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死亡遊戲」真實上演——青少年沉迷暴力電子遊戲調查

2021-01-12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長沙2月7日電 題:網絡「死亡遊戲」真實上演——青少年沉迷暴力電子遊戲調查

  新華社記者 袁汝婷、蘇曉洲

  這是一個極端悲劇的案例。幾個月前,在湖南武陵山區的一個貧困縣,沉迷於一款暴力電子遊戲的15歲少年小唐,為了在現實中體驗虛擬世界殺人的「刺激快感」,將23歲的女鄰居小西殘忍殺害。

  暴力、色情、貪婪、玄幻……各種吸睛的因素,讓很多孩子欲罷不能。這些電遊已淪為不少未成年人荒廢學業、增加家庭經濟負擔甚至誘發犯罪的「精神毒品」,嚴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危害社會安定。有關部門利劍已出,升級管控、強化執法,欲斬斷這一伸向下一代的黑手。

  一款暴力電子遊戲對未成年人的扭曲影響究竟有多嚴重?記者進行了調查。

  太殘忍,一款暴力電遊誘發血案

  小唐是一名初三學生,沉迷於「俠盜飛車」遊戲。他與小西比鄰而居。警方查明,去年9月16日,小西來到小唐租房客廳借用其電腦,小唐趁其不備,採用猛擊頭部、狠掐脖頸、水淹等方式,最終致小西死亡。據公安調查,兩人並無仇怨。

  在警方的審訊中,小唐交代,他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在鄉下、縣城的網吧裡接觸各種暴力電遊,對「俠盜飛車」尤其沉迷。在這款遊戲的情節設定中,玩家可以扮演「黑社會」殺人。

  據辦案幹警介紹,小唐交代,他初二就萌生了體驗現實殺人感覺的渴望,「想體驗一下真的殺人是什麼感覺,是不是像在遊戲裡一樣簡單又有快感。」在審訊過程中,小唐沒有表現出悔意,供述殺人過程思維清晰、舉止平靜,甚至不時露出得意之色。

  記者了解到,「俠盜飛車」在青少年中普及程度很高,遊戲操控的自由度很大,玩家以角色扮演的身份進入,在遊戲情節的設置中,玩家可以靠撞車、殺人、搶劫等犯罪行為吸引警察,然後飆車逃避追捕。還有玩家自製擴展包,因為缺乏有效的審查機制,內容尺度更大。

  一些「俠盜飛車」的成人玩家告訴記者,這款遊戲裡充斥著各種犯罪場面,且畫面高度逼真,「開車到處撞,殺了人就有錢花,沒車就搶一輛,特別過癮!」有人說著說著,流露出難以抑制的興奮。

  為吸睛,一些暴力電遊淪為「精神毒品」

  去年11月,世界衛生組織披露,將把遊戲障礙(即通常所說的遊戲成癮)與合成毒品等一起,列入物質使用及成癮行為障礙。

  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電子遊戲特別是手遊作為迅速膨脹的新生業態,供大於求。除了少數巨頭佔據較大市場,上百家小公司在尾端廝殺,競爭慘烈。為了能吸引玩家,很多開發商以低俗出位內容吸引未成年人;有的遊戲甚至公開誨淫、誨盜、誨黑,歪曲民族文化和歷史,傳播異質文化內容,為了吸引人氣、謀取利益不擇手段。這類遊戲精神控制力、人群擴散力驚人,涉世不深的青少年缺乏「免疫力」,一旦沉迷往往難以自拔。

  「未成年人沉迷電遊易導致人、錢、魂都沒了。」民盟湖南省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局長何寄華,多年來奔走呼籲遏制電子遊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

  「沉迷遊戲不僅對未成年人身體發育產生不可逆的負面影響,很多孩子還因此變得性格孤僻、極端,家庭矛盾與日俱增,加重家庭經濟負擔。更有甚者,一些未成年人因為急於籌錢為遊戲充值而偷竊、搶劫,帶來嚴重社會惡果。」何寄華說。

  利劍出,斬斷伸向下一代的黑手

  為營造清朗網絡空間,有效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推動我國網路遊戲健康有序發展,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安部、文化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嚴格規範網路遊戲市場管理的意見》,從統一思想認識、強力監管整治、落實主體責任、加強制度保障、加強教育引導、加強監督舉報等六個方面,對集中規範整治作出了全面部署。意見強調,各相關部門要迅速開展全面排查,重點排查用戶數量多、社會影響大的網路遊戲產品,對價值導向嚴重偏差、含有暴力色情等法律法規禁止內容的,堅決予以查處;對內容格調低俗、存在打擦邊球行為的,堅決予以整改;對未經許可、擅自上網運營的,堅決予以取締;對來自境外、含有我國法律法規禁止內容的,堅決予以阻斷。全國人大代表、中南傳媒董事長龔曙光認為,任何一家有良知、有公德的企業,都不應該誘導未成年人對電子遊戲成癮。「不管成癮遊戲業能帶來多少財富,社會都應該堅決抵制,絕不能以犧牲民族的未來賺錢!」

責任編輯: 張樵蘇

相關焦點

  • 網絡「死亡遊戲」真實上演!15歲少年殘忍體驗虛擬世界殺人快感!
    一款暴力電子遊戲  對未成年人的扭曲影響  究竟有多嚴重?  他們進行了調查!  警方查明,去年9月16日,  小西來到小唐租房客廳借用其電腦,  小唐趁其不備,  採用猛擊頭部、狠掐脖頸、水淹等方式,  最終致小西死亡。  據公安調查,兩人並無仇怨。
  • 大學生沉迷網遊調查:為遊戲裡兄弟「兩肋插刀」
    ——大學生沉迷網路遊戲調查  新華社記者帥才、姚羽  玩網路遊戲上癮;上網時全神貫注,下網後六神無主;通宵打網遊引發「電子血栓病」……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精神衛生研究所對3000多名大學生進行了網絡成癮性調查,發現其中超過五分之一的大學生存在手機成癮風險,學生網路遊戲成癮問題嚴峻。
  • 青少年為什麼容易沉迷網路遊戲
    【摘要】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一方面是因為網路遊戲本身就具有著低門檻、環節設置多樣、獎勵誘惑、互動性強的特點,其所營造出的虛擬世界吸引著包括青少年在內的大批遊戲玩家;另一方面是青少年處於「青春期」,不穩定、叛逆、心理變化快,渴望獲得群體認同,一旦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心理需求的滿足,他們便尋求於虛擬世界,特別是網路遊戲。
  • 沉迷與輕信、網絡暴力低齡化 媒體聚焦青少年媒介素養如何提升
    當下青少年的媒介使用面臨哪些困擾?背後有哪些深層次問題值得關注?又該如何提升青少年的媒介素養?針對上述問題,記者進行了深入調查。「一名初中生的家長曾焦急地給我打電話求助,說孩子因為沉迷追星,與家長產生衝突,絕食抗議,還拒絕溝通。」
  • 保障未成年人網絡安全,讓「暴力色情遊戲」走開
    保障未成年人網絡安全,需讓「暴力色情遊戲」走開!  在今天的電子遊戲產業中,以戰爭和暴力為主題的電子遊戲頗為普遍。德國《焦點》周刊曾報導,在電子遊戲這個巨大的市場中,80%的電子遊戲含有暴力和色情成分,令人震驚。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子遊戲中的戰爭和暴力情節越來越逼真。玩家對遊戲中的殺戮和血腥場面漸漸習以為常。
  • 網路遊戲成癮對青少年的影響
    青少年因沉迷於網路遊戲,荒廢了學業,大肆揮霍錢財,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負面事例是社會輿論常常談到的網路遊戲的弊端。但是網路遊戲會導致精神障礙,卻少有人關注。與網路遊戲成癮相關的常見疾病包括:重度抑鬱、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強迫障礙。
  •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隨著手遊、網遊發展的好,遊戲的種類越來越多了,玩法也豐富。同時,也讓不少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對未成年人非常好。對此,現在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即將上線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以及過度消費。由於現在的遊戲種類多,導致了很多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這也是讓家長頭疼的事,束手無策。家長們不用擔心,我國網遊實名認證系統就要上線了,加強遊戲監管,結束野蠻生長時代,以及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
  • 你認為,現在的青少年為什麼沉迷於網路遊戲無法自拔?
    本文是原創 |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其實並不是說玩遊戲就是沉迷了,沒有自制力才是沉迷的根本原因。對於絕大多數的人,遊戲只是偶爾放鬆的手段而已,學習壓力很大,工作壓力很大,玩一把十幾分鐘的遊戲舒緩一下緊張的心情,放鬆後接著幹活。
  • 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遊戲:這個鍋我不背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呼籲建立網路遊戲分級制度,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實行未成年人登入網遊時段、時長監管分級,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朱永新建議,從網路遊戲類別、認證、時長、充值方面建立網路遊戲強制分級制度,並由相關政府部門審核監管。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家長該怎麼辦?
    (圖片來自網絡)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一旦有時間、條件,不少孩子就對著電腦、捧著手機玩得不亦樂乎,很多家長對此都束手無策。但是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容易受到網絡上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當孩子們慢慢開始沉迷遊戲,其心理和行為就會發生偏差。
  • 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該怎麼防?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的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近期就有提出遊戲沉迷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建議上課期間關閉網路遊戲服務。並指出網路遊戲或許能創造一定的財富,但帶來的危害更大,不能顧此失彼。建議相關部門在孩子上課期間應當關閉網路遊戲服務,對網路遊戲的開放時間給予嚴格限定。
  •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家長除了指責,還能做點什麼?
    孩子沉溺於網路遊戲可能是讓許多家長非常頭疼的話題,孩子把許多時間耗費在遊戲上,不但對孩子的身體健康形成影響,長時間的關注手機屏幕誘發眼睛的近視,引發彎腰駝背等等問題,同時對比與遊戲的緊張刺激,相對平淡的身邊的人和事都難以提起孩子的興趣,嚴重的還會產生厭學情緒,影響學業等等。
  • 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初步計劃於9月前...
    記者在30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於9月前上線。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主題論壇上說,2020年上半年,我國網路遊戲呈現出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成為非常時期的一支生力軍。
  • 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家長怎麼辦?
    據國家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表明,超過七成的中小學生喜歡網路遊戲,並且隨著年級的增高越來越積極,興趣越來越濃厚。看著孩子沉迷於網路遊戲,家長憂心忡忡,但又沒有切實可行的辦法,不讓孩子接觸手機吧,平時需要聯繫孩子,老師每天還會在手機上發作業,放任自流吧,孩子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成績就會一落千丈。
  • 論青少年網絡沉迷的特徵與應對
    近年來,青少年越來越沉迷於網路遊戲,這對其身心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如何界定網絡沉迷?該如何有效預防?這需要多方協同、社會共治,幫助青少年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這主要是因為,青少年群體處在更易於受到沉迷因素侵害的人生階段,使得青少年成為更易沉迷網絡的高風險群體;相對於成年人群體,青少年處於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網絡沉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對於青少年群體的傷害更大、更深遠。  現有研究發現,青少年長時間沉溺於網路遊戲可能逐漸忽略學習,變得與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疏離,甚至完全沉浸在網絡虛擬世界之中。
  • 微電影《網絡沉迷—警示錄》重磅首發!奔跑吧,少年,與網絡沉迷說no!
    網絡世界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了我們遨遊的空間。但網絡又是把雙刃劍,如果不合理使用,便會給人們的身心及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五花八門的網路遊戲,更使一些青少年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 防止孩子沉迷網絡,APP「青少年模式」該如何「迭代」?
    近年來,未成年人網路遊戲充值、打賞主播花掉家裡巨額存款的新聞屢見報端,青少年沉迷網絡引發社會高度關注。2019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國內多家網絡視頻平臺上線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統」,該模式的一個主要作用是限制青少年使用時長。
  • ...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網路遊戲實名認證...
    2020-07-31 08:01:17來源:FX168 【網遊實名認證系統有望9月前上線】據新華社,記者在30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
  • 青少年過度沉迷網路遊戲,責任該由誰來負責?
    剛看了篇新聞,在30日舉行的2020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上獲悉,部分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在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主題論壇上說,為防止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我國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層面實名認證系統建設,初步計劃9月前上線,屆時將組織企業分批接入。我覺得有點搞笑,都2020年了,還在落實實名認證?現在玩哪個網遊不需要身份證實名認證?為什麼說還在落實?刷臉現在已經應用於多個領域!為何網遊還不實行實名+刷臉?是相關負責人信息落伍?
  • 打遊戲也要人臉識別!為防止青少年沉迷,騰訊出大招了
    近年來,如何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改變青少年不良的消費觀念,已經成為全社會重視的問題。從政府到企業,社會各界都在推出不同措施,以期為青少年築起網絡防火牆。近日,不少《王者榮耀》玩家反映,在點開APP後收到人臉識別驗證彈窗提醒。這一操作,無疑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起到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