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人物,拼命掙扎著活著,從沒有被苦難打垮,最後卻因救命稻草的斷裂而傷心不已。
01
餘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裡的許三觀是一個小人物,他是一個絲廠的工人,拿著一點可憐的工資,沒有什麼大的本事,但他無意間發現了一條可以較輕鬆賺錢的門道:賣血。
賣一次血可以賺35元錢,當農民在地裡辛辛苦苦幹半年了。
許三觀第一次去賣了血,拿著35元的「巨款」激動不已,這錢來得不易,他得花在正當處,最後,他用35元給自己辦了一件人生大事——娶了漂亮媳婦兒——油條西施許玉蘭。
人生從來都沒有順遂的時候,許三觀也一樣,他雖然順利地娶上了媳婦,媳婦兒還給他生了三個兒子,本來算是圓滿。
但樂滋滋的他,後來才知道,他最疼愛的大兒子一樂竟然不是他的種,他還沒有從自己白當了幾年烏龜的鬱悶中走出來的時候,一樂又闖了大禍,用鐵榔頭把鐵匠兒子的頭給打破了。
一樂的親爹不認帳,許三觀也不想管,但他又不得不管,不忍不管。眼看著自己辛苦置辦的家當要被抵債時,許三觀再次想到了賣血,只有賣血,才能緩解這次危機。
後來,許三觀靠著賣血渡過了生活當中的一道又一道的難關。有一次大兒子一樂生了肝炎,需要一筆錢去上海治病。
雖然一樂不是他的親生兒子,但許三觀早已視他為己出,看著兒子生病,他心疼,他一定要救他,該借錢的地方都借過,無處可借了,他再次想到了賣血。
按規定賣血後要等三個月才能再次去賣,但他為了籌錢,他在不同的醫院隔三、五天就去賣一次,暈倒過,最後差點送了老命。
許三觀知道,這樣不要命地賣血,會有生命危險,但是他毫無畏懼,他說,兒子才21歲,還沒有享受過生活,而我都快50歲了,就是死了也沒什麼遺憾的。
許三觀從來沒心疼過自己,賣血換來的錢,能解決家庭的危機,他無怨無悔,每次賣完血後,他對自己最大的犒勞就是一盤炒豬肝,二兩黃酒。
為了家人,許三觀拼盡了全力,他不怕苦,也不怕死,他內心是欣慰和滿足的,因為他為自己有能力讓家人一次次度過難關。
02
後來,許三觀家的日子漸漸好起來,不用經常去賣血了。但他也老了,有一天,他突然想吃一盤炒豬肝,喝二兩黃酒了。他想著以前賣了那麼多血都是為了家人,為了度過家裡的難關,現在,他想為自己去賣一次血,賣了血去吃自己想吃的東西,奢侈一下。
可是,此時的他非彼時的他了,他做夢也沒想到自己信心滿滿地去了,卻被血頭無情地嘲笑一番:你這麼老了還要賣血?誰會要你的血?你的血只配往家具上刷……
他才想到,自己已經年過60了,頭髮白了,牙齒也掉了,不中用了,連血都沒人要了,許三觀哭了,他很傷心,自己的血沒人要了,以後家裡有了災禍可怎麼辦啊?
他心裡的那點驕傲沒有了,他以前相信自己可以靠賣血去改變自己的不幸,但到最後終有一天,還是變得一無是處了。
他的精神也垮了,他成了廢人,再也沒有能力去抵禦家裡的風雨了,他從來沒這麼傷心過。
03
許三觀又何嘗不是我們許多人的影子呢?我們和他一樣,都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生活在社會的底層。為了生活,為了家人,我們也同他一樣拼盡全力。
好在我們年輕,我們有資本,我們有體力去拼命。996的工作、天天加班的常態我們卻無怨無悔。
我們沒有感到過辛苦,也很少抱怨。因為這樣拼是為了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可以解決家裡的一道道難關。
然而我們也終究有一天會老去,終究有一天會不堪重負,總有一天會失去賺錢的能力,那時我們再也無法給家人提供有力的保障,即使負重也很難前行。
到那一天,也許會有如許三觀看到自己的血無人可要時的恐懼,這種恐懼有時比死更可怕。
04
男子送妻子上班以後跳江自殺、因年齡大而被辭退的員工跳樓輕生、醫院裡看著妻子巨額的醫療費無能為力而失聲痛哭的男人……
也許他們之前也同許三觀一樣驕傲過,但在他們喪失掉了為家裡遮風擋雨的能力後,他們崩潰了。
作為堂堂漢子,如果不是最後的那根希望的稻草被壓斷,有誰願意流淚?有誰願意失去生命?
但怨又如何?哭又如何?死又如何?最後還是只有自己重拾信心,去面對充滿了苦難的生活,它給你一記耳光的時候,你也別忘記還擊,只要不被它打垮,只要活著,總會有看見太陽升起的時候。