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楊渝嘉)回想起4年前站在人生轉折點的自己,悅刻線下專賣店店主張濤感慨萬千。那時他身處困境之中,完全沒想過自己的第一門生意能做得這麼好。「因為悅刻的發展非常快,我們是跟著悅刻的步伐,逼著自己一步步往前衝,才有了現在的規模」。
破釜沉舟迎來「人生轉折點」
4年前,剛剛辭職的張濤,收入完全無法應付家中即將上漲的開支。他決定選一條不一樣的路,徹底突破困境、突破自己。他要做一門真正的生意。
「可以說是『死皮賴臉』。」談起為「做生意」向親戚借錢的場景,張濤記憶猶新。當時,他想開一家電子霧化產品集合店,因為電子霧化產品是新鮮事物,老家連一家相關門店都沒有,親戚們都不大願意借錢。
可張濤的態度非常堅決。「我就和他們(親戚)強調一句話:這一定是我人生的轉折點。」他說:「在他們眼裡,我應該算是破釜沉舟了。」
好在,門店的生意不錯,張濤不僅還清了開店時借的錢,還陸續拓展了多家店面。
就在這時,業內好友開始向他推薦悅刻。「我不了解,還以為是什麼小牌子呢。」張濤邊說邊笑:「後來推薦的人越來越多,我就買來體驗了一下」他把悅刻擺進了自家門店。沒成想幾個月不到,悅刻就成了店內的銷量擔當。
顧客的熱情激發了張濤的好奇心。作為電子霧化行業的老玩家,他從未見過哪個品牌有如此高的用戶忠誠度。他開始查詢悅刻的發展歷程、企業文化……經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後,他得出結論:要把現有集合店全部改為悅刻專賣店。
去年5月,張濤和團隊決定執行「集合店改悅刻專賣店」計劃。這將是他「第一門生意」真正的轉折點,他必須全力以赴。
將心比心幫助顧客當店主
張濤第二家悅刻專賣店開業不久後,突然上漲的門店銷量驗證了團隊決定的正確性。忙碌的日子裡,張濤幾乎每天都加班到深夜。很多老顧客和他成了好朋友,對於他的工作強度,他們既敬佩又好奇。
「很多顧客都有強烈的開店意向」,張濤說:「他們看到我們的門店一家家開起來,總是來囑咐我,下次開店一定要帶上他們。」朋友們的話被張濤記在心上。他仔細衡量過,悅刻的老顧客不僅了解產品、認可品牌,操作起來也更容易上手。比起普通創業者,他們的確是更好的店主人選。他沒有不幫忙的理由。
當然,來者不拒是不理智的。張濤會先讓有意向的顧客來店裡工作,1-2個月後再對他們進行考核篩選。「你會發現,最後留下來的都是在其他領域很能幹卻掙得少的人。開悅刻專賣店對他們來說是太難得的創業機會,他們想改善生活,證明自己,因此幹得相當起勁兒。」
受益最多的張濤尤其如此。餐飲行業的工作經歷讓他對服務細節非常敏感,他要求每家門店都達到統一的衛生標準,疫情期間定期對門店消毒的習慣也被他沿用至今。他還制定了一套正規的行業知識講解流程,用於減少顧客對電子霧化產品的誤解。
把握優勢專攻四五線城市
除「10個店主有9個都是顧客」外,張濤團隊還有另一個頗具「小鎮」特色的特徵:他們把門店全部開在了四川的四五線城市。張濤坦言,最初做這樣的選擇,是因為自己在小鎮長大,老家就是四五線城市。但他很快發現,在這裡開悅刻專賣店有很多特別的優勢。
店租和人力成本低、店面選址競爭小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優勢。相比之下,讓張濤感觸最深的,是四五線城市極快的信息傳播速度。「四五線城市人口又少又集中,顧客口口相傳的口碑效應相當紮實。每當我們有新店要開業,還沒有裝修完,不少老顧客和周邊的住戶就開始期待了。開業後客流量也上升得很快,不用太擔心銷量。」
截至目前,張濤及團隊已在四川的3個城市開了數十家悅刻專賣店,門店銷量均呈持續上升狀態。其中,兩家近80平的悅刻專賣旗艦店,既能助力團隊的規模化運營,又能讓顧客全面了解悅刻的專業性,在當地知名度非常高。為了方便進貨,悅刻還為團隊在四川專門設立了一個倉庫。
抱著「不能再吃開店慢的虧」的想法,如今的張濤依然保持高強度的工作量。大部分時間裡,他神經緊繃,神情嚴肅,每天一起床便開始研究新店址,到深夜仍在操心門店運營。「現在家裡人都特別支持我,覺得我做得特別好。」採訪結束時,他補上這句話,語氣中的笑意藏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