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家長除了指責,還能做點什麼?

2020-12-18 付小姐說娛樂

本文由@小露珠聊育兒原創,歡迎大家分享、收藏。

孩子沉溺於網路遊戲可能是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的話題,孩子把許多時間耗費在遊戲上,不但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形成影響,長時間的關注手機屏幕誘發眼睛的近視,引發彎腰駝背等等問題,同時對比與遊戲的緊張刺激,相對平淡的身邊的人和事都難以提起孩子的興趣,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學業等等。

01孩子沉迷遊戲,似乎找不到好方法

許多家長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常非常生氣,同時也無可奈何,除了批評打罵,沒收手機等等措施之外似乎也找不到更有效的方法,然而往往收效甚微。

其實家長往往只關注了孩子沉溺於遊戲的這個表象,然而沒有仔細研究和分析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找原因也往往簡單粗暴地歸結為孩子貪玩一個原因。

02孩子沉迷遊戲,大部分原因是父母疏於管教

就青少年而言,一來父母忙於工作,忽視了有關孩子自身的愛護與管教,小時候就家庭教育有關孩子的一生尤為關鍵,但父母們覺得要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只有努力工作。

網路遊戲只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我們當然需要對網路遊戲作出規範和加強引導,尤其有關那些不規範不健康的遊戲更是應該加大打擊力度,同時比如有關未成年人網路遊戲的防沉溺設置,身份識別等等也都需要進一步加強,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儘量少受到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

03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沉迷遊戲,才能根本解決問題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現象很常見,我們往往指責孩子沉迷於遊戲,卻很少追問:孩子為什麼沉迷於遊戲?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的原因許多,但最主要的我想應該是:孩子在網路遊戲中獲得了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的成就感和認同感。

網路遊戲本身好玩刺激,這一點確實無可否認,也無需多議。孩子缺乏足夠的主觀判斷,更加容易沉迷。

作為家長和老師,應多和孩子民主平等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和面臨的困難,積極引導和幫助孩子們克服困難,走出困境。

同時也應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愛好,讓孩子通過更多有益的文體活動來結識朋友,把孩子的注意力從虛擬的網路遊戲中轉移到現實生活中更多有趣而有意義事情上去,讓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長。

@小露珠聊育兒期待您的關注和回復。

相關焦點

  • 孩子沉迷「玩手機和網路遊戲」,家長到底應該怎麼做?
    網絡中什麼最吸引孩子們的注意,無疑是各種網路遊戲,在遊戲中,可以馳騁沙場,可以拉幫結派,可以實現孩子心中的武俠夢想;再或者學習上的不如意,與父母之間的摩擦,一進入到網絡世界,通通可以消失。因此身邊總會出現一些沉迷網路遊戲,不可自拔的孩子。網癮,對於孩子的傷害是巨大的。
  •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隨著手遊、網遊發展的好,遊戲的種類越來越多了,玩法也豐富。同時,也讓不少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對未成年人非常好。對此,現在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即將上線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以及過度消費。由於現在的遊戲種類多,導致了很多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這也是讓家長頭疼的事,束手無策。家長們不用擔心,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就要上線了,加強遊戲監管,結束野蠻生長時代,以及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
  • 青少年為什麼容易沉迷網路遊戲
    【摘要】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一方面是因為網路遊戲本身就具有著低門檻、環節設置多樣、獎勵誘惑、互動性強的特點,其所營造出的虛擬世界吸引著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大批遊戲玩家;另一方面是青少年處於「青春期」,不穩定、叛逆、心理變化快,渴望獲得群體認同,一旦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心理需求的滿足,他們便尋求於虛擬世界,特別是網路遊戲。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絡)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一旦有時間、條件,不少孩子就對著電腦、捧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很多家長對此都束手無策。但是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網絡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當孩子們慢慢開始沉迷遊戲,其心理和行為就會發生偏差。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家長怎麼辦?
    據國家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表明,超過七成的中小學生喜歡網路遊戲,並且隨著年級的增高越來越積極,興趣越來越濃厚。看著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家長憂心忡忡,但又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吧,平時需要聯繫孩子,老師每天還會在手機上發作業,放任自流吧,孩子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 青少年過度沉迷網路遊戲,責任該由誰來負責?
    剛看了篇新聞,在30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主題論壇上說,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層面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9月前上線,屆時將組織企業分批接入。我覺得有點搞笑,都2020年了,還在落實實名認證?現在玩哪個網遊不需要身份證實名認證?為什麼說還在落實?刷臉現在已經應用於多個領域!為何網遊還不實行實名+刷臉?是相關負責人信息落伍?
  • 論青少年網絡沉迷的特徵與應對
    近年來,青少年越來越沉迷於網路遊戲,這對其身心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如何界定網絡沉迷?該如何有效預防?這需要多方協同、社會共治,幫助青少年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群體處在更易於受到沉迷因素侵害的人生階段,使得青少年成為更易沉迷網絡的高風險群體;相對於成年人群體,青少年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網絡沉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於青少年群體的傷害更大、更深遠。  現有研究發現,青少年長時間沉溺於網路遊戲可能逐漸忽略學習,變得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疏離,甚至完全沉浸在網絡虛擬世界之中。
  • 孩子沉迷網絡,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為什麼青少年會沉迷網絡?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原因有4點 1、自控能力欠缺 對於青少年來說,他們自製性和自律性相對成年人來說比較低,因而可能被網上的一些遊戲、技術和新信息誘惑住。
  •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 「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許多平臺上線「青少年模式」——「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近來,沈女士有些擔憂:讀小學二年級的兒子,抱著手機對短視頻刷個不停,還沉迷於某款熱門移動端網遊,家長拿他沒辦法。根據《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達110分鐘。未成年人沉迷短視頻、直播及網路遊戲的現象愈發普遍。針對這一問題,已有不少平臺在有關部門指導下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在相關功能以及內容方面進行限定。那麼,「青少年模式」如何做到真防真管?
  • 你認為,現在的青少年為什麼沉迷於網路遊戲無法自拔?
    本文是原創 |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其實並不是說玩遊戲就是沉迷了,沒有自制力才是沉迷的根本原因。對於絕大多數的人,遊戲只是偶爾放鬆的手段而已,學習壓力很大,工作壓力很大,玩一把十幾分鐘的遊戲舒緩一下緊張的心情,放鬆後接著幹活。
  • 不想讓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智慧的家長應該這樣做更有效(實用)
    除了少數家長會帶孩子出門旅遊,偶爾逛逛博物館、科技館之類,更多的時間孩子是貓在家裡,玩玩具、看電視、玩遊戲。電子信息的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大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孩子們的娛樂方式。我反覆的問自己為什麼不想讓兒子玩網路遊戲,歸根到底的原因是害怕孩子:沉迷遊戲!
  • 青少年沉迷網絡怎麼辦?記住!孩子有網癮,絕不是王者榮耀之過
    當下手遊成風,無論何時何地、上至老人下至兒童都對各類手遊十分沉溺,在遊戲中付費也是很常見,一些孩子心智不成熟常在遊戲中「大手筆」花銷讓家長大呼吃不消。用王者榮耀舉例,全中國3億青少中接近1/3的青少年在玩,在遊戲中充值、付費現象也實屬再常見不過。其實,自網路遊戲大行其道開始,關於青少年網絡成癮的話題幾乎從未停止過。
  • 網絡「死亡遊戲」真實上演——青少年沉迷暴力電子遊戲調查
    新華社長沙2月7日電 題:網絡「死亡遊戲」真實上演——青少年沉迷暴力電子遊戲調查  新華社記者 袁汝婷、蘇曉洲  這是一個極端悲劇的案例。在這款遊戲的情節設定中,玩家可以扮演「黑社會」殺人。  據辦案幹警介紹,小唐交代,他初二就萌生了體驗現實殺人感覺的渴望,「想體驗一下真的殺人是什麼感覺,是不是像在遊戲裡一樣簡單又有快感。」在審訊過程中,小唐沒有表現出悔意,供述殺人過程思維清晰、舉止平靜,甚至不時露出得意之色。
  • 防止孩子沉迷網絡,APP「青少年模式」該如何「迭代」?
    近年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充值、打賞主播花掉家裡巨額存款的新聞屢見報端,青少年沉迷網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2019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國內多家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該模式的一個主要作用是限制青少年使用時長。
  •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路遊戲
    目前,網絡的不良因素已成為廣大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網路遊戲的危害作為父母要知道網路遊戲對孩子的危害。首先,網路遊戲對孩子視力的影響。網遊必須要集中精力,眼睛要長時間地對著電腦屏幕,視力肯定會受損。
  •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該怎麼防?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近期就有提出遊戲沉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建議上課期間關閉網路遊戲服務。並指出網路遊戲或許能創造一定的財富,但帶來的危害更大,不能顧此失彼。建議相關部門在孩子上課期間應當關閉網路遊戲服務,對網路遊戲的開放時間給予嚴格限定。
  • 關注|保護遊戲中的未成年人,家長該做些什麼?
    作為「Z世代」的家長,孩子玩遊戲幾乎成為了不可逃避的話題。隨著手機的普及,擔心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也成為了近些年全社會的重點關注問題。作為家長,應該清楚地認識到,遊戲已經成為了孩子們之間的「社交語言」。家長需要協助孩子進行適度遊戲,不能放任孩子接觸遊戲,也不宜讓孩子徹底不玩。《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已經對「適度」做了很詳細的要求,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遊戲廠商也進行了落實。但廠商的落實並不代表家長們就可以不管了。
  • 史上最長寒假後,孩子沉迷網絡和遊戲無法自拔,家長該怎麼辦?
    可是,在這個史上最長的假期裡,很多孩子沉迷於網絡尤其是遊戲,返校後難以收心學習,上課走神,總想著玩遊戲,更加嚴重的孩子甚至可能抗拒上學,厭學情緒凸顯。針對這些問題,我受邀參加了廣州電視臺《健康100FUN特別策劃:開學健康錦囊》節目的錄製,提供了一些具體化建議。
  • 「青少年模式」流於形式,談何防沉迷
    近日,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布報告稱,部分直播平臺青少年模式與一般模式無差異,形同虛設。報告顯示,在9個體驗樣本中均有青少年模式,打開App就會彈出相關提示。除了兩家平臺規定「每天使用時長不超過40分鐘」外,其他7家平臺均可以通過輸入密碼,延長青少年模式下軟體的使用時限。
  • 如何破解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困局?
    日前,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和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聯合舉辦「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評議會」,圍繞「如何有效破解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沉迷困局」議題展開討論。與會專家認為,社會各界要共同參與形成合力,切實履行職責,共同築牢未成年人網路遊戲防沉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