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教你用「靜因之道」,破解慣性思維!

2021-01-08 崇德先生

管仲,相信大家再熟悉不過了,曾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被後人譽為「華夏第一相」,尊稱為「管子」,著有《管子》一書。

借用管理大師德魯克時髦的口吻來說:管仲不僅是戰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他還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就算放到當世,管仲也絕對是一位世界級的管理大師。

依靠經驗來處理事情,常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正確的。但是,依靠經驗來處理事情,真的都對嗎?答案是:這可能是慣性思維,並不一定對。

一、什麼是「所知障」?

佛家有一個詞語,叫「所知障」,原意是執著於所證之法而障蔽其真如根本智。用現在的話來說,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容易受到我們原來所接受的一套知識系統和思維方法的影響,很類似慣性思維。

比如說出車禍的大多是老司機,新手是不容易出交通事故的。因為人犯錯往往在自以為熟悉的事物上。

作為一位管理者,我常常深感管理者也常被「所知障」困惑。比如一家企業線下業務做的很好,想拓展線上網際網路業務,仍然按照線下業務的模式配置和管理團隊,自然是做好不好網際網路業務的;比如,OKR雖好,並不是每個公司都用得了;再比如,每個公司都知道人才的重要性,招聘時仍然卡候選人的幾百塊的薪酬。

這一切,都是我們的經驗從中搗亂,我們的慣性思維在作祟。我們常習慣的口頭禪是:我知道,我以為,原來我就是這麼做的。殊不知,說這話時我們已經被困在經驗的窠臼裡出不來了。

而管理是隨著業務的變化而變化的,業務有變化、團隊有調整、行業有新動向,都會影響我們的管理舉措。僅憑經驗的慣性思維來處理事情,是很可能要栽跟頭的。

二、如何用「靜因之道」破解慣性思維?

「是故有道之君,其處也若無知,其應物也若偶之,靜因之道也。」

——《管子·心術上》

這句話意思是:得道的君子,他處世就好像自己什麼都不懂一樣,沒有一套先驗的東西;應對一件事物,要與它契合,而不是讓事物來契合自己,這樣才不易犯錯。這就是靜因之道。

那什麼是因呢?

因就是舍己,把自己主觀的、自以為是的觀點、念頭、經驗全部放下,以所面對的這一事物本身作為應付處理事情的法則。

整體的意思,就是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可以像一張白紙一樣,不用自己過往的習慣、主觀來判斷事情,而遵守事物自己的客觀規律。具體說來用靜因之道處理事情,有4個關鍵點:

1、「感而後應,非所設也。」

意思是說事情發生了,要先去了解它,然後再去應對它,而不是按照我們的慣性思維去來處理。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們常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遇見問題立馬衝過去,希望立刻、馬上把火給滅了。殊不知越急越亂,就像某度之前處理公關事件一樣,頻頻出昏招,本來的問題沒有處理掉,反而牽連了更廣泛的問題。

2、「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

意思是,根據我們自身的條件,能做到什麼程度,再思考用什麼方法來做。

管理是「用」的學問,每一件事的客觀條件和環境都不一樣,所以要考慮客觀條件,而不是用一套標準的腳去穿所有的鞋子,每隻腳大小不一樣,肯定有穿不上的鞋子的,總不能都削足適履的。

3、「其應物也若偶之,言時適也。」

意思是應對事物時候一定要契合它的時機。同樣一件事,在不同時間可能不大一樣。做生意的對這句話肯定就會有感慨,今年可以掙很多,明年可能就不好做了,第三年可能就要虧本了。

做管理也一樣,是要契合公司的時機,在什麼時候調整組織結構、選用什麼員工、組建什麼樣的團隊,都需要考慮公司當時的行業特點和業務情景來進行設計的。

4、「即用此,離此用。」

意思是事情來了,就去解決它;問題解決完了,就不再念念不忘。

這有點像現在流行的斷舍離,不是說在生活中需要這樣,在人生、工作、生活的時時刻刻都需要「即用此,離此用」。

做管理工作也一樣,之前用一個方法解決一個問題很實用,再用這個方法去解決現在的新問題就不一定試用了。我做管理這些年,一直有一個習慣,就是我每在一個新組織,都不會輕易的用之前所熟悉的工作方法,而是優先選擇新方法新思路來適配新地方、新業務、新團隊。

學習管仲的「靜因之道」思想,可以幫助我們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儘可能的拋開個人慣性思維、主觀意志、偏見等。這並不是完全否定經驗,而不是將經驗照搬照抄到下次碰到的事情上,這就有點像刻舟求劍了。

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核心是要遵循事物本來的情況和客觀的發展規律,事情本來是怎樣的,就怎樣處理,拋開我們的慣性思維,不加一份主觀成見,也不減少一分客觀事實。

相關焦點

  • 《鬼谷子》教會我們合理運用逆向思維,突破思維慣性
    因為很多時候,正常的思維是沒有辦法達到自己的目的地,而這個時候就要突破自己正常的思維運用逆向思維。逆向思維,又稱求異思維,它是把司空見慣的事物或者觀點反過來創立新的思維模式。敢於「反其道而行之」,人們常常因為習慣而只會正向地去思考問題。但是很多問題,從另一個方向去思考,會發現簡單的多。
  • 要想打破慣性思維天花板,突破自我,那這三個建議值得聽取
    其實,你停下來認真思考一下就能知道這個答案是錯誤的。正確答案為0.05元,假設球拍為X,球為Y,X+Y=1.1,X-Y=1,那我們很容易得出X=0.05,Y=1.05。我們一開始就掉進了慣性思維的陷阱裡。
  • 成功的系統思維之道法術器勢志
    這也是中華文化和西方文化幾千年來形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種從上到下、由裡及外的系統思維方式。那麼,什麼是道呢?老子在道德經中開篇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道:是核心思想、理念、本質規律。
  • 慣性思維自動排序
    現在的你一定在思考:為什麼我們在閱讀時,遇到顛倒順序的漢字也能很順利地讀下來,並且不影響理解呢?    現代快報記者 吳怡 漫畫 俞曉翔    和看見長發飄飄就推斷是女性一樣    慣性思維讓我們給文字自動排序    南京鼓樓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張均表示,這種現象是由人腦的「閱讀慣性」導致。
  • 劍與遠徵:打破慣性思維,拒絕頭腦發熱,巧過噩夢副本時光之巔
    02星界迷陣之時光之巔,副本的噩夢星界迷陣是遊戲中的一個副本任務,時光之巔是其中最令玩家頭疼的一個任務點而慣例思維,往往是玩家失敗的主要原因。在遊戲中,我們一般在挑戰完簡單的棺材boss之後,一時興起就會繼續挑戰後續的240怪。但是我們每次打了棺材拿到它的遺物之後,去挑戰其他的240怪時總是因為種種原因失敗。可能是因為極小的差距,但還是以失敗告終。想要通過星界迷陣的時空之巔,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慣性思維。
  • 康養茶道(六) | 靜,然後知康養之道
    茶須靜品,心境和緩,寧靜安逸,修身養性,取無垢之水、坐清淨鬥室、在嫋嫋芬芳中,讓心靈回復空明,精神得到淨化。「靜」為品茶前提。
  • 《鬥羅大陸》陷入慣性思維,唐三:我已經六十級了,小舞:你不要過來啊
    《鬥羅大陸》是唐家三少所著的網文巨作, 2017年正式宣布動漫化,憑藉著超級IP的影響力,和玄機科技高超的製作水準,目前全網播放量已經突破了230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漫之光」。
  • 1000對夫妻1000種婚姻,幸福婚姻的秘密,是「愛情慣性」
    一、 愛情慣性的理解1、 愛情慣性是一種感性思維取向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愛情中的慣性並不是一個物理意義,更是一種情感上的感性思維認知和思考行為方式。愛情慣性的大概意思是:即使兩人結婚了,也依然擁有濃烈的愛情,就像兩人談戀愛一樣。愛情的慣性是由人腦中的感性思維操控的。感性思維的人會更多愁善感就是這個道理。
  • 十條王者裡的慣性思維其實都是誤區,這條巔峰兩千分都少有人知
    王者榮耀一直不缺活上個上上個版本的玩家,有一些固化的慣性思維一直被當成是絕對正確的,但其實是很大的誤區,下面就列舉十條誤區,這些誤區你中了幾條? 一、軟輔帶懲擊?
  • 老子之道:凡事用心,一心一意,百事可成
    《道德經》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變不離其宗,「一」代表萬物之根源,古人修行曰「守一」,即守住根本之道。老子之道,在現代社會的工作生活中,同樣適用:凡事用心,一心一意,百事可成。1、凡事用心,則無難事。事情的難易,是相對的,在於我們的用心。如果你無心做一件事,再簡單的事情,也會變難。
  • 合發全球電商運營的道法術思維模型之《道》
    最近,合發全球電商團隊某高管分享了他的電商運營的幾個思維模型,頗有看點。這位合美惠電商運營高管在他的PTT裡將電商運營的思維模型分別以道、法、術冠名,因此有業內人士概括為電商運營的道法術思維模型。道法術者,道為首,那麼,電商運營的道是什麼呢?
  • 夜間亂鳴喇叭的破解之道
    夜間亂鳴喇叭的破解之道 2020/12/11 08:32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798
  • 作業幫直播課「新匠師」劉瑩瑩:打破慣性意識 建立歷史思維
    新課改下的歷史思維  我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新課改」、「新課標」、「新教材」,很多人搞不明白其中差別。所謂「新課改」,指的是考試政策,比如有些地區安排兩次測試,選擇分數較高的錄入總成績。如果側重在知識模塊,對時間線薄弱的學生們來說,會產生慣性意識。適量調整教材順序,在講課時梳理歷史發展順序,補充知識點,打破孩子們慣性意識,是劉瑩瑩老師一直在做的事情。  解決了時間脈絡和知識邏輯,高中歷史學習真正難點是什麼?高二升高三,考試題目開始接近高考難度,很多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上課聽得明白,一考試,去選「背過」的原話也許還是錯誤答案。
  • 50秒破解這道題的人,邏輯推理能力直逼柯南
    通常來說,善於邏輯推理的人,思維非常嚴謹,且極具邏輯性。邏輯推理的應用非常廣泛,不單單局限於案件的推理上,它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應用就是在邏輯和數學證明上。正如大數學家羅素所言:「數學,即符號加邏輯。」可見邏輯對於數學的重要性。
  • 武警第一機動總隊某支隊糾治練兵慣性思維|敵人不會「如約而至」
    敵人會告訴你幾點發起攻擊……」其他演練場上,栽了跟頭的中隊不在少數:九中隊機動過程中遭遇「敵情」,忙亂之下警戒隊、封控隊脫節,陣型出現缺口;十八中隊了解到「暴恐分子」駕駛一輛銀色麵包車,但迎面而來的卻是幾輛摩託車,他們調整部署不及時導致攔截失敗……「幾個中隊接連敗北,主要原因在於官兵戰場意識淡化、作戰思維僵化。」議訓會上,該支隊領導帶頭剖析問題、查找病因。
  • 書法四境:古、雅、靜、正
    不僅要懂得古人的筆法和墨法,更重要是要通過臨摹、體會並融會貫通,用心去體悟書寫之道和自然之道。這些都要經過大量的臨摹,技法訓練並用心體會才會有所得。從側面體現出書家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學習態度和掌握的深度、廣度。
  • 你的思維優秀嗎?你訓練過嗎?
    具有這種思想的人,都屬於思維有弱點,在學習上,作文、做題一點頭緒沒有,「沒有問題」的人,沒有觀點;在工作中,沒有創新,人云亦云,極易被淘汰。上述思維弱點,可以用培養「發散思維」來克服。發散思維是指朝著許多不同的方向,去探索多種可能性答案的思維過程。
  • 一位大學校長在教師節給新生的禮物:你擁有大學思維嗎?
    在昨天刊發的其長篇人物訪談中(詳見文末連結),我們感受了錢旭紅用改變思維來談中國高等教育、科技研發,論李約瑟之問、錢學森之問,樹批判與創造,解人工智慧和綠色發展。老子說,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達此境界而四者俱備,便可以返璞歸真,融會貫通。老子把人分為四種: 聖人、上士、中士、下士。超凡脫俗的為聖人,而所謂下士,就是「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 合美惠電商運營道法術思維模型之《術》
    但很多人對道的理解和追去往往停留在知其所以然的層面,對道進行駕馭、應用、改進升華等就少有涉及了。那麼,如何對道進行駕馭、應用、改進呢?答案是「術」。最近在合發全球企業總部開展的兩場規模較大的培訓會中,合發全球電商平臺合美惠某運營官的電商運營道法術思維模型回答了這個問題。 有關合發全球電商運營道法術思維模型的系列觀點,我們之前已對道與法進行闡述,本篇將講述電商運營中「術」的思想。 何為電商運營之「術」,電商運營的「術」是什麼?
  • 剖析天才的思考模式,強大你的創意思維,讓全民「進化」!
    本文講授一個天才的思考模式,教你為何天才高智商人群他們能想到常人想不到的事,從思維碎片的整合角度出發。有的人他的思維是龍吸水式的,其中的吸力就是思維的順滑程度,也是決定他能否說順話的關鍵,就是把思維碎片快速整合,而形成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