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中的純真年代,宮崎駿的赤子之心
同在吉卜力的好友高畑勳曾如此評價宮崎駿:「他的心思十分敏感細膩,本性同天真無邪的孩子們差不多,全然沒有受到年齡界限的影響,是個非常真誠的人。」保持純真的赤子之心:「每年去山間消暑度假時,光是凝視著單純快樂的女兒的面龐,便令我身心愉悅。
我仿佛還未嘗試製作過給如她這般年齡大小的孩子們的作品。可能之前曾抱有念想,只是於這些念想中,此種形象還未確切地被塑造出來:他們還未被生活磨去稜角,而是真心地感受與探索世界的美麗與缺憾,尊重與信任長輩們的諄諄言語……
作為成年人的我們雖早已無法再度重溫,但那些珍貴的回憶卻永存於腦海間,昔日的願望仍然能在那些不忘初心的成人心中佔據一席之地,相信即為存在……因此這次再度動筆出山,單方面來看,是為了重揚當年那些合作同好們的動力。從深層次來解讀,是為了重新拾回童年的本真。」
在《千與千尋》影片開頭展現的「搬家」一幕中,一家三口正坐在由父親駕駛的汽車上。千尋位於車後座,悶悶不樂地緊抱住好朋友贈予的寄託著「離別」與「不舍」之意的花束。旅途顛簸中花瓣散落,千尋吃驚又心疼地告訴媽媽,可母親只是冷漠地說道:「都是千尋你一路上把花抓得太緊了,到家後澆點水就好。」這樣的場景在日常的生活中堪稱數見不鮮。
反應平淡乃至不耐於領會與分析年幼者的話語和行為是成年者的習慣,殊不知在無形間丟失了美好與純粹。因為恰恰是純淨的心靈才可領略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的微妙之處。如同《綠山牆的安妮》中想像力豐富的紅髮少女安妮,她朝氣蓬勃,靈動活潑,樂於尋找生活中每一處細微的美好,將熱情感染至身邊所有人。
為珍視之物奉獻全力而不顧他人閒語,正是年輕真摯的心靈所想所願。而在千尋單純的眼中,一束花代表了她所珍視的友情,寄託著她對舊日時光的懷念。這樣的純真與深情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