩場戰爭在蘇聯衛國戰爭面前,都是弟弟。 如果從戰爭的正義性,雙方的武器裝備的先進性,對世界格局的影響上來說,上面的兩場戰爭,更加比不上偉大的蘇聯衛國戰爭。 因為交戰雙方都是極其強大的工業國,交戰主力都是武裝到牙齒的正規國家武裝力量。
  • 偉大的衛國戰爭:你不知道的喀秋莎
    熟悉前蘇聯衛國戰爭的朋友對喀秋莎這個名字肯定不會陌生,」喀秋莎」,在俄語裡是俄羅斯女人常用的名字葉卡捷琳娜的愛稱。這本是個很普通的名字,但由於一首《喀秋莎》歌曲和「喀秋莎」火箭炮,這個名字響遍了全世界,備受人們喜愛。歌曲《喀秋莎》是蘇聯著名作曲家瑪·布朗介爾和詩人伊薩柯夫斯基於938年合作完成的。
  • 溥儀曾在蘇聯勞改營裡給史達林寫信,真的是為了留在蘇聯嗎
    1945年8月,溥儀在潛逃日本之際被蘇聯紅軍逮捕,隨後開始了他在蘇聯的俘虜生活。據一些資料顯示,溥儀雖然被關在蘇聯的勞改營中,但是並不用像其他人一樣參與勞動,有著較好的待遇。而在勞改營中,溥儀曾經先後兩次給史達林寫信,這麼末代皇帝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誰才是蘇聯二戰頭號空戰王牌,若按整體貢獻並非闊日杜布,而是他
    闊日杜布我們都很熟悉,他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指揮蘇聯空軍秘密參戰,與美國空軍激烈交戰並給予重創。但二戰中蘇聯空軍還有另外一位大神級人物,他就是波克雷什金。蘇聯空戰王牌闊日杜布波克雷什金在後來被譽為蘇維埃空戰之父,曾擔任蘇聯空軍元帥,他是蘇聯衛國戰爭空軍中一隻最值得驕傲的雄鷹,在整個蘇聯衛國戰爭期間,他戰鬥起飛達650多次,參加空戰156
  •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真的需要美國卡車?分析斯蒂龐克US6真實作用
    一說起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就有人跑出來說沒有美國卡車蘇軍根本不可能贏得這場戰爭,但真要說什麼具體的內容,他們又說不出什麼。本文為葉夫根尼·科赫涅夫(EvgenyKochnev)撰寫的文章,介紹了美國斯蒂龐克(Studebaker)US6卡車在蘇聯二戰期間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對後來蘇聯汽車工業發展的影響,本人翻譯給大家分享。
  • 蘇聯衛國戰爭的天空之翼:拉式系列戰鬥機,戰功赫赫!
    在二戰的硝煙中,它們以其卓越的機動性和強大的火力與德機展開了激烈對抗,為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拉式系列戰鬥機總設計師拉沃奇金拉氏家族中,第一位走上戰場的成員是誕生於1940年的拉-3,是二戰初期蘇聯最好的戰鬥機。由於當時蘇聯缺少鋁材,拉-3為全木質結構,外形修長流暢,輕巧美觀大方。
  • 韓戰的大贏家是誰?中美兩軍在其中浴血奮戰,韓國蘇聯撈現成
    韓戰是一場"政治高於軍事"的戰爭,中國和17個國家/地區組成的"聯合國軍"。這場戰鬥最終以談判結束,談判的根本動機在於,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無法擊敗志願軍,志願軍也無力再越過38線實施對聯合國軍的進攻。
  • 二戰兵器高清圖精選集,蘇聯BT-7快速坦克
    由於蘇聯歷來重視騎兵,要求坦克行駛速度高,所以在美國曇花一現卻擁有獨特懸掛系統的克裡斯蒂坦克被蘇聯人看中,而發動機則採用仿製的德國BMW公司M-17T汽油發動機,這臺發動機原為航空發動機,轉速較高,是BT-7速度快的原因之一。由於該發動機功率並不充沛,因此限制了坦克的重量,導致BT-7裝甲較薄。
  • 塵封近80年 蘇聯戰地記者紀實作品《在華一年》「重見天日」
    《在華一年》中文版圖書《在華一年》俄文版封面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娟):《在華一年》是蘇聯著名新聞電影攝影師、導演、戰地記者羅曼·卡爾曼的一本紀實著作,該書中文版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在華一年》俄文版於1941年5月由蘇聯作家出版社出版,是國際上記述中國抗戰的珍貴文獻。時隔近80年,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之際,該書首次被譯成中文出版,並首次在國內發布大量珍貴史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那麼,這本書又是如何在塵封近80年後被重新發現的呢?
  • 被歷史忽略的蘇聯名將,屢敗屢戰卻從不氣餒,蘇聯元帥鐵木辛哥
    被歷史忽略的蘇聯名將,屢敗屢戰卻從不氣餒,蘇聯元帥鐵木辛哥 鐵木辛哥元帥是蘇德戰爭爆發前的蘇聯名將,他先後取得了一系列的軍事勝利,並獲得了蘇聯英雄榮譽。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面對德國的入侵,這位蘇聯老帥似乎顯得有一些力不從心了。
  • 從《少女前線》到「戰爭前線」——託卡列夫
    現實中的武器介紹託卡列夫手槍又叫TT-33手槍,是蘇聯著名功勳槍械設計師費多爾·瓦西裡耶維奇·託卡列夫設計,在圖拉兵工廠所生產的一種用來取代納甘左輪的半自動手槍。它是蘇聯裝備的第一種半自動手槍,於1931年被蘇聯政府採用,成為蘇聯的軍用制式手槍。一戰結束後,世界各國意識到增強手槍火力強度的迫切需要,相繼研發並列裝半自動手槍作為軍用制式手槍。
  • 蘇德戰爭關鍵時刻,蘇聯靠什麼支撐?一萬噸黃金和兩條命令是關鍵
    1945年,歷時4年的蘇聯衛國戰爭結束,為了戰勝不可一世的德國,蘇聯付出了損失6000多萬人的代價,其中軍人損失近3000萬人。但在戰爭結束時,蘇軍的總人數依然保持在1000萬人以上,這都與其強大的後備兵員分不開。 然而,戰爭後期的蘇軍在裝備、兵員人數上都高於德軍,傷亡率依然高出德軍許多,給人們留下了一個慘勝的印象,蘇聯是依靠地大物博的國土面積和巨大的戰爭潛力,取得了勝利。但僅靠這些能贏得戰爭嗎?答案是否定的,還有其他的因素。
  • 紀錄電影《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起映
    紀錄電影揭秘70年前真實浴血戰場 四國紀實影像全景式還原「立國之戰」作為「抗美援朝系列電影」中唯一一部紀錄影片,《保家衛國——抗美援朝光影紀實》首次獨家披露真實影像,展現中國、美國、朝鮮、韓國等多國珍貴戰場紀實鏡頭。
  • 布拉格拆蘇聯元帥雕像、諷其未戴口罩 俄防長請求追責
    紹伊古在信中指出,最近"某些外國官員試圖抹黑蘇聯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偉大衛國戰爭中擊敗法西斯侵略者所做作出的決定性貢獻的歷史"。紹伊古請求追究外國官員拆除紀念碑的刑事責任。綜合今日俄羅斯、法新社、美聯社報導,布拉格當局在上周五(3日)拆除了蘇聯元帥伊萬·科涅夫的雕像。儘管遭到各界的反對,當天上午,現場的一臺起重機還是按計劃將雕像從原處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