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
7月14日,FOX新聞報導美國前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一場大型活動現場引用中國偉人名言「婦女能頂半邊天」。
據FOX新聞報導,拜登當日出席了一場大型數字籌款活動,根據《大西洋月刊》特約撰稿人愛德華艾薩克多維爾描述,拜登在問答環節談論對女性的經濟救濟議題時稱,「我們現在必須把真正的經濟救濟送到女性手中」,緊接著他說,「婦女能頂半邊天」。
大家都知道,「婦女能頂半邊天」是開國領袖的名言,他一直強調男女平等。本來引用名人名言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
上學的時候,為了寫出分數更高的作文,也經常引用名人名言,甚至還會背誦一些特別經典的名人名言以備考試作文之用。不僅如此,很多學校走廊、教室等等地方,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名人名言,不僅有中國的,也有不少外國的。
拜登雖然是美國總統候選人,但是引用一下其他國家偉人的名言也很正常——至少在我們想來是很正常的。
但是沒想到,就這麼一件在我們看來很正常的「小事」,卻依舊引起了爭議。
▍引起爭議
當前,中國兩國因各方面的原因,政治氛圍並不友好。美國總統川普14日剛在白宮籤署了相關因香港問題「制裁中國」的法案。
也正是在這種氛圍之下,拜登引用中國偉人的名言一下子變成了「政治不正確」。 尤其是川普支持者,他們已在社交媒體上抨擊拜登是 「中國喬」和「北京拜登」。
這事,怎麼看怎麼魔幻。
「政治正確」大行其道的美國,「女性平權」是「完美無瑕」的「政治正確」,而偉人這句名言本身也毫無瑕疵。要知道,當年希拉蕊和川普競爭總統寶座的時候,希拉蕊可是利用自己的「女性」標籤拉了不少選票。
沒想到,這樣一句「政治非常正確」的話,因為是中國偉人說的,一下子就變得「政治不正確」。
很明顯,「攻擊中國」與「女性平權」兩種「政治正確」發生了巨大衝突,這種衝突是美國標籤政治的自我衝突。
▍政治正確
美國是極為講求「政治正確」的國家,其中「平權」絕對是非常「政治正確」的一項內容。
不管是男女平權還是種族平權或者其他群體平權,在美國社會都是「政治正確」:為了體現「黑白平等」,美人魚變黑、白警給黑人牧師洗腳、耶穌也在變黑;為了體現「性別平等」, J·K·羅琳因跨性別言論被哈利·波特粉絲開除、迪士尼漫威電影宇宙出現LGBT……
種種魔幻操作,讓我們看得目瞪口呆。
為了政治正確,不惜「反向歧視」;為了政治正確,大搞「文字獄」;為了政治正確,無視科學事實……
很多人一說起美國就是「平等」「民主」「自由」之類,還舉例說「可以攻擊總統」「拍電影沒有禁區」之類,對於這樣的言論觀點,80年前的經典電影《亂世佳人》有句MMP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自我衝突
「攻擊中國」是一種「政治正確」,所以川普和拜登都曾經攻擊對方對中國「太軟弱」。
「男女平權」也是「政治正確」,即便是喜歡「逆潮流而動」的川普也不敢在這個問題上犯渾。
結果沒想到,「政治正確」與「政治正確」發生了內部自我衝突。這既是美國「標籤政治」的必然結果,也說明美國價值觀的分裂現狀。
政治標籤化,會導致在很多社會事件中,民眾並不特別在意真相和是非黑白,只對「標籤」感興趣並以此判斷支持或反對。比如川普的標籤是白人至上、保守主義;希拉蕊的標籤是女性、自由主義;歐巴馬的標籤是黑人等等。
但是社會沒那麼簡單,一種標籤難以概全,所以標籤多樣化是不可避免的,美國社會常見的標籤有女性、LGBT、黑人、環保、紅脖子、華爾街等等。而標籤與標籤之間,有衝突、有重疊、有矛盾是顯而易見的:就拜登這場「言論風波」來說,「引用中國偉人名言」與「支持男女平等」就發生了嚴重衝突。
僅僅是一件「引用名人名言」的小事而已,反對拜登的人就將其上升為「親中」的高度,這既說明為了選舉可以「無所不用其極」,也說明美國社會價值觀的巨大分裂。再小的事,也能產生巨大爭議和分裂,這對一個國家來說,很危險。
關於拜登引用偉人名言引起巨大爭議,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喜歡的朋友請關注、點讚、分享。以上圖片,來自網絡,若有侵權,告知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